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台山市都斛镇莘村地处北峰山下,崖海之滨,滩涂辽阔,是由9条自然村连片而成的大村庄,有1700户5500人,还有旅外华侨乡亲5300人。莘村耕地面积一万多亩,有“广东第一田”誊称。莘村是个人杰地灵,风景优美的鱼米之乡,也是个具有革命传统的地方。莘村1938年初成立青年  相似文献   

2.
伊尹,商初大臣,世称贤相。《孟子·万章》有言:“伊尹耕于有莘之野,而乐尧舜之道焉。”这里所说的伊尹为官前曾经躬耕过的“有莘之野”究竟在何处,今人颇有争议,殊难定论。笔者根据有关史料,作以下初步分析推论。现将拙见从三个方面略作陈  相似文献   

3.
古莘国推考     
中国古史上著名的莘方国,又称有辛氏,为夏王室后裔。其族名若国名起于以甲乙丙丁等十天干符号为名号的日名制度,本写作"辛","莘"为晚起的用字。古莘族大约还在夏初已受封建国于渭水流域,后来其主支渐次东迁,至夏商之际复建国于今豫东鲁西,成为从属于商王朝的大方国。古莘国的史事到商代渐可考,先秦史书《竹书纪年》中有商代前期莘人联合邳人、蓝夷等反叛的记录,《诗经》中也有商代晚期莘人与周人联姻的记载。东迁后的莘族逐渐夷化,至商周之际灭国,其国族被迁徙于今之莘县。夏商之际辅佐商汤灭夏的头号功臣伊尹,从甲骨文的有关资料来看,可能本出于商族,或为商族外戚。由于他曾服事于莘族,因此他不仅是商代政治家,同时也是古莘国的重要人物。  相似文献   

4.
千人伊姓     
祖先伊尹“伊尹名阿衡。阿衡欲女千汤而无由,乃为有莘氏媵臣,负鼎俎,以滋味说汤,致于王道。”这段文字出自《史记·殷本纪》,说的是夏末有莘氏人伊尹曾寻机当了商汤的厨师,以烹调之理暗示为政之理,深得汤的赏识和重用。后来伊尹助商汤灭夏,商初佐四代五王,成为上古有名的贤相。历史上有关伊尹的记载和传说很多,  相似文献   

5.
“对于那些想去德国留学的同学来说,德语关的门槛要比英语关难过。”上海莘远国际教育服务有限公司培训部周玉芳主任如是说。上海莘远国际教育服务公司培训部的德语培训项目自开办至今已经五期了,在232名学生中有95%学生通过考试,受到德国12所大学的认可。其中,有几期德语考  相似文献   

6.
对琅琊郡(国)、临沂县、开阳县、华县、费县及孝感乡在历史上存在的时间、辖区、治所等方面的考证,以及对<晋书·颜含传>中称其为"琅琊莘人"问题的辨析,以翔实的史料充分证明,颜子的二十四代孙颜盛任徐州刺史时,于三国魏黄初年间,由曲阜迁居琅琊临沂时的孝悌里,即今山东省沂南县砖埠镇的常桑杭村,从而说明颜真卿故里即今沂南县砖埠镇常桑杭村.  相似文献   

7.
许发俊  田甜  孙星 《金陵瞭望》2010,(20):24-24
位于南京中华门、地处雨花台区西善桥街道东部的油坊村.下辖7个村民小组.15个居民小区.总人口1.2万余人。村党总支辖5个党支部,12个党小组160名党员。近年来,油坊村以“双学”活动为载体.以城市化进程为契机.以科学发展为引领.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管理民主、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有要求.围绕“齐心致富奔小康、建设和谐新油坊”的目标,闯出了一条有油坊特色的富民强村新路。  相似文献   

8.
经过本市留学中介机构首次社会化评估,上海莘远国际教育服务有限公司获得了人气金奖,诚信和综合实力银奖。莘远公司戴国庆总经理说,莘远公司的发展是与他们留学咨询的社会化服务理念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9.
“闻声不见人,进村不见村,树冠露三分……”在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县,这首民谣曾经广为流传。数千年来,陕县很多百姓乐享“地下生活”。陕县地坑院不少,尤以西张村镇庙上村留存的最多,该村现存有81个地坑院,多建于清末、民国初年,而且院落排列有序。由于其集中连片,又保存相当完整,庙上村近日人选首批“中国传统村落”。  相似文献   

10.
经济薄弱村主要指村级集体经济比较困难的村。经济薄弱村在成都市郊农村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光板板村”,也叫“空壳村”,共有492个,占农村总村数的12.8%;另一类是年平均收入300至500元左占,属基本无收入的村,有564个,占14.7%。两类合计共1056个,占总村数3826个的27.6%。  相似文献   

11.
在湘西南八十里大南山1700多米的山麓上,有一个种植香菇而闻名的“香菇村”,它就是湖南省绥宁县黄桑坪苗族乡的潭泥村。在绥宁县,只要提起“香菇村”,人们就会情不自禁地伸出大拇指,夸奖“香菇村”里的民兵营教导员杨光先和那些带领村民种植香菇致富的青年民兵们。过去,潭泥村虽然林木茂密,资源丰富,但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大量木材被困在山上,烂在山里,是个“木在山上烂,人在屋里穷”的出了名的贫困村。  相似文献   

12.
被人们誉为“中华第一村”的苏南华西村,仅有土地0.96平方公里,350户人家,1520多位村民,别小看这块弹丸之地,它有一串令中国老百姓羡慕的数字:平均每两户拥有一部轿车,平均每户有一人出国旅游过,四分之三的人家住上了令当今共和国省长、部长们也自叹弗如的现代化设施齐备的三层410平方米的花园别墅。自70年代以来,华西在全国率先成为“电话村”、“彩电村”、“冰箱村”、“管道煤气村”、“空调村”、“别墅村”,现代化家庭设施可谓样样领导中国农村新潮流。1998年4月2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来到华西村,他健步登上百米高的华西金塔,望着华西美丽的景色,握着华西村党委书记吴仁宝的手说:“老吴,你们华西不简单啊!”  相似文献   

13.
高塍村位于环保之乡——高塍镇,交通便利,环境优越,是宜兴市17个农村现代化建设模范村之一,又是无锡市农村现代化建设试点村之一。全村有耕地面积500亩,工业企业用地200亩,村辖11个村民小组,农户435户,人口1241人,工业流通企业18家。1993年高塍村成立了宜兴市江南实业总公司,初步形成了以环保、化工为主的工业结构,村公司捅有总资产9200万,其中固定资产5600万,流动资产3600万,职工650多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00人。几年来,高塍村先后被评为江苏名村、江苏省先进集体、无锡市农业现代化建设先进村、明星村、工业十强村等。1998年  相似文献   

14.
近日,从江苏省高邮市小康村验收组传来喜讯,市老区经济开发促进会、扶贫开发协会直接帮扶的5个村中,有4个村已通过验收成为“全面小康村“。6年前,这几个村还是不同类型的经济薄弱村,为何能在短短的几年之内甩掉贫困帽子,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道路上阔步前  相似文献   

15.
安徽黟县的南屏村有“迷宫村”之称.全村仅有1000多人,却有72条小巷、8座例堂、36跟片、300多幢徽派占民居。  相似文献   

16.
《金陵瞭望》2005,(9):4-4
江宁区淳化街道吴墅村位于淳化东部,由6个自然村组成。总人口2415人,党员59人。现有耕地3490亩,以种植茶树为主,素有“江宁茶园第一村”之称。  相似文献   

17.
刘冰  王雪迎 《社区》2008,(19):48-49
小高是原王家梁村的村民。自2004年新疆乌鲁木齐市为加快城市化进程,在大湾、八家户、二工等29个村实行撤村建居后,小高的家庭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新扩充的城市里,有不少像小高这样的“新城市人”。但是他们的心里始终存有疑惑—  相似文献   

18.
上海莘远国际教育服务有限公司日本部吴志敏副经理介绍说,日本滋庆学院集团拥有36个专业学院、50多门学科、28000多名在校学生。在日本,这个集团的院校毕业生就业率为100%,可以说是“灰领人才的摇篮”。中国学生达到日语两级以上,可以直接申请该学院,不到两级水平可以到  相似文献   

19.
茶山瑶是瑶族三个支系中的一个支系。它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只有口头语言,叫“拉珈”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是瑶族三大语言之一。“茶山瑶”为汉称,自称“拉珈”。“拉珈”意为“住在山上的人”。本文为叙述上的方便,采用“茶山瑶”称呼。茶山瑶主要分布在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的中、北部和金秀河两岸的村落,如金秀镇四村、梦村、美村、刘村、田村、金村、社村、六段、六定、长二、长丹、将军、寨保、杨柳、三片、平道、长垌、滴水和罗梦等村。总人口为9060人。和其他民族一样,茶山瑶的生活习俗也是丰富多彩的。其中的“做功德”(此为汉话,  相似文献   

20.
民族认同与高密境内的鲧、禹传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秦、秦汉以来发生于全国各地的大量大禹的传说和禹迹,大多存在不少可疑之处。“殛鲧于羽山”及“鲧娶有辛(莘)氏女”的传说,反映了族群流徙及通婚,为夷、夏之间渗透融合的重要渠道。发生于高密一带的鲧、禹传说似与战国、秦汉以来东方地区的民族融合与对华夏民族的大认同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