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道德经》从18世纪开始日渐广泛地影响国际社会,其译本在国外的文本旅行,逐步融人世界文化观念、日常生活和国际交往中,在相当大程度上展现了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从《道德经》的翻译史来看,从传教士翻译为主到中国知识界的广泛参与,体现了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沉浮历程;从翻译策略的适应性追求来看,归化策略是《道德经》深化到西方思想的一种有效途径;从翻译传播的社会效应来看,外国学者、普通民众以及中国人日益增强的《道德经》思想认同,彰显了该经之翻译对中国和世界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美国当代女作家厄秀拉·勒奎恩不懂中文却翻译出了《道德经》,而且反响不错。通过描述性翻译研究的视角分析该译本的生成过程,包括翻译文本的选择、翻译途径的选择、翻译目的的设定、翻译内容的安排以及译文的受众效应平衡等,能有助于解除规范性对《道德经》翻译的诉求,更有利于了解国外对《道德经》的解读策略、目的和为此所作出的尝试。  相似文献   

3.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在众多的英文译本中,林语堂的译本《老子的智慧》以其精炼与忠实久传不衰。本文以斯坦纳的阐释翻译观点为依据,系统分析了林语堂《老子的智慧》写作过程中译者主体性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大卫·希顿的《道德经》译本由于语言障碍和文化差异而产生了表层翻译、欠额翻译甚至完全误译。为了避免这些问题,译者不能过于拘泥于《道德经》语言的字面结构或只停留在表层含义上,应该透过文字的表层结构去挖掘其深层意义。  相似文献   

5.
《道德经》博大精深,思想深邃,蕴含中国文化精神。《道德经》版本的多样性及其阐释的不确定性使得其"译"彩纷呈。费孝通提倡的文化自觉理念,为翻译理念的铸造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它要求译者首先要对《道德经》有"自知之明",其次要对英语世界文化环境有透彻的了解,最后就是要有文化自信。对《道德经》三次英译高潮的代表性译本的研究表明,《道德经》在英语世界的旅行以基督化开始,先是发展为"文字翻译",而后步入"文字翻译"与"文学翻译"并举阶段。在这一历程中,《道德经》与西方文化由不平等对话逐渐发展为平等协商。《道德经》在英语世界的飞散过程就是文化自觉翻译理念逐渐发展为译界主导理念的过程。文化自觉翻译理念有助于推动以《道德经》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6.
《道德经》是国外认识老子思想和中国文化的重要经典。英国汉学家为《道德经》的英译和西方的老学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由于他们的身份特征和基督教思想本位的思维定势,他们的译作具有明显的基督教化倾向,从而造成了译本的文化失真。以湛约翰、理雅各和韦利的译本为例,介绍他们译本的刊布历史,并从译者的身份目的和翻译策略对他们译本的基督教化倾向问题进行剖析,希望能对《道德经》的重译起到借鉴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语料库批评译学的框架下,自建包含35个英译本的《道德经》英译语料库,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探究《道德经》及其英译本中的"性别意识"问题.结果表明:《道德经》文本中存在不少"性别概念",英译本大多能对其进行对等翻译.通过对不同译本中区分性别的单数第三人称代词使用频次的考察,发现英译本中阳性人称代词(Mpp)和阴性人称代词(Fpp)的使用频次受到译者性别意识的影响,而非译者性别.进而将Fpp的4个量值水平以及Mpp与Fpp的相对关系(6类)作为判断《道德经》译本性别意识的指标,认为《道德经》的众多英译本构成了从男性意识到女性意识的渐变群,各译本根据其程度不同分散在此渐变群上.  相似文献   

8.
试析《道德经》翻译的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博大精深的《道德经》吸引着无数西方学者不断地对它做出新的阐释 ,使之成为除《圣经》以外英译本最多的经典著作。原文本的开放性和译者的前理解使译文产生多样化具备了可能性和必然性 ,而译者主体性使多样化的翻译最终得以实现。置身文化翻译的大背景之中 ,阐释学为理解和分析多样化的译本提供了很好的视角和方法。通过剖析《道德经》翻译多样化产生的原因 ,以期在今后的翻译实践和翻译批评中加入更多理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黄继忠于1983年受邀至美国讲授《论语》,在此后近20年去国离乡的日子里黄继忠相继翻译了《论语》《道德经》等中文典籍。透过其《论语》英译本,可以看到译者文化身份对译本形成的影响以及作为华人译者的黄继忠在其译本中坚持选择“直译”翻译策略的原因。文章尝试从文化身份建构视角探讨离散经历对黄继忠《论语》英译本形成的影响:基于海外华人译者共有的离散经历,黄继忠译本呈现出华人译者译本的共性因子;其次,从黄继忠个人文化身份诉求出发,探讨“直译”翻译策略所带来的个性译文。  相似文献   

10.
文章首先对中国典籍《道德经》及其英译本的情况作了简要介绍,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翻译中国经典著作的困难之处以及罗慕士译本的成功之处。文章拟通过对罗本翻译特点及其技巧的分析,着重探讨罗本对《道德经》的成功阐释,最后充分肯定了罗慕士在传播中国文化方面所作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在众多《道德经》的英译本中,约翰-海德的译本通俗易懂。以顺应论(Versehueren,1999)为理论框架,通过具体分析译本在语境、语言结构、动态过程和意识凸显度的顺应表现,说明这样的通俗翻译具有其价值性。  相似文献   

12.
作为译坛权威之作的刘殿爵《道德经》英译,契合了国人与英语国家人士的思想。以“天下”一词为突破口对译文进行梳理分析,既能凸显出道家(教)思想对“天下”观念的构建功效,同时也有助于勾勒出刘殿爵译本的翻译策略及幕后的改写因素。在归化与异化之间寻求平衡是刘殿爵的翻译策略。凸显中华文化魅力的主流意识形态、作为赞助人的企鹅出版集团以及《道德经》本身的诗学元素都成为了《道德经》改写的幕后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是文化多元化交流的时代。文化之间的交流应本着尊重差异,“和而不同”的观念和平相处,共同发展。《道德经》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它的西文翻译在跨文化交流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中所富含的文化词也成为研究者们关注的焦点。文章以多元化翻译时期《道德经》的35篇译文为研究对象,以语料库技术为依托,通过对《道德经》部分译本中文化词“象”字翻译情况的调查研究,来观察西方译者在中文西译的过程中,对中华文化的理解与尊重程度。因此,文章筛选了出现频率较低,但较具有迷惑性、代表性的文化词“象”来作为调查研究对象,以便分析跨语言、跨文化的翻译活动背后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道德经》首章英译诸本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四种英文译本的比较研究,并结合国内一些学者的评论,对《道德经》第一章翻译的得失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初步总结出翻译和评价此类译文需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西方对《道德经》翻译传播研究已达数百年历史,仅译本就有600多种,涉及31种语言。但与原文本相比,这些译本和研究有很大的差异,甚至有强烈的主观"西化"和"异化"色彩,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并不是简单的翻译学上问题,而是西译传播者受其根深蒂固的基督教文化影响,以及对东方文化的根本歧视,在跨文化传播中丝毫没有遵循对等性原则,完全剥夺了包括《道德经》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典籍西传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16.
老子的《道德经》一向被视作道家经典,先后出现过很多翻译版本,但要确切地传达其中的思想内涵却并不容易。本文以ArthurWaley的译本为文本,选取译本中的例句考察译本的对等性,进行分析,并从中西思维差异的几个方面指出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生态翻译学是从生态学视角对翻译的综合整体性研究。该理论强调“译者中心,适应选择;汰弱留强,适者生存”以及译者翻译过程中在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转换。以葛浩文译《生死疲劳》为例,从生态翻译学的角度研究译本,凸显生态翻译学对译者翻译水平的高要求。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自建《道德经》多译本平行语料库,通过主题词的筛选,确定对老子"无为"思想的翻译进行横向及纵向的分析思路,总结前人对"无为"思想翻译的一致性与多样性,以便对今后道家哲学思想的学习、翻译与传播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在浩如烟海的儒家经典中,辜鸿铭首先选择翻译的是《论语》和《中庸》,他的译本和其他译者(包括汉学家)的译本比较起来有诸多特别之处,他本人也在《论语》译本的副标题中表明他的是一种特别的翻译.在决定译文这种特别面貌的各种因素中,辜鸿铭本人独特的离散经历对他的翻译心理、译本的选择及翻译策略的采用起着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从《论语》两个英译本比较看翻译的文化转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化翻译理论在文化层面对翻译所作的反思可以解释《论语》不同时期英译本的巨大差异,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对《论语》理雅各译本和安乐哲译本进行对比研究,通过分析认为理雅各译本是基于文化中心主义基础上的语言翻译代表作品,而安乐哲译本是基于多元化理论的文化翻译典范。安乐哲译本的存在,证明了文化翻译不仅是一种构想,还是一种事实,因此有可能从安乐哲译本中寻求到文化翻译理论在方法论上的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