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值此《学习与探索》创刊十周年之际,作为刊物的老读者,我向她表示热烈的祝贺。十年来,在编辑先生们的努力之下,刊物办得相当有生气。我想用“名副其实”四个字来形容她,是一点也不为过的。我们这个民族太需要学习和探索了。我们吃够了故步自封、夜郎自大、教条主义和偶像崇拜的苦头。唯有学习和探索能够救我们。老一辈革命家在学习和探索中为我们争得了一个社会主义的天下。可是胜利以后,由于教条主义和偶像崇拜作祟,不那么喜欢学习,尤其是不那么喜欢探索了,结果吃了大亏,什么“大跃进”、“文化大革命”,搞得一塌糊涂。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从灾难中猛醒,重新开始学习和探索,打破了许多历来认为天经地义的教条,打破了许多偶像,我们便又大踏步地前进了。改革的10年是学习的10年,探索的10  相似文献   

2.
《学习与探索》生而逢时,创刊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这样一个大环境,为它成为思想解放的刊物,提供了有利条件。然而,同样的阳光雨露,并不一定能产生同样强壮的生命之物。《学习与探索》没有辜负时代的恩赐,它确实是个有特色的社科期刊。它的特色是什么呢了一言以蔽之:探索精神。我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论证这一点。 80年代初,当我国的人学讨论刚刚起步的时候,有些期刊在犹豫观望,个别期刊甚至嗤之以鼻。《学习与探索》以其探索者的胆识,却率先开辟了“人的问题”专栏。此举虽然后来带来了麻烦,但时间已经证明,人的问题的研究,确实为哲学变革找到了一个突破口。在“人学热”的当今,人们是不会忘记《学习与探索》的功劳的。  相似文献   

3.
《学习与探索》杂志创刊十周年到了。这是一个值得祝贺的时刻。这十年,大体相当于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十年。十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是极为短暂的。但是,经历了这十年变革的人们,都能深切地感受到,我们的国家发生了多么可喜的变化,我国人民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及整个社会生活都有了多么巨大的进步。这是我们在广阔实践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的十年,因而也是重新学习的十年; 这是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开拓创新的十年,因而也是奋力探索的十年。因此,也可以说,学习与探索,从两个重要的方面,反映了我们这个特定历史时期的时代精神和进取风貌。我很赞成《学习与探索》办刊宗旨所确定的指导思想、历史责任、选题要求、主要特色  相似文献   

4.
《学习与探索》走过了十年探索的路,在解放思想、发展学术事业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迅速赢得了广大读者和作者的信任。这可以说是对一个学术刊物最好的评价。记得十年前,是我建议采用这个刊名的。其用意在提倡重新学习马克思,努力探索未知的真理。我是这个刊物积极撰稿人之一,曾在这个园地发表过一些“标新立异”的文章,如对我国所处历史阶段的新见解,提出“速度型”与“结构型”两种经济增长模式,对传统“按劳分配”理论的批判,等等。不言而喻,我也曾给《学习与探索》惹过一些麻烦。但是,不管遇到什么风雨雷电,作者和刊物编辑部之间总是维系一种互相爱护和支持的关系。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我以为,今后要把刊物办得更好,应该发扬这种精神。  相似文献   

5.
《学习与探索》已经走过了十年的历程,作为杂志,办刊十年也许并不罕见,然而,《学习与探索》走过的十年却是不平凡的。因为这十年恰恰是我国政治生活发生重大变革的十年,是社会科学研究冲破种种束缚大步迈进的十年。这十年,我们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都面临前所未见的新问题,学术理论各界在空前活跃的同时也经受着重大的冲击。而《学习与探索》在这种荆棘丛生的形势下并不回避尖锐的社会矛盾,并未在种种难题前退缩,而是敢于面向社会,面对“禁区”。作为社会科学杂志,如此自觉、主动地为学术理论界提供  相似文献   

6.
《学习与探索》杂志社于1989年8月25日举行“纪念创刊十周年座谈会”。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出版局、省社联的有关负责同志和《奋斗》杂志社等兄弟出版单位的同志以及省委党校、大专院校的专家、学者共50余人出席了会议。与会者对《学习与探索》坚持“原则性、学术性、探索性、时代性”的办刊方针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盛赞她积极、热情地团结、培育、扶植中青年作者;对于她能够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紧扣时代的脉搏、抓住理论的热点,发表了许多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好文章表  相似文献   

7.
如今的学术理论界,最难做的工作恐伯要属编辑了。一个研究人员,虽不能说愿意写什么就写什么,但不愿写的东西他可以不去写,这一点是基本上可以办到了。一个教育工作者,虽不能说愿意讲什么就讲什么,但不愿讲的东西他可以尽量少讲、甚至不讲,这一点基本上也可以做到了。而我们的编辑呢?按理说选用什么稿件、编辑什么文章是他们最起码的权利,然而在不少情况下这起码的权利却没有得到保证:明明自己不愿意编的东西,也必须硬着头皮去编;明明没有什么新意的文章,也必须违心地去用。据说这一切都是“政治的需要”。这种实际上被剥夺了自主权的编辑还称得上真正的编辑吗? 编辑,这是一项两头受气的工作。在学术理论研究没有纳入法制轨道的情况下,上级机关任何一位领导人的意见都可以成为必须执行的“绝对命令”。你不服从吗?对不起,轻则  相似文献   

8.
《学习与探索》创刊十五周年纪念会综述1994年7月28日,《学习与探索》创刊十五周年纪念会在哈尔滨市和平宾馆隆重召开。省委、省政府、省新闻出版局、省社会科学院的领导杨光洪、才起、艾和、潘春良、张伟民、范洪才、杨星辰等以及来自全省各地市学术期刊的主编,...  相似文献   

9.
收到《学习与探索》创刊十周年笔谈专栏的约稿信,自然十分高兴。这么个在当今中国的社会、人文科学界出过不少风头的刊物,一晃十年,虽未见活得太精壮,却也算得上对得起学术良心。该怎么说呢?也算得上是粉碎“四人帮”以来,政治局面大好的一个明证吧。在两年前,也是这个刊物召开的一个座谈会上,我说,这些年,《学习与探索》卖的就是“人学”这盘菜。这话今天我也觉得没有大错。这些年来,《学习与探索》发表的文章不少,专栏也办了一些,可是,无论热门的还是冷门的,影响未必都大过同类的刊物;而“人  相似文献   

10.
《学习与探索》,顾名思义,倡导学习,鼓励探索,按理说,作为一个刊物,摆在它面前的道路应该是无限广阔的。可是谁又能料到,它经历了那么多的坎坷,蒙受过难言的委曲。当它饱经风霜,走过自己十年艰辛历程时,我作为这个刊物的热心读者,特别是作为一个曾经给它带来过麻烦的作者,除了表示应有的歉意和内疚之外,理应写几句溢美之词,以示感戴和告慰,但我深知这个刊物编者们的为人,他们不需要这些,所以也就祝贺之词一概全免,仅借此机发几句议论罢了。一个理论刊物是广大理论工作者发表自己研究成果的园地。它面对万千读者和作者,应该和他们同呼吸共命运。当今毕竟不是“引蛇出洞”大搞“阳谋”的时代了,那时的逻  相似文献   

11.
认真说,我没有多大资格在这里对《学习与探索》(以下简称《探索》)创刊十周年纪念表示祝贺。这并非意指凡刊物的纪念都应该由名人大家来挥毫洒墨以示显赫,而是说我这位作者不仅与《探索》结缘太晚(1987年下半年才开始投稿给她),并且迄今为止所发表于她的两篇拙作(《一个屡见不鲜却令人困惑的现象》,1987年第4期;《对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研究现状的辨析》,1988年第1期)也欠份量而未能给她增添什么光彩。但一本刊物尤其  相似文献   

12.
创办《日本问题》期刊,无疑是一个好消息。目前,就国內而言,专门研究和介绍日本情况的刊物还不多见。《日本问题》的问世,增加了一个观察、了解日本的窗口,相信它的出版会得到关心和研究日本问题的同志和广大读者的欢迎。  相似文献   

13.
祝《学习与探索》杂志越办越好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范洪才《学习与探索》杂志已经出刊100期。这个刊物如同她的名字一样,是在学习与探索中不断开拓、发展、提高的。自创刊以来,刊物质量不断提高,影响越来越大,在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服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  相似文献   

14.
《社会》从1981年创刊至今,已走过了十年的道路。为庆祝《社会》创刊十周年,《社会》编辑部于1991年5月24日至5月26日在山东省青岛市召开“庆祝《社会》杂志创刊十周年暨九十年代中国社会、中国社会学理论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学者、作者、读者代表及有关方面负责人五十余人出席了研讨会。会议收到论文二十多篇。主编李庆云同志代表编辑部回顾了《社会》十年来所走过的历程。他说,十年前《社会》杂志的诞  相似文献   

15.
我与<学习与探索>结识近20年了.当初,我只是政治学界的一个初出茅庐者.在我国,政治学伴随改革开放而恢复,期间又数度经历风雨,发展颇为曲折.  相似文献   

16.
毛曦 《唐都学刊》1995,(6):61-62
《唐都学刊》创刊十周年座谈会纪要毛曦整理《唐都学刊》是西安联合大学主办的人文社会科学国际标准刊物,她自1985年创刊以来,已走过了艰辛而又辉煌的十年历程,如今这支“古苑新葩”在我国学术百花园中异香独放,引人注目。为了隆重纪念《唐都学刊》创刊十周年,作...  相似文献   

17.
2020年4月,《高校辅导员》迎来创刊十周年。十年来,得益于党和国家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高度重视,得益于各级领导、专家学者的关怀帮助,得益于广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特别是高校辅导员的信任支持,《高校辅导员》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全面落实办刊宗旨,不断提高办刊质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开展工作交流与理论探索的重要园地、推动工作研究与理论创新的重要平台。在创刊十周年之际,部分领导、专家学者、思政骨干及期刊社撰文,回顾《高校辅导员》发展历程,记录与《高校辅导员》之间的故事,对期刊发展提出意见与建议。现将部分文章予以刊发,以飧读者。  相似文献   

18.
19.
《唐都学刊》1995,(4):7-10
十年回首望《唐都》──为《唐都学刊》创刊十周年而作本刊编辑部1985年的金秋,在三秦腹地的关中平原、周秦汉唐的旧部──古城西安,一朵学苑新花,悄悄地绽放了。她,就是被誉为"古苑新葩"的《唐都学刊》。光阴荏苒,日月如梭。回首逝去的岁月,《唐都学刊》从无...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