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有时候真滑稽”,她微笑着说。“说实在,我的丈夫是一个十足的奥赛罗。有时我真后悔嫁给了他。”“什么意思?”我迷惑不解地望着她。“哦,你还不知道那桩事吧?三个星期之前,我和我丈夫一起穿越广场往家走着。正当我们路过一盏街灯时,一个脸色苍白,头发乌黑的男人站在一边朝我瞟了  相似文献   

2.
《半岛新生活》2001,(5):26-28
“我一辈子都记得第一次见她时,她当时穿的衣服、鞋子的颜色、款式,头发的样子……”“她走的那年是1998年的年底,我记得是过完平安夜她的生日后的第三天。她的生日是平安夜……”“我的收入日益增多,可我的心已是一片荒漠。我觉得世间已再没有什么值得我珍惜……”  相似文献   

3.
尹鸣 《东西南北》2009,(1):22-22
房间里,烛光摇曳,哀乐悠扬,布满鲜花的祭坛前,卜相珠宣读自己的遗嘱,哽咽不已,“真不敢相信今天是我活着的最后一天。”“老公,今天是我们相聚的最后一天,我想对你说,对不起,我常常只想到自己,也不是个体贴的妻子。爸爸妈妈,想到你们,我只想哭,我爱你们。”说到这儿,她已泣不成声,哭倒在地。接着,她被扶进棺材躺下,等着“下葬”。  相似文献   

4.
这个女贼很特别!——一只偷官员。她搬走香烟、购物卡、冬虫夏草,以及码着的钱。在拥抱金钱的欢愉中,她越来越相信其中自有正义,也渴望他人相信一“他们都是贪官,我只偷他们的。他们一样是偷。”  相似文献   

5.
笑话     
逃跑 一青年女子刚刚学会开汽车。一天她小心地开着车子去公司.在路上.她忽然看见电线杆上一个工人正在做工。“混蛋!即使我开车的本领不高,你也不必逃得这么高啊!”她生气地对着那工人喊道。  相似文献   

6.
在遥远的国度有一个无名小镇,一个产妇抱着刚刚出生的孩子,她刚刚忍受了分娩的剧痛把婴孩带到人世。她把婴孩的嘴唇紧压到自己的胸脯上,婴孩却一动不动。“他死了呀!”接生婆说。“没有,”产妇说,“我觉着他在吸奶呢。”她的谎言像是一个魔咒——这个已经死去的婴儿睁开他紧闭的眼睛,踢着他僵直的双腿。  相似文献   

7.
贺喜     
今年以来妻子随份子的事越来越多,起初她只是参加朋友的婚宴,但是到了后来不管哪位朋友的小狗小猫生了崽,也会向她发出贺喜之约。一天妻子对我说:“这样下去亏损太严重了,我得出个题目也让她们来给咱贺喜。”我说:“办婚宴咱们没得想,迁新居时机不成熟,想养个小狗小猫你又……”此时妻子一拍大腿说:“有了,你不是养着一条银龙鱼吗?就让它生崽好了。”我哈哈大笑说:“那可是条雄性鱼,怎么可能会生出小崽?”妻子说:“你认为她们能认出公母?你就等着瞧好吧!”  相似文献   

8.
戎华 《东西南北》2009,(5):33-33
有个朋友和我说过这样一件事:她的先生偶然去菜市场买鱼,在讨价还价的时候,被卖鱼人抢白:“你的夫人总在我这买鱼,她从来不问价,她是我的老客户,我都是给她最新鲜的鱼,最便宜的价格。”她的先生很疑惑:“你怎么知道我的夫人是谁?”卖鱼人说:“她每次付钱,打开钱包,我就会看到你的照片,看过多少次了,我认识你!”  相似文献   

9.
别无选择     
长江 《东西南北》2009,(12):33-33
我一路走去,街上东一个,西一个,站着一些分发广告的青年男女。一个腼腆的女孩朝我走来,发给我两张广告。我问她:“你为什么给我两张同样的广告单呢?”女孩羞涩一笑:“我们有任务的,发完这些,才可以回家。”我笑了,头顶是毒辣辣的阳光,我点点头,表示理解。  相似文献   

10.
宁浩 《东西南北》2009,(9):15-15
我和妻子爱娜完全是被绑到一起去的,绑着我们的那根绳子叫“贫穷”。 剩下最后一个馒头,你让我、我让你;为了熬过没有暖气的寒夜,一人一口地轮流抿一小瓶二锅头取暖;为了让我吃一口热的,她把刚烤好的红薯捂在胸口跑回来;我半夜去敲药店的门,给她买感冒药……穷日子让我俩相依为命,这种务实的爱却让我们都觉得心里很有底。  相似文献   

11.
去年10月,在苏北一个偏僻的小村里发生了一幕令人心痛的悲剧:一个作风正派、性格温柔的新娘在她婚后第三天便服毒自杀了。新娘自杀,引起了世人对她的丈夫王晓春的义愤。新娘的父亲怒不可遏,一把揪住新郎的头发说:“我一个好端端的女儿过门才三天,你就把她害死了,你还我的女儿……”然而新郎并未杀害新娘呀,他蒙受着不白之冤却又有口难  相似文献   

12.
“求真”,对于文明社会的人永远,是一块质朴与理性相交融的园地。文明社会的进程不断发展着人们的需求,提高着人们对“真”的理喻,而人在文明的进化之中又不断打开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大门,使“真”闪烁出“理性之美”——“生命之美”。在这个意义上,与“真”吻合代表了人的生命活动的一种境界。假如我说,“求真”是现代女性一份极平常的生活,又是一份“奢侈”的梦,你是否会认为我搅混了一个简单的命题? 说它是一份极平常的生活,是因为历史的车轮已驶到了廿世纪向廿一世纪过渡的交替岁月。同一个地球上相当数量的妇女已获得了与男子基本相同的社会权利,而在中国享受男女平等权利的女士们已自豪地度过了近半个世纪的历程,这难道还不足以使现代妇女(这里主要是指城市职业妇女)去赢得一份属于自己真实愿望的生活吗?  相似文献   

13.
我决无指责别人孩子的意思,但前不久在一家鞋店遇到的一件事却让我耿耿于怀。当时一位母亲正带着两个孩子在逛这家鞋店,她那8岁的女儿看上了一双精美别致的舞鞋,于是就向母亲提出了索买要求,她先是哀求,随即是哄骗,接着又是威胁,最后便开始大吵大闹,嘴里却一直不停地喊:“妈妈,我就是要那双舞鞋,给我买吧。”刚给小弟弟买过东西的母亲一边拉着小女孩的手,一边轻轻地说:“不行。”就这样母女俩大约僵持了10分钟,最后,那位母亲让步了,她转身对售货员说:“买一双那种漆皮舞鞋,其它东西不要了。”对孩子的票买要求让步绝对是…  相似文献   

14.
在经济衰退的大气候下,日本的男人面对失业的压力,身兼二职打工赚钱的劳累生活。而日本的职业女性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形势下,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四处“充电”,以致普遍患上了一种被称为“学校依赖症”的心理疾病。(一)当友希小姐刚从大学毕业寻找工作的时候情绪就十分低落,总被一种“自己的就业是失败的”思绪纠缠着。其实友希的大学成绩并不差,还去过美国留学,大四的时候她的教授甚至劝她考研究生继续深造。但她的就业经历却并不怎么顺利。她没能进入自己向往的大公司任职,而在东京市内的一家百货店里找了一份工作。“当时我觉得十…  相似文献   

15.
春天。实验室来了一位周身洋溢着青春热情的姑娘。她细心踏实,虚心好学,尊重他人,助人为乐。她的出现使原来单调的工作充满了乐趣。病中我去看望她,她待我如上宾。归途愉快的回忆竟不知不觉走错了路。啊,那是一个多么愉快的春天。夏天。出差千里之外,她的倩影总是浮现在我眼前,我意识到:我爱上了那姑娘。我的妻子从未在我的心灵上产生过如此神奇的力量。我们没有经历过真诚的友谊、热烈的恋爱,而于“革命化”岁月结合在一起,婚后共同的生活犹如把两杯水合在一起那样平凡。但十多年来,我们决不同于那种水火不相容的夫妻,而且我们还有一个活泼可爱的儿子。我不可能拆散这个家,我也不忍心伤害忠厚善良的妻子。我决定和那位姑娘之间保持最一般的同事关系。从此,她主动帮助我干活,我淡淡地拒绝了;她帮我打来午饭,我没有吃,而泡了一包方便面条;她要帮我抄稿子,我冷冷地说:“不用了”。我不敢看她委屈的眼睛,我恨自己的虚伪,也冲击着她,冲击着含苞欲开的友谊之花。秋天。天真纯洁的姑娘自以为做错了什么事,工作更主动、待我更热情了,越对她冷淡,越感到她善良,可爱,可我必需对自己妻子和儿子负责。原想深埋自己的感情,作为一个人的秘密,但看来不能自然平息于内心了。我终于向她讲了一切。她一言不发,两颗大大的泪珠从眼里滚了出来。自然融洽的关系从此不见了。她的眼神是嫌弃、鄙视、还是怨恨,我多次窥探,始终未能弄清楚,永远也难以弄明白,因为,不久她就调走了。嗳,秋风瑟瑟,瑟瑟秋风。我常想,我的做法对不对呢?我觉得自己是对的。我保存了一个家庭,保护了一个年轻姑娘的未来和幸福,获得了心灵永久的安宁。  相似文献   

16.
顾艳 《东西南北》2010,(12):25-25
那是一家快餐店,地处闹市,生意兴隆。 有一天,一位年轻的女子抱着小婴儿来到店里,她想为孩子买点喝的。不过,满店都是可乐、雪碧之类的冷饮,实在不适合小婴儿。左看右看,她终于发现,店里有台饮水机,里面的纯净水,倒可以让孩子喝一点。于是,她试探地问服务员:“你好,能给我一杯水吗?”服务员看她一眼,随口说道:“拿杯子来。”她一愣,赶紧说:“对不起,我没有杯子。”  相似文献   

17.
积雪草 《东西南北》2009,(10):24-24
同事小赵是个时尚的都市女子,一直恪守着只恋爱不结婚这条准则,吃吃茶聊聊天,卿卿我我甜甜蜜蜜都可以,但是就是不可以跟她提结婚的事,谁提她跟谁急。我问:“恐婚吧?”她白了我一眼,恐婚倒不至于,可是一想起要和那个人朝夕相对,相看生厌,最后分手,还不如维持现状。不用说,这是典型的悲观论者。  相似文献   

18.
王永福 《社会工作》2008,(19):64-64
2001年3月,我从部队转业分配到县民政局工作,上班第一天在办公室桌上看到一本《社会工作》杂志,随手翻开一看,就立即被里面的栏目和内容所吸引。没想到第一次和《社会工作》杂志有了“约会”,竟和她“一见钟情”,坠入“情网”,从此,我与她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9.
说起来有些惭愧,身为沈阳人,一共只去过三次铁西区的兴顺街,而且,三次都与“吃”有关. 第一次去兴顺街是在20世纪80年代,是姥姥骑着自行车驮我去的,为的是买白菜.那是一个冬日,虽说是下午四点才供应白菜,可是不到两点,姥姥就与大家一同排起了长队.姥姥一手拉着才几岁的我,一手提着菜篮子,还嘱咐我注意她的口袋,小心粮票掉出来.那时的冬天特别冷,我的脚都冻麻了,一边流着鼻涕一边央求姥姥说:“我再也不吃白菜了,我们回家吧.”  相似文献   

20.
人们都以“夫人”来尊称她,一部以她为原型的传记类电影《夫人》已经开始在世界范围公映。和二十年前初次被软禁时相比,她的祖国和人民也在发生着显著的改变,在缅甸人民心里,她就是希望与信念的源泉。人们对被称为“缅甸曼德拉”的“完美囚徒”——昂山素季,依然保持着不变的尊敬与爱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