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世界文艺史上,古老而又伟大的中华民族不仅创立了杰出的创作理论,而且也留下了极为珍贵、独具民族特色的欣赏理论遗产。“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共同体。”正因为这种共同心理素质具有一种稳定性,所以,“每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仍然在每一个国家也造成  相似文献   

2.
一个民族在共同的地域内,通过共同的经济生活,共同的语言交流,经过漫长的历史形成了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的稳定的民族心理素质,民族心理素质外在表现为民族精神。民族精神由民族传统文化决定。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中,我们应该发扬光大中华民族精神中的优秀成分,对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份努力宏扬,对其中的落后成分进行改造,使中华民族成为一个更富朝气的民族  相似文献   

3.
民族文化的语言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是民族研究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对于“民族”,斯大林有条经典性的定义:“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相似文献   

4.
斯大林给民族下的定义:“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共同的语言是民族主要特征之首,在多数情况下语言界限与民族界限是一致的,但也有一些例外。马学良,戴庆厦《语言和民族》一文中指出我国民族语言中的这种例外。  相似文献   

5.
[提要]习近平总书记将中华民族“多元”聚为“一体”的内生动力概括为“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各民族“三个相互”与共同拥有并开发统一的生存空间息息相关,并依存于中国内部互补性极强的生态格局及民族分布格局。统一生存空间的内部差异,导致各民族生产生活方式互补性极强;互补性和互惠性驱动各民族之间相互往来不断密切,促使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广度、深度不断发展。伴随古代国家的形成与发展,生活在同一地域的各民族逐步形成了统一的国内市场和共同的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培育了共有精神家园和共同心理素质。经济依存、文化共塑、情感共育三大机制持续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共同性,实现了中华民族在近代由自在到自觉的转变。新中国成立以来,进一步实现了中华民族从自觉到自为、自信和自强的发展。以习近平总书记的各民族“三个相互”重要论述为指导,才能深入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机理,也才能科学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6.
什么叫词义的外部求证?我认为,联系民族的社会历史文化来考察词义,就叫词义的外部求证。 我们通常所说的民族,是指历史上形成的、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各种人的共同体,又特指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人的共同体。一个民族,总有其自身的形成、发展过程,民族的社会历史文化,也就是这个民族形成及发展过程的伴生物。在民族这个共同体中,语言成为不可缺少的成分。由于语言  相似文献   

7.
斯大林同志指出:“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对斯大林的这个民族定义适用的范围在我国学术界一直存在不同理解。有的认为这个定义只适合于资产阶级民族,有的  相似文献   

8.
民族生成与民族关系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是在一定历史时期产生的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四个基本特征的稳定的共同体。不管什么民族的形成途径和形成时代与众不同,但氏族和部落的互解、血缘关系向地缘关系的转化是所有民族生成的起点。社会经济、军事、政治、文化、地理环境等因素,在促成这种互解和转化过程中以及在推动民族发展过程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民族的生发相适应,人类社会形成了接受型、排斥型、融合型等三种民族关系模式。  相似文献   

9.
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具有共同历史文化的民族实体在近代基本形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华民族成为“国家民族”,由历史文化共同体发展为政治共同体。新中国的民族国家建设,政治上以各民族共同当家作主和民族区域自治为主要方式,经济上以共同富裕为目标、以扶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为主要手段,文化上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引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传承保护各民族优秀文化为基本路径,既建设“全民一体”的中华民族,也建设内部文化结构“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这种路径与西方国家近现代民族国家建设路径有所不同。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注重把握“统”与“分”、“同”与“异”、“多元”与“一体”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斯大林定义民族的四特征理论不同于他本人对于“民族”的历史范畴的论述,是一个具有科学性的理论。这个理论不仅能正确解释民族的形成,也能够合理地解释我国民族识别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民族”由“部族”发展而成;“部族”与“民族”的重要差别在于,“部族”在“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个最具有本质意义的特征的发育上尚未成熟。而这一特征尚未发育成熟的根本原因,在于未能形成升华到一定的理性高度、具有较丰富理性内容的传统文化,因而群体不具备稳定的“共同文化”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学术界对民族共同文化心理素质的释义及提法,导致了这个问题上的混乱,也直接影响到对斯大林民族定义的正确认识,因此有必要认真探讨民族共同文化心理素质的内在含义及其互动因素,以期有关问题的明了。一、民族共同文化心理素质的内在含义作为民族四个特征之一的“民族共同文化心理素质”,一般简称“心理素质”,我们认  相似文献   

12.
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发展史上第一个完整的科学的民族定义,是由斯大林在1913年提出的。他认为:“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①斯大林提出的这个民族定义,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发展的一大贡献,对于全面论证和正确阐明俄国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纲领,批判第二国际机会主义的民族纲领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对于各国马克思主义政党解决民族问题有着普遍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要提高民族师范院校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就必须提高藏书质量,要提高藏书质量,就必须解决藏书建设的重点问题。一、民族性特点“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四个基本特征的稳定的共同体。”(斯大林,《民族问题和列宁主义》) 作为民族活动有机产物的民族师院图书馆,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总会受到民族的经济生活、社会结构、地域环境、语言文字、文化宣传及民族意识等因素的多方制约,从而形成区别于其它院校图书馆的特点。因此,确认并把握民族师院图书馆的民族性,科学地开展民  相似文献   

14.
中华民族双层次结构之由来与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些人说,中华民族是虚的,看不见摸不着。显然,这是只知道有民族,不知道还有民族复合体的认识。民族不仅是在一个政府之下的诸氏族部落融合形成的,而且是由各既成民族在一个政府之下长期地共同生活彼此吸收相互通婚中融合成为新的民族。古中国的华夏民族是夏时的“万国”、商时的“诸侯三千”、周时的“千七百七十三国”的众多民族在相继的一个政府之下共同生活近两千年中融合而成的新民族;而这种融合进程是经过融而未合的过程,多民族个性发展和多民族间的共同性发展并驾齐驱的上下层次结构的过渡进程,漫长的量的积累过程而完成的。今天的中华民族就是在一个政府下发展着的由五十六个民族构成的民族复合体;五十六个民族各自发展自己的个性,同时发展相互间的共性;个性是  相似文献   

15.
凡文学作品都是作者通过头脑对社会生活的一种反映.作品反映人和人们的社会生活实际.世界上自形成有民族以来,每个人都从属于一种民族。斯大林在《论民族问题》中说:“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为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并说:“每一个民族,不论大小,都有它自己的特点,而且也仅仅归其本民族所有,不归他民族所具备的这样一种特点.”世界上所有的民族,都有其民族丰富多彩的语言,常年惯居的区域,代代相传的经济和生活方式;有整个民族人  相似文献   

16.
“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重要思想的组成部分,是新时代党中央在民族工作领域的重大决策部署。这一新论断是对“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等政策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根据党的二十大关于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有关部署,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上要融入国家统一的现代经济体系,政治上要全面推进各民族共同当家作主的民主政治建设,文化上要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社会建设上要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生态上民族地区要全面融入生态文明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7.
一、每个民族都有它的长处,也有它的短处,我们中华民族也不例外。中华民族是以汉族为主体,包括我国各少数民族在内的,经过长期历史发展而凝聚在一起的统一的社会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虽然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个性,发展程度也不尽相同,但是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一个组成部分,却有着共同的利益,有着许多相同的地方,有着共性。我们谈提高民族素质,主要是着眼于这种共性。中华民族是一个优秀的民族,有许多长处和优点,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祖国的历史,共同发展的祖国的经济文化,共同捍卫了祖国的统一和完整。中华民族富于革命传  相似文献   

18.
斯大林同志指出:“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对斯大林的这个民族定义适用的范围在我国学术界一直存在不同理解。有的认为这个定义只适合于资产阶级民族,有的认为只适合于阶级社会以后的民族,有的认为这个民族定义适合于原始社会以来的一切民族共同体的广义民族。我认为,依据斯大林民族定义的内容以及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最后  相似文献   

19.
中华民族解     
中华民族,是本世纪初才出现的称谓。但中华民族的历史非常悠久,从起源时代发展到当代,一脉贯通,文化传统从未被割断。在过去的几千年中,中华大地上涌现过为数众多的族称,当代中国也有56个兄弟民族。中国古今各民族,既各自具有形成发展的历史与文化,又在数千年中逐渐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同缔造了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文化。深刻理解中华民族这种既具多元又是一体的辩证发展,对正确认识中国民族问题,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记得10年前,当我最初见到前苏联民族学界对斯大林所提出的民族定义进行批评,特别是其中关于斯大林提出的:“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只能给民族定义造成一团迷雾,不会带来别的”这一观点时,认为这种论断有失于太绝对和武断,很难令人接受。但多年来经过认真思考,方觉得自己当初是深陷迷雾而不觉得迷雾的存在。上述观点则是有一定道理,需要认真加以思考和研究的。 一 长期以来,民族学界存在的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民族心理素质”、“民族意识”、“民族性格”、“民族觉悟”、“民族心理”、“民族感情”这样一些词义相近又不完全相同的概念经常混用,弄得人们常常无所适从。那么斯大林所说的民族定义中的第四个特征“共同心理素质”究竟指的是什么?多年来我们一直在捉摸这个“很难捉摸的概念”,捉摸来,捉摸去,概括起来不外乎两种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