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20世纪80年代文化热以来,儒学研究特别是儒学与现代化的关系研究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人们从不同角度提出自己的见解,挖掘儒学的现代价值。邵汉明等撰写的《儒家哲学智慧》(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出版)是新近出版的著作之一,全书十章五十万言,通过政治哲学、自然哲学、认识哲学、人生哲学、道德哲学、历史哲学、教育哲学、艺术哲学、经济哲学、军事哲学等十个方面的专题性系统阐述,综合揭示了儒家哲学智慧的基本精神及其对现实社会的启示意义,对于揭示儒学精义,弘扬传统文化颇有裨益。笔者以为其独到之处有四:第一,立足儒学文本,揭…  相似文献   

2.
现在学术界越来越倾向于认为,中国传统哲学与西方传统哲学重分析的认知方式比较,更偏重于追求对世界的整体性把握。中国哲学的这种特质,在道家与道家系统(本文把《老子》、《庄子》、《淮南子》和何晏、王弼等著作和人物,均认作道家系统)的著作中即有明显的表现。(一)道家与道家系统的哲学几乎都是从万物中普遍存在的矛盾性提出问题的。“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老子·二章》)在道家思想家看来,任何事物  相似文献   

3.
追求哲人智慧的结晶──读《哲人的智慧──<老子>与中国文化》杨弘毅《老子》一书作为道家思想文化的元典,其地位和作用不言也明。历史上屡有大家的解老、喻老、注老、释老之作,其中对于老子思想的深刻意蕴、博大智慧,既形成了许多定评成说,亦有不少歧见异议,见智...  相似文献   

4.
从创作论看老子的文艺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子以五千言之精妙,表现了囊括天人、包孕万象的心胸,其对我国古代文艺思想的建构,有着审美本体的意义。而认知这一点,我以为有必要从创作论的角度辨析《老子》自身所隐含的心灵境界,并通过其诗心诗境显示出的智慧与想象,反观其特有的文艺审美价值。 一 老子是以诗的韵律、语言、意境完成了我国最早的一部道家哲学著作,亦可谓中国诗史上第一部哲学诗。如果说哲学的认识是知解力的表现,诗学的认识是想象力的表现,那么,《老子》对一切知识的体悟充满的言在意  相似文献   

5.
《社会科学战线》杂志自1978年5月创刊以来,以每期超过50万字的篇幅,推出了一大批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的研究成果,起到了学术创新和文化积累的作用,在一定意义上代表了改革开放后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历程,为了总结学术经验,推动学术发展,《社会科学战线》杂志社于2003-2006年间,由社长邴正教授和主编邵汉明研究员策划组织,连续推出三套重要图书:《<社会科学战线>创刊25周年精华集》(5卷本),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5月出版,包括哲学、经济学、文学、史学和综合5个分卷,精选自《社会科学战线》1978年创刊至2003年末刊发…  相似文献   

6.
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是一种精致的哲学,但其基本的致思方式并没能够脱离商周宗教文化的影响,而由此带来的《老子》思想本身所具有的宗教性因素,同样不容忽视。正因此《,老子》成为道教经典,有其内在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7.
《老子》“知常”“同道”的认识论思想高秀昌(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认识论思想是老子哲学的主要内容,虽然老子哲学没有对认识论方面的问题作专门的系统论述,但是,从《老子》一书中所包含的大量的认识论概念、范畴、命题、判断等可以看出,老子哲学事实上有一个比较完整...  相似文献   

8.
中国鹿邑老子学会主办的“中国鹿邑老子学术研讨会”,于1993年3月3日——5日在老子故里——鹿邑县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和省、地、县的专家、学者及社会各界人士200多人。 在研讨会上,学者们紧紧围绕老子思想和老子诞生地问题进行了广泛地讨论,在老子思想的特征、历史地位、现代意义和深化老子思想研究等问题上,提出了不少新见解。关于老子思想的特征,罗尚贤研究员依据老子的“孔德之容,唯道是从”,认为老子学说是唯道论,或唯道主义。罗炽教授认为,《老子》全书是以“中道”一以贯之的,所以老子学说是中道论。关于老子思想的历史地位,崔大华研究员认为,老子是中国传统思想重要源头之一的道家思想的创始人,老子的《道德经》是中国文化主要形态的道教的理论  相似文献   

9.
卢雁 《理论界》2009,(12):122-123
本文对中国哲学经典文本《老子》作了一个新的解读。以第一章为例,笔者抓住《老子》中“一以贯之”的东西——“有无相生”,进而对老子哲学的基本概念进行阐析,侧重于对老子哲学的逻辑建构,将《老子》的六个概念(道、有、无、名、物、为)作为初始概念,“有无相生”作为初始命题。  相似文献   

10.
竹简《老子》应为稷下道家传本的摘抄本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钊 《中州学刊》2000,(1):67-73
本文认为,郭店楚墓出土的三组竹简《老子》,既非三种不同的《老子》传本,也非一种完整的《老子》传本,它很可能是一种《老子》本的摘抄本。从其归属来看,当出自稷下道家传本。理由是(1)竹简《老子》具有稷下道家和会众家的宽容胸怀;(2)竹简《老子》具有稷下道家重视术治的思想倾向;(3)附在竹简《老子》一起的《太一生水》篇,乃为稷下道家遗著;(4)竹简《老子》具有稷下道家积极、求是的学术风格。竹简《老子》作为稷下道家传本,对于我们认识《老子》乃至道家思想形成发展的演化进程将提供极为珍贵的文献资料。  相似文献   

11.
《文史哲》2015,(5)
道家与佛教皆被视为有智慧的哲学学派或宗教,但两大传统的核心思想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相同与相异之处呢?将《老子》之"道"所呈现的两两消长之律,以及《中论》的"空"所要展现的缘起中道作一对比,可以析探早期道、佛核心义理系统各自的特色。就《中论》而言,万物间皆是因此故彼的因缘和合,就《老子》来说,万物皆在此彼的盈虚消长之中。佛教的因缘理论与道家的消长之道,虽然在表面上可有相似之处,如共同指出无常变化为世间的现象,但细部而论,佛教的此有彼有的因缘法则、因果律,与道家的此有彼无的消长律,实则并不相同。《中论》上承阿含、般若等思想,表达印度佛学中道不二的意旨,使能舍离二边而从苦难中解脱;其所谈的因缘,牵涉到的法义是四圣谛、十二因缘、空、假名、二谛等。但《老子》象征中国哲学的思想传统,与《庄》、《易》等书开展出阴阳、有无等的两仪、两极、两全或两行之道,重视两两关系间的变化、辩证以及和谐、统一等,所论的消长之道,关联或延伸的哲学概念,乃是道、自然、天人、刚柔、动静、阴阳、虚实、有无等。就此而言,中国老学及道家哲学的两两、两仪之道,与印度中观学和佛教思想的不二中道、不二法门,各自成为不同面向的智慧典范,以因应人生的不同课题。  相似文献   

12.
老子道的思想体系的主轴是“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以一种超越常识、超越经验的方式来理解《老子》道的“无为”而“无不为”,更能领略《老子》的精神与道家的智慧。  相似文献   

13.
《吕氏春秋》倡导重农的政策思想主要是对《老子》“圣人之治”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体现在:“朴”的政治哲学,“不尚贤”的政治主张和老子“小国寡民”的政治情怀。《老子》与《吕氏春秋》之间有两条主轴贯穿始终:一是以老子政治哲学为主的道家“无为”思想,《吕氏春秋》将其浸透在重农政策中;二是《周易》、《老子》思维方式在《吕氏春秋》中的体现,具体表现在《吕氏春秋》的言说方式和言说内容具有正反相合、注重“天地人”三者融通与和谐的整体性思维特点。而《周易》、《老子》的流传与演变,为《吕氏春秋》的思想内容、思维方式和言说特点提供了方便之门。  相似文献   

14.
关于道家研究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传统至今 ,理论界占主导地位的观点 ,认为道家的核心思想是“道”。这一说法值得商榷。道作为一个最高哲学范畴 ,不是道家首先提出来的 ,也不是道家特有的哲学范畴。先秦百家争鸣的核心问题是政治问题 ,而非哲学问题 ,道家的政治思想是“德”。《老子》原名不是《道德经》 ,而是《德道经》 ,德是《老子》中最重要的范畴。《黄帝四经》也不是道家经典。只有搞清道家的几个关键问题 ,才能真正促进道家研究 ,从而有利于传统文化的反思  相似文献   

15.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是先秦诸子中最具哲学气质的智者。老子的哲学以自然之道为基础、以德之修养为枢纽、以人之生存为核心、以无为之术为旨趣,形成了自家独特的生存智慧。  相似文献   

16.
战国秦汉时期 ,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先秦道家哲学在很大程度上被庸俗化 ,主要表现为其中某些比喻、寓言被附会成养生术或者宗教巫术。道家哲学的庸俗化造成大量巫术的产生 ,它们不仅促成了东汉以后早期道教的形成 ,而且最终成为道教的重要构成部分。道家哲学之所以被庸俗化 ,与该哲学的自身特点及此间的非理性主义文化之间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7.
著名学者陈鼓应(福建长汀人,1935年生),曾任台湾大学哲学系副教授,1979年赴美,任加州大学研究员,1984年起兼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陈鼓应多年来致力于哲学史研究,取得了突出成就,先后出版了《老子注译及评介》(中华书局1984年出版)、《庄子今注今译)(中华书局198  相似文献   

18.
孙民 《江淮论坛》2010,(1):46-49,63
孙承叔教授简介:孙承叔,1948年生,浙江奉化人,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基地研究员,全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哲学学会理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要著作有《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哲学问题探索——改革之路的哲学沉思》、《对(资本论)历史观的沉思》、《主体性——新时代新体制呼唤的新人学》、《奇迹是如何创造出来的——上海市再就业工程研究报告》、《打开东方社会秘密的钥匙——亚细亚生产方式与现时代》、《面向未来的抉择——上海市中小企业体制改革研究报告》、《历史哲学》、《资本与社会和谐》等。  相似文献   

19.
《文史哲》2017,(6)
仅仅从"道"生万物的角度去理解《老子》的生成论是不够完整的,《老子》的生成论可以分为"生"论和"成"论两个序列。老子不仅关注万物的发生,同样关注万物的成长。"道"和"德"在生成论中分别担当着不同的角色,发挥着不同的功能。只有从这种独特的生成论出发,我们才能把握老子强调"玄德"和"无为"的重要性,才能明白道家突出"自然"和"自生"的必要性。准确理解《老子》所开启的道家独特的生成理论,是准确理解道家哲学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大一生水》以“大一”为天地万物本原,是讲有的哲学,《老子》以道即无,为天地万物本原,是讲无的哲学。《大一生水》以具体物质形态论宇宙生成,《老子》以抽象数字论宇宙生成,分属两个不同的哲学体系。《大一生水》与《易传》接近,但非儒家易学流派,而属于先秦数术学派。学术界咸将《大一生水》归属道家学派,是可商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