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大量支宁建设者迁入了宁夏。这些移民在人口构成方面有很强的优势,为宁夏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影响了宁夏的人口规模和民族居住格局。然而这一移民活动违背了人1:7迁移的自然规律,不利于移民的社会文化适应,导致移民巩固率低。  相似文献   

2.
冲撞与挣扎--从"新移民文学"文本看中西方文化冲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从中国大陆迁徙至海外的新移民在居住国大都面临着一种复杂的文化背景,经历过艰辛的创业过程,"新移民文学"文本为之画出了逼真的图景.论文对"新移民文学"的概念和范围作了界定,并根据新移民普遍经历过的艰难的文化融合过程,从价值观念与语言方面深入分析"新移民文学"中所反映出来的中西方文化冲突的实质.  相似文献   

3.
区域发展问题一直是政府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致力于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上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区域发展观.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实施了重点发展内地、平衡生产力布局的区域均衡发展战略,缩小了内地与沿海地区的差距;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先是在总结改革开放前区域发...  相似文献   

4.
自清初以来,持续二百年的由关内向东北的移民运动,导致了东北地区的文化发生重大变化。产生于这一过程中的东北“老字号”企业,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也被打上了这种移民文化的烙印。由于移民运动的特殊外部背景,东北老字号与内地不同,多为移民所创,原住民所创建的“老字号”也或多或少地与移民有着天然的联系,从其出现始,就处在这种特殊文化活动之下。而在老字号的发展过程中,对企业文化的坚持和与时共进的变通,外部移民社会的有利环境,也导致了东北的“移民”老字号屹立百年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对新中国成立70年来四川哲学学科的发展历程与学科建设成就进行提纲挈领地回顾与展望,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四川哲学学科在新中国成立的70年峥嵘岁月中,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四川特点的奋斗之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四川哲学学科经历了在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到改革开放前的曲折前进阶段,自改革开放后到上世纪末的繁荣发展阶段,从21世纪以来直到目前的学科交叉、渗透与融合的新时期这三个历史阶段。在新时代里,四川哲学学科还将紧随国家学术热点,扎根巴蜀、放眼世界,立足传统优势学科、积极发展交叉学科,在加强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推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宗教学学科体系和学术体系,提升文化自信等方面作出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成立前,河南教育水平落后,广大农民无受教育的机会,文化水平极低,这决定了新中国成立后河南社会教育开展的艰巨性;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政治、经济上的翻身,河南广大农民对文化的迫切要求刺激了他们学习文化的积极性,促进了河南社会教育的开展;革命根据地社会教育实践,在师资及经费的解决、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为新中国成立后河南农村社会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7.
上海在历史上是典型的移民城市.但在改革开放前,上海作为移民城市的特点和优势消失殆尽.改革开放以来.在服务全国及全球化背景下,上海作为"移民城市"的特点表现得越来越明显.本文通过对上海移民历史回顾和移民政策分析,探讨人口迁移对上海社会经济发展及国际大都市建设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政法文化研究依次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学习与借鉴前苏联等国家的研究成果、理论联系实践的开创性研究、"文化大革命"期间的破坏与停止、改革开放之后的恢复与发展等阶段,呈现出研究视角不断转换、范围不断拓宽、方法不断创新的发展态势.政法文化研究的演变轨迹,反映了各个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政治与司法之间的关系,以及政法系统的功能变化.新中国成立以来政法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反思,为廓清新时代政法文化研究的思路、深层触摸政法文化的时代发展脉搏和均衡推进研究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清晰的历史视野.  相似文献   

9.
在欧美新移民小说中,除一定规模化的"上海叙事"和"温州叙事"之外,中国东北也成为有特色的文学存在。东北的地域风情和文化特色被书写、开发和再造。创作者从土地和人两个角度,向世界展示中国东北的地缘风貌。新世纪以来的欧美新移民小说除延续将"风俗画、风景画、风情画"作为基本的艺术维度和美学构思之外,还强化东北人和东北文化的野性、自由、包容度和生命力。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民的进城运动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传统社会中,中国农民的流动以缓慢而刚性的特征存在。近代以来尤其是甲午战争后,一直持续到新中国成立之前,进城农民的数量进一步扩大,从事商业的农民并没有太多增长,但职业构成呈现多元的发展趋势。建国之后到改革开放之前,由于受到国家政策的限制加之城市自身承载力低下,进城创业的农民数量少之又少。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推进,进城创业的农民数量迅速增长。进入21世纪后,随着农民自身主体发生变化,农民进城创业将面临复杂形势下的转型过程。  相似文献   

11.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需要培育适应市场经济的创业文化。历史上,东北地区形成了闯关东和大庆精神创业文化。培育东北创业文化需要继承和发扬这两种创业文化中的积极成分,转变创业理念,营造创业环境,创新创业体制,从而构建学习型创业文化。  相似文献   

12.
东北文化是融合型文化。要实现东北文化重塑,需重构我们的文化结构及各子系统:要树立全民创业文化价值观,建设创业型政府,打造创业型经济,建构“全民”创业精神,培育全民创业主体,建立全民创业教育体系。这样才能重塑国民素质,打造全民创业性格,抢占国际创业战略制高点,实现工业化和知识化双跨越。  相似文献   

13.
东北老工业基地文化的形成是各种移入文化整合的结果.以"铁人精神"为代表的文化精神曾对东北地区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然而在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文化已成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的主要障碍.文章提出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就应当倡导文化创新,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文化进行整合与重塑,包括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吸纳先进文化、改变落后文化、塑造新型文化,等等.  相似文献   

14.
论越文化对越商创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绍兴经济的发展态势令人瞩目。究其原因,越文化是绍兴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越商在追求财富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创业精神、创业动机、创业行为、创业环境等处处留有越文化的烙印。此文从越文化入手,对越商的创业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创业教育是新时期高校改革的内在需要,对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高校是传承、创造、推广文化的主要渠道,要在创业教育过程中发挥学科优势推进创业文化的建设。进而通过创业教育推进大学文化制度的建设及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将创业教育渗透到大学校园文化中,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培育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形成创业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16.
深入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事关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国家全局和民族未来。深入研究和把握高校创业文化的生成逻辑,有助于弘扬创业精神,激励更多青年学生开启创业理想、开展创业活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阐明高校创业文化的生成逻辑,应当着重把握其生成的逻辑基点、逻辑演进和逻辑遵循,论析什么是其形成发展的前提,其过程是如何展开的,进而明确高校创业文化生成的推进主体是谁以及相互间如何协作、如何推进高校创业文化生成过程的有效开展以及生成过程要达到何种效果等。通过对这些实践逻辑遵循的深刻把握,有效推动高校创业文化的生成,进而在高校形成创业资源集聚、创业人才辈出、创业活力迸发的生动创业局面。  相似文献   

17.
“新文科”建设在高校的全面推动,促进了艺术类人才培养模式的反思与改革,依据创新创业的教育理念,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应该成为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培养模式的改革目标。创新发展是“新文科”教育的核心理念,以学科重组、学科交叉为手段,鼓励学生进行跨学科的综合性学习。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应注重对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培养,通过合理而科学的实践设计来检验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明确“新文科”背景下音乐表演专业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构建“新文科”背景下音乐表演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优秀的创业品质是大学生创业成功的重要因素。从徽商精神出发,深入探讨古代徽商商业精神的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将徽商的"爱国、进取、诚信、开拓、和谐"的精神融入到高校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中,针对当前大学生创业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课堂教育为基础、学生活动为载体、创业实践园为平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等途径提高大学生创业品质的塑造。  相似文献   

19.
东北民俗文化不仅仅是一种可供开发和挖掘的传统文化资源,还可以为区域社会转型提供文化认同的基础,减缓社会转型带来的风险、震荡和不确定性。最为重要的是,以创新精神和包容精神为代表的地方民俗文化特质,为区域社会转型提供了精神支撑。东北民俗文化的本质是区域民众理解他们在当代世界中位置的一种途径和方式,是区域民众理解宇宙和现在的凭藉与根基。重新认识和寻找东北地区的创新精神与包容精神,找回失去的区域文化认同,完成民俗文化的创新,以民俗文化的发明与创新带动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从而实现社会转型的平稳过渡,也许是东北区域社会转型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20.
在现代化、都市化和全球化所构建的当代语境中,移民文化的当代图象呈现出新的取向。移民文化是一种创新文化,具有独特的魅力。对它的研究需要改进。要史论结合、外为中用,不断深化。深圳文化是一种典型的移民文化,它凸显了中原文化的风貌,具有独特的物质、精神和制度层面的文化特色,也构成了特有的"城市名片"。作为一种深圳精神,它将永远不会消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