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教育价值取向是教育主体根据自身需要对教育客体进行价值设定、价值预期时所表现出来的意向或倾向.教育价值取向的分裂表现在教育价值的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理性与实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割裂与冲突上.教育价值取向的分裂严重制约着教育整体功能的发挥.创业教育是21世纪教育哲学的全新理念与新的教育价值观,它既立足于个人发展,又取向于社会需要,是一种理性与实用相结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的教育.创业教育实现了对教育价值取向的有机整合.  相似文献   

2.
影响教育价值取向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教育相对独立地位的确立是教育价值取向发生的前提 ;丰富的社会实践及其文明成果是人类需要客观化的产物 ,为教育价值取向提供内容、动力 ;教育意识表达了主体对客观教育实践的“意向性”和能动介入 ,是影响教育价值取向的主观因素 ;分析影响教育价值取向的因素 ,目的在于揭示教育本质与教育社会功能的互动关系 ,促使教育改革既尊重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遵循“育人”本质 ,又体现社会需求对教育的全面制约性 ,同时还要不断提高教育意识的合规律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回顾中美两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价值取向的几次反思调整,分析常识取向与社会取向两大流派的基本内容与特点,批评现行教学理论下教师从“事实取向”理解知识和课程,缺少过程意识和价值关怀,提出教师应立足于充分的事实与细节之上进行价值判断,英语教学应遵循语言结构分析为本,情感体验与价值判断贯穿始终以做到常识取向与社会取向的融合。  相似文献   

4.
陈龙彪 《南方论刊》2005,2(11):54-56
必须加强当代大学生对政治取向的教育引导。深化“两课”教育改革,发挥主渠道作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政治文化氛围;优化社会教育环境,强化社会教育作用;确立人本教育观,强化大学生主体认同意识等方面是对当代大学生政治取向教育引导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三十年新闻教育及其价值取向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晓红  周海英 《兰州学刊》2009,(10):137-139
改革开放三十年,是我国新闻教育与其他事业一样进入繁荣发展的时期,新闻教育价值取向根本上发生转变,开始注重学生全面发展,而且传播学进入大学课堂,传播人才的培养随之起步;注重实践性和实用性;尊重和鼓励学术研究;同时注重“经济唯一”的功利主义。从改革开放三十年新闻教育价值取向来看,以偏移“社会本位”为多,因此,我们提出在充分满足社会需求的基础上,一定要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价值,促进其自由发展,保障其人格的完整与健全。  相似文献   

6.
围绕社会本位观和人本位观的两种教育价值观取向的争辩,贯穿了教育发展的始终.目前,我国正在兴起的素质教育热潮,事实上是对两种教育价值取向统一的重新认识和实践,在重视国家、集体利益教育的基础上,逐步重视人本主义价值取向将对培养高素质人才发挥重大影响.能否吸取人类社会本位观教育史的经验教训,尊重教育价值取向的统一性,关系到我国教育改革的成败.  相似文献   

7.
生态文明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新范式,是科学指导人类社会实践活动新的价值理念。生态文明建设呼唤教育价值的变革,在生态文明视阈下,高等教育价值应坚持正确的定位和取向,改变和超越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和工具主义的价值取向,以生态价值为根本取向,重新解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其回归本源性价值,实现高等教育价值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统一的应然使命。  相似文献   

8.
当前教育价值取向的特点及其对教育评价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价值取向对教育评价的目的、内容、标准和所选择的方式、方法等都起着主导作用,正确把握当前教育价值取向的特点,是进行科学的教育评价的前提。当前教育价值的多元性,要求教育必须把政治的、经济的、科技的、文化的以及人的精神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实现人与社会一体化,实现科技、经济发展与人的精神世界的发展一体化,从一元目标走向多元目标,寻求社会需要与人的需要的平衡,寻求理性发展与情感发展的平衡。当前教育改革的价值取向也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教育的规律,即教育具有的二重性--促进受教育者身心和谐发展的自然属性和通过受教育者来促进社会向前发展的社会属性。这两个方面成为教育评价的目的是教育改革价值取向的反映,也是教育规律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9.
观念变革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先导.加强和创新政府社会管理,必须推进观念更新,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从社会管理的目标选择、主体结构、方式方法、人员素质等方面转变思想观念,即确立和强化人本管理、权利本位、公共治理、服务优先、依法管理、制度正义、源头治理、基层本位、科学用人、和谐稳定等十大观念,重塑政府社会管理职能.  相似文献   

10.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教育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逐渐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研究对象和领域,相对明确的研究方法和多层次培养方式,为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但是在学科认知、学科理论建构、专业培养和专业取向方面存在着差异和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何科学定位、规范培养、正确取向、特色建设成了当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培养和建设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1.
李卫英 《学术论坛》2007,19(10):177-180
我国的民族学校教育是以"关注社会"为其价值取向的,具体表现为追求社会的均质化、地方性知识的失语和民族学校教育与民族社区教育的割裂.可通过以关注生命发展为目标重构学校课程体系、以成全生命自由为宗旨重组学校课堂教学、以尊重生命差异为基础重设学校评价体系的具体策略来重构民族学校教育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2.
价值取向是主体的意向、意愿和要求及其实践活动的表征。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具有鲜明的价值取向,其政治价值取向是人民主权,经济价值取向是发展,社会价值取向是整合。  相似文献   

13.
“公益性”价值取向是对医疗卫生事业市场化的回应和纠正,是一种“衍生”出的价值取向,而“人民性”是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和贯彻的价值取向。医疗卫生事业的“人民性”是对党和政府长期以来所坚持“人民性”的继承与发展、自觉与明确。“人民性”是一种超越“公益性”的价值取向,具体体现在:“哲学思维”的超越、“战略定位”的超越、“发展动力”的超越以及“评价标准”的超越,应当成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核心价值取向。坚持医疗卫生事业“人民性”,将促进医疗卫生事业自身的高质量健康发展、促进健康中国人和健康中国的全面实现。在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中为彰显“人民性”价值取向,应当坚持“公正均等”“四全统筹”“共建共享”和“人民满意”的实践原则。  相似文献   

14.
人本与物本的融通——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合法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化解资源稀缺等特性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为主题的资源节约型社会,追求的只是资源的可永续利用,是以物为本取向的物本型社会。它内在所贯穿的物本导向的功用逻辑、消解资源约束压力的逻辑、抽象生产力逻辑、资本导向性逻辑、机会主义逻辑、无偿占有的强盗逻辑、既节约又浪费资源的悖论逻辑的聚合与叠加,决定了它难免不忽视全体公民自由全面发展要求的均衡满足,从而难以同时具有以人为本取向。资源节约型社会是追求特定目的的人,通过特定的人与人关系,围绕人与资源特定关系所构成的社会。因此,其合法性的评价标准,必然表现为价值目的合法性评判标准、功能合法性评判标准、价值分配合法性评判标准的统一体。与如此标准契合的资源节约型社会合法形态,必然是以人本与物本取向的融通为向度的社会。  相似文献   

15.
刘恩允 《齐鲁学刊》2003,1(2):77-80
道德价值取向的本质涵义是通过其界定和分类来表现的。道德价值取向是指“道德意识对道德行为是否应当认定” ,它使人的思想和行为都一致地朝向某一目标或有一定的倾向性 ,引导和制约着道德价值观的确定和道德行为的选择 ;从基本的道德关系来看 ,道德价值取向可划分为个人和社会两大取向 ,并且从道德关系的五个方面来看 ,个人———社会道德价值取向具有不同的实质性规定  相似文献   

16.
“千分法”量表标志着陶行知先生从学校教育评价的标准、原则而至操作量表,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教育评价体系。在量表中他提出了促使有丰富“生活力”的“整个的人”发展的价值取向;量表的指标系统具有全面、明晰、简洁、有效等特点;量表的评价方法力主人文、科学与社会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人们重视民族教育是因为实施民族教育能够巩固边防、维护团结、保持社会稳定和祖国统一,或者说是为了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对民族教育价值进行如此定位,应该说是无可厚非的,但仅出于这一目的是不够的,尚需进一步挖掘和深化.民族教育是少数民族成员生存的需要;民族教育是少数民族成员发展的需要;民族教育是少数民族成员人性的需要;民族教育是少数民族成员人权的需要.因此,民族教育价值定位应当在国家取向与民族取向之间寻找平衡点.  相似文献   

18.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城市的普遍性价值集中体现在神圣、安全和繁荣“六字方针”.当代中国城镇化的根本价值取向在于搭建一个让农村居民“出得来”、“回得去”、“留得下”、“有尊严”的发展平台.坚持城镇化质量建设与农村居民生活意义世界建构的有机匹配,就必须实行城镇化发展与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有机匹配、与主体功能区战略定位有机匹配、与区域发展程度有机匹配、与创建有利于农村居民公共参与的生活与生命共同体有机匹配四大基本原则.实现城镇化质量建设与农村居民生活意义世界建构的双重发展,有赖于建构以公共交往空间与规则为核心、由基层党委和政府、农村居民、市场发展商、基层社区、社会团体等利益相关方平等参与的城镇化事务共治格局.  相似文献   

19.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关系到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我国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最终效果.评价研究生教育发展水平及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依据就是研究生的学术能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研究生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以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对研究生学术能力及培养途径开展研究,有利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各研究生培养环节的协调与配合,进一步拓展培养研究生学术能力的途径与方法,从而丰富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为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充足的动力.  相似文献   

20.
陶琳  陈鹏 《学术探索》2014,(5):53-58
教育法制建设的价值取向是权力主体基于一定价值标准做出的价值判断。教育法制建设价值取向包括三个方面:教育立法的价值取向,教育司法的价值取向与教育法律文化建设的价值取向。目前我国教育立法存在"重效率、轻公平""重秩序、轻自由""重实体、轻程序"的价值取向偏失,司法价值取向模糊,尚未形成有利于教育法运行的教育法律文化建设的价值取向。在未来教育法制建设中,必须及时矫正教育立法的价值取向偏失,明确教育司法价值取向并建立以"维权"为核心的教育法律文化建设价值取向,从而完善我国教育法制建设的价值取向,进一步引导教育法律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