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计划调节理论,是社会主义经济中一个极其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经济改革中迫待解决的实践问题。什么是计划调节?商品生产能不能计划调节?计划调节的结构、形式和特点是什么?这些问题都要深入地进行讨论和研究。计划调节理论的提出及其含义人类的生产从来是社会的生产,总是存在生产的调节问题。马克思指出:"实际上,没有一种社会形态能够阻止社会所支  相似文献   

2.
短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资料流通如何运行?如何实行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的二者结合?探索这二者的结合方式,对推动生产资料流通体制改革,促进生产资料市场发育,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一、短缺经济条件下市场调节与计划调节的不同功能我国的生产资料市场活动,以全民企业为主体,是由多种不同所有者企业参与的。在它们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供求利益关系和市场行为关系。对这些关系的调节方式,既不是单一的计划调节,也不是完全的市场调节,应当是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的相互溶合。所谓市场调节就是利用价值规律对间接计划市场和自由市场的调节。其主要特点是事后调节、短期调节、个量调节、微观利益调节。所谓计划调节就是利用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对生产资料的生产和消费的调节。其主要特点是事先调节、长期调节、总量调节、宏观利益  相似文献   

3.
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实行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以计划调节为主,同时充分重视市场调节的作用。这是因为,我国是一个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同时又是一个商品生产很不发达、商品经济还需要大力发展的国家。从人类社会经济形式发展的角度进行考察,我国仍然处在从自然经济发展而来的商品经济阶段,距离产品经济阶段还很遥远。这就决定了我国的经济特征,只能是社会主义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正是由于这个基本特征,决定了我们进行经济工作,既要按国民经济有计划规律办事,又要按价值规律办事。因此,我们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就要把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结  相似文献   

4.
总结三十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必须用经济办法来管理经济,也就是必须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其中,正确认识和自觉利用价值规律,建立符合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规律和价值规律要求的经济管理体制,正确认识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的关系,灵活运用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两种方法,对持续地、按比例地、高速度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加速实现国民经济的四个现代化,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巨大现实意义。本文拟就这一问题发表一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5.
计划和市场的关系是当前经济管理体制改革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本文拟就下列四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一、正确处理经济体制与经济理论、经济实践的关系,建立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_的经济管理体制。经济管理体制所要处理的特殊矛盾,是社会再生产与流通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例如统一领导与分级管理、计划与市场等方面,以确定中央与地方、国家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以及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经济关系,具有规范的作用。社会主义经济是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新的经济运行机制,总体上来说,应当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国家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调节市场供求关系,创造适宜的经济和社会环境,以此引导企业正确地进行经营决策。”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运行机制,从一定意义上说,也是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的运行机制。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有计划商品经济,是在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条件下运行的,它不同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一个重要特点,就在于它是由代表全民利益的社会主义国家用计划调节和控制其运行方向的。社会主义国家,代表着全体人民的利益,掌握社会基本生产资料和社会资源,是调节和控制整个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即宏观经济运行的主体。他从充分满足人们物质文化需要这一社  相似文献   

7.
按照发展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要求设计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建立以“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经济运行机制,是现阶段稳定经济,深化改革,完成新旧体制转换的迫切任务。为了完成这一任务,必然涉及到如何根据客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和深化改革的客观需要,重新认识和确立国家在新经济运行机制中的地位和作用。这是一个涉及改革全局,端正政府行为,真正搞活经济的重大问题。本文以新旧体制转轨过程中国家职能的变化为主线,就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新秩序中,如何发挥国家在商品经济运行机制中的职能作用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中的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是我国经济学界争论较多的重大理论同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看法,反映了人们对市场机制的不同认识。近年来我国经济理论界存在着一种过分强调市场调节,忽视计划调节在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中重要作用的观点。这种观点之所以是错误的,在于它只是看到了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忽视了市场机制的局限性,似  相似文献   

9.
“两个全覆盖论”是目前我国对计划和市场两种调节手段有机结合内在联系的较为科学的解释。但由于对二者的理论关系论证的不足和理论与现实经济的矛盾,此论在改革实践中困难重重。应当建立一个中国式的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科学配置的完整系统,使各经济要素都能主动地发挥其协调和平衡作用。这种思路可称之为计划和市场的“综合配置论”。  相似文献   

10.
陈云同志今年一月二十五日提出坚持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这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本文就计划经济的实质、两种凋节的作用以及计划经济的中心问题是经济效益谈一些肤浅的理解。 一、计划经济的实质及其与商品经济的关系 计划经济是由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经济制度即生产资料公有制和生产社会化决定的用计划形式调节经济的制度。这种用计划调节和管理国民经济也是支配社会主义经济活动的普遍原  相似文献   

11.
物资流通体制是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资料市场是我国社会主义商品统一市场这个“总集”的重要组成“子集”。随着全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物资流通体制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生产资料市场在各经济地区也正在破土而出,并发挥着调节机制作用。但就物资流通体制的根本改革和生产资料市场开辟的总量来看,这个改革任务仍然是十分艰巨和繁重的。尤其是与生活消费资料流通体制的改革及市场的敞开相比,这条腿子还伸展的太短太慢,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当前,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全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步性和整体性的认识,把物资流通体制的改革和生产资料市场的开辟作为一个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经济学界多数同志认为,我们现在实行的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相结合,以计划调节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体现了党对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规律以及价值规律的认识和运用。认为我国现阶段经济制度既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计划经济,又是商品经济,因此不仅消费资料是商品,大部生产资料也是商品,斯大林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生产资料不是商品的框框必须打破。近几年来,这一理论上的进展推动了经济事业的发展。但是,如何认识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相结合方针的客观依据,如何认识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与价值规律的关系,还是一个有待深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在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这一重大经济理论问题的探讨中,我认为很有必要重新认识计划调节这个问题。这样,有利于从深层次上研究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有机结合的问题。本文拟就计划调节同计划经济的关系问题、计划调节的形式问题及我国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调节机制等问题略陈管见。  相似文献   

14.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计划调控的必要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方面要大力培育市场体系,完善市场机制,让市场充分发挥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运用市场手段调节社会再生产的全过程,提高经济效率;另一方面,要改善和加强对市场活动进行宏观调控,重视发挥宏观手段的功能和作用,引导市场和整个经济的健康运行,这两者是有机联系不可分割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计划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改革和完善计划调控,既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一般要求,同时也是由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所客观需要的。1、社会生产力和…  相似文献   

15.
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实行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以计划调节为主,同时充分重视市场调节的作用。这是因为,我国是一个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同时又是一个商品生产很不发达、商品经济还需要大力发展的国家。从人类社会经济形式发展的角度进行考察,我国仍然处在从自然经济发展而来的商品经济阶段,距离产品经济阶段还很遥远。这就决定了我国的经济特征,只能是社会主义的有计划的  相似文献   

16.
<正> 经过前一阶段的价格改革实践,我们开始了理顺价格的工作,实施了一些改革措施,初步积累了一些经验。在这个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令人困惑的矛盾,诸如通货膨涨、物价轮番上涨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地困扰着改革的进程。如何正确认识这些矛盾现象,如何寻找出路摆脱困境?本文试谈一下这个方面的问题。一、经济成长与价格波动的矛盾及对价格改革方案的选择市场物价现存已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各种矛盾的焦点,要想使经济稳定成长,首先就要避免价格剧烈波动,在发展生产特别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上理顺价格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其运行机制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这种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不断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与教育事业发展的历史经验,对于教育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日益提高,全党、全国更加重视教育工作,拟定与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的教育计划和教育体制,着手增加教育经费,力争在八十年代使我国教育事业有一个大的发展.但是,如何拟定教育计划和教育体制,如何使用教育经费,以提高教育投资的经济效果,建立起一个中国式的,能够满足现代化建设要求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确有很多问题需要作深入的研究和探讨,而其中社会结构与学校教育结构的关系问题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要实现社会生产资源的合理配置,不仅需要在一般意义上把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结合起来,而且需要在特定意义上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这里说的有机结合,是指计划调节主要通过市场调节来实现,即计划起指导作用,市场起实现作用。就目前情况看,要实现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的有机结合,从根本上说来,就是要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新体制。文章还对当前我国学术界否定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有机结合的几种不同观点,例如“同功异构论”、“计划调节为主论”,提出了商榷意见。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是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为内容的计划经济。国民经济计划化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计划调节是计划经济的本质要求。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的本质区别在于,前者是自觉的,后者是自发的。运用市场机制不等于市场调节。按我国的国情,把实行指令性计划的范围适当地放大些,是必要的。作者还对完善我国的计划工作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社会主义经济活动靠什么来进行调节呢?过去,传统的看法和做法是靠计划来调节,即靠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计划机关制定统一的、包罗万象的计划,整个社会所有经济单位,特别是全民所有制的经济单位都得按照计划来进行生产和经营,市场只起一点补充的作用。这是把社会主义经济看成为或基本上看成为产品经济的结果。斯大林同志的著作《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发表以后,有重大突破,承认了社会主义条件下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价值规律还发生作用,承认了计划要反映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和价值规律的要求。但是,由于斯大林同志认为生产资料不是商品,价值规律只在商品流通中有调节作用,在生产中只有影响作用,因而对市场的作用还是重视不够的。一句话,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条件下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理论是不彻底的,还没有摆脱产品经济的框框。在这样的理论基础上建立的调节理论,就必然是靠计划来调节,而计划同市场的关系也只能是某种程度的利用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