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例)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小音乐家扬科酷爱音乐,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听到各种各样的音乐声音,感受了小音乐家扬科对音乐的热爱,也和他一同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奇妙的音乐,那么我们先来回顾一下。课件出示:小虫()地演奏;麻雀()地歌唱;木叉()地作响;青蛙()地叫起来,啄木鸟()地啄着树干,甲虫()地飞着,流水()地流着。(学生当场作答)师:大自然的声音多么美妙,这一切在扬科的耳中都是音乐,他是个多么有音乐才华的孩子,可是他和我们不一样,生活在一个不幸的时代,为了看一眼小提琴,为了摸一下小提琴,被仆人发现,活活打死。这节课我们继续学…  相似文献   

2.
“爱与死”是鲁迅的《野草》与夏目漱石的《十夜梦》的一个共同主题。然而,“爱与死”之于鲁迅和夏目漱石来说又是有所区别的,处于道德困境中的鲁迅是用“死”的砖石来建造“爱”的巴别塔,即“向死而爱”,这其中伴随着一种浓重的焦灼不安和痛苦不堪;而处于“幻影之盾”中的夏目漱石是用“死”的炭火来锻炼“爱”的真金,即“因死见爱”,这其中伴随着一种淡淡的寂寞无奈和悲哀无助。另外,鲁迅与夏目漱石又都以一种近乎戏谑的方式来反对一种虚假的爱与死。  相似文献   

3.
爱的缺失与死的救赎——解读安德森《林中之死》的主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中之死>(1933)是舍伍德·安德森(Sherwood Anderson 1876 - 1941)被公认的一部杰出的短篇小说.本文拟从小说的主人翁的悲惨人生分析由于缺乏爱而造成的家庭及社会的悲剧以及由此所折射出的女性与男性中心意识的社会文化的关系,进而说明,爱(并非以往有些人所认定的"孤独"或"隔离")是这篇小说的主题.  相似文献   

4.
本文拟就渡边淳一《爱的流放地》里冬香生命中的两个男人进行分析,论述冬香最终走向死亡的必然性,探讨现代社会里传统婚姻存在的一些弊端以及"不伦与激情"的关系,同时对渡边先生的"爱与死"的主题进行解读,以期进入其情感世界。  相似文献   

5.
刘济华 《中华魂》2013,(10):52-53
当我们吟唱起《走上这高高的兴安岭》、《克拉玛依之歌》、《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愿做蝴蝶比翼飞》、《泉水叮咚响》、《牡丹之歌》、《我们的事业比蜜甜》、《长征》、《亲人送别金沙滩》、《西沙我可爱的家乡》、《一个美丽的传说》等一首首历经磨砺的老歌,品味着影响了中国几代人经久不衰的经典。  相似文献   

6.
安宁 《今日南国》2005,(24):43-43
第一次看见儿子挽着晓竹亲亲密密地走进家门的时候,她的心里就有一阵接一阵的恐慌,浪似地袭过来。就是这样一个美丽温柔、娇小可人、称之为女人都有些勉强的女孩子,只用一丝微笑,一个眼神,一声娇嗔,便将她守护了20几年的幸福和依靠,给倏地夺了去。  相似文献   

7.
一 梓晴在火车上认识沈城北。 夜幕低垂,荒凉的月光蔓延成伤。她怀里揣着一大包钱,没有睡意,那是高扩的钱。  相似文献   

8.
死亡无疑是每个悲喜人生的结局,安德森和鲁迅在各自的小说中试图通过主人公的死亡来体现什么?本文为此对这两篇小说进行比较与分析。  相似文献   

9.
<边城>历来被误读为爱情悲剧,人们常被它表层的情节叙述所蒙蔽,而忽略了其中所蕴藏的作者对生命文化的热情和希望.文章从叙事学的角度,探讨蕴藏其深层结构中的生命文化内涵:爱与死的缠绵,相互统一,构成了生命文化的"整体存在".它折射的是个体生命的一种人生形式,隐喻的是一个民族文化生命的旺盛.  相似文献   

10.
《社区》2013,(25):23-23
近日,浙江省杭州市金泰苑社区邀请专业的音乐老师助力社区“道德讲堂”,在《爱的奉献》的歌声桃主开了本次道德讲堂的序幕。本次道德讲堂宣讲的主题是“爱与奉献”,  相似文献   

11.
《爱眉小札》体现了徐志摩的理想爱情观:爱情是神圣的,是光明正大的,是具有感召功能的。本文由此阐述了徐志摩理想爱情观念形成的原因并作了评价。  相似文献   

12.
西方文学既揭示了爱情背后总是隐藏着死亡阴影的这一事实,同时往往用爱作为武器来战胜死亡.而受到基督教精神浸润的文学作品则更为强调要践行基督教的爱上帝和爱人如己的诫命,如此,才能与基督同死同活,在挚爱中得到救赎.  相似文献   

13.
到一个班级听课,听的是小学语文二年级第三册《看雪》的第二课时。其中有一个环节,老师让同学们以同桌的两个同学分角色朗读下面这段课文。  相似文献   

14.
爱的回报     
2007年1月12日星期五,我像往常一样走进五年一班教室,喊了声"上课",班长宋婷婷却不喊"起立",跟大家说:"我们一起唱一首生日快乐歌!"唱毕,便有一批学生抱着鲜花、贺卡、礼品盒向我走来,"祝林老师生日快乐!"  相似文献   

15.
《孽海花》的作者曾朴虽然在文学史上以晚清小说家知名,但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他重登新文坛,创办真美善书店与《真美善》杂志,并通过自己的创作、翻译和出版活动参与到新文学建设之中。在真美善时期,曾朴自觉融会自身的中西文学修养,创作了小说《鲁男子·恋》,与此同时,他还翻译了法国作家皮埃尔.路易的小说《肉与死》。在《鲁男子》的作品主题、言语方式和艺术手法上,曾朴既受到《肉与死》的启发,又进行了个性化的处理,从中可以看出曾朴创作与翻译活动的自觉对话。  相似文献   

16.
《蝴蝶君》里伽里玛的人生遭遇看似荒诞,但是透过佛洛伊德人格结构说,我们可以看到这是在本能驱使下失去平衡的人格结构所造成的悲剧。本文旨在从佛洛伊德的人格结构说分析这部在爱与死的本能下导演的人间戏剧。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结合各自的时代背景分析《爱经》和《特里斯当与伊瑟》对女性的认识评价的差 异,以及所描写的爱情与婚姻的关系变化,并讨论了两部作品对爱情的不同理解和表现。  相似文献   

18.
在罗兰·巴特提出著名的“作者之死”的观念之后,作者的主宰地位被颠覆,文本恢复了自由,获得了独立的地位。但是,作者之死,不是将阐释的自由完全交给读者,而是交给文本本身,读者跟作者一样,只是一个吐露的场所,一个接纳物,真正的自由还是交给了文本自身。巴特追求的是一个自由的阐释空间,一个立体的多元的文本生产空间。  相似文献   

19.
明人汪瑗《楚辞集解》指出:屈子景仰的彭咸实是以久寿而著称的彭祖;投水自沉乃徒死,为屈子所不为;屈辞提到投水而死实乃设言;故而,屈原非水死。近年来,不少学者重倡斯论。实际上,彭咸确是投水而死的;水死是屈原抗争精神的最后迸发与对祖国不渝情怀的灿烂升华。  相似文献   

20.
论《宠儿》中“创伤”、“爱”和“社群”的双重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美国诺贝尔文学奖作家托妮.莫里森的长篇小说《宠儿》中具有主题意义的三个关键词——"创伤"、"爱"和"社群"的双重性,指出一向被认为只具负面效应的"创伤"对黑人身份的建立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而一向被认为具有肯定意义的"爱"和"社群"却显示了各自的负面性。在《宠儿》中能看到的正面启示是:即使在绝望和毁灭性的磨难之中,人们仍然可以在磨难的另一端看到解脱和希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