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个旅游点或旅游区的核心是旅游吸引力,文章从旅游资源的质量规模、旅游地经济环境、旅游地政策环境、旅游地的可进入性、客源地的收入水平、客源地等五个方面对旅游地吸引力进行建模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2.
在大旅游时代的背景下,加之素质教育对于青少年政治思想素质的要求,研学旅游顺势而生。而有着突出教育功能的红色旅游无疑在拓展研学产品、培养青少年的思想政治素质以及传承红色基因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陕西省的红色研学旅游产品数量多,品味高,但是对于青少年群体的吸引力较弱,因此提升陕西省红色研学旅游产品的旅游吸引力,对于促进陕西省旅游业的发展和提高旅游综合竞争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回顾温泉旅游吸引力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温泉旅游的吸引力因素构成。通过对在巢湖参与温泉旅游的游客进行抽样调查,运用因子分析法分析统计数据,发现温泉旅游的吸引力由五大因素构成,即温泉旅游产品深度因素、温泉旅游产品品质因素、温泉旅游交通便利因素、温泉旅游产品丰度因素和目的地群体性价比因素。并据此提出了增强温泉旅游吸引力的建议:拓展温泉旅游产品深度;以品质为基础,打造温泉旅游品牌;提升温泉旅游产品所在地的可进入性。  相似文献   

4.
省会城市有旅游资源优越区与非优区之别,旅游资源非优型省会必然表现出城市旅游"贫血症",它们突破资源瓶颈的途径是以综合实力全面提升城市旅游吸引力。全面提升省会城市旅游吸引力的策略是: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调动全市各行各业之力,首先要巧用财政力量;通过营造省会旅游圈等办法,尽快实现从旅游集散中心向旅游中心城市的跨越;走观光、休闲、度假、文体、会展、节事、科教等多种旅游综合配套发展之路;借新城区建设之良机,强化城市旅游功能。  相似文献   

5.
国家对职业教育发展极其重视,明确把职业教育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尽管如此,职业教育还是面临一个发展难题,那就是对公众和社会来讲,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不强,这已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把利益相关者理论引入到职业教育研究当中,有利于分析职业教育的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通过职业教育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整合,以此为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问题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6.
国家公园作为重要的自然文化遗产类旅游目的地,极具国民生态教育和旅游开发价值,但目前国内关于国家公园旅游吸引力的研究较为薄弱。文章站在游客感知视角。以汤旺河国家公园实地调研数据为基础,运用因子分析方法解析国家公园旅游吸引力系统,研究发现:国家公园类景区吸引力系统呈现圈层结构,其中自然资源、特色文化资源和基础设施等公共资源是系统中的核心吸引因子,最受旅游者关注;借助旅游吸引力系统研究,可构建国家公园旅游吸引力评价模型,运用于定量分析与比较国家公园类景区吸引力。  相似文献   

7.
试析中国佛教文化的旅游吸引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旅游是一种非常典型的文化经济活动 ,而宗教作为历史文化的一种载体 ,成为旅游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在全面分析中国佛教文化特色的基础上 ,从佛教本身和佛教艺术两个方面 ,论述了中国佛教文化的旅游吸引力 ,并就中国佛教旅游资源的开发意义、开发原则、开发形式以及中国佛教旅游资源的保护等方面提出了初步的意见  相似文献   

8.
旅游目的地吸引力是旅游者目的地选择的影响因素之一,也是旅游者对目的地感知的重要方面。以现实旅游者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运用因子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交叉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对回收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旅游目的地感知吸引力包括旅游食住购娱要素、旅游环境与服务、景观与设施设计三大因子;不同目的地偏好类型对旅游目的地吸引力感知因子的影响效果不同,不同旅游目的地偏好群体之间的目的地吸引力感知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9.
基于"价值链"理论,围绕"供给"和"支撑"两大系统,本文构建了由购物旅游商品特质、购物旅游环境质量等6个维度,27个评价指标组成的购物旅游目的地综合评价体系,并利用AHP-FCE法对以义乌为代表的国内购物旅游目的地吸引力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虽然游客对义乌作为购物旅游目的地有着较高的游前期望,但是游后的实际满意度却较低,且二者反差较大,说明目前义乌购物旅游综合吸引力水平整体偏低,有待于提高。  相似文献   

10.
以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10-2014年森林公园发展相关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旅游资源禀赋条件、植树造林和林相改造总面积、餐位数、游步道总数、财政支持力度、可进入性、省域人口密度等7个因素对森林公园旅游吸引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床位总数对森林公园旅游吸引力无显著影响;(3)年度环境建设投入资金、旅游管理服务质量、车船总数、居民出游意愿等4个因素对森林公园旅游吸引力有负向影响,但负向影响绝对值非常小。基于此,提出优化森林公园的旅游资源禀赋条件、改善森林公园的旅游环境质量、完善森林公园的旅游基础设施、加大森林公园建设的财政支持力度、提高森林公园的可进入性、合理规划森林公园的旅游产品等对策,以进一步提高森林公园的旅游吸引力。  相似文献   

11.
以黄鹤楼为例,在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的基础上,运用SPSS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数理统计,分析了黄鹤楼周边居民对旅游开发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影响及对旅游业发展的总体态度的感知及差异,并运用旅游发展阶段理论论证了黄鹤楼旅游发展处于融洽阶段。  相似文献   

12.
把握旅游吸引力的强弱,有助于明确制约旅游业发展的因素,进而制定行之有效的提升对策.文章从旅游吸引力角度研究河北省各市旅游业发展差异,各市旅游发展状况对旅游者的吸引力强弱等级,剖析影响旅游吸引力因素.文章运用可拓工程法与因子分析方法,构建河北省旅游吸引力的综合评判物元模型;通过单指标及多指标综合关联度比较分析,测评各城市旅游吸引力的驱动因素、优劣势和强弱综合排序,为各市进一步增强旅游吸引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鼎湖山旅游近年出现停滞不前的局面,需找出其发展滞缓的原因。以实地调查、个别走访、资料分析等方法系统调查了鼎湖山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发现鼎湖山的权属性质模糊、区位条件不佳、多头管理制度、其他名山的竞争等是制约其旅游发展的主要因素。鼎湖山旅游今后的发展应重视基础设施建设,丰富产品结构,平衡相关主体权益,以实现鼎湖山自然保护与旅游发展和谐互动的良性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4.
基于生态文明视角的长株潭城市群旅游文化深度开发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株潭城市群旅游业一体化发展和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可持续发展道路,要求深度开发长株潭城市群旅游文化。基于生态文明视角,通过深度开发长株潭城市群旅游主体的消费文化、审美文化,自然旅游客体和人文旅游客体文化。以及旅游介体的经营管理文化和开发文化,有利于整合和加强长株潭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的整体旅游文化形象的构建。  相似文献   

15.
皖西南旅游深度开发战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皖西南地区具有开发旅游的多项优势,发展潜力很大。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交通通而不畅,旅游资源内涵挖掘不足,局部无序开发。因此,皖西南应采取旅游深度开发战略,进一步明确旅游发展的战略定位;整合旅游资源,构筑旅游板块,构建与周边地区竞合有序的旅游功能区;建设通达便捷的区域旅游交通体系;打造强有力的旅游品牌形象;转变经营管理模式,创新经营管理机制;将皖西南建成集观光游览、休闲度假、娱乐体验、宗教修学于一体的全国闻名的“人文山水”体验型旅游目的地。  相似文献   

16.
区域旅游增长体从空间布局形态上看包括点状、线状和面状三种类型。各旅游景区作为单独的经济主体属于点状区域旅游增长体或区域旅游增长极。利用广义增长极理论可估算旅游景区作为区域旅游增长体的吸引力大小。同时,利用唯一度公式可估算旅游景区在同类别的旅游景区中的唯一程度。根据计算结果,可进而提出针对具体旅游区域的评价意见和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7.
吉林省冰雪旅游的深度开发战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探讨和研究如何充分利用吉林省现有资源优势,整合营销,进行旅游区域合作,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冰雪旅游产品,实现冰雪旅游的新突破,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可行性途径。  相似文献   

18.
延安精神是延安红色旅游三大核心吸引物的精髓和灵魂。开发延安精神红色旅游资源既是新时期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身需要,也是深刻政治教育的需要,更是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基于延安精神形成的自然地理及人文历史等因素,挖掘延安精神旅游资源开发的物质载体,论证其开发的可行性,须从挖掘地方文脉、培养红色导游队伍、开发配套精神产品等方面探讨延安精神旅游资源深度开发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旅游者对景区旅游产品评价多从硬件建设和软件服务入手,但从深度体验视角,真正影响旅游满意的只有旅游产品的核心价值.旅游者对旅游产品核心价值评价可从可感知、可理解和可参与(体验"三性")三个层次进行.可感知是旅游者感知景区产品的方式和内容,它是深度体验的先导和基础,呈现出首映效应特点;可理解是旅游者对景区产品的融入性感知,是深度体验的第二进程,呈现递进性特点;可参与是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融合性感知,是深度体验的最高境界,呈现同一性特征.  相似文献   

20.
利用2008-2019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统计年鉴数据,文章通过引入空间权重矩阵,构建空间联立方程模型,对旅游吸引力与交通可达性之间的内生双向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无论是全国层面还是分区(东、中、西部)层面,区域内的旅游吸引力与交通可达性存在双向促进关系.在全国层面及西部地区,旅游吸引力与交通可达性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和区域交互抑制影响,即邻近区域的交通可达性(旅游吸引力)提高促进本地交通可达性(旅游吸引力)增长,却抑制本地旅游吸引力(交通可达性)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