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刘太祥 《南都学坛》2012,32(5):1-13
秦汉重视加强北部边防建设,一是边防军队力量建设,派重兵驻防北边,主要有边郡兵、将屯兵、屯田兵和民族兵等,形成了比较强大的边防军事力量;二是边防的军事设施建设,大规模修筑边塞防御工程,建城筑堡,修障造燧,开拓道路,修筑的垣墙、城障、亭燧、烽台、关隘、军用道路和粮秣武库等军事设施,具有战斗、指挥、观察、通信、隐藏等综合功能,奠定了御敌、反击的坚实基础;三是边防经济建设,实施移民实边、积粟输边、军队屯边的移民屯垦政策,增强边防经济实力;四是边防防御能力建设,配置精良的武器装备,提高武器装备的技术性能,采用激励政策,用人以能,考核以绩,晋升以功,对违法失职的边防军追究责任,充分调动边防军提高技能的积极性,加强军事训练,发展骑兵部队,提高军队技术水平,建设精锐之师、无敌之师;五是边防和谐社会建设,对少数民族一方面施以缔约媾和、赏赐怀柔等恩德,另一方面武力征讨,施加威力,示以惩罚,还加强对待少数民族的防御,有备无患。秦汉北部边防建设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建章立制,二是财政投入力度大,保障了北部边防建设的正常有序进行。秦汉北部边防建设,增强了边防军事力量,提高了边防军的防御能力,有效地抵御外敌入侵,确保了边防的安全,巩固与维护了中原内腹地区的社会安定和经济繁荣,促进了北边地区的经济开发,加速了民族融合。  相似文献   

2.
宋元时期,由于唐末五代十国战乱及国防、交通、漕运等诸多方面的滞因,西北最膏沃的关中顿失立都之势.经宋、辽、夏、金、元的鼎立和对峙,及至大元的统一,以西北屯田巩固边防,这对扩大耕地面积、发展经济,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国家负担和人民的徭役,促进了民族融合.这一时期汉族自东、南之地迁入西北,俾耕自赡的移民屯垦政策,不仅加强了西北边疆与中原内地在农业生产技术方面的交流,而且加速了西北一些少数民族族群汉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3.
张方平是北宋时期一位重要人物。面对当时西北边防来自西夏的威胁,他提出了“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发展边防生产,外交上扼制西夏等主张,这对加强当时西北边防安全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清朝统一新疆之后 ,在当地长期实行军府管理制。这对于巩固西北边防、抵御沙俄侵略、稳定社会秩序、发展经济和文化、加强民族团结、防止分裂割据、维护国家统一 ,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清代新疆军府制的内容丰富而复杂 ,深入了解其内容 ,能更好地认识边疆管理制度和民族政策 ,了解清朝治理和开发新疆所采取的各项政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5.
洋务运动以加强国防为目的,促进了国家近代化的发展和传统外交向近代外交的过渡,对西北边防产生了 积极的作用,其主要表现是武器装备的更新、军队素质的提高、外交实力的增强等,其直接效果是新疆的收复、《中 俄伊犁条约》的签订和西北边防的巩固。  相似文献   

6.
两汉时期,政府采用属国制度管理归附的少数民族部落,组建性质特殊的属国军队并形成建制,戍守边防。属国兵建制的发展有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数量由少增多。它与中原军相比较具有领导制度不尽一致、兵役制度不同、兵种有别等特点。自汉武帝后,属国兵成为汉朝边防线上一支重要的武装力量,不仅巩固了汉代边疆,奠定了中国疆域的基础,有利于当时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同时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交融,也是汉王朝边防思想和政策在边地的实际运用与体现,给以后历代王朝处理民族问题提供了借鉴和启迪。  相似文献   

7.
林则徐在新疆的历史功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洁 《南都学坛》2007,27(2):40-41
“虎门销烟”成为英国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借口,林则徐由此获罪,被贬新疆,他不计个人得失,积极奔走于新疆各地,从事募民屯垦、勘察南疆、兴修水利、疾呼加强西北塞防等,为当地的经济、文化的发展和边防的巩固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北宋西北边区位居宋夏边防要冲,民族分布众多、成分复杂。为了加强对西北缘边的统治,政府制定了许多针对西北边区诸族的民族法律法规,但其处罚原则与内地存在着很大的差别。本文试从处刑原则与刑罚实施、法律政策与民族政策相参为用等四个方面,探讨北宋西北边区民族法律法规中的罚则制度及其鲜明的民族和地域特色。  相似文献   

9.
古代西北屯田开发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古代西北开发主要是农业开发 ,而农业开发的主要方式是屯田开发。本文就古代西北屯田开发思想、屯田开发特点作简要论述。屯田开发促进了西北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 ,巩固了西北边防 ,也推动了西北与中原的经济、文化交流与民族融合 ,同时也造成西北生态环境一定程度的恶化。到古代晚期 ,这种主要靠投入劳动力和扩大土地开垦面积的农业开发方式已显简单、落后。  相似文献   

10.
抗战时期的西北考察活动与西北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时期 ,由于国家政策导向及西北战略地位和西北边防形势日益严峻等原因 ,国人对西北的考察活动渐趋增多 ,规模亦日益扩大 ,其中既有国民政府组织的以政府行为为主的考察 ,也有各种社会团体、个人自发组织的考察活动。这些大大小小的考察活动 ,一方面是时代的产物 ,另一方面对调查西北自然和矿产资源状况、推动西北开发热潮的兴起和政府开发西北政策及措施的制定等 ,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武帝以前高祖、惠帝和高后时期,由于国势不振,汉朝试图通过和亲来“约束”匈奴侵扰。但是,匈奴一再背约的现实,迫使汉朝统治者对以往单纯依靠和亲以消弭匈奴入寇的政策进行反思和调整。文景之世,在继续与匈奴和亲的同时,还采取了向西北边地移民和入粟于边以拜爵、除罪,建立官营牧马苑和鼓励民间养马等积极防御措施,使汉朝在西、北边塞的被动局面有所改变,从而为汉武帝武力反击匈奴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2.
汉武帝时期,经学思想与政治由各自发展而汇入同一时代脉搏.作为这一时期的"儒者宗",董仲舒努力改造儒学,使之成为实用于社会和国家的意识形态,其"大一统"学说适应了汉武帝"德润四海"的需求,从而完成了儒学由上到下的过渡.但是由于汉匈战争,董仲舒的思想对匈奴并没有机会施展.由于有唐蒙凿路和张骞考察所奠定的基础,汉武帝决心对西南夷进行开拓与经营.因西南夷地理位置特殊,且在"四夷"中军事实力最弱,不会对中原王朝构成威胁.当汉王朝把军队集中于北部边郡,便不可能对西南夷采取像对匈奴一样的武力攻伐.对西南夷的经略实为汉王朝推广董仲舒"大一统"的思想提供了空间.这一儒学思想的实施集中体现在西南夷的开拓道路、置吏及移民方面.汉朝经略西南夷成为董仲舒思想在对待夷夏问题上的第一次成功实践.西南夷的开拓奠定了儒学的正宗地位.董仲舒"大一统"思想成为此后各代王朝的主导思想,对当今加强民族团结、发展民族经济与文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西部信息化与发展信息产业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信息技术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信息产业也已经成为新世纪具有强劲发展实力的经济增长点。西部地区这实施大开发战略 ,实现超越式发展目标 ,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 ,提高国民经济发展的质量与素质 ,必须重视信息化推进和信息产业发展。但西部推进信息化和发展信息产业的基础条件较差 ,发展速度亟待进一步加快 ,发展层次亟待进一步提升 ,因此 ,必须要有超常规的强有力措施 ,需要作为“一号工程”来实施  相似文献   

14.
宋超 《南都学坛》2005,25(3):1-5
郡之建置源于边地,最初主要是着眼于军事功能。秦汉时期,毗邻匈奴的北境诸边郡,是中原地区与匈奴相对峙的主要区域。负责全郡事务的最高长官———郡太守,以及辅佐太守的军事长官都尉,除与内郡具有相同的职责外,还肩负着防范匈奴侵扰的重任,在与匈奴的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东汉初年,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造成匈奴分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内在的历史原因,又有外部因素的影响。争夺单于继承权的斗争直接导致了匈奴的分裂。匈奴贵族归汉事件的屡屡出现;政治制度的不完善;汉匈联系的加强、南北差距加大,使匈奴从内部逐渐瓦解,促使国家走向分裂。自然灾害严重、汉政府和其他民族政权的军事打击以及王莽的民族政策影响,使匈奴内乱加剧,加速了匈奴的分裂。  相似文献   

16.
公元前2世纪张骞出使西域,中央集权国家开始正式开辟、经营丝绸之路,并将其逐步纳入大一统的国家统治体系。丝绸之路战略地位特殊,是历史上中原王朝与北方势力长期对峙,激烈争夺的对象,为确保边疆安全、政权稳定,实现中央与边疆的良性互动,经营丝绸之路,就成为关乎国家和边疆安全稳定的战略国策。文章以丝绸之路开辟、巩固时期的汉代为研究对象,从边疆安全的视角出发,探讨了汉在丝路地区的布局、丝路安全防御、后勤保障等军事措施,以期为边疆安全治理模式的探讨、“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域新疆的安全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7.
贾谊民族思想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族思想是贾谊政治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围绕匈奴问题 ,贾谊所阐发的天下一统的民族歧视观、理想主义的民族改造观和因俗而治的民族管理观是其民族思想的重要内容 ,它是贾谊对西汉前期汉、匈民族关系发展现状和趋势深刻思索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作为全面反映汉代社会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史记》《汉书》,对当时的边塞问题也给予了相当的关注:一是全面地确立了固边守塞的观念;二是真实地记录和热情讴歌了汉代边塞抗击匈奴战争中的将士们的丰功伟绩,使其成为历代文人诗人世代传唱的对象;三是对边塞的风土人情、自然景物及战争场面有着真切的描绘。这些,均成为后世文人了解边塞及其历史的重要资料来源。  相似文献   

19.
西部民族地区地处边陲,经济落后,工业化程度低,再加上观念滞后、生态脆弱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其现代化进程步履迟缓,但同时也显得格外迫切。面对西部民族地区还属于传统的农业社会这一现实,加快工业发展、进行技术创新就成为该地区现代化建设的重中之重。本文对西部民族地区的现代化与物权的激励功能相结合予以初步探讨,我们认为,要进行技术创新,就需要完善的物权制度;充分发挥物权的激励功能,是加快西部民族地区现代化进程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