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中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革命与建设实践的历史选择,也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最适合中国国情的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共同的政治目标和思想基础是这一政治制度的基石。作为民主党派领导成员,要尊重历史的选择,对这一基本的政治制度,不仅要有高度的政治认同感和政治把握能力,而且还要在政治实践中不断增强对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信念和决心,不断加强个人修养,努力提高领导能力,做一个合格的民主党派领导成员。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时期面临着极其严峻的困难与危机,不仅要应对日军对于敌后抗日根据地的野蛮进攻、国民党反动派对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严重破坏,还要纠正当时党内存在的“左”、右倾错误、克服根据地内严重的物资短缺等困难。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的领导下,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通过分清路线是非教育全党、统一思想,逐一化解了经济、政治、军事和思想建设等方面重大困难与危机,为之后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尤其为今天战胜新冠疫情、克服在险恶的国际局势背景下继续推进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困难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有崇高为民情怀、深刻思想内涵及重大现实意义。开展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的制度化建设,不仅需要在党内进行,还要将其价值取向融入到国家法律规范体系以及社会风俗之中,以此实现初心使命全面制度化的多维路径。要制定初心使命的相关党内法规,并将初心使命作为基本立法原则精神融入其他党内法规,使其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基本行为规则。要将初心使命的价值取向作为法律原则融入新制或修改的相关法律,以及行政执法、司法、法律监督、问责、守法、自我纠错等各个环节。还要从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的层面将初心使命融入社会风俗,让社会风俗的价值取向与初心使命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4.
无论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还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都是一个里程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党员队伍不断壮大;指导思想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中国共产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党的国际形象得到提升。中国共产党的面貌焕然一新。  相似文献   

5.
研究中国共产党社会公正思想对加强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实现社会和谐,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目前,中国学者对中国共产党社会公正思想的研究主要表现为对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的社会公正思想的研究,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研究质量和数量难以适应中国共产党社会公正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指导地位,另外,如何处理作为局部的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的社会公正思想与作为整体的中国共产党社会公正思想也是研究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6.
增强中国共产党政治功能是中国共产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是人民性政党,其政治功能包括领导、宣传、组织、动员和凝聚等方面,它们互为联系、有机统一。政党政治功能只有得到实践表达才能真正发挥引领国家与社会的作用。共同缔造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创新群众工作为基础,以塑造党群共同体为关键,着力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体系。共同缔造的本质是在党组织的领导下,通过宣传、组织、动员和凝聚基层群众,共同创造美好幸福生活。中国共产党政治功能的实践与共同缔造的行动理念和行动路径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和契合性。共同缔造深刻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政治功能的内涵,是对中国共产党政治功能的实践和表达,具有普遍性的方法论价值。  相似文献   

7.
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要想准确认知和把握党的自我革命,既要有一般性的抽象分析,还要有具体性的现实验证。遵循从马克思主义政党一般性解读到中国共产党现实性的阐释的逻辑脉络,深刻阐释党的自我革命内在可能性和现实性。人民性、革命性、批判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先进性、纯洁性、创新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内在要求,党的自我革命贯穿其中。从可能性出发,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目标和追求是自我革命可能性的内在根据,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经验则是从实践的视角证明了自我革命的可能性;从现实性出发,中国共产党自身具备的基本条件给自我革命提供了毋庸置疑的现实性,完善的制度体系、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严密的组织体系、坚强的领导核心等,是党的自我革命变为现实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8.
“不断革命”是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标识。丰富的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和丰厚政治资源。始终高扬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夺取政权需要革命精神,推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样需要革命精神。对于不断发展的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而言,中国共产党以自我革命推动社会革命未有穷期。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在完成历史使命担当的历史进程中,处理好理想与现实、资本与劳动、政府与市场、科技与社会、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关系,都需要不断增强革命精神。“革命理想高于天”诠释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努力奋斗的坚定意志。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内涵是中国共产党执掌全部国家政权,外延不仅包括国家事务,而且涉及社会生活,本质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无论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内涵、外延还是本质来看,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的实质都是依宪执政。  相似文献   

10.
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走过了整整60年的辉煌历程。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至今,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取得举世瞩目伟大成就的同时,也经历了来自国内外各种风险的考验。面对新世纪、新形势、新任务,踏上新的历史征程的时候,回顾中国共产党风雨60年面临的各种风险考验;总结中国共产党抵御各种风险考验的主要经验;把握中国共产党应对各种风险考验的重要启示,是理论界当前的重要理论与实践课题,也是应对充满机遇与希望、充满风险和挑战的21世纪,肩负起民族振兴重任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光荣使命。  相似文献   

11.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中国共产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是新时期党建的根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发展和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最重要的职责。只有按照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要求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 ,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拒腐防变能力 ,才能以新的面貌和更强大的战斗力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完成新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12.
1945年8月日帝投降后,国共两党在东北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在此过程中,国共两党对朝鲜人实行了截然不同的民族政策,不仅对朝鲜人的归国和定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东北解放战争的顺利进行.国民党视东北朝鲜人为侨民,制定了将其全部遣送回国的基本方针,对其财产则视为日伪遗产予以全部没收或扣押.结果,国民党“收复区”内的大部分朝鲜人或归国,或前往共产党“解放区”.与此相反,共产党尊重东北朝鲜人的民族感情和意愿,主张赋予他们“双重国籍”,在土地改革中给予其土地所有权,这为大部分朝鲜人放弃归国而定居中国东北创造了条件,进而使得他们自愿投入到共产党领导的东北解放战争的洪流中,并最终发展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新成员——中国朝鲜族.  相似文献   

13.
由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新形势、新任务使得党的自身转变更为迫切。党的自身转变向何处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方针,进一步发展党内民主,实现执政法治化,是党的自身转变的目标取向。  相似文献   

14.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唯一宗旨,这一宗旨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决不允许党员干部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凌驾于人民群众之上,更不允许形成一个鱼肉人民的特殊阶层。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坚决同违背这一宗旨的各种腐败行为进行坚决的斗争。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同腐败不断进行斗争的历史。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几代领导人对此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巨大的贡献,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反腐的任务依然艰巨,特别是在如何发挥人民群众的作用方面更值得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5.
解放战争时期,东北的国民党“政治土匪”利用日伪时期留下来的民族问题和矛盾,对东北朝鲜族人民加以迫害,使他们流离失所。相反,中国共产党自六大以来一直把东北朝鲜族作为我国境内的少数民族之一,对他们加以保护,歼灭了在朝鲜族地区胡作非为的“匪帮”,进行土地革命,让朝鲜族人民分得土地,提高了朝鲜族当家做主的主人翁意识,充分体现了我党传统的民族平等政策。  相似文献   

16.
执政为民从本质上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理念,揭示了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根本要求。认真解读并深刻领会执政的内涵,执政的主客体及执政为民的评判标准与终极价值,对于自觉贯彻"执政为民"的理念,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进一步强化党的执政合法性与合理性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贯穿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内容和根本归结点是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它进一步表明了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行为准则,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重视,也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本质要求。为此,要做到: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正确地妥善地处理好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各种利益关系,特别是首先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相似文献   

18.
和谐世界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世纪新阶段提出的旨在正确处理国际关系的重大理论创新,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作为国家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世界理念成为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的新指针。中国共产党在政党外交中认真贯彻落实和谐世界理念,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展现出新的风貌和特色,明确主张统筹兼顾国家利益和全人类利益,强调各种文明和而不同、兼容并包,更加注重倡导以人为本,着力谋求大国政党深化机制性交往,特别重视树立中国共产党的良好国际形象。这些中国特色政党外交新特色将为中国共产党开拓更加广阔的舞台,有力的增进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友谊,推进国际社会民主化。  相似文献   

19.
全面抗战时期,共产国际、联共(布)对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给予了密切关注:维护毛泽东在中共党内的领袖权威;帮助中共开展马列宁主义学习教育;指示中共拓展党组织和健全组织制度;建议中共加强干部管理工作;规劝中共纠正整风运动中的偏差。共产国际、联共(布)的这种关注,对于中共加强自身建设及其领导人民争取抗战的胜利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党群关系是当今中国社会至关重要的一组关系。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重要执政基础,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的联系,是中国共产党永恒的课题;教育、引导人民群众进步是中国共产党义不容辞的责任。党群关系状况令人关注,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也层出不穷。然而,在深入进行党群关系理论研究之前,有必要澄清几个基础性的问题,比如党群关系的由来;党群关系的基本内涵;党群关系的根本性质;党群关系理论研究的渊源;关于“新时期”这一名词的内涵的界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