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就业歧视现象在我国普遍存在,就业歧视的本质特征是没有正当理由的差别对待,法律禁止就业歧视的主要目的是保障平等就业权并实现社会正义.在市场化就业背景下,反就业歧视决不能仅仅满足于各种原则性规定,而必须遵循市场化就业的基本规律,正确处理用工自主权与平等就业权这对"轴心"权利的相互关系.我国反就业歧视仍处于制度短缺阶段,反就业歧视在立法、执法和司法层面都还面临诸多法律困境,我国反就业歧视的道路依然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2.
就业歧视及其立法规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就业歧视行为在我国的大量存在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就业歧视是对公民平等就业权的严重侵害。就业歧视目前在我国欠缺明确的立法规制和司法救济。在立法上明确就业歧视的涵义并确立其判断规则,赋予被歧视者有效的法律救济手段是反就业歧视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愈发严重,社会养老压力进一步加大,当务之急是推动超龄者再就业,重新参与社会建设,但立法空缺、制度性歧视的存在、社会认知的偏差导致就业年龄歧视普遍,侵犯了受歧视群体的平等就业权.欲解决这一难题,有赖于一系列举措的配套施行.立法机关应修改相关法律,确立超龄者作为劳动者的法律地位,明确年龄作为禁止就业歧视的要素,在适当时机出台《反就业歧视法》,明确反就业年龄歧视的法律地位,细化就业年龄歧视行为的认定标准,完善就业年龄歧视的救济渠道并发挥行政机构的救济作用.  相似文献   

4.
就业歧视是一种不正常的社会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于许多国家和地区.美国和英国都有一套比较健全的反就业歧视法律体系.而我国反就业歧视法长期缺位,相关法律体系不完善,司法救济也显得力不从心,劳动行政管理机构在反就业歧视方面的作用仍不够.因此,尽快出台<反就业歧视法>,树立就业平等的观念,设置具体的法律责任与司法救济途径,设立专门的反歧视法执行机构,以确保法律实施,从而完善反就业歧视法律体系,是我国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5.
我国目前在就业中存在多种类型的歧视,对有前科公民犯罪记录的歧视即为其中之一.从宪法学的角度来分析,前科歧视的本质是侵犯了有前科公民的平等就业权.禁止前科歧视的关键是保障形式平等,核心是保障有前科公民的起点平等,同时辅以实质平等的保障.  相似文献   

6.
我国就业歧视界定模式之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业歧视的本质特征是没有正当理由的差别对待,禁止就业歧视的主要目的是保障平等就业权并实现社会正义.就业歧视的界定绝非一个抽象或均衡的问题,而是一个与各个国家的未来紧密勾联的具体问题.我国就业歧视界定模式应当符合市场化就业的基本要求,正确处理用工自主权与平等就业权这对"轴心"权利的相互关系,依法划清用工自主权与平等就业权的界限.同时,我国就业歧视的界定应包括如下因子:歧视原因、歧视行为、歧视类型、歧视领域、歧视后果和歧视例外等.  相似文献   

7.
蒲俊华 《天府新论》2007,(Z1):141-142
保护人权是政府的首要职责,只有政府确认并保护人权,才能有效地研究和实施反就业歧视政策。平等是人们追求的目标,对平等的追求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平等是契约社会的基础,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彼此平等,社会就能够维持一种良好和谐的发展状态。反就业歧视就是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平等就业权,促进人民的公平就业。  相似文献   

8.
就业歧视的法学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在就业领域中存在着严重的就业歧视,诸如年龄、性别、户口等等方面的就业歧视已经严重损害了劳动者的平等就业权。本文对就业权的分类、分配原则和制度建构进行了初步的法学理论思考,以期有助于建构我国的反就业歧视法,并根据产生不同就业歧视的原因,对拟采取针对措施。  相似文献   

9.
许晋 《南方论刊》2011,(8):37-38
性别歧视在职场中是一个并不新鲜的话题。在当今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情况下,女大学生的就业歧视就愈加明显。在此种情形下,女大学生平等就业权实现及实现程度问题就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笔者认为,女大学生在择业时应与男生一样享有同等重要的平等就业权。本文通过分析制约女大学生平等就业权实现的主要因素,来进一步提出女大学生平等就业权实现的法律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0.
河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中存在的多种歧视现象,影响了大学生就业机会和职业待遇的平等,加剧了大学生就业的严峻形势。从法律上分析,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有:法律确立的就业歧视范围过窄、毕业生就业歧视争议缺乏具体的判断标准和有效的解决途径等。为此,应从修订现有不合理法律、法规入手,进一步完善反就业歧视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1.
香港反就业歧视法律及其实施机制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香港反就业歧视的法律渊源包括三个层次:国际条约、宪法性法律、专门性法律。上世纪九十年代,香港针对反就业歧视问题相继制定了《性别歧视法例》、《残疾歧视法例》、《家庭岗位歧视法例》三部专门法律,法律中就有关"就业歧视"的违法行为进行了比较详尽和周密的规范。依据该法,香港政府成立了平等机会委员会。这些专门性法律的出台以及平等机会委员会的职能发挥给予了解决就业歧视问题最实效的法律支持,使得香港社会中相对突出的就业歧视问题得到比较有效的疏解。香港反就业歧视的法律及实施机制为我们着手促进就业平等、创造良好和谐的社会环境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目前在我国就业领域中存在着相当严重的就业歧视现象,可以说我国反就业歧视立法还存在诸多不足,对于反就业歧视立法问题的研究是重要的和必要的,反就业歧视立法是保障人权的内容,是社会正义的要求,我们应该在借鉴国外成熟的反就业歧视立法的基础上,尽快制定单性的《反就业歧视法》,以保障人权,促进社会正义。  相似文献   

13.
农民工平等就业权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涛 《兰州学刊》2006,(2):187-189
平等就业权是公民基本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备条件。但在当今中国就业歧视问题依然非常严重,特别是农民工的平等就业权很难得到保障。本文通过对目前关于农民工就业方面的法律法规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完善保障农民工就业权的法律手段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4.
中美反就业歧视法之比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美国反对就业歧视立法已经走在世界的前列,而我国则存在很多不足,有必要完善。要在法律上明确界定就业歧视的内涵和外延。要确立就业歧视的判断规则,分清哪些行为是对就业权的合法限制,哪些行为构成就业歧视;要规定就业歧视的类型,建立反就业歧视的专门机构,对含有就业权限制内容的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确立就业歧视的法律救济途径,以增强对劳动者的保护力度。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就业平等权保护问题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平等权是一项基本人权,表现在就业方面即为机会均等和不受歧视的就业平等权。就业平等权的本质就是劳动者就业的权利相同和机会均等,反对任何不合理的差别对待。大学生就业歧视是对大学生就业平等权的侵害,大学生就业平等权的侵害既有社会原因,又有法律保障的不足。要保证大学生公平就业。必须社会保障与法律保障并举,但最主要的是要加强立法保障。  相似文献   

16.
就业性别歧视与保障女性就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市场经济竞争的加剧和我国就业形势的严峻,劳动力市场上对女性就业的歧视现象也变得越来越突出。要在现实中有效地消除对女性就业的性别歧视,还需要相关立法、司法和执法等法律制度的完善。推进就业立法,明确政府的职责;消除性别歧视,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完善生育保障制度,提高女性的就业竞争力;加强执法和监督的力度,维护社会公正。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就业歧视的法律规制——兼及反就业歧视法的制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生就业歧视是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一种违背平等原则的、不正当的排挤和区别对待。其表现呈复杂性,且具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大学生就业歧视既有社会原因,更是法律规制的不足。要保证大学生公平就业,消除大学生就业歧视,必须加强对就业歧视的法律规制。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规制就业歧视的法治重任主要由《劳动法》和《就业促进法》予以担当。然而,《劳动法》显露出滞后性的缺陷:一是就业歧视争议法律属性混沌不清;二是举证责任配置规则语焉不详。因此,制定"反就业歧视法"实属必要也更合时宜:首先要拓宽法律调控视野,"劳动过程"要囊括求职阶段和职业阶段。其次,要明确就业歧视类型,设定就业歧视认定标准。最后,要厘定就业歧视争议法律属性、合理配置举证责任,就在于其在法律效果上力求兼顾劳动者的平等就业权和用人单位的用工自主权,找寻最优的契合点以均衡、调和劳资双方的冲突。  相似文献   

19.
弱势、准弱势劳动者公平就业的实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实生活中劳动就业的不平等现象日益突出,它不仅制约了经济的健康发展,也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这种不平等现象可以称之为就业歧视,它包括性别歧视、地域歧视、城乡歧视、经验歧视、学历歧视、年龄歧视和生理歧视等。遭遇就业歧视的劳动者可划分为弱势劳动者群体和准弱势劳动者群体。公平就业包括就业机会的公平和就业结果的公平。公平就业的途径:完善立法,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实行就业扶助与法律援助,提高劳动者自身素质及企业家的社会道义感等。  相似文献   

20.
就业歧视在中国是一个长期存在的复杂问题,如何有效地治理就业歧视是一个值得人们探讨和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我们结合美国反歧视法的实践,得出了对于我国反歧视立法的一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