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知从何时起,一条令人咋舌的消息在成都不胫而走:生双胞胎有“秘方”了!关于“秘方”的说法有多种不同版本,有人说它是几昧名贵中药合成的,有人说它是一种进口针剂。而关于它的价钱,从数千元到上万元不等。有人说,此“秘方”一般人即使出高价也买不到;也有人说,现在有专门出售此“秘方”的,掏钱即给:更有不少人指名道姓地说,我们楼上某对夫妇生双胞胎就是因为采用了双胞胎“秘方”,让人对此更是半信半疑  相似文献   

2.
常听人这么说:“唉,过一天少一天!”这是一种生命的“倒计时”思维。也有人这么说:“嘿,活一天多一天!”这是生命的“正计时”思维。  相似文献   

3.
相声是一种表演艺术。靠说笑语、滑稽回答、说唱等形式来达到艺术效果。这引人入胜在于甩“包袱”,引人发笑在于解“包袱”。俞换概念就是“甩”和“解”的一种技巧。请看如下案例:田:我1你一个问题:一个人有条高7乙:危哪一个人,田:了法显哪一个、。Z:段话.自人高透不一.那四川尔答不出来。我吕诉你。答案登一八千吕。这~犯下都说不对。因为这个人不把是张三、还展变u.他们不易都是人。这人答案也就说得0玉7、(自居.指人高矮通常是用Rgr十天讨爱的。辽就偷偷地改变了低益的内涵,d人意粮.造成滔滔卜巨人捧腹下去。田:爱班…  相似文献   

4.
书法与做人,一提到这个问题,人们常这样说:“字如其人。”甚至有人说:“学字先学做人。”由此,不难看出。书法与做人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书法和做人都讲规矩中国人常说的一句话叫“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字的规矩就是基本点画。点画学好了,字就有样子有看头。点画学不好,字就不美,人们就不想看。而做人的规矩,就是堂堂正正、诚实守信、义薄云天。  相似文献   

5.
夫妻爱称情趣独具文/丽丽台湾一家杂志做了一次有趣的调查,询问夫妻之间最喜欢用什么样的称呼。有人说:我永远叫我的妻子“小姐”,因为她怕老。有人说:虽然我太大已经五十八岁了,可在我眼里永远十八,所以我叫她“丫头”。有人说:我和丈夫是在相亲对认识的.因此我...  相似文献   

6.
秀明 《老人天地》2014,(6):44-44
河北省任丘市的尚德芬说:“孩子们是祖国的栋梁,教他们书法的同时,也活跃了我的晚年生活。”  相似文献   

7.
老爸的世界     
周广宇 《老年人》2007,(3):27-27
每到4月底5月初.是老爸种的玫瑰花开得最鲜艳的日子。他搭的那个有一人多高的架子。俨然一棵开满玫瑰的树。我曾用相机拍下老爸缤纷的劳动成果.传到我的网络相册上,并取名叫“老爸的花花世界”。老爸戴着老花镜凑到电脑前.用他改不掉的祁东乡音说:“呵,还蛮好看呢!”  相似文献   

8.
王涛 《公关世界》2010,(3):74-74
一个人一生中做得最多的有两件事:一是言,二是行。言就是讲话。也许有人会说,讲话有什么难的,心里怎么想就怎么说,何难之有?其实,这个问题说易则易,说难也难。最近我在《读者》上看到一篇文章,其中有这样一段话:“说话是最容易的事,也是最难的事:最容易,因为三岁孩子也会说话;  相似文献   

9.
女性与女性的友好相处.首先必须克服横在其间的无形的或有形的交际障碍。一般来说,女性与女性之间.主要存在曾以下三种交际障碍:一、妒娘心理导致偏执狭隘有人说:“男性彼此竞争厉害,女性彼此妒嫉得厉害。”这话虽有些绝对,但也不无道理。实际上没什么大事,只是希望自己超过对方,或者别人胜过自己感到不舒服,导致脸色“晴转多云”。女性坠入妒嫉的馅阱,主要原因就在于不能正视别人和正视自己。记得有一次,汗香姐穿了一件很合身得体的连衣裙,我对着镜中的她说:“汗香姐,你穿上这套连衣裙简直就是纯情少女的化身。”许香姐也发…  相似文献   

10.
前不久,一对来自安徽的老年夫妇慕名去望城雷锋纪念馆参观,在出长沙城前往纪念馆的中巴车上,他们一直站着,无人让座。快到雷锋镇时,有一名老人看了过意不去,才替他们抢到一个座位。这位老人感叹道:“如今怎么不见有人学雷锋了。”一个年轻乘客接过话,调侃地说:“学雷锋———3月份不是过去了吗?”接着,又有人叹息:“如今就是学雷锋,也是走过场图热闹的事。”39年前的3月5日,毛泽东亲笔题词,号召全国人民“向雷锋同志学习”。几十年来,“学雷锋”成了人们做好事的代名词。在雷锋精神的熏陶和影响下,一批又一批雷锋式的…  相似文献   

11.
天使心     
7月的一天,我去长沙的金线街找朋友。金线街是条老街,全部用凿得整整齐齐的大麻石铺就。街旁的房子大致一样,门牌号码也有一家没一家的,我来来回回走了几个回合,总无法找到朋友的家。长沙有火炉之称,偏偏街上没一个人来往,我热得心烦意乱。有个小女孩一直翘着屁股趴在地上,我不知她在干啥,也懒得去打扰她。又走了个回合后,我终于停在她面前:“小朋友,你干啥呢?”        小女孩抬起头来:“我跟花花说话。”我笑了,那哪是花呀,一棵杂草长在两块大麻石中间的缝隙里。我问她:“你跟花花说啥?”“我跟花花说,你好好…  相似文献   

12.
一位从农村考上大学的女生,对网络充满了兴趣。因为在这之前她还没有接触过电脑。网络让她丰富了很多知识,开阔了视野。此后,在和朋友交谈、或做事情时,有人提出意见,她都会振振有词地说:“网上就是这么说的!”俨然网上说的信息,就是指导她工作、生活的“准则”、“标准”、‘嘬高指示”!  相似文献   

13.
做人何难     
关于交际,有一种”距离说”。如很多年前就有人将上流社会的社交,比做箭猪的团聚,保持不远不近的距篇最为恰当。深思这段话,我想所谓“人际交际处理得好”也无非是在这种距离的把握上技巧略比常人高超一点而已。在海南岛药用植物园,高大青翠的檀香树,一定要由巧蔡和洋金凤之类美丽的花卉陪伴,才肯好生成长;在绿色王国,不乏真菌和藻类互相提供营养原粮及有机立激,互相团结协作,取长朴短的例子。人写入2间也是一样,存在着一仰“其生”的关系,这你关系处理不生,匣无法实现人们Z问的共生写合作。目弗里奇说:“多数科学家在孤独…  相似文献   

14.
更正     
朱元璋得天下后,手下人将陈友谅的一张镂金床弄来送给他。朱元璋说:“这张床与孟昶的七宝溺器有何区别?”命人当场把床毁掉。这时,站在旁边的侍臣说:“未富而骄,未贵而侈,所以取败。”朱元璋听了立即斥道:“就是富了又岂可骄?显责了又岂可侈?有骄侈之心,虽富贵岂能保?处富贵者,一定要押奢侈、宏俭约、戒嗜欲。即便这样,犹恐不足以慰民望,何况穷尽天下技巧,满足一人之享受乎?其致亡者宜矣。覆车之辙,不可蹈也。”  相似文献   

15.
胜胜 《女性天地》2007,(2):40-41
婚姻是什么?有人说它像一双鞋子,有人说它似一双筷子,有人说它如一副拉链,也有人说它是一艘航船……要我说,婚姻就是一家合资公司,大家同心协力才能共享盈利。但偏偏很多男女不小心做了婚姻“资本家”:他们善于剥削,以情感换物质。找个爱人,就是找长期饭票,享受衣食无虞的福利;找个富婆,为了少奋斗10年;找个男人,就像找提款机。  相似文献   

16.
汉字与做人     
梁文俊 《老年世界》2008,(10):28-28
汉字充满灵性.是很有意味的一种文字。许多汉字中蕴含着人生的哲理与警示。 “人”字,最简单易写.只有两笔。一撇一捺。有人说,一撇象征男人.体现着阳刚之气:一捺代表女人.体现着阴柔之美。《说文解字》说:“人,天地之性最贵也”。“人”之所以为“天下贵”.是因为人有“灵气”.是采天地日月之精华、集阴阳五行之灵秀,并在宇宙万物亿万年的历史进化中形成之最优者也。  相似文献   

17.
樊发稼 《老年世界》2006,(16):23-23
子女对老人不孝.原因有三:(1)攀比心理。许多事实证明,越是子女多的老人,出现子女不孝的可能性越大。原因就是子女之间互相攀比。有的是比谁对老人孝顺,而有的是比谁对老人不孝。(2)依赖心理。子女多了,相互之间有某种依赖心理.也就是平时说的“踢皮球”。有人针对这一现象感叹:“一个儿子是个儿。两个儿子半个儿,三个儿子没有儿。”(3)嫌弃老人。父母老了,病也多了。在有些子女看来,老人不但不能帮助自己做事。  相似文献   

18.
现代都市,楼房鳞次栉比,人流摩肩接踵。有人说这样的环境极为有利于人们扩大交往,但也有人喟叹都市人的“生理距离不能再短,心理距离不能再长”。如果是说社区居民间出于尊重隐私等原因而来往不多,或者为居家安宁而不愿与邻居交往,以致“住在对门不知姓,天天见面不相认”,确也是事实,但并不尽然。君不见,不少社区的老年人就彼此过从甚密,相处甚欢,他们你帮我扶,互敬互助,倡导了一种全新的人际关系。下面记录的就是我们在走访座谈中听到的滚烫话语。接力养老新途径马长祥(老干工作部门干部):目前,我国银发浪潮汹涌而来,由于…  相似文献   

19.
不必刻意呻吟文/小柳在房事中,女性达到性高潮时,是否常常情不自禁地发出呻吟声甚至叫喊声呢?有人说那是一种若断若连气息绵绵的呻吟,有人形象地举例说是像被逼迫似的声响,有人感觉是在忍受痛苦。有专家则用“上浮感”或“陷落感”等词来描绘性交中的特殊表现,认为...  相似文献   

20.
感恩颂     
《红楼梦》里有一段神话,说的是贾宝玉前生在赤霞宫里做神瑛侍者,常在西方灵河岸边行走,看见那三生石畔有棵绛珠仙草,十分娇娜可爱,就“日以甘露灌溉”,后来,那仙草“既受天地精华,复得甘露滋养,遂脱了草木之胎,幻化人形”,也就是后来的林黛玉了。绛珠仙草受了侍者的雨露之惠后,感叹说:“我并无此水可还,他若下世为人,我也同走一遭,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该还得过了。”如此美丽的缠绵的前盟后约,为的是感恩,哪怕明知这一切都格是悲剧收场(流泪一生),也在所不惜,生命因此变得可贵而魅力无穷.现代的中国人有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