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企业声誉是企业给社会公众的综合印象,是企业的整体性无形资产.企业声誉的形成是由各利益相关者、产品与服务、企业战略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需要企业长期、持续的努力.良好的企业声誉能使企业获得更好的财务绩效、更高的交易效率、更强的抗风险能力等积极的声誉效应.  相似文献   

2.
企业战略对企业声誉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声誉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这已成为毋庸置疑的事实,但是,对于哪些因素会影响到企业声誉的维护与提升目前仍处于研究阶段。对此,文章从企业战略的角度出发,研究战略选择会给企业声誉造成的影响,发现如果企业没有预先采取维护企业声誉的措施,那么执行相关多元化战略的企业的声誉会低于专业化经营的公司,而不相关多元化的企业的声誉又低于相关多元化的企业。鉴于目前处于新兴市场中的中国企业大多都将多元化作为基本的发展战略,因此在企业发展中尤其应预先考虑战略类型的变革对企业声誉的影响,制定应对策略,从而维护企业珍贵的声誉资本。  相似文献   

3.
风险投资不仅能为创业企业提供资金帮助,还能为企业带来商业资源及管理经验等非财务性的支持。但由于高科技创业企业技术专业性高及未来发展不确定性较大,风险投资机构将面临决策难题。此时投资者可以将创始人声誉作为判断信号,从而选择投资对象。本文结合声誉理论及创业企业特征将创始人声誉划分为学校声誉、商业声誉、政治声誉以及社会声誉四个评价维度,并以2009—2015年在中国创业板上市的319家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Logit模型验证创始人声誉与企业获取风险投资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创始人声誉有利于企业获得风险投资,其中学校声誉和社会声誉的作用最显著;不同维度的声誉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其中创始人的社会声誉对学校声誉有替代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确测量顾客公民行为是研究顾客特征对顾客公民行为与企业声誉关系影响的前提和基础.文章在探查汽车销售行业中的顾客公民类型构成的基础上,对顾客的个人特征对顾客公民与企业声誉之间关系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汽车销售行业中顾客公民行为主要包括5种类型,即依次是关系展示、顾客沟通、活动参与、改进建议和顾客责任;顾客公民行为对企业声誉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不同特征的顾客,其顾客公民行为对企业声誉的作用也不同,随着顾客学历和年龄的增加,顾客公民行为对企业声誉作用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5.
企业声誉问题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声誉机制是维护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重要机制,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声誉也越来越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本文从经济学角度,首先阐述了企业声誉的涵义及其特征;其次运用一次博弈和重复博弈剖析了企业声誉机制生成的机理;最后结合相应的结论提出了建立企业声誉机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构建“工匠精神—企业声誉—企业创新绩效”的分析框架,并结合206个制造业企业的有效样本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制造业从业人员工匠精神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内在作用机制,以及企业声誉对企业创新绩效所起的作用,揭示了工匠精神及企业声誉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工匠精神对企业声誉和企业创新绩效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企业声誉中的可信度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并在工匠精神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实验研究,探讨了在灾害事件背景下企业慈善行为对企业声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尽管基于企业业务能力的慈善行为与基于慈善项目的慈善行为对企业声誉的影响无显著差异,但是当企业能力较强时,基于慈善项目比基于业务能力的企业慈善行为对企业声誉有更积极影响;而当企业能力较弱时,基于业务能力比基于慈善项目的企业慈善行为对企业声誉有更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8.
企业声誉作为经济要素作用重大,相关研究成果众多且较为杂乱。为清晰地认识声誉理论研究发展脉络和研究重点,对声誉理论进行梳理。通过对比经济学和管理学在企业声誉研究内容、方法和结论的异同,在声誉概念、声誉形成、影响声誉的因素以及声誉作用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经济学以信号传递和博弈论为基础,解释声誉产生和发挥作用的原理。管理学借鉴经济学研究声誉的成果,继续研究声誉在企业运行中的作用,逐渐在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上区别于经济学研究范式,展开以企业声誉为主要对象的系列研究。  相似文献   

9.
资源型企业绿色行为选择,除承担转型调整成本外,还面临高昂的沉没成本。为避免陷入“资源优势陷阱”,政府试图通过环境规制来约束企业的负外部性行为。通过构建环保监管部门与企业的双方动态博弈模型,并将绿色声誉对二者行为的约束、得益引入模型,探究环境规制能否诱导资源型企业的绿色行为选择。研究发现:精心制定的环境规制能触发企业绿色行为选择,但资源实际控制者环保监管部门与企业间易出现“规制俘获”;声誉机制透过政府公信力损失与得益,媒体披露影响力度与利益相关者态度,可有效约束监管部门被“俘获”行为,遏制企业寻租的可能性,间接倒逼待转型企业绿色行为选择;企业违规处罚力度的增加,在倒逼其绿色行为选择的同时,也降低了监管部门被寻租的机会。  相似文献   

10.
一场风暴突袭了全球的大企业。企业必须立即作出反应,积极开展企业声誉管理,以应对这场挑战。  相似文献   

11.
企业实施并购,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也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并关注承担社会责任给企业带来的影响.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社会责任理论、企业声誉理论,构建"企业并购—社会责任—声誉资本—并购价值创造"的分析框架,以国机集团并购中国二重全过程为例,深入分析履行社会责任、声誉资本与并购价值创造之间的关联关系及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全过程社会责任管理思维对于企业并购行为具有重要影响,是关乎企业并购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企业在并购过程中履行对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责任,从不同维度形成声誉资本,声誉资本能够促进并购价值创造.履行社会责任与并购价值创造之间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因此,企业在并购中应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坚持全过程社会责任管理,履行对不同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不断积累声誉资本,从而促进企业价值创造,提升企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企业声誉作为企业的竞争优势,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中越来越重要。一方面,企业声誉的建立需要行业协会等外部力量的协助,另一方面由于我国行业协会发展的特殊性,客观上也需要寻找切入点,完善协会功能,实现协会与成员企业之间的良性互动。以我国行业协会发展的特殊性为着眼点,提出行业协会可以通过其功能发挥为企业声誉建立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3.
    
随着风险投资在创业过程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如何选择最合适的风险投资人,已经成为创业者和学术界共同关心的重要议题。基于资源基础和社会嵌入理论,利用系统广义矩两步法对新三板687家接受过风险投资机构注资公司的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深入探究了不同类型风险投资人声誉对生产力的影响作用及其调节因素,研究发现:(1)引入具有较高声誉的风险投资人,可以帮助企业提升自身的生产力水平;(2)风险投资人的同行业声誉相较于行业外声誉,对于生产力的提升作用更加明显;(3)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和行业不确定性高低,对于风险投资人声誉与企业生产力之间的关系起到调节作用。基于上述结论,建议企业在选择风险投资人时,一方面应优先选择在本行业具有丰富成功经验、拥有大量被投企业上市经历的投资者;另一方面,应该结合自身所处行业的特点、企业生命周期阶段,把握好引入风险投资人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14.
保荐制实施之后,承销商声誉与首次公开发行企业质量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是否存在?本文利用2004--2006年间IPO企业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综合衡量IPO企业上市之后的质量,并通过模型检验高声誉承销商是否与高质量IPO企业相联系。实证结果表明,高声誉承销商并未与高质量的IPO企业相联系,保荐制的实施并未促使承销商声誉机制有效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5.
职业经理人的声誉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声誉是拥有私人信息的交易一方对没有私人信息的交易另一方的一种承诺,是一种无形资本,具有溢出效应和路径依赖性。声誉效应为职业经理人提供了强劲的激励,促进了效率优化。只要职业经理人之间博弈重复的次数足够多,声誉行为将会在有限次博弈中出现。职业经理人不仅要考虑当期报酬最大化,更要考虑上期业绩、声誉对下期报酬的影响,以最大化其长期利益,因此从创建职业经理人的历史纪录、培育职业经理人竞争市场、创造提供适宜的社会环境等方面建立职业经理人声誉管理机制就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6.
对上市公司各类违规行为进行处罚,是让上市公司起到引领作用,带动更多实体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但是,上市公司遭受违规处罚所形成的负面声誉冲击,显著增加了企业的避税程度。而且,负面声誉引致的避税效应在民营企业、成长期企业和保守型避税企业中表现更为明显。随着负面声誉冲击强度的增加,其对企业避税程度的增益效应也随之增强,而税收征管力度的加强,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抑制负面声誉冲击下的避税效应。从作用渠道上看,负面声誉主要通过加剧涉事企业的融资约束,从而加剧其避税效应。因此,监管机构应进一步建立健全处罚制度设计,发挥监管处罚的信号传递效应,通过声誉机制强化对企业的隐性约束,持续提升监管效能。还应加强信息化建设,完善部门间的信息共享机制,实现资本市场监管与税务监管信息互通、部门联动。  相似文献   

17.
现有文献对企业并购溢价的影响因素展开了丰富的探讨,但鲜有涉及企业维持自身良好声誉的动机对并购溢价决策影响的分析。基于2007—2017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样本,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实证检验,并考察了业绩期望差距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企业声誉越高,企业为了维护自身声誉进行并购活动所支付的并购溢价越高。无论以历史期望业绩、行业期望业绩还是以资本市场期望业绩来度量企业期望业绩,实际业绩与期望差距越大,企业声誉对并购溢价的正向影响越强。进一步研究表明,企业为了维持声誉而支付高溢价的并购活动在短期内会取得较好并购绩效,但长期来看对企业业绩具有潜在的负面影响;企业业绩期望差距越大,这种负面影响越强。企业通过并购战略维护自身声誉应注重并购过程中的风险,避免因付出过高并购成本对未来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考察产品伤害危机中消费者对企业危机处理行为的满意度与消费者公民行为之间逻辑关系的基础上,引入企业声誉、风险感知作为前因变量,应用结构方程模型构建和验证了危机情境下消费者满意度和消费者行为反应的概念模型。针对2014年一汽大众汽车召回事件进行了案例研究,数据分析结果发现:企业社会责任声誉、企业能力声誉和风险感知能够显著影响消费者满意度;消费者对处理措施较满意的企业有较高的公民行为意向,此外,仅仅社会责任声誉就可以缓解消费者风险感知。  相似文献   

19.
"最受欢迎的教师"评选活动是全体学生参与的"海选",如何进行活动的策划与组织以及选票的设计、数据采集、电子文档模版的制备、数据整理有许多需要研究的问题.如何明确定义什么是"最受欢迎"和"最需改进"颇有歧义.海选结果理应根据选票多少得出,这一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也有相当的复杂性.几经探索后,笔者设计一套"排六队、舀六瓢、切两刀、打补丁、再三选、真金出炉"选票数据处理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20.
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市场正处于发展阶段,所存在的项目管理企业声誉差异较大,为研究声誉机制如何为代建市场带来价值提供了特殊的制度环境。文章确立了包括5个测量因子及19个外显指标的代建企业声誉测量模型,经验证的测量模型更具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研究结果显示出组织领导与团队、专业服务质量、工作环境3个因子对声誉的影响力度较大。研究结论旨在将代建企业声誉测量引入代建市场选择机制,从非正式契约层面完善代建企业激励制度设计,实现对代建企业的激励目标,并为其声誉管理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