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已经被大多数经济学家认同,那么对制造业的投资是否能有效地刺激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需要进行实证检验。文章选择了新加坡的制造业作为研究对象,从制造业投资总量、行业结构、资本结构等角度,运用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分析等方法,得到了新加坡制造业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较强的推动作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吴玉珊 《统计教育》2006,(10):47-48
本文试图以我国各地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探讨在我国区域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通过实证研究,本文得出我国各地区教育投资对经济的增长有促进作用,因此各地区应继续加大教育投资力度,促进教育发展,从而推动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3.
陈利 《统计教育》2008,(5):31-32
本文以我国各地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探讨在我国区域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通过实证研究,本文得出我国各地区教育投资对经济的增长有促进作用,因此各地区应继续加大教育投资力度,促进教育发展,从而推动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基础设施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踪家峰  李静 《统计研究》2006,23(7):18-21
一、引言最早对基础设施的认识,仅仅是从海港、码头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来理解的。大部分研究是通过计算单个基础设施项目的总收益和总成本来分析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经济学家们才开始构建宏观经济模型并采用新的计量方法来衡量公共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联系。1989年,Aschauer首先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和利用美国年度的时间序列来分析公共基础设施资本和私人部门的总产出之间的关系。他发现基础设施存量每增加1个百分点,则能增加私人产出0·39个百分点,而核心基础设施(包括高速公路、机场等)的产…  相似文献   

5.
我国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计量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旦 《统计教育》2009,(2):26-29
教育对经济增长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这已为世界各国所公认。利用1992—2004年的数据.本文实证研究了我国教育投资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实证研究发现,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水平还比较低。然后本文从教育投资总量和教育投资结构等方面详细剖析了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低贡献水平的成因。  相似文献   

6.
一、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发展趋势 1.近20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呈高速增长态势.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全球外国直接投资(简称FDI)均以高于经济增长和贸易增长的速度增长,呈现高速增长态势.  相似文献   

7.
中国财政性教育支出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建立VAR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实证分析了我国教育财政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检验结果表明我国教育投资支出的增加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并且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是引起教育投资增加的granger原因,教育投资支出仍然对GDP变化有一定的影响作用.经济总量的增长会给教育投资支出带来同向的冲击,经济增长对教育投资支出的冲击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和较长期的持续影响效应.但是教育投资支出的增加对经济增长的冲击影响较弱,我国教育投资利用率低,教育不公平现象导致的人力资本质量偏低,由此导致教育投资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带动效应还未充分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8.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外国直接投资(FDI)在一国经济与贸易的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应用协整关系检验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法,研究了我国经济增长与外商直接投资之间的关系,并对FDI对GDP贡献率做了经济计量分析。  相似文献   

9.
一、人力资本的内涵人力资本是对人力进行投资,包括学前教育、就学及在职培训等所形成的资本.人力资本理论的代表人物是获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经济学家舒尔茨,获199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经济学家贝克尔和明塞尔·舒尔茨主要就经济增长问题分析阐述人力投资的内容,及其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明塞尔在对有关收入分配和劳动市场行为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于2005年6月底进行的中国经济学家信心调查显示,二季度中国经济学家信心指数为5.2(取值范围在1—9之间),比一季度回落0.51点,为2004年一季度以来的最低值,但仍处于对经济形势表示满意的水平。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全年GDP增长对贸易顺差的依赖明显增大,出口和投资增长预期下滑;物价加速回落;FDI呈下滑态势;房地产价格趋于下降;经济“热度”明显降低;人民币升值压力有所缓解。经济学家预期下半年经济增长趋于走低,但通货紧缩可能性不大,宏观经济可望在保持较快增长的同时实现软着陆。经济学家对一年来的宏观调…  相似文献   

11.
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已得到公认。采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考察广西地区教育投资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广西地区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存在着长期协整关系并建立了误差修正模型.且存在教育投资到经济增长单向的因果关系;本文建立Almon分布滞后模型对广西地区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关联机制进行了动态计量实证分析,发现广西地区教育投资在影响经济增长中存在5期的滞后效应,教育投资提高1%,在6年内共使得经济增长了0.9689%,教育投资较为明显地拉动了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2.
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与国内生产总值关系的协整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有学者认为,投资过热已使中国接近经济过热警戒线,投资过热的直接后果是投资品价格上升,从而引起总物价水平的上涨.因此,研究固定资产投资和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关系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国外许多著名经济学家提出了不少理论及模型,最具代表性的有: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哈罗德-多马模型、凯恩斯的乘数理论、加速数理论及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他们都把投资视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经济的增长也即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以上这些理论从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投资理论的进步和发展,然而它都缺乏严格统计意义上的逻辑论证.下文采用协整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对固定资产投资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进一步反映二者之间的数量依存关系.  相似文献   

13.
投资与经济增长:谁是推动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历来是经济学家们关注的一个焦点。文章通过建立我国投资与GDP及物价指数的误差修正模型(ECM模型),并结合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认为讨论投资与经济增长两者"谁是推动力",必须结合特定的经济环境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效应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马岩 《统计研究》2006,23(3):51-55
一、引言国际直接投资自产生之日起,就对一国的经济增长产生巨大影响。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资本流动日趋活跃,直接投资成为主要的资本流动方式,也成为发展中国家获取外部资源的主要渠道。FDI对东道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是多渠道和多途径的,除了可以增加东道国的资本存量、提高投资质量以及缓解东道国的就业压力外,还有其技术的外溢效应。从本质上说,外商直接投资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属于资本推动,但又不是单纯的资本推动,还包括技术知识等国内资本所不具备的因素。所以,从某种程度上看,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促…  相似文献   

15.
历史进程——百年财富裂变开展GDP核算也就是上世纪30、40年代以来的事。人类社会已经有200多万年的历史,随着人口的增长以及技术进步的推动,人类社会创造财富的能力越来越强,创造的财富越来越多。对太遥远的过去人类所创造的财富已经无法准确测度,而对近两千年来人类经济活动的规模,经济学家却有一个粗线条的  相似文献   

16.
合理投资率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孙焱林 《统计研究》2000,17(8):16-23
 合理的投资率(又称积累率)一直是世界各国经济学家关心的问题。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发达国家经济学家们担心由于这些国家的投资率太低,经济增长缺乏后劲。我国许多经济学家们则担心由于我国投资率太高,最终消费率太低而降低投资率,是投资者失去投资信心。因此,如果能确定一个合理的投资率,并将一国的投资与消费比例控制在这一水平上,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张无疑是有益的。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经济增长与投资率、投资乘数、投资增长率的明确关系,并用包括我国在内的五国统计资料对这一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系统分析了我们合理投资率问题。  相似文献   

17.
各国教育成本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于教育成本的认识首先起源于国外,教育成本概念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教育经济学产生时就出现了。随着对教育经济学研究的深入,教育成本的概念也在不断地丰富着,已形成了一个教育成本概念体系。一、西方教育成本研究的发展西方有些高等学校从七十年代开始己经推行成本核算,并逐步条理化和系统化。关于教育经济效益的研究很早就有论述。早在1776年,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就在《国富论》中,首次提出“人的才能与其它  相似文献   

18.
文章运用新古典增长理论模型,对武汉市90年代以来外商直接投资的表现以及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经验分析。结果表明:目前虽然外资在"量"上一直在增长,但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并不高,约为1.67%。外商直接投资仍有很大潜力,但应以"质"为导向。  相似文献   

19.
基于GMM的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磊 《统计教育》2010,(2):36-41
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已得到公认。以我国各个省市区作为横截面单元.利用各个横截面单元1998—2007年的样本组成的面板数据,建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采用广义矩估计方法来分析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动态效应,发现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长期的促进作用,并且在逐年增强;分地区来看,略有差异。  相似文献   

20.
循环经济模式业已成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实践模式.对于循环经济思想,理论界普遍认为是美国经济学家波尔丁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实际上,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早已提出了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和"生产排泄物的利用"的观点,马克思虽然没有直接使用"循环经济"概念,但是,他的循环经济思想已经十分清晰.马克思提出这一思想要比美国经济学家早半个多世纪.马克思经典理论中的循环经济思想,对我们正确处理人类与生态、资源和环境的关系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