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九十年代中国经济波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近半个世纪里,我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出现了十一次循环波动。本文就发生于九十年代的最近一次经济波动的形态特征、成因及其阻止经济过度收缩的对策谈些个人看法。一、1990-1997年中国经济波动的形态特征一次完整的经济循环波动表现为扩张和收缩两个过程,其中,由扩张到收缩的演变把循环周期划分为复苏、高涨、回落和萧条四个阶段,如图一所示“,这次循环波动也毫不例外地服从这一规律。从上表可知,此次波动在形态特征上有以下不同:(1)周期长度拉长。本次波动从1990年下半年起历时七年,为历次波动中最长的一次;(2)…  相似文献   

2.
真实经济周期理论属于西方经济学中的经济自由流派。它突破了货币周期理论,把来自供给方面的技术冲击等意外真实冲击看作是经济波动的根源:认为经济波动不是对长期经济增长趋势的偏离.否定把宏观经济分为长期和短期的观点;坚持货币中性主张;反对政府的干预政策。它以正统的微观经济理论来说明宏观经济波动。改变了人们对经济周期性波动原因的理解,超越了货币主义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自由主义经济学的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国房地产业周期波动的谱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房地产业在运行与发展过程中都客观存在着周期波动循环的现象。但是相对于经济学对经济周期的较为成熟的分析研究而言,房地产周期波动循环的分析与研究,基本上还属于开拓性阶段,特别是我国的房地产周期研究分析。因此分析和研究房地产周期波动现象,不仅具有  相似文献   

4.
经济波动是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出现的起伏现象,了解波动的周期和控制波动的幅度是宏观经济决策与控制的主要内容。有效地控制国民经济的波动可能给经济稳定发展带来损失,必须预知经济波动的骤变趋势与转折点。而经济波动的趋势与转折点是可以预知的,这就是通过一套国民经济运行状况  相似文献   

5.
一、经济波动、景气循环与宏观监测宏观经济监测预警系统,是利用一系列经济指标建立起来的反映宏观经济状况的“晴雨表”或“报警器”。它之所以能发挥监测和预警的作用,第一是因为经济本身存在周期波动;第二是因为在经济波动过程中,经济运行中的一些问题可以通过一些指标率先暴露出来。西方经济统计学家们为了满足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探求经济周期波动规律,早在一个世纪以前就  相似文献   

6.
以我国房地产发展的历史季度数据为基础,应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实证研究了房地产投资波动与经济波动之间的互动关系及其波动冲击所产生的经济效应,并与固定资产投资波动对经济波动的影响效果相比较。研究表明:我国房地产投资波动与经济波动在长期上存在互动关系;但在短期上,房地产业的过度膨胀并不利于我国经济增长,经济增长也难以解释房地产当前的发展,其发展已失去有效需求的支撑;而与固定资产投资波动效应比较显示,同等份额的投资冲击下,房地产投资波动冲击对经济波动的效应更大。  相似文献   

7.
基于谱分析的安徽省经济波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地测定经济周期,有利于从更深层次理解和把握安徽经济系统的运行状态,对于安徽国民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定义与现实意义。目前国内学者对安徽宏观经济波动的研究还比较少,故采用增长周期法,剔除安徽省国内生产总值指数长期趋势,生成人工序列,并对其进行加汉宁窗的谱分析,得到相应谱密度曲线;确定安徽省经济波动周期分量的长度与类型,对安徽经济周期波动情况进行回顾,发现固定资产投资的周期波动是造成安徽经济周期波动最直接的内在原因。安徽省应加强宏观经济调控,以减缓经济波动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一、经济波动周期的划分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经济进入了一个持续快速发展的新阶段。1980—1999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以下简称GDP)年均增长7.7%,经济运行轨迹见下图,大致经历了3次周期性波动。  相似文献   

9.
通★理论探讨★《江苏统计》1999.3过建立我省经济景气循环波动监测系统,以及随之开展的全省经济波动的监测工作,对经济景气循环波动的监测和如何提高其准确性,产生了这样一些体会:(1)完整的、正确的理论是监测工作的基础经济波动是客观存在的现象,西方工业...  相似文献   

10.
经济波动对存货的变动有着重要影响,存货作为商业循环的领先指标,往往呈现一种顺周期的特性,也就是说,存货总是与宏观经济波动同向波动,即经济高涨时,存货增加,经济衰退时,存货急剧减少。因此,艾伦·布林德认为:对存货行为的透彻理解,是对经济周期的透彻理解的必要条件。由于经  相似文献   

11.
文章首先使用非参数核密度估计方法.描述我国经济周期性波动的不同阶段中经济变量的不同特征,并计算经济收缩及其前后时期变量相对趋势的变化,发现消费是我国经济周期性波动的主要驱动力量,而固定资产投资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另外,自1993年以来的经济波动中经济变量的变化体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特点,进而采用回归分析方法,使用政策变量对主要经济变量进行回归解释,发现财政支出相对趋势变量在收缩期的相对更大的正向经济相对趋势增长效应,货币供给相对趋势变量在收缩期产生反向作用.它可以作为抑制经济"过速增长"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2.
利用谱分析来研究经济周期的文献不多,谱分析从频域角度反应了时间序列周期波动特征的全部信息,并有助于深入地研究各种不同周期的特殊形态及其形成机制,而且对西藏自治区经济周期的研究更是空白.因此,文章选取谱分析方法对西藏1951~2006年的经济波动周期进行实证研究,表明西藏经济发展明显存在长度为2133年的库滋涅茨周期,经济波动受建筑投资波动的影响最大;西藏经济还存在相对较弱的4.92年的基钦周期和10.67年的朱格拉周期,并分析了各种周期的成因.  相似文献   

13.
三、经济波动的测定方法(1)——直接法观察经济变量的变动,最简单而常用的方法是观察其发展变动的速度。通过计算经济变量的发展速度,不仅可以了解经济变量变动的方向,而且可以知道其变动幅度。对这种变动作连续观察,就可以描述经济变量的波动。经济波动的测定方法之一——直接法,正是基于此而产生的。所谓直接法,是由每年各月数值直接与上一年同月数值相比,得到循环及不规则变动相对数(即年距发展速度),以此来反映经济周期性波动的一种测定方法。其计算公式为:式中:CI是第t年第i月的循环及不规则变动相对  相似文献   

14.
在第四讲中,我们介绍了经济波动的定义和度量.经济波动是经济活动中必然出现的一种现象,尽管不同经济体制下的经济波动具有不同特征,但是,波动是不可避免的,经济预警的目的不在于消除波动,而是要根据经济波动的规律性,进行预报,并根据波动所可能产生的影响或危害,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以达到减轻其不利影响的目的.因此,经济预警的理论基础是经济波动的理论.在这一讲中,我们将介绍两方面的内容,其一,介绍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主要特征;其二,介绍经济监测的基本方法.在介绍以上内容时,我们以月度统计数据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杨雷 《青海统计》2007,(3):15-19
经济周期波动存在于任何社会经济发展阶段,是政府在实施宏观经济调控中不容忽略的重要因素。研究海西州的经济运行周期问题,对各级党政部门正确认识和科学把握经济波动的规律,制定全州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决策,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储蓄、消费与经济增长——统计实证及意义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鹤  杨咸月 《统计研究》1999,16(7):35-38
经济周期的循环波动已经给世界各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带来了困难。近几年来从投资消费角度寻找反周期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正在受到各界的关注。时下我国的经济增长正处于经济周期性趋缓回落的阶段。一方面买方市场已正式形成,商品消费市场供大于求现象特别突出。据有关部门...  相似文献   

17.
涂巍等 《统计研究》2015,32(4):8-13
本文使用1978-2013年的中国宏观经济数据,从总需求、产业、生产力、就业与工资、价格水平、货币与利息6个方面考察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波动的规律。不同于已有的研究结果,我们发现其具有明显的“转型经济”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经济周期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1978-1990年和1991-2013年。前一阶段,主要是供给面因素造成经济波动,且波动率较大。后一阶段,经济波动表现为需求驱动型,波动幅度明显减弱。二、第一产业就业人数与第二、三产业就业人数之和的比值具有明显的反周期特征。这反映了在我国的工业化进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在空间上频繁迁移的特点,即宏观经济景气时,农村剩余劳动力迁移到城市;反之,则迁移回农村。  相似文献   

18.
杨雷 《青海统计》2005,(12):9-13
经济周期波动存在于任何社会经济发展阶段,是政府在实施宏观经济调控中不容忽略的重要因素。研究海西州的经济运行周期问题,对各级党政部门正确认识和科学把握经济波动的规律,制定全州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决策,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刘尧成  李想 《统计研究》2019,36(10):74-86
本文应用面板门槛模型,研究了2005-2017年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金融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金融周期所处阶段的变化,金融波动对经济增长会产生显著的非对称性双重门槛效应,主要体现为如下两点:首先,金融周期处于膨胀期、平稳期和萧条期时金融波动对经济增长会产生负向影响,但从影响系数值的大小来看,处于膨胀期时最大,是后两者的2倍之多,处于平稳期时最小且并不显著;其次,分区域的稳健性检验表明,金融发展水平高的区域双重门槛值出现得早,且两个门槛值间的区间要比金融发展水平低的区域宽28%。这些结论说明,经济增长对于金融波动的容忍弹性会随着金融周期所处的阶段而变化,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会放大经济增长对金融波动的容忍区间,但也会加速金融周期处于膨胀期时爆发金融危机的可能性,这使得当前我国存在着进一步发展金融水平和严控金融风险的矛盾,对此本文也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中国经济周期实证分析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施发启 《统计研究》2000,17(7):59-6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24亿元迅速提高到1998年的7955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9.7%。但是,不可否认,我国经济增长在年度间的波动仍然比较频繁和剧烈。例如,经济增长率最高的1984年仅为15.2%,而经济增长率最低的1900年仅为3.8%,两者相差11.4个百分点。由此引出的一个问题是,中国的经济波动究竟是一种杂乱无章的随机波动,还是一种有章可循的周期波动?我国经济理论界对此问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人不同意社会主义经济存在周期性波动这一说法,认为不能把资本主义经济周期理论硬套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规律上,我国发生的历次经济波动也不具有历史必然性。但也有人认为,经济周期不是资本主义制度所特有的,社会主义经济同样存在周期性波动。本文围绕这一问题,用定性和定量两种方法对我国经济周期的存在性进行实证分析,并对各周期的特点和成因等作一初步探讨,最后运用经济周期模型对未来12年经济增长率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