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土家族传统习俗中存在的禁忌规范进行研究 ,提出了土家族社会生活生产中存在着丰富的禁忌规范 ,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形成与功能作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2.
3.
5.
“如今,城市的发展对传统文化的忽略、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以及商家对洋节的炒作让人们对传统的年俗文化越来越消褪,中国应当尽快启动春节申遗工程。”春节将至,南京大学民俗艺术研究所主任、中国年俗文化研究资深专家陈竟教授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激动地表示,。中国现在还不启动春节申遗工程,还要待到何时?”对于春节这个中国传统节日中最普及、最盛大、最隆重的节日,已引起越来越多的人士的关注,老南京春节间又是如何一副景象呢7.本期我们特邀许亚洲先生为我们准备了从。小年”到。年初五”之间老南京丰富多彩的节日生活图。 相似文献
6.
8.
9.
杜学元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12):13-17
禁忌的发展变化史,反映了人类的文明史。中华文明史也可以通过道教时日禁忌史来探寻。青年学者廖宇新著的《道教时日禁忌研究》是近年来难得的研究道教时日禁忌的一部力作。作者十年磨一剑,对道教时日禁忌的历史发展、派别状况、与其他禁忌的异同性等进行了深入研究。既关注道教的理论和仪式,又梳理历史脉络,同时关注传世典籍和民俗生活以及道教时日禁忌的时代特征。该书独辟蹊径,开拓了道教文化研究诸多新领域,挖掘了道教时日禁忌深厚的教育价值,富有教育性。不仅对道教本身,而且对整个古代社会的禁忌文化,甚至禁忌文化所反映的古代民俗生活、民间信仰等有着积极的意义;对于弘扬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和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0.
沈成宏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5(3):6-9
禁忌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它反映民间的一种精神状态和价值取向。今天人们在岁时节日、人际交往、婚丧喜庆及生产生活中仍有一定的禁忌。旧的禁忌有的消失了,新的禁忌又会产生。盐城地处苏北平原,东临黄海,境内河渠纵横,历史上盐、农、渔、商多业并举,民俗文化十分丰富,因而禁忌也特多。区域内诸方面的禁忌既体现了民族民俗文化的共性,也有其鲜明的区域文化个性,对其整理研究,有助于民俗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相似文献
11.
12.
13.
施晓伟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6(4):166-173
禁忌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和心理现象,其中语言禁忌涉及语言灵物崇拜和语言的禁用与代用(委婉语),因此尤为引人注目.研究显示,人们的禁忌文化心理支配了英汉禁忌语的出现和使用,交际的语用需要使代用形式委婉语得以传播延续.现在,飞速发展的信息网络文化产品成为"第四媒体",社会的价值观及经济的变化发展又促使禁忌语现象发生奇妙多彩的变化,使委婉语成为禁忌语的主要表现载体,成为社会交往中具有一定意义的润滑剂.由此可见,对英汉语言禁忌的研究不仅有益于跨文化交际研究,也有益于宏观语言研究和人类语言认知机制研究. 相似文献
14.
张爱冰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9(4):5-9
本文根据已有的考古发现材料,讨论了人类驯化猪的契机、时间、地点及证据的检验等相关问题,并从生态学、社会组织与控制和精神领域等方面探讨了猪在人类生活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16.
余德芬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0(2)
傈僳族的传统宗教是将自然崇拜、鬼神崇拜和祖先崇拜等合为一体的宗教膜拜形式,它反映了傈僳族传统笃信万物有灵的宗教观念.随着生活方式从游牧采集转为农耕与畜牧为主的家庭经济形式,宗教活动也开始围绕着家庭宗族来开展.祖先的神灵,特别是那些英烈的神灵,成为今天主要的宗教膜拜形式.傈僳族生产生活中的各种禁忌都直接产生于传统宗教,各种禁忌都与鬼神有关. 相似文献
18.
19.
江宏 《广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2(3):72-78
语言是人们用来传递信息、表达意愿的交际工具,而谐音禁忌则是意在遮蔽这种传递与表达的功能.两者之间岂非矛盾?本文拟透过日常生活中诸多谐音禁忌的表象,从文化学的角度来揭示其产生的背景、意义及其对现实生活所具有的影响,进而给予这种社会语言行为中的矛盾现象以科学的解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