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人类活动作为马克思主义进步观念的出发点,是马克思主义解释社会进步及其历史发展的基本概念,是建构科学的社会进步观念的重要范畴。人类活动论与社会进步观念的实质性关联在于,社会进步既表现于人类活动的空间结构中,又生成于人类活动的时间序列中,其本质要义是事实与价值在人类活动基础上的矛盾运动。因此,从共时态与历时态相结合的角度来分析社会进步与人类活动的内在关系,对于把握马克思主义进步观念的理论内容,就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实现社会进步的现实活动中,人类也历史地建构着关于社会进步的思想观念。但在不同历史时代,进步观念表现为不同的理论形态。作为进步观念的第一个历史形态,理性主义进步观取得了很大的理论成就,但因思想基础的非科学性与思维方式的片面性,它在社会历史发展中逐步陷入了理论困境。马克思主义进步观,正是通过对理性主义进步观的批判性继承、原则性否定与创造性超越,而实现了进步观念史上的伟大变革,实现了对人类树立进步信念的精神追求的理论提升。这种理论提升的基本内容包括:从理性决定论到活动创造论,从抽象还原论到历史生成论,从财富累积论到人文关怀论,从至善目标论到辩证进步论。  相似文献   

3.
根源于明显有别的社会历史条件,从近代到现代,人类所建构的进步观念经历了由理性主义进步观到现代西方危机论的嬗变,对进步的信念由塑造神话走向推翻神话。两种不同的进步观念在理论上恰恰是直接对立的:在理论基础上体现为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的对立,在理论支点上出现为科学技术万能论与科学技术异化的殊异,在理论核心上展示出机械决定论与历史非决定论的区别,在理论归宿上则呈现为盲目乐观主义与消极悲观主义的分歧。比较两种进步观念的理论差异,把握它们殊途同归的理论探索,对于正确认识社会进步问题以及自觉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进步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4.
空间问题是指人类改造和建构空间的活动及其结果对人类生活所具有的影响和意义。空间问题的当代凸显及其发展使传统社会理论研究遭遇重大挑战,给当代社会理论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理解和把握空间的社会性构成了空间维度的社会理论创新的认识论前提。空间维度的社会理论创新表现为历史与逻辑双重建构的过程,既是观念内容的创新过程又是理论形式的创新过程。当代社会理论创新的一个重要结果和表现就是城市哲学的建构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人类的全部精神和实践活动动态演进的历程表明:客观社会历史的发展、进步与人的价值追求活动之间并非是外在、互斥的两极,而是在本质上内在一致、有机渗融的同一过程。就人类价值活动本身而言,它其实就是人类主体积极的自我实现的活动,是人类对自身生存发展于其中的社会的演进方向与终极目标的一种合目的性的理性期望、设计、筹划和趋进活动。这其中,主体的选择性活动是至为重要的一环。合理的、科学的价值选择带来的是社会的光明与进步,不合理的、错误的价值选择导致的则是社会的停滞、甚至退步。所谓价值选择,从其学理的意义来看,…  相似文献   

6.
论管理意识与企业文化塑造崔绪治,庄友刚一管理活动作为一叶、系统,一个极其重要不容忽视的问题是管理的文化背景问题。文化的发展融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管理活动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贯穿于人类活动的各个方面。管理的发展必然带来文化的进步,文化的进步又必然促进...  相似文献   

7.
《理论界》2017,(4)
中国古代空间生产观念经历了三个建构阶段,即从神话时代到殷商时代空间生成描述与建构阶段、从西周"家天下"空间设计到诸子空间生产观念确立阶段以及汉至清大、小传统空间生产观念共存阶段。通过梳理中国古代空间生产观念的建构历程发现,中国古代的空间观念是生产和建构的结果。空间并非康德所言是先验的直观形式,而是随着人类社会和思维的发展不断被建构的空间意识。空间并非客观的背景和容器,而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可以被生产的社会想象。梳理中国古代空间生产观念可以为空间生产理论提供思想资源,有助于更全面、更深刻理解空间生产的实质。  相似文献   

8.
一、引言日常生活指的是人类自在的类本质对象化活动,它包括非自觉的日常生产活动、日常交往活动和日常观念活动。日常生活世界就是由这些非自觉的活动所构成的结构领域,它是日常生活的社会表现形式。非日常生活指的是人类自觉的类本质对象化活动,它包括自觉的经济、政治与文化活动。非日常生活世界便是由这些活动所构成的结构领域,它是非日常生活的社会表现形式。两类生活构成人类活动,人类社会的基本构架便是这两类生活世界及其相互作用形式。一般来说,人类社会的发展的本质表现为非日常生活世界的不断扩大及其所引起的日常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9.
全球化与可持续性发展是当代人类社会发展的潮流。全球化含蕴着人类发展的世界空间一体化要求,可持续性发展体现着人类价值在时间上的连续性特点。社会发展的整体性决定了价值观上的整体性。社会发展的实质,是人类中心主义向人际关系和谐目标观念的过渡。时空中人与人关系的协调是解决人与自然关系的条件。社会发展观的转变为哲学发展提供了空间。在社会发展中发掘人的问题,选择人的价值观建构方向,释放哲学的现实功能,构成哲学发展的新的动力点和生长点  相似文献   

10.
政治文明是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 ,既是人类社会政治进程中取得的全部进步政治成果 ;又是人类社会政治演化的具体历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有机统一体 ,政治文明为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提供制度安排和体制保障 ,是连接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中介与桥梁。社会主义以其对旧的政治活动原则与政治运行格局的极大批判勇气和对新的政治文明建构的极大创造精神 ,2 0世纪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实践探索昭示其无限的发展空间。 2 1世纪中国政治发展的路向 ,应在全面总结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和建国 5 0多年来政治发展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政治体制改革的实践经验 ,通过理论和实践创新 ,以政治文明建设促进政治发展。  相似文献   

11.
进步观念是近代以来占据主导地位的历史观,很多思想家的历史理论都是在这一主导性的观念下建构的,这其中也包括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理性主体的形成、稳定法则的信念、线性时间的确立和世俗价值的取向,是历史进步观在近代得以确立的四个基本的理论前提.通过对它们的梳理和分析,不但可以加深对历史进步观念的理解,而且可以确证,只要这些前提性条件存在,进步观念就依然是人类历史的主题.  相似文献   

12.
发展观的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观的基本内涵追求发展、进步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也是人类孜孜以求的基本实践活动。根据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有发展实践,在人们的观念意识中相应的就有发展观存在。所谓发展观,筒言之,是人们关于社会发展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所谓社会发展,是指社会有机体在人们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合乎人们主观目的和自主需要的,从而有着特定方向和一定规律的一种运动变化形式。换言之,是人类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而获得的社会系统的整体上的进步或积极的、向上的变化。一般而言,有什么样的发展实践,就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发展观包括经验形…  相似文献   

13.
政治是经济生活的集中体现,是调节社会关系的特殊方式。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政治生活应当以理智化为发展趋势。在人类社会历史中,就象理性活动一样,非理性行为也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必然组成部分。人类政治事务的非理性行为和现象,既是人类社会相对不成熟的表现,也是阶级社会内在矛盾的必然体现,并时常成为重大事件的动因。这正是我们力求社会关系理智化的原因。我们要尽可能合理地处理人们之间的各种关系,以创造适合人类生存的社会形式。一、政治生活中的理性与非理性人类力求社会关系理性化的愿望与实践,并不能保证政治活动符…  相似文献   

14.
生产技术的进步必将带来社会观念的变革。上个世纪西方社会所出现的“标准化”现象对我们今日的社会观念更新仍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它将导致传统观念中对人本身的理想化、差别化认识走向统一化 ;它将会对人类活动 ,尤其是社会参与活动产生中性化的认识 ;同时整个社会也会逐步接受“容忍度”这一内容丰富、意义深远的概念。社会经此反思必将更好的合拍于生产力的进步。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的解放郑奋明一、人的解放是社会发展的目的和社会发展程度的标志社会历史的进步总是与人的解放相联系的,人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人也是社会历史活动的目的,正如康德所言“人是目的。”离开人的活动,离开人的目的,就无所谓社会历史。整个人类社...  相似文献   

16.
生态文明所指涉的对象或客体是由人类、社会、环境、自然所构成的一个整体,生态文明中的"生态"意味着人类—环境—自然三者相互关系中自然界的本源性和优先性,而其中的"文明"则意指人对社会—环境—自然之间内在关系的观念把握,以及对人类—社会—环境之间价值关系的实践建构。生态文明的内在逻辑包含着不可或缺且相互关联的三个方面:对生态系统及其运动的自在的和必然的规律的观念把握,对社会系统与生态系统辩证关系的社会建构,以及对人类—社会—环境之间新型价值关系的实践解读。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化与青年现代人格的建构李羚现代化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象征,是人类不断追求的目标之一。世界现代化历史发展进程表明:以经济现代化为中心的社会现代化是一个不可逾越的自然历史过程。现代化从根本上看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而中国的现代化必须经历人格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8.
社会发展是唯物史观的一个重要范畴,是发展哲学的主要范畴。准确地把握社会发展这一概念的含义,对于我们树立科学的社会发展观,建构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的理论体系,推动社会全面、持续、顺利地进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一  追求社会的发展、进步,是当代人类面临的最重大的时代主题。但如何把握社会发展或社会进步的含义特别是其定义,可以说是哲学界并未很好解决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目前,几乎所有的哲学教科书和有关谈论社会发展的著述,在谈到社会发展或社会进步时,基本上都是这样认为:社会进步是揭示社会发展的哲学范畴,表示社…  相似文献   

19.
危机作为社会历史哲学中的一个基本范畴,用以揭示社会进步进程中的一种矛盾性状态与否定性趋向,主要是指人类活动中生成与变化的客体所产生的反主体性效应。危机是在社会进步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如果说危机是对进步的抑制,那么进步则是对危机的化解。危机的表现形式是多样化的,按空间分布可划分为地方性危机、区域性危机和全球性危机,从人类活动领域看主要有生态危机、社会危机与人的危机。  相似文献   

20.
当代人类建构资源活动的根本要求是合理性。需要的合理尺度 ,节约资源 ,以人为本是当代人类建构资源活动三个极其重要的终极合理性原则。需要的合理尺度 ,只有从社会发展的必然、实现需要的能力的可行性才能得到确定。节约资源 ,来自人类存在的理性和社会特征。以人为本 ,则是当今人类建构人力资源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