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苏伊士见闻     
位于红海北岸的苏伊士,一个多世纪以前,只不过是个小镇,1869年沟通红海与地中海的运河凿通,即以它命名,苏伊士于是成为一座世界名城。在当代,苏伊士城作出了巨大的牺牲,进行过胜利的战斗,保卫了埃及的独立和主权,是埃及人民心目中的英雄城。  相似文献   

2.
访苏伊士城     
苏伊士城在红海最北端,是苏伊士运河的起点.站在苏伊士城南的陶菲格港,向北望去是烟波浩淼的红海,向南望去是穿过大、小苦河,直奔地中海而去的苏伊士运河.一艘艘过往的船只缓缓驶过,一群群海鸥,乘着海风,追逐着远去的轮船上下翻飞.对岸的西奈半岛,在阳光照耀下,像画家在蓝天与蓝色的运河之间,随意勾勒出的一抹金黄……  相似文献   

3.
红海     
《资源与人居环境》2010,(4):F0004-F0004
红海是世界上最年轻的海,位于非洲东北部与阿拉伯半岛之间,开关狭长,从西北到东南长1900公里以上,最大宽度306公里,面积45万平方公里,红海北端分叉成二小海湾,西为苏伊土湾,并通过贯穿苏伊士地峡的苏伊士运河与地中海相连:东为亚喀巴湾。  相似文献   

4.
苏伊士运河界于亚非两大洲之间,地处欧亚非交通要冲.它沟通红海与地中海,进而使印度洋与大西洋相连,是连接三大洲的桥梁和举世闻名的海运捷径,其战略地位和经济价值非常重要。然而,苏伊士运河有着不寻常的历史。  相似文献   

5.
话说红海     
在非洲东北与阿拉伯半岛之间,有一个狭长的内海,谓之红海.它北面是苏伊士运河,通地中海,南面是曼德海峡,经亚丁湾通向印度洋.这是沟通欧洲、亚洲和北非,连接印度洋、地中海的天然水道.这样的交通要冲,现在每年都有成千上万艘万吨巨轮通过,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和经济价值. 红海,顾名思义,就是“红色的海”.红海之得名,是因为在红海的海水的表面,繁衍着一种海藻,叫蓝绿藻.这种海藻死亡之后,会变成褐红色.久而久之,大量死海藻飘浮在海面上,把大海染成殷红一片,使它变成了“红色的海”.  相似文献   

6.
埃及塞得港市北侧,苏伊士运河与海湾交汇处的防波堤上,有一座高约五米的台基,用法文大书菲迪南·勒塞普斯的名字。上边有一个威武的铜像,好象永远注视着过往的船只。不过,现在只剩下台基茕茕孑立,形影相吊了。从台基上消失的勒塞普斯那个人,就是所谓苏伊士运河的开凿者。苏伊士地峡古代曾有过原始运河,但已成为历史陈迹。十九世纪中叶,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不少人构想在地峡开凿运河,沟通红海与地中海,缩小大西洋到印度洋的距离。勒塞普斯集各种设想之大成,拟定了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7.
【新闻背景】亚丁湾海域位于印度洋与红海之间,被索马里和也门环抱,是从印度洋通过红海和苏伊士运河进入地中海及大西洋的海上咽喉,被称作世界航运的生命线。每年约有10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两万艘船只经过这里,世界14%的海运贸易和30%的石油运输要过往此地。然而,这里也是全球海盗活动最猖獗的重灾区。自2008年以来,平均每4天就有一艘轮船遭劫,现仍有17艘船和200多名海员掌控在海盗手中。海盗们武器装备精良,船员们碰上他们,只能自认倒霉。2008年12月17日,中交集团"振华4"轮在亚丁湾海域遭到海盗袭击。让人叹为观止的是, 30名中国船员没有束手就擒,他们利用消防水龙头及自制燃烧弹等与海盗对峙周旋5小时,成功逼退了海盗,打了一场漂亮的反海盗之战。  相似文献   

8.
吉布提是东非的阿拉伯伊斯兰小国,是伊斯兰大会组织的成员国,地处亚丁湾东岸.众所周知,亚丁湾、红海和苏伊士运河(在吉布提北面)都是连结印度洋和地中海的水上通道,因取道亚丁湾来往于地中海的船只必途经吉布提沿岸,故吉布提的基本战略位置非常重要.吉布提若是个强国,则可完全控制这一地区以及这条航行在印度洋和地中海之间的船只必经的通道.吉布提拥有一个主要港口,是非常贫穷的国家,几乎没有任何自然资源.1977年,吉布提举行全民投票,获得独立,摆脱了法国自19世纪末以来的统治.法国人曾称之为法属索马里,1967  相似文献   

9.
序曲 古老的中国自公元2世纪起,便有了关于北非西亚即现在所指阿拉伯国家的文字记载.之后有唐代的<经行记>和<酉阳杂俎>,宋代的<清波别志>、<岭外代答>、<诸番志>和<事林广记>,元代的<岛夷志略>和明代<瀛涯胜揽>、<星磋胜揽>、<西洋番国志>等.古代这些典籍,除了作为弥足珍贵的史料外,也是文学意义上的散文作品.及至近现代,清末和民国时期的一批外交官和莘莘学子在旅欧途中,靠亚丁,过红海,穿苏伊士,留下篇篇诗歌和散文.  相似文献   

10.
限于目前埃及国内持续的不稳定和西奈半岛的动荡,苏伊士运河在未来能否继续稳定通航被打上了问号。这也推动了以色列加快联通地中海和红海之间的欧亚铁路的修建计划。以色列政府甚至希望该铁路能在12个月内尽快动工,而是否由中国公司承建也成为以色列媒体在报道这条铁路时必然提及的要素。对于拥有成熟高铁技术的中国来说,这意味着新机遇。  相似文献   

11.
吉达一瞥     
吉达市位于沙特阿拉伯西部红海沿岸,是沙特阿拉伯第一大商港和最大的航空港。吉达有“红海新娘”之称,其阿拉伯语的含意是康庄大道,顾名思义它是一个重要的交通中心。  相似文献   

12.
今天,不知道青藏公路的人恐怕不多了。它盘旋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1937公里长,被世人称为中国“苏伊士运河”。但是,可以肯定地说,很少有人知道是谁率领大军修筑了这条公路。世界屋脊,那是一块什么样的高地呢?气候高寒,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与埃及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创造过灿烂的古代文明。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以狭窄的苏伊士运河与亚洲大陆相接,埃及通过红海又与印度洋相连。这样的历史和地理条件,使中国与埃及很早就开始了友好往来,互相有所了解。中国关于埃及的记述,最早见于南宋周去非的《岭外代答》,该书在《航海外夷》条上提到的《勿斯里》,就是埃及。此后,中国古籍不断有关于埃及的记述,但是这些记述基本上是地理与风尚方面的内容,关于埃及历史的记述,到清末才出现,首先见于林则徐组辑的《四洲志》。该书提到了古埃及新王国时期第18朝图特摩  相似文献   

14.
位于阿拉伯半岛南端的亚丁,经红海口曼德海峡北通苏伊士运河,扼亚丁湾南通印度洋,与东非隔海相望。它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被称为“红海门户”,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交通的要道,到近代更成了战略军事重地。清末的一些旅外人士,从海路去欧洲必经亚丁。当时亚丁是个自由港,船只在此停泊时,他们便登岸游览,将所见所闻和亲身感受笔之于书。 这些目击者们传来的关于亚丁的早期信息,使人们增长了见识,加深了对亚丁的了解。这些记述是当时中国人开眼看世界过程中实录的一部分,有其文化的内涵和历史价值,构成了近代中国与亚丁友好关系史的重要篇章。 咸丰九年(1859)天主教徒郭连城随意大利传教士徐伯达去欧洲罗马,往返途中写有《西游笔略》,其中有清末国人对亚丁的最早记述: 亚登或亚丁,明史作阿丹,在阿拉伯西南海岸,扼红海之口,归英国管辖,为东西洋交通之要港,有坚固之要塞,输出咖啡、橡胶、烟草、香料等,罗马时代已为东西洋贸易之中心地。公元1538年为土耳其所领,1730年独立,回国教王管理之,1836年英船在其地被掠,回国教王割让于英,至1893年全为英所有。 亚丁本地人与阿非利加人相仿,往来火轮船必停一日之久,以备煤炭食物等,此处天气炎热,地俱焦赤,一毛不生,食物水浆,俱从远方用骆驼运来。 亚丁土人有卖珊瑚  相似文献   

15.
咖啡的故乡     
咖啡的故乡究竟在哪里?前两年阿拉伯国家特别是伊拉克的报纸与杂志曾发表过不少文章,对这个问题进行过一番探讨,一派认为咖啡最早生长在埃塞俄比亚;另一派则认为也门才是咖啡的故乡。两派争论到最后,达成了一致的看法:红海南部是咖啡最早生长的地方。所谓红海南部,实际上就是  相似文献   

16.
冬游亚喀巴     
约旦首都安曼的冬天是很冷的,大人小孩都穿着厚厚的冬衣。我们想去参观亚喀巴市,陪同的约旦朋友要大家带上游泳衣。我们昕了有点惊讶,觉得这是开玩笑。有人问:“带游泳衣做什么?”约旦朋友自然而又热情地回答说:“当然是游泳啦!”大家没有说话。谁能想到隆冬天气还能到海边去游泳呢!我们都没有带游泳衣。可是我们一飞到亚喀巴上空就后悔了。眼前是一望无边的大海,海边景色如画,布满了红红绿绿身穿游泳衣的人们。  相似文献   

17.
十月的一天清晨,我们驱车去苏伊士城游览苏伊士运河。一路上,无垠的荒漠、高耸的清真寺、绿色的军营和炸毁的军车坦克,一闪而过。在行约两个小时后,只见前方一座积木似的城廓,隐现在茫茫平沙之外。这就是苏伊士运河河南  相似文献   

18.
恢复通航的深远影响关闭八年之久的苏伊士运河,在1973年10月战争胜利后,经过清理、疏浚,于1975年6月5日重新恢复通航. 世界政治界、经济界一致认为,苏伊士运河的通航,是1975年世界上的头等大事.因为在运河关闭的八年(1967年6月5日-75年6月5日)内,由于绕道好望角,世界海运费用增加了75亿美元.那些很大程度上依靠运河进行贸易的国家,例如西欧、波斯湾、东非、南亚和东南亚等国的贸易市场深  相似文献   

19.
苏伊士运河兴建于1859年,最后竣工于1869年,由法国支持的国际苏伊士运河公司,动用埃及数十万劳工修建而成。曾任法国总领事的莱塞普斯(1805~1894),1854年代表法国从埃及政府手中获得修建苏伊士运河的租让权,主持了运河的修建工程。苏伊士运河北起地中海边的塞得港,穿过提姆萨湖、大苦湖、小苦湖,  相似文献   

20.
吉布提风貌     
“扔在火狱过道里的一处天堂”1977年获得独立的吉布提共和国是非洲大陆最小的国家,面积只有二万多平方公里。它巍然屹立在非洲东部红海岸边,勇敢地迎接着海浪的冲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