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日本经济高涨与大众消费社会的形成1955年至1964年是日本经济不断繁荣的时代,也是大众消费社会形成的时期。以日本国民经济年均Ic%的增速为基础,日本国民的消费水平得到了整体提高,并且形成了广泛而旺盛的消费需求,彻底告别了战后初期民不聊生、消费不振的时代。日本在1955年前,洗衣机、电视机和电冰箱的消费仅限于少数高收入阶层以及餐馆店铺,但1955年后这些商品以极快的速度进入寻常居民的居室和厨房,特别是黑白电视机普及率达50%(196O年)。同期,电冰箱、洗衣机、半导体收音机等家用电器的年产量迅猛上升,以满足广泛的…  相似文献   

2.
失业是困扰各国政府的全球性社会问题。90年代,人们对再就业的关心程度已远远超过对通货膨胀的关注。日本从90年代初经济由低速增长转向衰退,从而出现经济萧条。从国际环境的变化来看,日本的经济萧条恰逢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社会信息化进程加快之际;从日本国内环境来看,经济萧条与日本各种社会制度的变革息息相关。那么,日本各种社会变革对再就业的影响如何?解决日本社会再就业问题的出路何在?这是本文要讨论的问题。一、经济萧条与就业形势恶化从二战后到90年代初,日本失业率仅为1%~12%。从1993年开始,日本劳动力市…  相似文献   

3.
一我国经济目前受到通货膨胀的严重困扰,货币流通量远远超出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量。广东省名义国民收入在1979至1987年间,平均年递增16.3%,而狭义货币流通量M。平均年递增27.7%,超过名义国民收入增长数平均每年达11.4%,致使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与物价水平高涨相并存。在传统的旧体制下,政府对物价实行集中统一管制,通货膨胀主要表现在商品物资短缺,而物价却表现得比较“稳定”。1979年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货币增长中包括了经济货币化过程中需要扩大货币容量和某些年份货币增长过多两方面的因素。由于市场调节作用不断增强,货币流通量过度增长引起物价上涨的情况  相似文献   

4.
第二次大战后的一段较长时间里,日本的工业发展,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里是最快的.1951——1970年的20年,日本工业生产增长了15倍,每年平均增长14.1%,超过西德1倍,为法国的2.4倍,美国的3.7倍和英国的5.7倍。正因为这样,日本在世界中的经济地位不断上升,成为仅次于美苏的世界第三经济大国。  相似文献   

5.
朝鲜战争后,因特需订单高涨,日本经济再次面临经济危机的危险,而朝战后的东亚冷战拯救并复兴了日本经济。朝鲜战争后为实施东亚冷战战略,华盛顿向日本开放美国市场,对日本产品实施零关税。美国支持日本加入关贸总协定,加入科伦坡计划,通过与欧洲多国签订三边协定,帮助日本重返国际经济体系。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获取特别是美国、东南亚、欧洲市场的进入为日本实施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创造了条件。东亚冷战背景和美国的远东战略为日本实施"经济立国"和"经济外交"创造了绝佳条件,美国的东亚冷战思维也希望日本能够成为一个地区强国协助美国实现远东冷战的目的。美国东亚冷战的历史性"恩赐"使日本能够幸运地搭上美国的东亚冷战战车,日本也在1967年迅速实现了经济的起飞。  相似文献   

6.
日本经济的崛起令世人瞩目,目前,日本GNP总值已相当于英、德、法三国的总和,占世界GNP总值的14%;人均资产额相当美国的3倍。1990年日本人均国民生产总产值达23700美元,超过了美国。经过几十年经济建设,日本已成了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第一金融大国和第一债权大国。日本之所以能作为世界经济大国崛起,固然有多种的原因,但我们不能不看到,与社会组织相适应的包括物资流通在内的全部流通活动的顺畅,作为社会体系的流通结构的合理,围绕市场政府对流通领域宏观调控的有力,对现代化流通研究的拓展与深化,以及由上述诸方面之综合——流通对生产产生的巨大作用力,是日本经济振兴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美国排日运动始于1883年,是排华运动的延续。排外主义者从经济、政治、种族歧视等各个方面阻止日本人进入美国,并通过设置多种障碍迫使日本移民离开美国。移民问题成为19世纪末至20世纪20年代影响日美关系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在排日运动兴起与高涨的背后,隐藏着非常复杂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战后,日本在政府的积极干预之下,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发展”。它只用了不到二十年的时间,就在相当落后的起点上,实现了工农业生产的现代化,科学技术也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1955年时只有246亿美元(不到同年法国的二分之一),1956年才开始超过250亿美元,1961年就超过500亿美元,1966年又超过1,000亿美元,1971年超过2,000  相似文献   

9.
1.资本主义国家的不平衡发展加深,美国相对衰落,日本正在崛起。日本在一九八六年超过西德之后,追赶美国的战略取得重大成功,成为可以同美国抗衡争霸的超级经济大国:(1) 国民生产总产值在世界中的比重从五十年代的2%提高到一九七八年的10%,到一九八六年又提高到15%。而美国的国民生产总  相似文献   

10.
当今经济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尤以日本为甚。日本的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日本经济的一个台柱。据1990年资料,日本企业总数的99.2%、国民经济中就业人数的80.6%、加工工业销售总额达51.6%和零售商业销售总额的80.4%为中小型企业所占有,而且,日本的中小企业的破产率是世界上最低的。了解日本中小企业的发展,借鉴它的成功经验,对于促进我国中小企业尽快参与全球化竞争,搏击国际市场很有启示。  相似文献   

11.
论日本在东亚的作用与责任俞新天从50年代中期直至1973年石油危机,日本的经济以非凡的速度增长,1981年后日本的工业产量超过了苏联,跃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成为第二经济大国。由于经济的强劲动力和优异成果,日本不可避免地影响着东亚,发挥和担负它在...  相似文献   

12.
日本经济经过50年代的恢复和60年代的高速增长,70年代的稳定发展,实现了自明治维新以来追赶欧美发达国家的夙愿。60年代末,就已一跃成为世界第三经济大国(西方第三经济大国)。日本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1950年,日本国民生产总值仅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1%,是美国的1/26。但到1980年,日本国民生产总值在世界国民生产值中占10%,相当于亚、非两大洲其它国家国民生产总值的总和,亦相当于美国和欧共体40%。30年来,日本经济增长了34倍,平均年增长率高达8.4%,比欧美快一倍左右。日本不仅在钢铁、汔车等主要行业中居世…  相似文献   

13.
日本的FTA战略与东亚经济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的对外贸易政策也随着全球FTA的迅速发展而做出了重大调整。2002年10月日本外务省在外交政策上正式制定了《日本FTA战略》,规定了日本发展FTA战略的具体目标和步骤。日本的FTA战略已经超过了其原有的经济意义,必将对东亚经济合作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日本是近半个世纪西方发达国家中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二战以后,日本经济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幅度。据1992年2月11日美国《波士顿环球报》报道,1990年日本的国内生产总值2.9万亿美元。1990年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日本为22409美元,美国为21818美元,日本已超过美国。1991年日本的对外贸易顺差额高达790亿美元,在世界各国中名例前茅,日本已成为总体经济实力仅次于美国的第二西方  相似文献   

15.
经过战后高速经济增长,日本赶上并超过了法、英、德三国,成为第二位经济强国。80年代,日本继续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又登上了金融大国和债权大国的台阶,在国际资本流动中起着重要作用。特别是1985年9月在纽约广场旅馆举行西方五国财长会议后,日元对美元汇率直线上升,日本金融实  相似文献   

16.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经济一落千丈,1946年的工业生产只及战前水平的30.7%,农业生产下降了40%,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实际消费水平只及战前的50%强和60%。这个饱受战祸惩罚的岛国在不足30年的时间里,以惊人的速度迅速发展成举世瞩目的经济大国,日本人认为,日本经济腾飞的根本原因是重视教育。一、不断完善的教育体制战后日本的义务教育是由小学和初中两个阶段组成的。义务教育的在校人数约占日本总人口的15%。义务教育普及得很坚决、彻底,不留死角。不仅所有正常儿童都要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就连那些盲聋、痴呆等身心发育不健全…  相似文献   

17.
美日贸易摩擦与美国对外经济政策的变化范红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雄霸天下,曾一度几乎垄断日本的对外贸易。1946年,它对日本的出口和进口分别占日本进出口总额的974%和748%。为了谋求“世界领导权”和“按照美国的构想改造世界”,达到独霸世界...  相似文献   

18.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下,日本经济出现了畸形的发展,钢铁工业迅速膨胀起来。一九四六年日本的钢产量仅仅是56万吨,钢铁企业和生产基本上处于瘫痪状态;但是,经过几年的恢复,到一九五三年钢产量达到了766万吨,超过了历史上最高年份一九四三年的水平(763万吨)。从五十年代起,日本钢铁垄断资本又在日本政府的支持下,对钢铁工业进行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  相似文献   

19.
一,经济形势:危机还是繁荣? 目前,我国的经济形势究竟怎样?是否象有些人所忧虑的那样灰暗?全面地考察我国的经济形势,我认为总的情况是非常好的,可以概括为: ——我国经济处于经济周期的高涨阶段。从建国40年来的经济历史分析,我国经济的短期波动(基钦周期)现象是十分明显的。短波的波长约为3—7年。根据短波理论,我国上一个周期的高涨阶段为1985年,1988年则进入新一轮高涨阶段。其具体表现是:其一,企业开工充足,生产增长迅速,1988年,我国工农业生产增长势头强劲,企业开工率大大提高。工业生产增长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以第二产业为例,自1993年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开始超过国有经济,达到51.03%,在1997年更是达到了72.48%。即使是在国民经济进入平台整理的1999年也占据50%以上的份额。因此可以说,非公有制经济对国民经济的作用功不可没。尤其在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