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农村干部群众紧跟党中央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农村生产力的布署,先后实行统分结合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农业生产结构,发展乡镇企业,建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贸工农一体化等一系列壮举,这一系列突破性改革,对发展农村商品经济,改变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要进一步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真正使农民富裕、农村繁荣,从根本上实现农村的“两个转化”,从而真正在我国实现现代农业与现代工业的结合,还面临着很多困难与差距,对单项突破,缺乏总体系统把握的改革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2.
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新的经济联合体作为合作经济的一种新形式,在农村应运而生。最近,我们对江苏省盐城市郊区鞍湖乡一百○八个经济联合体进行了调查。新的联合体是专业化生产的必然产物新的经济联合体是按商品生产发展的需要,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组成的。鞍湖乡在八二年之前,只有极少数的联合体。随着农村责任制的稳定和完善,全乡涌现了一批“两户”,这些“两户”,从实践中体会到,商品生产的发展在“专”不在“全”。他们想从事专  相似文献   

3.
当前,农村改革已转入一个新的阶段。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是如何全面发展商品生产,推动“两个转化”,实现农业翻番,加快农民致富,以进一步开拓农村大好形势。要实现这一任务,除了要继续清除“左”的错误影响外,还必须打破传统观念,对原有的生产结构进行调整、改革,从本地实际出发,建立多产业、多层次的农村产业结构,以促进农村经济更快地向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转变。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在农业生产上出现了“适度规模农业”、“生态型农业”、“贸工农型农业”、“港口式农业”、“系统工程农业”等提法。然而,还有一种没有上升到理论及书本上去,但已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兴起,有的已建成投产并初见成效的一种农业类型,这就是“商品生产基地型”农业。所谓商品生产基地型农业(以下简称“基地型”),就是在某一地区范围内,在  相似文献   

5.
发展商品生产,离不开社会服务.建立健全比较完备的农村商品生产服务体系,是发展完善新型合作经济的一项重要内容.一、建立商品生产服务体系是家庭经营社会化的重要途径以发展商品生产为目的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后出现的一个新事物.这是因为,农村分工分业和商品生产越是发展,对社会服务的要求就越多.以湖北省为例.在大中城市郊区农村和江汉平原等一些分工分业和商品生产发展  相似文献   

6.
经过十年的农村改革,甘肃以农耕为主的农村经济结构逐步变化。农业商品生产率提高,多种经营日益活跃,原来几乎为空白的非农产业蓬勃兴起,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生产门路的拓宽,经济规模的扩张,农业区域的开发,推动了劳动地域分工,引起了产业结构在空间格局上的变化。河西走廊以粮食为主的多稳商品生产基地的形成,沿黄灌区农业的开发,宝中铁路的兴建,使得农村区域经济问题突出起来,因此,研究甘肃农村区域经济的新格局,区域经济成长中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正面临着从温饱到小康、从自给农业向商品农业转化的过渡时期。在这个时期,进行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商品生产为主要内容的新的改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长期以来,我省农村经济发展缓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偏离山区实际,片面强调“以粮为纲”,搞单一经营,产业结构畸形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端正思想路线,普遍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打破“大锅饭”,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科学技术逐步普及和推广。特别是发展商品经济,促进了劳力、资金、技术的自由流动,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农村经济结构开始发生变  相似文献   

8.
赵紫阳总理在视察上海时,对郊县农业提出了建立“贸、工、农”型生产结构的要求。 如何理解“贸、工、农”型生产结构的涵义?如何理解“贸、工、农”型结构的客观必然性?如何理解“贸、工、农”型结构的意义和作用?如何促进“贸工农”型结构的形成和发展等等,都是摆在上海外经和农经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本文试图对上述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以求促进上海农村“贸、工、农”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产前产后服务,是商品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物质技术基础。我国农村要进行较大规模的商品生产,就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生产服务体系。因此,依据农村生产发展的需要和可能,开展各项服务,并逐步建成农业生产服务体系,已经成为农村发展商品经济的一项重要任务。 建立农业生产服务体系,首先是当前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广大农民在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增加生产投资、扩大商品生产规模,使自给自足型的自然经济逐步转化为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农业生产本身的活动,成为农村整个经济活动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或者说,成为农村社会分工的一部分。农业劳动者为市场、为交换进行生产和经营,其产品的相当一部分,将以商品形式进入流通领域,使自己的价值得  相似文献   

10.
“三农”问题是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的必然产物,是中国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近年来,不断涌现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未来发展方向,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分析和研究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对完善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解决“三农”问题,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
所谓新型的农商合作经济,是指近几年崛起的农村供销合作社与广大农民在生产与流通领域内进行生产要索集约的联合经济。合作的性质有紧密型与松散型两种。前者是农商之间利益密切的新经济实体,后者则是生产与经营脱节,按不同的环节分别进行利益分配的松散性的经济联合体。新型的农商合作经济,既是农村商品生产深入发展、农村社会分工分业深入发展的结果,也是流通体制改革深入发展的结果。这种与市场发育的完善密切相联的新型合作经济,由于产品的商品系数较高,经营的效益比较  相似文献   

12.
农村普遍建立生产责任制后,生产力迅速发展,加快了我国农村由自给半自给经济向大规模商品经济转化的进程。专业户、重点户和新的合作经济形式的涌现,农民进入流通领域,促进了农村商品生产的迅速发展。但是目前还存在不少影响农村商品生产进一步发展的因素,其中经济信息不通已成为重要的限制因  相似文献   

13.
<正> 由山东社会科学院和山东省委农村工作部联合召开的山东省农业经济理论讨论会,于3月20日至23日在济南举行。出席会议的有部分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和实际工作部门的领导、专家、学者,共40多人。会上,大家就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问题、完善和发展合作经济问题、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流通体制改革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讨论。一、关于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问题会上,大家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讨论。(一)“以农业为基础”的规范问题。有的同志认为“以农业为基础”是包括林、牧、副、渔在内的大农业。长期以来,由于我国是自给性生产,因而往往把农业理解为种植业,甚至理解为粮食生产,没有认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农村金融学会在常州市召开了支持“贸工农”型产业结构调整的理论讨论会。参加这次讨论会的有:中国农村金融学会、北京财贸学院、上海财经学院、天津南开大学、江苏省社联、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等有关部门的学者、专家和苏州、无锡、常州、南通四市从事农村金融工作的代表六十多人。现将讨论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一、对“贸工农”方针的理解。按“贸工农”序列调整产业结构,这是一个全新的指导方针。一些同志指出,“贸工农”组合的产业结构,应具有下列特点:(一)外向型:打破封闭、半封闭格局,瞄准国际市场,按出口贸易需要组织生产、加工和流通;(二)复合型:这种结构贸、工、农相互渗透、转化,具有多层次复合体系的组合功能;(三)生态型:以农业为基础,反映着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的相互交织,有利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特别是生产责任制已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它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必将使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农业的具体道路更加符合实际。这是我国农民在党的领导下的伟大创造。更可喜的是在此基础上,出于农村商品生产的需要,发展着多种多样的合作经济。社员群众、集体以及国营企业之间,相互尊重经济利益,开始自发地形成了纵横交错的经济效益好的各种新的经济联合体。它们有些是临时性的联  相似文献   

16.
农村产业结构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它既包括农村生态系统的结构,又包括农村经济系统的结构。因此,农村产业结构实质上是农村生态系统结构和经济系统结构辩证的统一,也可称之为农村生态经济结构。具体讲,它可分为种植业内部的生态经济结构、农林牧副渔之间的生态经济结构、“农工商”或“商工农”综合经营的农村生态经济结构。既然如此,搞清楚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与保持农村生态平衡的关系,或者说,调整农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加强农业这个基础,是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建设和改革全局的大事,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战略问题。加强农业这个基础,根本问题是深化改革,大力发展商品经济,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全部农村工作的中心。当前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围绕较大规模的商品生产,组织和建立社会化的服务体系;2.改革农村科技体制,使科学技术更好地转化为生产力;3.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鼓励发展农村合作经济、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4.进一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扩大劳动对象,逐步向非农产业转移劳动力;5.进一步改革农业投资办法,提高农业投资效益。  相似文献   

18.
农业合作经济是劳动者、生产经营单位在自愿联合的基础上,为达到共同的经济目的而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形式。我国农业合作经济政策是党和政府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为达到农业合作经济在农业生产各环节与重要方面的阶段性发展目标,以及总的政策目标而制定的政策内容。农业合作经济政策具有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规范和促进农业合作经济发展,以及提升农民素质与组织化程度的功能。密切农业合作经济政策系统要素的联结,加强农业合作经济政策实际运行各环节的联系,提升农业合作经济政策的民主决策与科学决策水平,是提高农业合作经济政策体系化水平的重要步骤。农业合作经济政策是通过相应的政策激励,促进农业合作经济的发展。从农业方面看,正确的农业合作经济政策有助于加速农业现代化的实现;从农村方面看,科学的农业合作经济政策有利于增强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活力;从农民方面看,稳定的农业合作经济政策有助于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9.
随着农村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商品生产日益发展的基础上,发展和完善农村合作制,对于加快农业生产的专业化、社会化进程,实现农业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大规模商品生产转化,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使农村经济稳定、持续、协调的发展,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重新认识我国农村合作制的特征 农村合作制作为一种客观事物,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特点,同时也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意识形态及自然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们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发展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村合作制。我国社会主义农村合作制具有如下特征。 一、集体性特征。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起来的农村合作制,不管其联合的内容、形式、层次如何,由于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  相似文献   

20.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经济有了迅速的发展,究其原因:一是落实了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这是主要的;二是进行了农业区划,改变“以粮为纲”的观点,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去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农业正在进行两个转变,其中之一,就是耍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大规模商品经济转变,也就是从封闭式农业向开放式发展。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并着重的提出了要改变过去只抓生产不抓流通的习惯,进一步推动农村商品生产的发展,搞好商品交换。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占国土总面积的66%,而平地只占34%。在研究农村经济发展的时候,不论山区或平原,都要适应这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