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董昕 《学术月刊》2020,(7):171-184
在20世纪的二三十年代,近代中国银行业中的领券发行制度在方式与作用方面都出现了一些变化。在领券准备的成分上,部分准备金制发展为完全准备金制且成为惯例;在领券使用的方式上,银行业内出现发行准备库制,还推行联行领用方式;在领券资格和政策上,大型发行银行偶也有允许拥有发行权的商业银行向其领用,且在法币政策推行的过程中,协力推进,允许银钱行号乃至商号个人向法币发行行领券使用。受经济大环境变化的影响,领券发行制度被不断利用和改造,成为推广发行银行钞券使用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种比较新颖的政府工具——教育券制度,其与我国幼儿教育发展中的"公平"、"竞争"、"多元"等理念是协同一致的。在我国幼儿教育发展中,能否引进并实施教育券制度,既要正确地评估教育券的价值,也要合理审视教育券的实施条件:教育券的实施应以充足的财力为后盾,以幼儿园的供需大致平衡为前提,教育券的推行在幼儿教育市场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条件下应更能充分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3.
教育券制度的推行必须采取渐进式的改革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弗里德曼提出的教育券思想,对于增进教育公共品供给的效率和公平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目前的情况,尚不具备通过实施教育券制度来增进教育产品供给效率和公平的条件,因此,教育券制度在我国的推行,必须采用渐进式的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4.
从粟特文券契看高昌王国奴婢买卖之官文券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唐代西州奴婢及大牲畜的买卖,均须官府发给公验才算合法.唐以前的高昌王国奴婢买卖是否也要经官许可?由于只见有私契而未见到官府文券,通常认为不需经官.但吐鲁番阿斯塔那135号墓所出粟特文<高昌延寿十六年(639年)买女奴契>,却是件经官许可、钤盖官印的公验性的文券,从与汉文同类买奴婢券比较中,发现了许多异同,从同的方面看到了粟特文券契对汉文券契格式的继承;从相异方面看到奴婢买卖在高昌王国时期,同样也要有经官许可、钤盖官印的文券,才合法有效.这应该就是唐西州奴婢买卖"市券"之渊源.  相似文献   

5.
教育券制度是西方国家对教育投资体制的一种创新,其在西方教育领域的盛行对我国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通过对我国民办高校实行教育券制度可行性的分析,设想我国民办高校的教育券模式,以期为我国民办高校教育质量的提高寻求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教育券:由来、实质、意义和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券是把教育投资按每个学生所应享受的额度直接发放到学生及其家长手中,使其可以支付所就读学校或其他受教育形式的部分或全部学杂费用的一种支付手段。虽然教育券的理论和实践都源于美国,但我们要把它改造和创新,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教育券制度。  相似文献   

7.
资源配置不合理、政府拨款机制效率低下、民办高校发展缓慢和大学生就业难等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从理论上分析,实施教育券制度可以把资源配置权交还给市场,减少交易成本,具有促进教育公平和效率、促进民办高校发展、满足学生的教育选择权等现实意义。因此,实行教育券制度,应是我国高等教育市场化改革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两次世界大战间的中国银行业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两次世界大战间尤其是 1 92 7年至 1 93 7年 ,是中国银行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银行制度的演变、银行业法规的建设、银行家队伍的成长以及近代中国银行业经营运作理念和方式的变化等等 ,是这期间银行业快速发展的内因条件。从数据变化和内在因素出发进行分析 ,不仅可以了解中国银行业的整体状况 ,还可以看出 ,中国银行业的快速发展 ,是多种因素特别是内在因素发挥作用及金融界、政界、理论界人士共同努力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作为中国金融领域主体的中国银行业,经过三十年改革发展已逐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运作体系.中国银行业的改革不能简单接受国际经验,而要立足国情注重吸收他人经验,这才有助于实现我国银行业的平滑转型.我们若以量的变化与质的差异为标准,可把中国银行业1979~2009年这三十年的改革发展时期划分为起步、探索和深化三个阶段,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三进式改革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30年代初,为摆脱农村经济危机,活跃农村金融,解决土地分配等问题,阎锡山在山西率先进行以土地信用合作为主的土地金融试验,企图将农民手中的土地通过合作社而变成替代货币的合作券,"土地信用券"虽然实施范围与规模均有限,但其试验颇有诸多创新之举。1935年前后,阎锡山推出以"土地村公债"为核心的"土地村有"计划,基本停留在"假试验、真调查"阶段,最终不了了之。"村土地信用合作券"与"土地村公债"是近代中国地方政府主导的土地金融的大胆尝试,具有较大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