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历史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受社会心理的影响,"大跃进"运动的产生也不例外。"大跃进"时期广泛存在着"急于求成"、"骄傲自负"、"‘左’比右好"、"盲目攀比"、"崇拜权威"、"趋利从众"等特殊社会心理。这些社会心理对"大跃进"运动的发生、发展和持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本文从"大跃进"运动的社会心理动因角度对"大跃进"时期社会心理的具体表现和特征、形成原因以及留给我们的启示等方面作一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2.
3.
"大跃进"的发动是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当时的国际环境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帝国主义的包围封锁、社会主义阵营的赶超热潮、中苏两党两国关系的恶化等,都是"大跃进"发动起来的外部原因."大跃进"给我们提供了深刻的经验教训正确分析和判断国际形势,是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搞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基本前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始终坚持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相结合的方针;经济建设必须遵循自身固有的客观经济规律.  相似文献   

4.
试论“大跃进”的成因及教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8-1960年,中国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大跃进"运动.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革命迅速胜利的驱动,有高度集权决策的失误,还有苏联方面的影响等.其教训是深刻的--工作务必实事求是,领导切实依靠群众,建设必须走自己的路.  相似文献   

5.
在1958-1960年中国"大跃进"运动中,毛泽东对技术革命和技术革新概念作出的界定.在实施工业"鞍钢宪法"、农业"八字宪法"以及全国"双革四化"运动中,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存在着严重的弊端其一,技术革命离开必要的投资和技术的培训,片面强调群众运动,造成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其二,把专家排斥在"群众"之外,造成技术开发主体与技术实践主体之间的矛盾,其三,大跃进中的所谓技术革新、技术革命无非是设计的简单化、小型化以及工艺的省略,并没有增加多少技术含量.  相似文献   

6.
湖南大跃进运动经历了酝酿准备、组织发动、掀起高潮、继续跃进四个阶段.虽然,广大干部和群众在大跃进运动期间忘我劳动,艰苦创业,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失远高于得,弊远大于利.搞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循序渐进,严格遵循客观规律办事,坚决克服以主观意志代替客观规律的错误做法,以避免类似大跃进运动的错误在历史上重演.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种群体效应,从众行为对大跃进运动有着重要的影响。大跃进运动中的从众行为较多于各地刮浮夸风、共产风和办公共食堂的过程中。导致人们从众行为的主要因素有,传统的文化心理、群体压力和群体凝聚力以及新闻传播的影响等。大跃进运动中的从众行为具有场景性、互动性、无序性和爆发性等特点。它的意义和作用是正反两方面的:一方面,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广大干部和民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整合了群体行为,为现代化建设准备了充分的人力资源,弥补了其它资源的不足;另一方面,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毛泽东和中央领导集体的决策,使大跃进期间出现的左的错误在比较长的时期内得不到根本纠正。  相似文献   

8.
农业“大跃进”运动的兴起离不开当时的政治运作。在动员方式上,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打掉农民的自卑心理,提高其自信心,运用大众传媒进行舆论灌输,使整个社会步调一致,统一到对运动的支持上;在运动模式上,循序渐进,开展鸣放辩论;在运动伦理上,实现价值观的重构;在组织保障上,建立严密的基层权力网络结构体系,经过上下互动,使运动顺利地开展起来。  相似文献   

9.
把培育积极社会心态写入国家社会治理的纲领性文件,深化了社会建设的主题,也把握住了社会管理创新的核心矛盾和问题。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就提到“心理建设”的思想,梁启超、蔡元培等人也把社会心理作为推动社会前进的重要动力。鉴于目前社会心态存在的问题,全面启动社会心理建设将有利于提高我国软实力,践行中国梦的伟大实践,对中华民族复兴起到重要作用,并提出了社会心理建设的主要路径和内容。  相似文献   

10.
"大跃进民歌运动"与毛泽东青年时期曾一度钟情的"新村主义"有着极深的政治伦理联系。甚至可以说,新村主义作为—种意味深长的历史哲学情结,在毛泽东那里借人民公社化运动而得到了全新的替代与复制,并与这种大规模的替代与复制一道演为举世咋舌奇观的"诗歌运动"。  相似文献   

11.
"大跃进"时期的国家技术观具有明显的意识形态倾向,片面夸大意识形态的重要性,将意识形态狭隘地归结为政治思想与政治意识;力图通过群众运动的方式来进行技术革命,忽视知识分子在技术革命中的重要作用;不考虑客观的物质技术条件,片面强调高速度和数量;片面强调发展重工业,在重工业中又片面发展钢铁工业,造成技术结构的畸形化。  相似文献   

12.
刘少奇积极参与了“大跃进”运动的决策与推动 ,除了在当时发明“公社”这一用词外 ,他还曾大力提倡大炼钢铁与供给制。随着“大跃进”危害日益明显 ,从 196 1年开始 ,刘少奇对“大跃进”的错误有所纠正。与当时的大多数中共领导人一样 ,他对“大跃进”的错误也有一个认识过程  相似文献   

13.
王治涛 《南都学坛》2006,26(5):32-35
“不断革命”论阐述了“大跃进”运动的历史背景、前提、根本原因、赶超目标和主要努力方向、途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工作方法等问题,因而成为“大跃进”的指导思想。同时,“大跃进”运动年代里的一些言论也指出“不断革命”论是这一运动的指导思想。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史学界对此认识不清。  相似文献   

14.
唯意志论倾向是20世纪50年代末中国大地上掀起的大跃进运动的哲学依据;大跃进时期唯意志论倾向体现为当时人们对主体意志、情感等非理性因素的大肆喧染;大跃进时期的唯意志论倾向的形成有四方面的根据:即大破条件论,把虚拟条件当作真实条件,以制度优越论代替条件论,误用类比推理。大跃进时期的唯意志论倾向的特点是:背离实事求是原则,诉诸群众运动,轻视科学和权威。大跃进时期的唯意志论倾向导致的灾难给了我们以下启示:一是应切实贯彻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二是正确理解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大跃进"时期,由于毛泽东在调查研究中更加偏重于听取汇报和定点视察,加上某些干部不敢讲真话的负面影响,使他难以了解真实情况,造成了工作中的被动局面.发现这一失误后,毛泽东深刻反思,通过深入基层的系统的调查,先后解决了社队规模过大问题、与生产力水平不相适应的公共食堂和供给制问题,比较好地调整了农村的生产关系,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迅速恢复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大跃进运动是社会主义建设中违背客观经济规律的一次错误实践。撇开其荒谬性和危害性,本文试从传播学的角度,通过思想政治教育、领袖传播、组织传播、媒介传播等几个方面的合力作用,对在极短的时间内,能使大跃进运动成为全国普遍性的高潮加以分析,以期对现在的政治传播机制构建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对于当时盛行的浮夸风现象,尽管没有提倡,但其一系列的决策和主张,实际上对浮夸风的产生和蔓延起了鼓舞、推动的作用,从客观行为效果的角度来看,他实际上是相信、认可了浮夸风,并且被卷入其中,成为浮夸风不自觉的提倡与鼓吹者。随着运动的发展,毛泽东对浮夸风的认识开始转变,由相信、认可的角色逐渐转向对其作出怀疑、否定的判断,并由此开始了局部的纠偏努力,取得了一些成效。由于根本指导思想的"左"倾错误,其纠偏的成效是有限的,未能从根本上纠正、终止浮夸风的破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