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进出口贸易对一国的经济增长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文章从湖北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利用数 学模型,对湖北省外贸与GDP增长的关系进行分析,为其经济的发展提供一个理论导向,以促进湖北省外贸的 发展和湖北省经济规模的壮大。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调查及系统分析等方法对湖北省地方高校科研竞争力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对策,为提高湖北省地方高校科研水平、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3.
淡水渔业是我国农村经济中的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更是湖北省的优势产业。根据1996--2007年湖北省淡水渔业投入产出数据,建立了湖北省淡水渔业C-D生产函数。实证结果表明,湖北省淡水渔业产量的主要因素影响程度排序依次是养殖面积、劳动力投入、资本投入,且规模报酬递增,进一步比较分析各投入要素的贡献率发现,各要素贡献率大小排序依次为劳动力、资本投入、养殖面积,由此证明了湖北省淡水渔业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特征,并据此提出了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大技术培训力度、加大产业整合力度,促进湖北省淡水渔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农村文化转型是社会转型的重要组成,决定着湖北省现代化的最终实现。由于户籍制度的存在、农村经济发展的滞后、城乡文化的冲突以及大众传播的"城市中心主义"等因素的影响,致使湖北省农村文化转型陷入了困境。而废除户籍制度、加速"三化"进程,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革大众传播体制、引导湖北省农村文化发展,以及加强城乡关联、促进文化整合是湖北省农村文化转型走出困境的道路选择。  相似文献   

5.
湖北省实现农民家庭经营收入持续增长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北省目前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家庭经营收入,农民家庭经营状况决定着家庭收入水平的高低。分析湖北省农民家庭经营收入的现状及其特点,提出了湖北省要以资源禀赋为基础,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第二、第三产业;努力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业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逐步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为农民家庭经营提供好的环境和服务。  相似文献   

6.
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农业科技进步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农业科学技术进步理论 ,分析了在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中重视农业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意义 :能有效促进农业产量的大幅度提高 ,实现农业大省的产量目标 ,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增加全省农民收入 ,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并构建了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中农业技术创新的三种模式。  相似文献   

7.
中国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将湖北省界定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区域发展、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湖北省的资源环境状况能否成为构建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需要注重对资源环境政策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一全国教育学院学报窗首届专栏工作研讨会于1988年11月23日至26日在武汉教育学院举行。出席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教育学院学报的代表30余人。会议主题是:加强全国教育学院学报横向协作,促进全国教育学院学报共同发展。湖北省和武汉市有关方面的领导同志、湖北省高等学校学报研究会的负责同志、湖北省和武汉市出版界的负责同志、武汉教育学院党政主要领导同志到会看望了代表并对会议表示  相似文献   

9.
中国产业转移步入新的阶段,湖北省在产业承接中表现突出.湖北省1990-2012年的相关数据表明,产业转移对承接地的影响有利有弊:正面影响是推进产业高级化、开发劳动力资源、促进城镇化,负面影响则是导致产业结构合理性下降.湖北省承接的产业主要以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为主,第二产业增加值快速增长,而吸引的新增就业较少.随着产业转移的推进,产业转移对城镇化的推动作用将不断减弱,产业结构合理性也有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0.
经济学理论认为基础设施作为一种资本投资,既可以直接促进经济的发展,又可以通过其溢出效应间接促进经济增长。利用C-D生产函数对湖北省1996-2010年间的基础设施投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湖北省1996-2010年间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产出弹性为0.106,一般固定资产投资的产出弹性为0.704,农村劳动力的产出弹性为0.296;虽然湖北省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产出弹性不及一般固定资产投资和劳动力的产出弹性,但是对于湖北农村经济总量函数有着规模报酬递增的作用。政府应集中资本发展具有前后向关联较大、短期投资回报较快的直接生产部门;但同时也应维持基础设施部门一定的投资规模,为直接生产部门和湖北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给予物质保障和动力支撑。  相似文献   

11.
以湖北省2001-2009年时间序列数据为基础,在生态足迹框架下应用能值分析理论,结合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万元GDP生态足迹和生态经济系统发展能力等3项指标动态分析研究湖北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结果表明:经过9年的综合整治与规划,湖北省自然资源利用效率、生态足迹分配程度以及经济发展状况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和提高,但仍存在以下问题:自然资源供需不合理,湖北省生态赤字逐渐增加;自然资源组分结构变化明显,牧草地、化石燃料用地扩张速率过快;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虽有显著增长,但生态足迹整体分配不均;万元GDP生态足迹下降趋势明显,整体资源利用效率较低;生态经济系统发展能力虽呈现上升趋势,但现状欠佳。因此,积极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和自然资源分配利用方式是促进湖北省生态环境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文章分析了湖北省县域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湖北大力发展县域产业集群的重要意义,提出了促进湖北县域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胡明 《社区》2010,(31):22-23
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采用"四步法"推进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拓宽了在职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途径,增强了社区党建工作力量,推动了和谐社区建设,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三峡工程外迁农村移民稳定与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湖北省当阳市三峡工程外迁农村移民进行实地调查,发现移民已逐步适应安置地的生活,但是仍然存在着生产、生活及心理各方面的问题。因此,促进移民长期稳定与发展还需加强移民后期扶持工作,完善生活保障体系,重建社会网络,促进移民融合。  相似文献   

15.
基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理论,运用1978—200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以及脉冲响应分析,对湖北省金融发展的经济效应进行了探究。结果显示,湖北省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长期保持着稳定的关系,金融发展能够促进经济的增长,但在短期没有明显的因果关系,反之,经济的增长带动了金融发展。在此基础上,文...  相似文献   

16.
提升区域能源效率是完成国家节能降耗目标的主要方法之一.基于2001-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DEA视窗分析方法测算河南省、湖北省和广东省的能源效率,通过1阶N变量的灰色系统模型(GM(1,N)模型)分析区域能源效率演化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河南省和湖北省的能源效率呈现先下滑后上升的演化趋势;广东省能源效率在考察的3个省份中一直处于领先水平,呈现平稳发展的演化态势;对河南省和广东省能源效率影响最大的正向促进因素均为工业结构,对湖北能源效率影响最大的正向促进因素为城市化,而经济结构则是河南省、湖北省和广东省能源效率提升的最突出制约因素.根据研究结果,不同地区应该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进一步提升能源效率.  相似文献   

17.
为了促进基层社区更加科学合理地配置社区工作岗位和人员,华中师范大学城市社区建设研究中心最近通过对湖北省武汉市69个不同类型的社区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分析了社区工作岗位设置和人员配备中需要权衡的各种因素,  相似文献   

18.
高校加强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建设符合高校体育教育的要求,并能完善和丰富高校体育课堂的教学内容,能够促进大学生身体素质与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目前,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湖北省高校中的普及程度还不够,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民族传统体育竞技人才培养与竞赛成绩不俗。通过政策持续的扶持,加强学科研究,加快专业建设,以及做好普及与推广等工作,民族传统体育在湖北省高校的开展将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19.
陈智敏 《社区》2011,(12):27-28
生病了,去大医院还是去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前,很多患者认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疗条件不好,医生的水平不高。针对此现象,湖北省武汉市、区两级政府出台了多项保障政策促进社  相似文献   

20.
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是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和抓手。利用湖北省159个村的调查数据,对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状况进行评估。整体来看,湖北省乡村旅游处于起步阶段,发展水平较低,发展空间较大。具体来说,湖北省乡村旅游自然资源丰富多样且具有差异性;文化资源绚丽多彩、民风民俗异彩纷呈,具有丰富内涵;乡村内外通联性较好,但配套设施及公共服务水平不高;各村能够初步利用自身资源打造特色产品,推出旅游服务;品质化发展方式多样,发展质量较差;产业融合形式多样但融合度较低;联结带动机制不健全,对各类村民的就业带动能力不足。相应的对策建议为:要以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为基本遵循;因地制宜,结合自身自然资源,促进本地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善加利用乡村文化,大力挖掘乡村文化资源的旅游价值;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打通乡村内外循环;深入挖掘资源潜力,凸显地域特色;实施创新驱动,探索高品质发展之路;注重融合发展,提高融合水平,创新融合形式;充分考虑社会效益,完善联结机制,促进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