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对实现由家庭养老向社会化养老的转变,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社会公平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平昌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省第三批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县,笔者最近对该县试点工作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研,并提出对策建议,以供探讨. 试点开晨情况 平昌县总人口106万,其中农业人口87.16万人,是典型的农业大县.2011年12月,该县正式启动新农保和城居保制度,今年3月制定下发了《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实施办法(试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实施办法(试行)》等文件,整合了新农保和城居保制度,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2.
统筹城乡社会保障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统筹城乡社会保障的基本内涵就是要改变目前城乡社会的两极分化局面,逐步消除城乡居民社会保障权利和保障待遇的不平等状况,实现城乡居民人人都有社会保障,并逐步缩小差别,增进公平。近年来,我国相继建立了农村低保和新农合制度,农村养老保障成为农村社会保障的短板,同时,由于养老保障是社会保障的重点和难点,因此,统筹城乡养老保障是我们必须重点关注和探索的问题。目前,城镇已建立了比较成熟的基本养老保险体系,统筹城乡养老保障的重点无疑要放在解决涉农群体养老保障的缺失上,即解决城镇化过程中的农民工和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障,建立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并解决城乡养老保障制度的衔接问题,最终整合城乡养老保障,实现城乡一体化。由于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统筹城乡养老保障问题复杂,有必要以点带面,重点突破。鉴此,本期向读者推荐《统筹城乡养老保障理论与政策分析》一文,这是一篇关于江苏统筹城乡养老保障的实证研究,希望能带给读者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3.
赵丽娟 《劳动世界》2013,(12):21-21
从80年代中期农村养老问题就成为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人口的流动因素,导致今天家庭养老难以为继,社会养老保险又在实践中遭遇瓶颈的情况下,中国农村养老何去何从更是值得关注。现实情况复杂,诸多因素影响着农村养老模式的选择。本文从人口流动因素出发探讨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4.
养老保险制度建立的最初目的就是通过免除劳动者对晚年生活的后顾之忧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因此建立合理社会保障体系是促进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对当下人口老龄化、农村失地人口、农民工养老等社会问题做出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改革建议。指出,养老保险应当从这些影响社会和谐与稳定的社会问题入手改革,才能要在新的历史时期更好地发挥社会保障作用和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出“‘新农保’语境下,家庭养老方式不会过时,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相结合仍然是我国农村养老的主要方式”这一论点。围绕这一论点,笔者分别从“新农保”基本精神的解读、“新农保”目前试点的实践、社会养老保险的外在约束与内在局限、我国薄弱的农村养老服务现实这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论证,并结合《2006年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数据分析》中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6.
老年人养老问题是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亟需解决的社会问题。本项研究基于2011年中国老年人健康长寿调查(CLHLS)数据,将家庭养老分为经济支持、生活照料与精神支持,分析了养老保险对家庭养老的影响以及居住安排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1)养老保险对家庭养老具有挤出效应;相比于同子女居住的老人,与配偶居住、独居和居住养老机构对家庭养老有显著负向作用。(2)养老保险强化了子女对独居者经济支持的负向影响;养老保险对与配偶居住和独居老人照料支持起到了负向调节作用。(3)养老保险与居住安排对家庭养老的影响存在性别、城乡与年龄段差异。同时,文章指出养老保险通过居住安排间接影响了家庭养老,即理想化结果是:在尊重老人选择居住安排的同时,养老保险弥补因居住安排导致家庭养老的缺陷。文章最后结合研究结论,探讨了本项研究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7.
颜贺 《劳动世界》2011,(4):24-26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保障问题日益突出,在中国13亿人口中,农村人口约占总人数的60%,因此,只有当社会保险解决了农民的养老问题时,我们的社会保障计划才是有效的、成功的,而对于大量的农村居民的养老问题来说,养老基金管理就成为重中之重,国家出台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农民的养老问题,但也有很多不足与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研究探讨,找出解决对策,以促进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更好的发展,更好的造福我国广大的农民。  相似文献   

8.
一、我国农村养老方式的现状 (一)家庭养老.尽管我国社会人口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多方面的因素造成越来越多的空巢老人现象,但家庭养老方式仍然是主要的养老方式.特别是在我国农村,国家的社会养老方式建设并不完善,养老保险制度也无法迅速达到普及的目标,因此家庭养老仍然是占据主导地位的.再加上,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所谓的孝道不仅要满足父母的经济需求,同时也应该给予老人精神慰藉,让他们能够安享晚年、享受天伦之乐.  相似文献   

9.
我国目前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多的老年人口,其中75%在农村。据统计,未纳入社会保险的农村人口还很多。就目前我国农村普遍存在的养老保险模式而言,无论是家庭养老、社区养老、商业养老还是政府养老,都不能单独、有效地解决农村养老问题。本文就此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我国65%的人口为农业人口,因此保障农村的社会稳定关系到整个中国社会稳定和发展全局,这就需要建立健全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我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自1992年启动以来,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曲折发展过程。经过十几年来的探索和实践,积累了一定的经办管理工作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很大程度上,改变了长期以来农民心中根深蒂固的养儿防老,家庭养老的旧观念。但是,这个新的养老模式仍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我将就这些若干问题并结合我县实际情况作一些简要的阐述。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传统的农村养老保险已经不能满足农村老人养老的需要。重庆市作为一个集大城市、大农村特点于一身的直辖市,探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问题迫在眉睫。本文首先从建立重庆市农村社会养老制度的背景开始,然后分析重庆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现状和问题,最后提出解决重庆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关于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问题,目前似乎已经达成了一个共识,即农民工的养老保险最终要么归于城镇企业基本养老保险,要么归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这与前一时期要建立独立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相比,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但是这一共识的形成,仍然是基于城乡二元思维方式,其隐含前提是仍将实行城乡有别的养老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保障问题日益突出,在中国13亿人口中,农村人口约占总人数的60%,因此,只有当社会保险解决了农民的养老问题时,我们的社会保障计划才是有效的、成功的,而对于大量的农村居民的养老问题来说,养老基金管理就成为重中之重,国家出台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农民的养老问题,但也有很多不足与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研究探讨,找出解决对策,以促进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更好的发展,更好的造福我国广大的农民.  相似文献   

14.
搞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实现农村社会和谐化,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也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一个紧迫任务。我国80%的人口居住在农村,要实现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目标,必须下大力气抓好农民的养老问题。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应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农村社会和谐化为重点,尽快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相适应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当前,应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年老后基本生活需要,通过“跳跃式”的方式加快政策制定步伐,应对…  相似文献   

15.
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河南省于2009年率先进行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试点.制度实行8年以来,虽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也同样存在很多问题.为了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确保政策实施的效果,河南省迫切需要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6.
蔡跃进 《中国劳动》2004,(11):68-69
近年我国对农民养老实行社会保障已进入试验和探索阶段。江苏省苏州市作为经济发达地区之一,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已在全国率先建立起低水平、广覆盖、有保障、“一个体系、两种办法”的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在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下,农村各类企业及其从业人员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将从事农业生产(包括种植、养殖业等)为主的农村劳动力纳入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对男满60周岁、女满55周岁及其以上的老年农民,逐步建立社会养老补贴制度。一、苏州市农村社会保障的基本做法(一)实行农村劳动力分类参保,尽可能扩大覆盖面。苏州市根据本地城乡…  相似文献   

17.
赵志刚 《中国劳动》2003,(12):11-13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及改革开放的深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这一困境的形成既有社会原因,又有经济原因,同时还有认识方面的原因,但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自身一些技术前提方面的缺陷,则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本文对这些技术前提的缺陷进行一些分析,以期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进一步发展提供一些借鉴。缺陷一: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原始定位与现阶段所能解决的现实问题有一定反差民政部制定的《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规定,“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国家保障全体农民基本生活的制度,是政府的一项重要社会政策。建立农村社会养老…  相似文献   

18.
农村社区养老是我国解决老龄化问题的重要策略。目前农村的社区养老模式主要以农村互助幸福院和养老大院为主,其实效性比较差,很难发挥作用。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养老模式的选择和服务内容等与老人的养老意愿和养老需求相脱节,缺乏吸引力和凝聚力,无法可持续性的发展。农村社区的养老必须走本土化的道路,结合区域经济的发展情况、老年人的人口特点、养老需求、地域文化、风土人情等特点制定适合本区域的社区养老模式和服务方式及服务内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解决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加强农村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相似文献   

19.
关注老年群体的养老问题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不容回避的重要使命,本文通过分析2016年长春市老年群体基本状况的调查数据,考察了长春市老年群体的养老意愿、养老现状与养老担忧.研究发现:不同户籍状况老年群体的养老问题差异明显,城市老年群体所期望的养老方式倾向于社会化,生活中选择机构养老模式居多,最担忧晚年生活无人照料;农村老年群体期望的养老方式和实际生活中的养老方式都偏向家庭养老,最担忧的问题是生活费的来源.因此,针对城镇老年群体应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完善医疗照护保险,针对农村老年群体应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最终建立城乡一体化养老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我国农村地区的广泛普及,我国农村人口的养老保障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升,但其在解决农村人口养老保障问题上仍然存在诸多缺陷,譬如制度保障标准不能贴合实际需要,制度规范不够清晰合理,制度在地区间的发展不平衡。因此,本文通过对新型农村社会保险制度的制定和施行情况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并对相关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