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河北省体育产业人才总体上存在着有关部门重视程度不足、人才总量不足、高端复合型与创新型人才缺乏、体育人才培养模式落后、体育产业人才发展机制仍需进一步调整等诸多问题和不足。推动河北省体育人才队伍建设,应加强体育产业对经济、社会建设功能和作用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对体育产业人才的重视程度;从整体上对河北省的体育产业人才发展作出全面规划;健全多元化的体育产业人才培养投入机制;创建政府、企业、高校等人才培养和使用的协调机制;外部引进和本地培养相结合,以本地培养为主;优先发展体育竞赛表演业和大众健身服务业人才;建立省内体育产业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重视体育行业的交叉和交融特性,优化本地高等学校体育院系的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高校体育产业发展滞后于我国社会体育产业发展是不争的事实。如何抓住高等教育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加快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进程,实现跨越式发展,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和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在对高校体育产业开发前景进行分析预侧的基础上,提出了有关开发的思路及对策。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高校体育产业发展滞后于我国社会体育产业发展是不争的事实.如何抓住高等教育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加快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进程,实现跨越式发展,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和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在对高校体育产业开发前景进行分析预侧的基础上,提出了有关开发的思路及对策.  相似文献   

4.
闵新亚 《云梦学刊》2003,24(2):44-45,71
如何抓住高校大开发的历史机遇,研究和制定有利于发展高校体育产业的政策,进一步培育和开发体育市场,实现高校体育产业的超常规发展,是新世纪高校体育发展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5.
1995年国家体委制定并发布了<体育产业发展纲要>,体育产业的运作,使社会体育发展呈良好态势,然而学校的体育产业却很少谈及.调查分析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的现状,探索其发展的方向、途径和对策,对促进高等院校体育产业在新世纪的全面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市场经济理论的指导下,高校也将进入市场经济领域,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也会有兴者存、衰者亡的结局;高校由原来“官办”一种模式,会变成集团办、企业办、联合办、私人办乃至全社会办的多种格局。 高校人才的培养要从社会发展取向,市场需求角度来考虑问题。该办什么专业,培养什么样人才,采取什么途径办学等,都直接来自社会,来自市场。社会对高校广泛参与,深层的参与,以至社会独立承担起办学的义务,才能进一步体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特点,培养出有中国特色的人才,为经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7.
王盈  杨波 《南方论刊》2022,(12):26-27+40
随着疫情逐步走向常态化趋势,体育产业面临着发展失衡的巨大挑战,尤其是人员流动、人员聚集的实体消费体育服务业最为严重,一定程度上抑制体育产业的增长势头。通过文献资料、数理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疫情对体育产业造成抑制增长势头、热点领域发展急转直下、体育服务业实体消费备受煎熬、催生体育产业服务新模式、转变体育锻炼与健康生活观念等方面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借助产业扶持与调控政策;推进体育产业“线上+”场景革命;培育体育产业新业态等方面的对策,以期消弭疫情对体育产业的影响,以更稳健的发展态势融入体育强国建设。  相似文献   

8.
“乡村振兴+体育产业+旅游”的融合模式能为乡村产业振兴融入绿色驱动因素,形成互补互促,互促互进的联动效应。为论证“体旅融合”是否对乡村振兴产生内在耦合价值,本研究构建了体育产业、旅游产业与乡村振兴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和DEA-Malmquist指数模型计算我国31个省(区、市)的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耦合协调度对乡村振兴的投入产出效率。研究发现2015-2019年31个省(区、市):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度不断变化且呈现高度融合;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对乡村振兴有显著推动作用;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发展对乡村振兴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与技术进步指数呈现先递增后下降,但在技术效率变化指数上持续递增的趋势。据此,本研究提出创新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多元有机融合模式,促进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高度协调发展;加大投入乡村体育旅游的建设规模,为乡村振兴提供更便利的基础设施;提升国家对体育与旅游等产业发展的政策影响效能,构建体旅融合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体系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理论界》2017,(8)
辽宁是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大省,但是体育产业发展相对滞后。随着2014年国务院46号文件出台,辽宁省委、省政府和省体育局及各市相关体育部门连续出台了一系列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调整体育产业结构,优化体育产业布局的政策和文件,旨在加速发展区域体育产业,提升体育产业的社会贡献率,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本文正是基于这一背景下开展的辽宁体育产业布局与优化研究。  相似文献   

10.
有关体育产业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 ,体育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 ,体育产业还处在刚刚起步阶段 ,体育产业市场还很不成熟。针对我国体育产业市场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前景 ,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近十年来,水泥行业发展迅速,水泥生产水平基本接近国际水平。水泥行业处于高速成长期,人才缺口很大,而高校是人才的摇篮,因此水泥行的发展与高校教学密不可分。目前各高校培养的学生,不同程度存在基础知识不牢、专业知识老化、系统性不强、动手能力较差、吃苦耐劳精神欠缺等不足,因此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以此主要从改革课程设置、完善课程体系、课堂教学及实践教学方法改革、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实习基地和就业基地五个方面探讨教学改革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尤其是高等教育向大众化发展,依法治校已成为必然趋势。普通高等院校招生工作作为高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法制化即“招生法制化”问题也日益受到重视。因此,明确“招生法制化”的意义及其对招生工作的基本要求,将招生工作纳入法制化的轨道,确保高校招生工作的健康、有序、高效和公正,对于贯彻落实依法治校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信息网络中,历史虚无主义尽管受到了多数学者的批判和抵制,但依然存在,并可能影响部分大学生的思想和认知,造成不良影响。历史虚无主义会消减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感和归属感以及民族自信心,降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因此,要通过增强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建设、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强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整体管控、贯彻和落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等对策,达到抵御历史虚无主义对大学生思想产生负面影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办好人民满意大学的有效保证,是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把坚持党的领导与完善现代大学制度联系起来,依法落实党委领导地位,合理设置大学理事会或董事会,科学制定大学章程,使坚持党的领导与现代大学制度相互促进、融为一体,这是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关键所在和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5.
高校贫困生资助的现状和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校贫困生问题是当前国家、社会和高校高度重视和共同关注的问题。贫困生们大多自卑、焦虑、乐群性差,严重者还出现心理病变。这一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将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影响和谐校园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国家为此出台多项政策和措施,以加强对贫困生的扶持和资助。实施这些政策和措施能在很大程度上有效地缓解高校贫困生所面临的难题,然而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诸多的不足,无法充分发挥出应有的效能。分析当前贫困生资助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贫困生问题的可能办法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6.
高校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校是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发源地。高等教育的发展必然带来高校知识产权事业的繁荣。高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量及质量直接影响和决定着高校在国际国内的地位及在科教兴国中的作用。如何正确认识高校知识产权问题所具有的广泛性和复杂性 ,正确处理市场经济条件下知识产权的保护 ,是高校各级领导必须予以重视的重大问题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高校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高校后勤管理工作是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高等学校后勤服务管理模式落后,后勤社会化改革不够深入,还存在市场竞争意识不强、产业开发拓展面窄等一系列问题,应通过转变观念、引入竞争机制、加大改革力度、实行考核评价制度、开拓产业发展新思路等措施,推动后勤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才强国"战略的提出,中国加大了对知识经济的发展力度,中国高校也进入了教育改革的崭新时代,高校在努力提高自身竞争力的同时,开始意识到高校形象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优势地位,而高校教风是高校形象的最重要影响因素,是高校各方面建设的基础,如何通过提高高校教风来提升高校形象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郭荣祥  包云 《学术探索》2012,(8):101-104
大学流动有其特定的含义、性质和类型。衡量一所大学是向上还是向下流动,主要的方式是对大学进行评价。大学流动受制于众多的内部与外部、主观与客观因素,弄清这些制约因素,有利于大学流动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中引进绩效评价方法是时之所需,因为高校科研成果绩效评价对高校科研具有极大的导向与激励作用,它已成为众多高校科研项目获得资源支持的标准之一。对于目前我国高校科研成果绩效评价所面临的“质量”与“数量”之间的矛盾,本文将通过单项要素分析与层次聚类分析,建立各学科间的差异化评价指标体系,提供更为合理的评价方法,以达到“以评促优”的目的,促进我国高校科研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