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当代,通货膨胀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二次大战结束至今,几乎任何国家都有不同程度的通货膨胀发生。世界银行对128个国家和地区所作的统计表明,1973年—1985年,不论是低收入国家、中等收入同家还是高收入国家,也不论是西欧国家还是东欧国家,都存在通货膨胀问题。(见《1985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过去,一些视通货膨胀为资本主义特有现象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学家们,现在,已不得不用冷静的目光看看自  相似文献   

2.
中国经济增长方式面临新的抉择马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有些问题还比较严重,如通货膨胀、农业滞后、国有企业仍未摆脱困境、社会分配不公、以及大幅度的经济波动等。这些问题的产生是与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分不开的。所...  相似文献   

3.
通货膨胀是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对货币的实际需要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从1992年起直到现在出现的是一次较严重的通货膨胀,它主要是由于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消费基金增长过快、重要农副产品供应量相对短缺等原因引起的.当前必须从继续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保持总供求的大体平衡;发展农业生产,增加主要农副产品的有效供给;整顿流通领域及金融秩序,以及加强市场物价的管理、监督等方面看手,使经济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并把过高的通胀率降下来.  相似文献   

4.
著名经济学家、中国杜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工业经济系博士生导师周叔莲教授撰著的《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面临的问题》一书,已由经济管理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5.
我国从1987年至今已有四次通货膨胀.究其原因,一是由于投资体制不合理,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膨胀.结构倾斜,拉上物价,导致通货膨胀;二是货币起超经济发行.金融体布改革进度缓慢,造成货币扩张、信用膨胀,以致过多的货币追逐过少的商品.从需求方面拉动物价攀升.造成通货膨胀;三是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体制上的软预算约束.使企业亏损严重、而引发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6.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谈中国经济六大热点问题编者按:全国人大常委、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厉以宁教授在广州华南理工大学逸夫科学馆,做了一次报告,内容既高屋建瓴,又妙趣横生,他对下列问题提出了个人的看法,特此介绍,以飨读者。通货膨胀的原因中国...  相似文献   

7.
通货膨胀必须标本并治。为此,首先要正确认识通胀与经济增长、改革开放、搞活国有企业及解决失业问题等方面的关系。其次,针对形成通胀的不同原因,相应采取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强化政府宏观调控、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严格控制投资规模、加强物价监管及解决国有企业效益低下等措施来加以治理。  相似文献   

8.
今年政府的任务是:一、坚决抑制通货膨胀,降低物价涨幅。二、加强农业,改善农业的供应系统。三、以国有企业为重点推进配套改革。四、保持经济的适度增长,提高经济的运行质量。 今年以来从上述四个整体目际看进展快慢不一,从单纯的政府目标角度来看,多数指标朝着积极的方面发展,该上的指标有所上,该下的指标有所  相似文献   

9.
由本社和南京大学社会心理学研究所、南京博士教育中心共同举办的“2003中国经济·社会名家论坛”,于2月22日在南京大学科技馆举行了首场报告。著名经济学家樊纲、茅于轼分别就“经济行为、道德偏好与经济理论”和“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基于制度的分析”两个主题作了精彩的演讲。江苏卫视《江苏新时空》总主持人徐浩然担纲主持。 论坛针对未来中国经济面临的重大问题和未来改革方向进行深入探讨,将陆续邀请当前一批在中国最活跃、最具影响的经济学家、社会学家、法学家,如樊纲、吴敬琏、茅于轼、胡鞍刚、张曙光、  相似文献   

10.
2009年中国信息化发展指数(IDI)研究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化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中国政府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十一五"规划》中引入了信息化发展指数(ID I)来评价和监测国家信息化发展的进程及总体目标的实现。信息化发展指数根据五个方面对2008年中国信息化发展进行了总结,与往年中国信息化发展指数相比,2008年中国信息化发展指数持续增长。此外,依据中国信息化水平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分了五个类型,通过对信息化五类地区总指数与分类指数的比较发现,全国地区之间的信息化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地区之间发展很不平衡并存在数字鸿沟。针对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化基础建设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的差距以及各地区间信息化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提出了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等五个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一、医治滞胀的新药方——分享经济六十年代中期以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病症——滞胀,即失业与通货膨胀并发症。对于这种滞胀局面形成的原因,西方经济学家众说纷纭。美国经济学家、麻省理工学院教授马丁·成茨曼(Martin L.Weitzman)在他1984年所发表的《分享经济》一书中,对美国社会流行的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与政策以及其他学派包括合理预期派、货币学派等新的学派关于对付滞胀问题的观点进行了批评,提出了他自己关于对付滞胀问题的见解。  相似文献   

12.
3月22—29日,由《经济研究》和《中国经济科学年鉴》编辑部联合主办的全国经济类报刊编辑工作交流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共118家报纸、期刊和出版社的近150名编辑参加了会议。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经济研究》主编何建章以及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晓亮、于祖尧等同志出席会议,并就当前经济科学研究中,特别是关于市场经济研究方面的问题作了报告。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期刊司的负责同志到会讲了话。与会同志还就当前市场经济研究中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交流了看法。  相似文献   

13.
劳伦斯·R·克莱因(Lawrence·R·Klein)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世界闻名的经济学家,曾获198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克莱因教授于一九八八年五月廿九日蒞临广东汕头大学,受到校领导和全体师生的热烈欢迎。五月卅日上午,克莱因教授在汕头大学学术交流中心为汕大经济系师生和汕头特区的同志作了题为《通货膨胀和中国目前物价上涨问题》的学术报告。同日下午在汕大集会堂为汕大师生和汕头市经济贸易界人士作了题为《世界范围的调整与亚太地区经济前景》的学术报告。每次报告后,克莱因教授均热情地回答了听众提出的问题。本文系第二次报告讲稿的译文。  相似文献   

14.
运用DEA方法对中国各地区金融资源的分布进行有效性评价。结果发现,中国各地区区域金 融发展不平衡,经济发达地区资金利用率低、金融资源丰富,而经济欠发达地区资金利用率 高、金融资源匮乏。因此,合理配置中国各地区金融资源以促进中国各地区经济、金融的协 调发展是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读《40位经济学家:关于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多角度思考》黄桂田公有制经济能否与市场经济体制有机融合及如何实现融合,其关键在于国有企业改革能否和如何实现机制转换,因而,对于国有企业改革理论和对策的研究,是体制转型期中国经济学家们所面对的,难以回避的焦点课...  相似文献   

16.
利用国别冷热法对泰国的直接投资环境做出了总体评价,指出中国企业投资泰国面临着泰国的政治不稳定、泰铢升值、泰国投资法律限制等泰国方面的问题,以及投资产业结构单一、产品附加值少、投资规模小、品牌知名度低、企业经营管理不到位等中国方面的问题。最后提出泰国政府应该努力改善其投资环境,中国政府需要进一步完善海外投资保险机制,同时中国企业可以通过提高技术水平和产品经济价值、扩大投资规模等途径来提高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观点     
周其仁食品涨价并非通货膨胀原因7月9日,在"《中国改革30年》新书发布暨2008经济问题点评会"上,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周其仁指出,当前中国通货膨胀的根源在于央行货币投放太多,而不在于猪肉、粮食等个别商品的涨价。他认为,所谓"通货膨胀",是指物价总水平的上涨,不是指个别商品价格的变动,"通货是指流通中的货币,它不能指任何  相似文献   

18.
1946年11月,湖北省立农学院发行的《农业学报》创刊号,收录九篇文章,主要阐述了四个方面的问题:分析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弊端——知行分离;阐明近代中国农业教育的目标——知行合一,手脑并用;对农业科技的研究(湖北省的土壤改进)及学科前沿成果(主要是美国农学界研究成果)的介绍;农民问题(“农民”概念分析及农业劳动力问题阐述)。学报内容体现了湖北省立农学院的教师们对农业教育、农业科技与农村及农业发展的基本宗旨与规划,并可从中窥见近代中国农业教育、农业科技以及农业与农村社会的诸多问题。从《农业学报》到今天的《华中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与社会科学版,学报的内容不断丰富,形式在发展变迁,而学报的宗旨始终是致力于中国农业科学、农业教育、农业经济与农村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也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关键约束。基于对我国新时期发展阶段转变与攻关期的时代特征的科学研判,党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7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全面分析"三农"工作面临形势和任务的基础上,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进行了七个方面的重大部署,明晰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纲领和路线图,为新时期"三农"工作尤其是"农业农村如何优先发展"提供了根本依循。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基于对当前社会发展中"最大的发展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发展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的主要矛盾判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于提高农村农业发展新动能发掘和民生改善,让广大农民获得感提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侧重于通过持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环境保障,努力实现不均衡发展过程中的结果均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涉及城乡协调、区际交互、产业关联、文化冲突、秩序重构等多重内涵,是涵盖社会治理、产业发展和乡村文明等多维领域的全面进步和全面振兴,需要各利益相关者在乡村振兴战略发展政策顶层设计、转变发展理念、高效配置生产要素、优化经济结构以及转换经济增长动力等方面开展符合乡村发展规律的理论阐释与实践探索。藉此,江西农业大学与北京大学中国农业政策研究中心主办,江西农业大学科技处、经济管理学院、《农林经济管理学报》编辑部、江西现代农业及其优势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决策支持协同创新中心携手承办了"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峰论坛,并得到了江西省教育厅、江西省农业厅等部门的支持。论坛以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有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乡村振兴、区域协调等新发展理念为指引,依托城乡共融发展理论,结合国内外乡村治理与城乡协调发展实践,探讨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引领下的农村农业发展新思路,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促进我国乡村全面振兴,全面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20.
财产类犯罪是所有犯罪类别中所占比重最高的犯罪类型,探讨财产类犯罪变迁与社会经济之间的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中国统计年鉴》、《中国财政年鉴》、《中国法律年鉴》数据表明,社会经济增长水平、收入分配状况、通货膨胀、失业率以及城市化率等宏观经济因素会影响犯罪数量的变化。社会失业率与通货膨胀水平对我国财产类犯罪数量的变迁具有显著影响作用,降低失业率与通货膨胀水平不失成为一种控制我国财产类犯罪数量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