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政府社会保障支出的社会经济效应及其政策含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保障制度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分配机制,事关人的基本生存权,直接影响着人类的文明和社会进步,目前已在全球范围内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与此相适应,政府社会保障支出也逐步发展成为政府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模日益扩大,并且增长迅猛,在一些西欧、北欧国家已发展成为最大的政府支出项目,大量专家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文章拟对社会保障支出作具体的理论分析,以正确认识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为政府支出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社会保障水平的是社会保障研究的重要方面。对社会保障水平的由来、社会保障支出水平的指标体系、社会保障水平的实际测度方法、社会保障水平的具体测度等进行了总结研究和评述。在此基础上提出社会保障水平的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3.
在参考社会保障水平发展系数的基础上,首次提出用社会保障水平产业适应性系数(CSI)分析我国社会保障水平增长与产业结构调整间的适应性,并对几个发达国家和我国社保水平产业适应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经比较发现我国的CSI系数较低且变化幅度大,指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并没有为所有人提供合理而有效的保障。因此,我国在吸取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合理控制社会保障支出增长的同时,也要为应该得到保障者提供必需的保障,使社会得以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社会保障水平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社会保障的性质、社会保障水平的含义及社会保障供求平衡因素和原则,并提出了确立适度保障水平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吉林省社会保障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保障增长应该同经济增长水平相适应,既要保障公民基本生活需要,又要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在社会保障的试点省份,尤其是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吉林省,研究社会保障同经济增长的关系有着尤为重要的战略意义。利用社会保障弹性系数可以反映“十五”期间吉林省社会保障增长对经济增长变化的反应程度,进而依据弹性值探讨吉林省社会保障增长和经济增长的规律性,最终为“十一五”期间吉林省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提出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依据理论分析,奥肯定律指出经济增长与失业率二者之间存在呈反方向变化的关系。但我国现期却出现了高经济增长与高失业率并存的现象。针对这种现实与理论的偏差,本文试运用面板数据对经济增长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并从中得出了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7.
社会保障与经济增长的最新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口老龄化给福利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带来巨大冲击,现收现付的筹资模式因为不断攀高的税率而饱受责难,各国纷纷掀起了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浪潮。与此同时,经济学家也日益关注社会保障与经济增长的问题。新古典学派认为物质资本是经济增长的源泉,新增长学派则提出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不同研究视角对社会保障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形成了许多不同的看法,也给社会保障的政策制定与实施带来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在适度保障水平测定模型中输入目前重庆市市情变量,得到的输出量是目前重庆市社会保障水平尚未进入"适度区"和部分市情变量不协调.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其失度的原因,并从数量关系和社会保障具体项目指向性上,提出建议和措施,使重庆市社会保障水平回归到适度点.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人们对社会保障的社会效应关注较多,而忽视了社会保障的经济效应.政府在制定社会保障政策时除了考虑其社会效应外,还应该考虑它的经济效应以使其能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因为社会保障对收入、劳动供给、储蓄和投资、消费和价格等会产生影响和经济作用.  相似文献   

10.
首次利用2013年在广东省实施的对口帮扶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00—2018年城市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评估了省内对口帮扶对城市经济增长的政策效果和作用机制。研究表明:省内对口帮扶政策显著地促进了被帮扶城市的经济增长,使得实验组比控制组的实际GDP和人均实际GDP分别提高约6.31%和8.84%,此结论在经过多重识别检验和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利用三重差分法检验政策效应的区域差异发现,对口帮扶政策在经济条件较差的地区表现出了更强的经济增长效应;省内对口帮扶政策的实施主要通过产业扶贫、金融扶贫、旅游扶贫和社会兜底保障扶贫等渠道对城市经济增长产生间接影响,而在科技扶贫、教育扶贫、社会保障兜底扶贫和农民人均纯收入提升等领域依旧需要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1.
社会技术主要研究“人与社会”的关系,社会技术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础,文章从社会技术的概念和特征出发,对社会保障制度的概念和产生的历史背景做了分析,认为社会保障制度是一种典型的社会技术。同时还结合社会保障制度之一———失业保险的实践探讨了社会技术和自然技术的交互影响模式。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分化的日益加剧 ,社会保障问题也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个人希望社会保障制度提高生活的安全系数 ,政府则希望借此制度实现社会稳定。建国以来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 ,社会保障为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 ,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与创新 ,并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然而 ,中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要求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而且作为社会稳定机制 ,它还无法充分适应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入以及政治体制改革展开这一形势。因此 ,关注我国的社会保障问题任务迫切而又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3.
关于我国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财政社会保障支出水平问题有所凸显,国家财政社会保障支出数量较少、增长缓慢、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越来越严峻,这是政府责任和社会公正的缺失,必将严重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我们必须站在战略高度来解决好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为完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促进经济协调发展,运用加权最小二乘法和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中国社会养老支出地区差异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表明,社会养老支出存在地区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巨大差异,而社会养老支出地区差异又加剧了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最后提出扩大社会养老保障覆盖面、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社会养老保障的转移支付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社会资本视角中的社会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资本是一种具有巨大潜在功能的生产性社会资源。文化、家庭、公共物品作为社会资本的三大来源使其功能在社会保障中得到了微观体现。社会资本对于中国社会保障的重要启示在于:社会资本被充分利用的过程同时也是社会保障不断完善的过程。鼓励家庭保障、推动社会互助、开展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培育责任共担机制意识等有益性的建议将有利地促进社会保障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基于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实证分析社会保障支出对农户多维贫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社会保障支出显著负向影响农户多维贫困,家庭消费结构显著负向影响农户多维贫困,家庭消费结构在社会保障支出对农户多维贫困影响中的中介效应存在差异。据此,应进一步增加社会保障财政投入以提高社会保障覆盖范围,精准识别农户多维贫困以准确把握农户贫困状况,调整优化农户消费习惯以优化农户家庭消费结构,从而实现稳定脱贫的政策目标。  相似文献   

17.
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社会保障制度 ,势必会给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带来一些特殊经济效应。为了解决社会保障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有必要加快法制化进程 ,进一步拓宽筹资渠道 ,实现社会保障基金筹集的多元化 ,建立“统账”结合、多层次、多形式的现代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关于社会保障权概念的几种观点,分析了界定社会保障权概念应当考虑的因素,即社会保障法的立法目的、社会保障权的性质、社会保障权的结构等,并在此基础上,指出社会保障权是指通过相应的立法程序和全社会的力量,依靠用分配和再分配国民收入的办法形成的社会消费基金,而使任何公民在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失去工作机会,或者其收入无法维持必要的生活水平时,通过一定程度的收入补偿而享有的基本的生活权利。  相似文献   

19.
试论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和失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经济增长率与通胀率存在正相关性、与失业率存在负相关性,通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具有替代关系。本文认为,我国目前提高经济增长率的支撑点是增加投资需求,同时必须维持一定的通胀率和保持一定程度的失业率,国家应根据相机抉择的原则调控宏观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