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部分高校毕业生就业迁移状况进行分析,定义出聚焦、交流和离散三种迁移模式。通过探讨高校毕业生就业迁移目的地的选择,发现超过50%的毕业生选择在聚焦模式下就业,同时研究发现,就学地效应是毕业生就业迁移的首要因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会对毕业生就业迁移造成显著影响,人口变量、社会资本变量以及院校类型对毕业生就业迁移具有一定影响。在此基础上,对如何解决区域人才失衡问题以及如何开展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给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关系到人才储备和社会发展,世界各国都比较重视此问题。很多国家在高等教育发展的早期就开始了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改革,并积累了一些经验。本文结合当前教育改革需要和经济危机下严峻的就业形势,分析了国内外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经验与做法,并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高等院校大学毕业生就业与择业过程中存在的几个矛盾性问题表现在:社会发展需求与就业者个人意向之间的矛盾、高校人才结构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就业学生期望值与用人单位期望值之间的矛盾以及就业工作的社会化与功能滞后的就业指导系统等方面的矛盾。应从人才结构、就业观念、就业指导等方面予以改革。  相似文献   

4.
<正> “劳动力市场”是我国社会主义统一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渐走向成熟,成为人们就业和各行业寻求人才的重要途径。“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产生、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一九九七年全面启动高校招生与就业改革,推选毕业生在国家政策指导下的自主择业制度,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在毕业生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逐步培育起有别于一般劳动力市场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即在国家方针政策指导下,以学校为主导,运用市场机制,指导和推荐毕业生在一定范围和时限内双向选择。通过近两年的对应届毕业生求职趋向问卷调查,使我们进一步坚信市场机制应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发挥基础配置作用。  相似文献   

5.
旅游本科生直接就业是对旅游高等教育效果的检验。目前,我国旅游本科毕业生直接就业存在着学校、学生和企业三方面的问题,毕业生不愿意从事旅游企业实践工作,旅游企业也不能有效接纳旅游毕业生就业。分析旅游毕业生直接就业存在的问题,发现旅游教育机构与企业对人才认识不统一是其根本原因,提出旅游毕业生直接就业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6.
不同类别高校毕业生在就业机会、就业质量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就业院校背景歧视不利于用人单位科学选拔人才和高校健康发展,并对毕业生就业造成消极影响。立法部门应建立健全反就业歧视的法律体系,各级政府及劳动部门应改革相关的政策和措施,非重点高校要加强办学特色和教育质量建设,积极与用人单位沟通,搭建多种就业平台,通过多方面努力促进毕业生就业公平。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毕业分配制度改革也在不断深化.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已成为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方式.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既为毕业生拓宽了就业渠道,提供良好的成才机遇,也给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和毕业生如何正确择业提出了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心态、就业心理、就业矛盾的调查、分析,作者提出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实施创业教 育、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开展心理咨询、各级政府和用人单位要 想办法解决高职高专生就业难问题等方面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加入WTO,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加剧了人才的竞争。这一方面给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面对新的形势,我们应当努力进行高校毕业生工作的改革,增强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中的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大专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新的形势,有着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进一步加快,市场配置成为毕业生就业和调节供需的主要形式,经济杠杆和价值规律在毕业生就业市场起调节作用,学校、用人单位和大专毕业生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争夺人才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这些情况,标志着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进入了实质性阶段。在这种形势下如何引导大专毕业生研究人才市场的需求,正确认识自己在人才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和劣势,抓住机遇,发展自己,扬长避短,提高…  相似文献   

11.
缓解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矛盾,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该文从客观与主观、社会与个人、现实与观念诸关系分析,阐述如何走出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途径。认为对这一工程建设要采取如下措施:1.各地方、部门要高度重视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工作;2.改革教育体制,根据社会需要培养综合素质较高、适销对路的人才;3.发挥市场机制和人事部门职能作用,积极拓宽渠道,引导、安置毕业生就业;4.广大学生要转变观念,面向基层,面向农村,积极进取,主动就业。  相似文献   

12.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法律关系探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在就业过程中诉诸法律的纠纷越来越多。就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书所应承担的权利与义务、就业协议书的法律地位,以及当前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的法律关系进行探讨,有益于用法律手段来规范用人和就业行为。  相似文献   

13.
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深化和就业形势的变化,毕业生就业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但是,现有的经济理论对此少有关注。文章在对不同投资主体对高等教育的投资性质和毕业生就业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毕业生失业、毕业生就业经济效益的较佳位点、劳动力价值与毕业生就业的经济效益、毕业生的数量、结构和质量等有关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关于毕业生就业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新的就业机制的建立和运转,国家对大中专毕业生不再“统包统配”,大部分毕业生通过市场进行自主择业、双向选择。与此同时,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矛盾。一是人才需求与人才培养的矛盾;二是传统就业观念与当前就业环境的矛盾;三是平等竞争与“关系就业”的矛盾。要缓解和解决这些矛盾。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国家应宏观调控,搞好科学预测,以“产”定“销”。其次,学校应在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拓宽就业渠道方面多做工作,为学生的顺利就业创造条件。再次,国家应严格规范就业市场,杜绝就业市场中的不正之风,以促进人才就业的平等竞争和良性运作。这些问题不仅关系到毕业生本人的切身利益,而且是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15.
文章围绕高校如何培养出适应就业市场需要的高质量人才这一问题,分三个层次进行阐述:首先,分析了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现状、特点及发展趋势,指出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超前于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其次,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指出人才的培养要“适销对路”;最后,文章针对本校毕业生的素质特点,提出毕业生要注重自身质量,正视社会,创造条件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这一“动态社会”  相似文献   

16.
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成熟,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条件下构建的高等教育体系的改革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而中国入世后社会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和转换给就业市场带来的冲击与影响,就更深刻地表明在这场高等教育体系改革的系统工程中,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是一个重要环节.早在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中,毕业生"分配"一词已从文件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就业",即"不包分配,竞争上岗,择优录用"的就业模式[1].诚然,"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给高校毕业生带来更大的选择权利,也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既给他们带来期望,也带来困惑.在这种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形势下,对于每一位高职毕业生而言,显然挑战大于机遇.怎样使高职毕业生适应就业制度的改革,摆正自己的位置,尽快找到理想的就业单位,这无疑对高职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社会需求相对不足、当前法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带来法学专业学生就业难问题。解决法学专业学生就业难,应把好大学入学关,慎重招生,加强法学教育软硬件建设,注重提高法学毕业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复合型人才,增强毕业生的竞争力;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加强就业指导;加快司法考试制度和用人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统包统配”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已被取消。现在 ,大学毕业生就业存在着传统就业观念的阻滞、高校培养人才模式落后和政府职能部门未能发挥作用等困难。要克服困难 ,大学毕业生就应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到基层去就业和自主创业的新观念 ,高校应改革教学体制 ,突出素质教育 ;政府应发挥职能作用 ,为就业创造良好的环境与条件。只有如此 ,才能解决海南省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会展业发展的关键是人才,会展人才的培养在我国刚刚起步,还有待成熟与完善。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角度,分析了我国会展经济的发展与会展人才培养目前存在的问题,通过调研分析的方法,探索高校会展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为解决高校会展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提出指导性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0.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 ,尤其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模式的逐步完善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中出现了一些新问题 ,如何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解决这些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文章从经济学角度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并从政府、高等院校、学生自身三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