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 毫秒
1.
在我国社会生产生活方式日益变革的大背景下,包括道德在内的社会意识形式,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多元、多样、多变的复杂情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必须大力加强道德建设,它是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重要方面,也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是一项长期而紧迫的任务。当前,道德建设主要问题是公民的道德意识不强和制度保障的欠缺等。加强公民道德建设,首先要做好宣传教育,其次要有法律和制度作保障,也需要每个人从自身做起,只有这样,才能共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社会。  相似文献   

2.
论道德建设的制度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道德建设所面临的诸多环境之一的道德制度环境,包含外部显性的和内部隐性的道德制度环境.作者试就道德制度环境的必要性、现代转型、当前道德制度环境建设的困境和出路以及道德制度建设原则作一粗略论述.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大学生的道德水准有了长足进步,但在许多方面也经常出现道德失范行为。加强新时期大学生道德建设,必须分析影响因素,探索遵循原则,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4.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迫切需要调整传统道德和道德观念,重新构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规则和行为规范。道德建设、社会规则和行为规范的重新构建,必须坚持集体主义原则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科技产业迅速发展的今天 ,网络作为高速传输各类信息的现代化工具被广泛利用。网络的发展 ,对加快人们的信息交流、拓宽人们的知识面、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创造多姿多彩的生活环境等无疑起了极大作用。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 ,网络具有工具性、虚拟性、开放性、迷人性等特点 ,如不能正确地驾驭它 ,它也可能对社会风气、对人们的精神风貌起负面影响 ,甚至引发思想混乱、道德滑坡、违法乱纪。为防止网络产生消极影响 ,特别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大力加强网络环境下的道德建设。一、充分认识网络道德建设的必要性道德是随着…  相似文献   

6.
文章首先对“道德困境论”和“道德滑坡论”进行辨析,系统地阐述了在新时期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战略意义,并从框架上勾勒出新型道德价值观,深入探讨了道德建设过程中应当突出的重要原则与环节,并高屋建瓴地为加强道德建设指明了方向,对提升新的道德规范,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网络的迅猛发展,传统道德意识、道德规范和道德行为受到了强烈的冲击,网络削弱着人们的道德责任感,自由意识泛滥,道德冷漠现象产生和人际情感疏远。如何在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带来的历史机遇的同时,抵御其消极作用?必须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和管理,引导入网者时信息持扬弃的态度。尤其是青年学生,要教育他们增强对全球网络文化的识别、警觉能力,要教育入网者把网络道德规范和网络技术置于同样重要的层面加以学习。因此,加强网络道德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面对改革和发展中出现的道德问题,不能简单化认识,而要从社会对诸多不和谐现象的反思和中国迈向现代化社会所必然提出的要求去理解。要根据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确立和谐社会所应有的道德基础,寻求道德建设的现实途径,切实推进社会道德风尚的优化,营造和谐社会应有的道德氛围。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社会的各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表现之一就是 :现实生活中各种道德观念同时存在。改革带来的利益分化 ,产生了不同的利益主体 ,形成了不同的利益集团 ,这就不可避免地形成利益的矛盾、冲突、碰撞。它们在道德意识中就突出表现为各种道德观念的碰撞和冲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道德经济 ,因此必须加强道德建设 ,使经济建设道德化、法制化、规范化 ,不能使经济繁荣建立在道德滑坡甚至是道德沦丧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0.
论道德建设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项战略任务,道德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和精神动力。当前我国道德现状并不理想,道德失范现象时有发生,有"道德滑坡"和"道德爬坡"两种争论。针对"道德爬坡",我们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社会道德顺利上坡;针对"道德滑坡",我们应加快和推进制度伦理建设,来遏制社会道德继续下滑。两种措施紧密相连,相辅相成,共同推动道德建设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1.
休谟的道德感是感受赞成与反对之情的一种能力 ,主要针对“道德善恶是由理性认定”的观点而提出的。休谟对道德感理论的重要贡献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 ,他尖锐地批评了理性主义伦理学的观点 ,认为理性与情感在道德判断中的作用是 :理性指出手段 ,情感则选择目的 ,这体现了其道德感理论的自然主义特性 ;其次 ,他视道德感为同情的产物 ,认为我们所赞许的对象不仅直接引起快感 ,同时也是有效用的 ,这体现了其道德感理论的功利主义特点 ;再次 ,他视正义为“人为的”德性 ,主张正义的规则乃是人为的设置 ,这体现了其道德感理论的理性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12.
哈奇森道德感理论的确立标志着苏格兰启蒙运动作为具有一方特色的启蒙运动的开始,同时也为苏格兰启蒙思想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道德感理论是一种以"仁慈"情感为道德判断标准的利他主义伦理学,它树立起"情感高于理性"的信念,并确立了"仁慈"情感在人性中的基础位置.道德感理论不仅改变了英国以"利己"为核心的情感主义伦理学的发展路径,并且在论证利他主义思想的同时,论证了以"仁慈"为核心的公共德性的存在.在为古希腊的四"主德"找到人性论基础的同时,恢复了古典德性之光辉.但是,哈奇森把德性建立在一种抽象的道德感概念之上,注定了这一根基是不牢固的,注定其生命是短暂的.  相似文献   

13.
论道德总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私利他的正道德价值最高,是伦理行为最高境界的应该如何,是道德最高原则,是善的最高原则,是至善;单纯利己的道德价值最低,是伦理行为最低境界的应该如何,是道德最低原则,是善的最低原则,是最低的善;为己利他是利他与利己的混合境界,其道德价值介于无私利他与单纯利己之间,是伦理行为基本境界的应该如何,是道德基本原则,是善的基本原则,是基本的善。利他主义(其代表主要是儒家、墨家、康德、基督教)否定为己利他和单纯利己,而把无私利他奉为评价行为是否道德的唯一准则;合理利己主义(其代表主要是爱尔维修、霍尔巴赫、费尔巴哈、车尔尼雪夫斯基、老子、韩非、梁启超)否定无私利他和单纯利己,而把为己利他奉为评价行为是否道德的唯一准则;个人主义(其代表主要是尼采、海德格尔、萨特、杨朱、庄子)否定无私利他或为己利他,而把单纯利己奉为评价行为是否道德的唯一准则。所以,利他主义与合理利己主义以及个人主义不过是分别夸大无私利他、为己利他、单纯利己三大善原则的片面化真理而已。  相似文献   

14.
追求可持续发展 ,是人类发展观的一个根本性变化。提升成人高校德育实效 ,这是摆在成人高校德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从人的可持续发展观的角度来探讨成人高校德育 ,有利于构建持续发展、实效的成人高校德育 ,从而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  相似文献   

15.
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是治国的双略。最近中央又下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进一步确立了道德建设的重要地位。实施以德治国,落实《纲要》,首要的任务是加强公民的道德教育,通过提高人的内心觉悟和建设人的动机文明来端正人的行为文明。德育作为我国各级各类高校教育的一项重要  相似文献   

16.
深化“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改革 ,增强实效性 ,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新世纪优秀人才的客观需要。准确把握课程特点是前提 ;深化课堂教学艺术是基础 ;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是关键  相似文献   

17.
搞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必须重视政治文明建设实效的取得.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实效的内涵,就会明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实效性问题的重要性,就会知道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实效的取得需要经过一个艰难、长期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道德认同是指人与道德同一或统一的过程和状态,是人们从内心上对社会道德价值、道德观念、道德规范等等的接受和认可,其发生的人学基础在于人的生命同一性,现实依据在于人的社会化需要,心理发生机制在于人的同情情感;道德认同类型多样,是一个在精神机制、社会机制和心理机制推动下内部世界、自我、道德、外部世界等要素和谐运行的有机系统;在价值多元、文化多样、社会差异凸显的现代社会,主体价值诉求与社会道德价值要求会经常出现不一致,从而引发道德认同危机,但正是在这种克服危机的过程中,人类道德不断走向进步。  相似文献   

19.
《十日谈》的理论基础和道德原则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日谈>以100个故事的形式开近代短篇小说之先河.这100个故事虽然取材于古代世界和现实生活、意大利本土和世界各国,但却有一个共同的理论基础和道德原则,从而在各个故事中形成一个共同的思想倾向.这个共同的理论基础和道德原则,就是以自然本性为核心的人性理论;以追求现世幸福为棱心的幸福主义原则.我们在研究<十日谈>的过程中,只要抓住了这个理论基础和道德原则,就能抓住解开各个故事之迷的钥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