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汪洋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57-62
我国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中集体的内涵,因复杂的历史变迁与现实的利益冲突格局,没有遵循法律主体的制度逻辑进行创设,需要在我国法律制度中进行准确定性使之回归民法范畴。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法律内涵不明的内在成因在于其兼具公法性与私法性双重属性与身份要素,是政治体制中的集体所有制在法律层面制度化的结果。改革集体土地制度,需要厘清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平等与自由两大价值目标,通过初始分配与自由流转两阶段的区分与结合,在功能定位上平衡集体土地的保障功能与市场机能。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架构,可以采取改造农民集体为股份合作社法人的三步走方略。 相似文献
2.
集体财产大量存在于农村之中,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势必产生集体所有权的转移和改变,以及其主体的变更和消失。因此,规范集体所有权的行使主体,规范其行使方式,是良好推进城镇化、发展集体经济的重要基础。中国《物权法》明确了本集体成员是集体所有权的主体,只要清楚了特殊集体的集体成员资格,清楚了集体成员的群体性及其外在表现,清楚了集体组织与集体成员在行使集体所有权时所应遵守的规则,就能明确集体所有权的主体。 相似文献
3.
论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庞锋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31(4):53-56
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农村集体土地的所有权主体为一定范围内的"农民集体",但由于目前我国立法上的缺陷,出现了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缺位"的问题。因此需要按照法人治理模式,构建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赋予"农民集体"的法人资格,还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4.
5.
土地所有权主体虚置是我国当前土地问题深层次的原因。该文在维护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考虑现有土地利益主体的现实利益基础上,针对国有土地所有权主体虚置问题,提出应依照现有的国有土地隶属和审批关系确定各级政府土地所有权,由县级政府根据行政管辖属地范围核发统一的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证书,由各级政府根据土地用途分类管理。文章认为现在被称为农民集体所有的农村土地的所有权主体不仅是虚置的,而且所有权是残缺的,事实上国家拥有农村土地的所有权,村民委员会和村民小组不应也不能成为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各级政府应成为农村土地的所有权主体。其中农用地划归中央政府,其他划归县级政府,这实际上是一个公有化改造过程。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国有企业效益不高,国有资产流失不止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弊端。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构建适应我国国情的国有资产运营主体,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增值是当前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任务。2002年党的十六大系统提出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原则,有利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突破。在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下,国有资产投资主体具有人格化、政企分开、产权明晰、资本化经营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李胜兰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3(1):78-85
该文结合我国物权立法和国有产权改革的实践,运用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从国家所有权制度创新的角度,在肯定我国国家所有权物权立法模式的前提下,就国家所有权如何进行客体分类和主体界定,提出了具体的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8.
赵赞扬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4):105-109
产权是包括所有权的一系列权利的总称,而所有权是产权的核心,只有所有权才能够真正有效地发挥国有产权的界定、约束、激励功能;国有资产划分为中央和地方分级所有,有利于明晰产权,形成发展市场经济所要求的多元投资主体,充分调动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 相似文献
9.
10.
董文冉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4(5):43-46
十六大报告中讨论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时,重点阐述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将其作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体现了国有资产管理思路的重大变化。明白了以上问题后,我们便可以从构建新型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框架、明确国资委的职能、建立完善的委托人代理人机制和创建改革的良好外部环境四个方面来探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1.
孟庆华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0(5):599-603
针对我国刑法学界关于私分国有资产罪主体方面的诸种观点,在评析的基础上,提出私分国有资产罪的主体不是单位犯罪,而是自然人主体中的特殊主体,即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相似文献
12.
赵赞扬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4):105-109
产权是包括所有权的一系列权利的总称,而所有权是产权的核心,只有所有权才能够真正有效地发挥国有产权的界定、约束、激励功能;国有资产划分为中央和地方分级所有,有利于明晰产权,形成发展市场经济所要求的多元投资主体,充分调动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 相似文献
13.
顾文斌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1):11-13
长期以来 ,我国法律关于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的规定较为模糊 ,“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土地所有权模式不利于农村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土地所有权能的实现。必须明确村民小组的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地位 ,真正实现农村土地资源的管理规范化和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4.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柳琳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3(1):71-75
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也是我国半个世纪以来城乡社会经济二元化体制的制度基础。正确认识和明确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应当从其法律渊源入手。农民集体应当是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常态主体,村民小组范围内的农民集体和乡镇范围内农民集体不是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常态主体,而仅为特例。由于农民集体是由人数众多的农民个人组成,其所有权常常需要一个机构或组织代理行使。应当建立类似股东大会的机构,设立农民集体大会作为所有权主体,而由农民集体大会在选举一个较为固定的组织,作为农民集体的代表行使所有权有关的事务。 相似文献
15.
章礼强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S2):161-164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模糊,村集体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难以保障。农村土地股份制法人制度的实现需要构建完善的法律、经济和社会支持体系。与繁杂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实际相比,现今立法实难提供契合纠纷特性的制度。有认为集体土地所有权归集体经济组织享有,还有提出集体所有是新型总有,这些观点或少或多存在不足和缺陷。将集体成员集体确定为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的立法选择,未能解决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模糊的问题。《民法典》需与土地管理法及土地承包法相呼应,来完善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问题。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可通过民法重塑,以村级集体土地所有权作基础,村集体成员的合法权益是其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6.
江琼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4):55-57
从法律监督权与公诉权的关系问题出发,重新论证了检察机关的职能范围,并对检察机关能否以提起民事公诉的方式保护国有资产,以及如何行使民事公诉权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18.
罗本德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3):43-48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第一是有利于提高国有资产的运行效率,并指出了效率评价的一般规则,尤其强调对经营性国有资产的效率评价不能简单等同于盈利评价。第二要有利于改善和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实现国有资产的优化配置。第三要有利于改善和增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和健康发展。第四要有利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要明确国家与政府的关系;明确国资委的权力体系;明确政府管理和使用国有资产的权责。 相似文献
19.
明确了国有资产管理和营运方式改革中的“四权”即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和监督权的划分 ,分析了在这个改革中要求的观念更新和要处理的四个关系问题 ,即政府和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的关系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所有权关系 ,中央与地方政府管理权的关系 ,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的比例关系。提出了实现和落实这种改革可以考虑的三种管理模式“集权制”模式 ,“分权制”模式和“过渡制”模式 相似文献
20.
浅析我国农村土地的所有权主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雷玉德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2(2):140-143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极大地解放了我国农村的社会生产力.但是,若干年来也出现了农业生产力长期徘徊、缺乏后劲的现象.究其原因,除了我国人多地少、经济底子薄、农业投入不足等客观因素外,更存在着有关农业用地法律制度方面的原因.笔者认为,集体所有的土地产权主体缺位便是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