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几年来,笔者一而再、再而三地看到了十分奇怪的事情:至少两种最时髦的自由市场经济学理论到了中国,都被其最狂热的迷信者用来证明中国现在的市场已经是超级自由了。这些迷信者连起码的社会见识都没有了,但对经济学逻辑的迷信却让他们安心地说出种种反常识的话,并因此而表现出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自豪。  相似文献   

2.
刘艺聪 《职业》2010,(2):25-25
电脑无疑是上班族最亲密的伙伴,上班办公、下班娱乐,但也因此引发了一系列健康问题,如颈椎疼痛、表情僵硬、眼睛发干发涩等。  相似文献   

3.
纳兰策 《职业》2014,(10):72-73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名词叫做“目标困惑症”,是指急着去做自己认为最重要的事情,而恰恰忘记了自己的根本目标是什么的一种现象。  相似文献   

4.
犹太家庭,聪明进取,才气过人! 萨缪尔森1915年出生于美国印第安纳州的加里(Gary)城的一个犹太人家庭。1923年全家搬迁到了美国芝加哥。萨缪尔森家族是一个盛产经济学家的世家。萨缪尔森本人自不必说,他的兄弟罗伯特、妹妹安妮塔,都是知名的经济学家,侄子萨默斯曾是美国布什总统的财长,现是奥巴马总统的首席经济顾问,他的夫人是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曾经是他的同班同学。  相似文献   

5.
经济学武库中的双刃剑 萨缪尔森在其《经济学》巨著的开篇就亮明身份:“经济学被称为社会科学之王——是最古老的艺术、最新颖的科学。”的确,经济学自魁奈、斯密以来的二三百年间东征西讨、拓土开疆,其辖域已扩大到人文、社科领域的大部分重要学科,大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之势。  相似文献   

6.
《社会观察》上期登了两篇文章,分别是讲“经济学人上海圆桌会议”和“海派经济论坛”的。我是经济学中边缘分支(经济思想史)的边缘人,居然也收到过“海派经济论坛”的几期杂志,旁听过一两次“圆桌会议”,可见流派特色多少已成上海经济学界的一道风景。经济学派的分界是“主义”吗?  相似文献   

7.
王键 《炎黄世界》2013,(4):26-28
“安倍经济学”能否挽救日本经济成为当下各界关注的一场豪赌。  相似文献   

8.
近日中国一些被称为"新供给主义"的学术思潮开始浮出水面,然而供给学派出山,从来就不是什么好征兆,因为自资本主义诞生以来,人类经济极少出现供给的问题,一直是需求的问题.而当供给被人提出的时候,无疑是实体经济出现了巨大的危机,当年的美国就是这样.  相似文献   

9.
易鹏 《中外书摘》2014,(5):26-27
李克强总理在经济形势座谈会上的讲话引起广泛关注。这次讲话不是照本宣科,是李克强对中国经济形势和经济政策思路一次较为全面的论述。  相似文献   

10.
从潘晓讨论到乌托邦告别,仅仅二十年间人们从热切地渴望重建到冷静而坚决告别鸟托邦理想,如何解读这一历史演变的内在原因,对于当下青少年理想教育的发展取向颇具启示意义。本文试图以现有的认识水平,从历史哲学的视角反思这一历史演变:努力把握理想内涵的层次性与变动性特点,把握理想内涵的变动性与时代背景、文化传承以及人性特征的关联性:进而为认识当下重建理想的可能性与必要性,为青少年理想教育目标定位的务实性“转身”,提供一种新视界和新进路。  相似文献   

11.
经济强盛作为大背景在宏观上推动着心理学的进步,经济发展在具体环节上也影响着心理学。经济学发展在促进心理学的进步的同时,心理学也对经济学有着反作用,二者相互影响,共同进步。  相似文献   

12.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马克·布劳格认为,现代经济学已出现了“病态”,日益成为一种为自身而存在的智力游戏,而不是为了实践的结果。布劳格认为主流经济学家已经逐渐把这个学科变成了某种社会数学。他套用英国一首流行音乐的标题调侃这种经济学:“请不要和我谈论现实,我们是经济学家!”布劳格正确指出了现代经济学发展中所出现的一种病态趋向:越来越数理化和模型化,缺少现实的人文关怀。西方“经济人”思想的演进现代经济学的这一病态发展,源自它的“经济人”假说。虽然亚当·斯密没有明确提出“经济人”的说法,但后来的经济学家都公认“经济人”…  相似文献   

13.
在樊纲知识结构构成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正是我国解除十年文革禁锢,全面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时期。因此有人说:“樊纲赶上了好时候。”确实,关于“好时候”的说法我们可以举出以下例证:  相似文献   

14.
郭鸿懋 《城市》2010,(1):3-10
一、三十年的探索,历经两个阶段,但仍然存在困惑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进入城市经济研究繁荣昌盛的新时代,城市经济问题研究论文发表量每年达数百篇,城市经济问题专著如雨后春笋般相继出版,丰富了中国经济问题的研究成果,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城市经济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10月19日,由经济学家张几常组织的科斯追思会在深圳举行,劁内外经济学界诸多知名学者云集,缅怀科斯埘中蚓改革的贡献,表达敬意并寄托哀思.就在一个半月前,9月2日,l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纳得·科斯以102岁高龄在美国芝加哥辞世。斯人已去,但学界对科斯学说的激烈纷争远没有结束。一方而,科斯是2f)世纪最伟大的经济学家之一。学界一般认为科斯以两篇惊世鸿文《企业的性质》(1937)和《社会成本问题》(1960),为经济学开拓了多片新天地,从企业理论,合约理论.产权经济学,到法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  相似文献   

16.
每次经过火车站,总会遭遇这样的情景:一些人蹲在地铁出口或旅客必经之处,眼光卑微而又期待地打量着过往行人,嘴里念念有词:“发票,发票,有发票。”学生时代,少不更事,有一次挡不住好奇上前探问,得到的回答是:“发票还能做啥子?报销呗!”那神情竟颇有几分不屑。后来从各种  相似文献   

17.
为什么毒品贩子多半买不起房子,还要跟妈妈住在一起?为什么说游泳池比枪枝要危险100倍?为什么一个叫Cody的白人男孩远比叫Marquis更容易找到工作?……怎么样,这些问题是不是有些“八卦”的味道?是的,但是这本《魔鬼经济学》却要以经济学的研究方式来探究这些问题的答案,  相似文献   

18.
在某种意义上讲,潜规则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现象。但目前学界对潜规则概念的界定却是一片混乱和模糊,针对目前学界对潜规则概念界定的混乱局面,本文拟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将潜规则定义为制度机会主义。  相似文献   

19.
余玮 《职业》2012,(34):16-19
他,被称为"穷人经济学家",却很"富有"; 他,情系三农,却竭力反对农业保护政策; 他,曾经最大的愿望是当产业工人,却最终成为国家农业经济和就业问题智囊团成员…… 他就是著名农业经济学家、十八大代表蔡昉. 一个上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这个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决策参谋部,蔡昉接受了笔者的专访.采访结束之时,一束暖暖的阳光透过窗户照射进来,让人感受到缕缕春天的气息.  相似文献   

20.
李泽厚先生是我非常敬佩的一位学者。他在上个世纪80年代出版的《中国现代思想史论》曾给我很多启迪。近年来李先生在革命与改良、救亡与启蒙、自由与平等问题上的许多论述显示出他对中国现实社会理解的许多过人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