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信仰是人们对某种人生目标的选择.然而当代中国部分大学生却存在着信仰迷失频现、信仰波动性较强、对信仰的认知程度差异较大、马克思主义信仰趋于边缘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受教育主体对信仰教育没有迫切的需求、高校信仰教育工作相对不足、当今世界格局对信仰教育影响较大、当代社会价值观趋于多样性.提高对大学生群体信仰教育的重视程度,增强信仰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为大学生群体提供良好的人文关怀,不仅关系到社会主义可靠接班人的培养,更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不仅关乎大学生自身的健康成长与成才,而且关乎国家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对青海省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的调查结果表明,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总体呈现积极、健康与向上的现状,多数能正确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信心,但马克思主义信仰意识不足,且在不同大学生群体中呈现出差异性,信仰缺失、迷失、功利化、空泛化、宗教化明显,这既有大学生自身方面的原因,也与青海省特殊省情和国内、国际形势变化有关。要切实加强和改进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应当从四个方面着手:理顺机制、明确分工,建设一支政治正确、信仰崇高、业务精湛、师德高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队伍;理解内涵、把握本质,创新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理论;科学探索、因地制宜,凸显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特性;提高认识、积极行动,营造一个有利于马克思主义信仰传播和确立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3.
道德信仰教育不仅在大学生个体道德生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还对克服当下高校德育缺乏深度追求的弊端、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当今价值多元的社会背景下,大学生的现实性、自主性、社会性和实践性进一步增强,高校德育客观上需要坚持以人为本,追求终极关怀,从人学的视野来建构大学生的道德信仰,克服德育系统中道德信仰教育的不足,是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的着力点之一.  相似文献   

4.
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始终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研究生群体作为我国高层次人才的预备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信仰教育问题更应受到高度重视。本文针对目前高校研究生信仰教育现状,提出了加强研究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必要性和急迫性,并对新形势下如何加强研究生信仰教育提出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历史时期,受社会环境变迁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群体的信仰结构出现了向多元化发展的趋势,随之社会主义信仰的主导地位受到冲击与挑战。作为高校教育管理者,在多样文化发展繁荣的大背景下,探索文化的信仰教育功能,研究文化认同策略,是改进信仰教育工作的一种责任。  相似文献   

6.
当前,大学生信仰缺失状况严重,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理念却在大学生中有着极高的支持率。在大学生信仰缺失背景下,可否将中国梦作为其信仰,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新课题。以大学生信仰缺失的危害作为切入点,探究将中国梦作为大学生信仰的可行性和实现途径,以大学生重建信仰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7.
信仰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对大学生信仰教育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要从大学生道德信仰、宗教信仰、政治信仰和法律信仰四个层面加强信仰理论研究,以及依据主体性人格生成规律塑造大学生信仰世界健康的人格体系.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作为与新时代共同前行的青年学子,能否肩负起新时代赋予的使命,关键在于能否坚守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必然会促使更多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但当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仍存在着许多问题,因此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成为新时代下的必要课题。作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主阵地,高校应进一步巩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利用校园环境加强宣传教育,加强信仰教育的制度保障;新时代大学生要积极开展自我教育,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的信仰状况不仅关系到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培养,而且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通过对6所贵州省属高校的问卷调查发现,大学生的信仰出现了多元化与政治信仰边缘化的趋势。要提高大学生对马克思信仰的坚定性,必须提高高校信仰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为大学提供良好的人文关怀,采取多种手段,开辟马克思信仰教育的新阵地。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大学生的信仰问题引起了广大学者的普遍关注。大学生是一个重要的群体,他们代表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希望。他们的信仰状况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全社会的思想动态,对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文章在分析当代大学生信仰问题现状的基础上,探究产生这种现状的原因,并提出了当代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统一认识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逻辑前提。意识形态性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质上是一种意识形态的教育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并非社会主义大学所独有,资本主义大学同样存在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政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自己的特殊要求——铸就大学生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  相似文献   

12.
在日益复杂的社会背景和教育环境中,民办院校学生的理想信念、政治思想、道德标准、学习习惯等都有其自身特点。通过对民办院校学生思想特点进行问卷、座谈、个别访谈等方式进行调查,分析其思想现状的家庭、社会、学校及学生自身特点等原因,为民办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一些启示和思路。  相似文献   

13.
青年师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和命运。当前,在部分大学生中出现了信仰危机,针对这一情况,提出了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并结合重庆市开展的大学生"六个一工程"活动,分析了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在提升党对高校青年师生信仰吸引力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高职艺术类专业学生大多具有认知容易出现偏差、理想信念坚定性不足、组织纪律性不强、心理自卑等特点,这与当前高职艺术类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缺位和片面化、载体缺乏多样性、过程缺乏针对性、主渠道收效甚微、合力尚未形成等密切相关。解决问题的途径选择,一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二要推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三要搭建各类思想政治教育平台。  相似文献   

15.
“红色资源”折射出革命先辈的崇高理想、坚定信念、爱国主义情怀和高尚品质,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江苏红色资源中的“铁军文化”所蕴含的“铁的信念、铁的纪律、铁的团结、铁的意志、铁的作风,”在新的历史时期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铁军文化”的弘扬与传承有利于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和培养大学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以及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进取精神。  相似文献   

16.
试论信仰多元化进程中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仰是人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家园。在信仰多元化的过程中,引导大学生确立和选择科学的正确的信仰,是完成高等学校培养目标的第一个任务。通过党建工作,培养大批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对他们进行科学的共产主义理想教育,进而建立系统化的、各部门齐抓共管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是大学生选择与确立科学的正确的信仰的保证。  相似文献   

17.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应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多渠道的开展以理想信念教育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教育活动,深入开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而推动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18.
“微时代”不仅改变了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引领的外部环境,同时也对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引领提出新的挑战和要求。微信作为“微时代”背景下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引领的重要传播媒介,在教育引导、组织动员、服务青年成长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从高校共青团微信的内在属性出发,基于高校共青团微信的名称设计、栏目结构、话语体系和更新频度等视角,对湖北7所高校共青团微信建设情况进行内容分析和实证研究。研究认为,高校共青团运用拟人化的命名手段、多样化的栏目结构、青年化的话语表达、专业化的管理机制等多种方法,增强高校共青团微信的文化吸引力、群体感染力和思想影响力,这对高校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文化建构的逻辑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新时期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应进一步深化对理想信念教育的认识,努力探索理想信念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