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中国"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利益问题,农民利益问题的突破口是农民土地问题。本文从中国农民土地权益保护问题症结出发,通过对美国农民土地权益"三层次"保护机制等方面的系统梳理和分析,为我国创新农民土地权益保护提供启发意义。中国农民土地权益保护双重囿限中国农民土地权益保护实践囿限。城镇化进程中,农地流转、农地征收过程中存在诸多侵害农民土地权益的现象,如非自愿农地流转、农地过度集中风险、违规征地、  相似文献   

2.
法治是实现农民经济发展权的保障。加强农民经济发展权的法治保障,需要强化政府责任机制,加强农民经济发展权立法,完善司法救济机制,培植农民维权组织,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3.
彭湃与方志敏都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农民运动的领袖。他们的农民运动思想在虽然在很多地方是相同的,比如都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实践,都以农民的利益为根本。但是,在很多地方也有许多的不同,本文主要从他们从事农民运动的起因、从事农民运动的方式方法和农民运动的效果三个方面来比较研究彭湃与方志敏农民运动思想。  相似文献   

4.
农民法律意识即是农民对法律知识和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认知和心理的总称。我国绝大多数人口是农民,在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培育农民法律意识对建设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民法律意识两者之间的关系为切入点,重点分析农村经济发展中农民法律意识的现状及原因,最后针对性地提出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农民法律意识培育的路径选择,以期为培育我国农民法律意识提供理论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5.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背景下,农村土地制度创新的客观依据是农民分化及其市民化意愿和土地产权诉求变化。对广东的调查显示,农民已分化为非农农民、务农农民和兼业农民三种基本类型,构成比例大约为5∶4∶1。不同类型分化农民均有市民化意愿,市民化意愿与非农化程度正相关。分化农民的土地功能重要性结构不同,土地产权诉求存在差异。承包地和宅基地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面临的核心问题。如果给予城市户籍,仅有10%左右的分化农民愿意放弃。如果给予城市户籍、土地和房产赔偿,再给予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子女读书、住房等综合补偿,35%的务农农民和近50%的非农农民愿意放弃。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研究农村土地流转中的农民权益保障问题。从农村土地流转中农民权益出发,结合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中农民权益保障的特点,论述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中农民享有的权利以及现行法律保护状况,以明确加强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中农民权益保障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我国从1979年恢复职称评定以来,职称评定工作进行过数次改革,改来改去职称评聘还是仅限于事业单位员工和企业职工,农民的职称评定工作还没有提到日程上来,陕西省委省政府敢为人先,大胆尝试,2010年对全省农民职称考评进行试点,取得了成功。农民欢迎,社会反响强烈,调动了农民学习科学技术的积极性。一是想农民所想,急农民所急,满足农民朋友所需;二是大胆创新,农民考评职称不受年龄、外语和计算机限制;三是制定评定标准,评定过程中灵活掌握;四是下放权力宽报宽出,让农民科技人员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大批科学素养较高的农民。通过对当前廊坊市农民科学素养现状进行分析,了解造成廊坊市农民科学素养低的因素,进而对提高廊坊市农民科学素养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三农"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农民的利益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在这样条件下农民组织化的意义凸显,研究农民组织化问题迫在眉睫。本文从农民组织化现状、解决问题的对策方面来探讨农民组织化问题。  相似文献   

10.
郑绪彬 《现代妇女》2014,(10):246-247
本文主要是陈述我国目前的农民培训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我们应采取的对策,作者认为我国应该着力在培训机构的人员、资金、以及监督制度上做出相应的改革,努力提升农民培训的专业程度,提升农民的专业素养,从而使得更多的农民接受培训,推进农民培训的工作,切实提升农民的培训效果。  相似文献   

11.
方志权 《科学发展》2009,(12):57-64
促进农民增收是农村工作的中心环节。衡量农村工作措施得当与否,最主要、最重要的标志,就是看农民的收入是否搞上去。本课题研究通过系统分析上海郊区农民历年收入结构状况,跟踪今年上半年上海农民收入情况,剖析影响农民持续增收的各种因素,并对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提出相关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12.
思想政治教育是党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农民问题又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质上是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农民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农民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主力军和有力力量,从而通过对农民进行有计划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了内容丰富的关于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体系。这个思想体系对于今天成功开展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提高农民素质,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农民合作社的国际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今年的政协会议上,农业部前部长、政协常委陈耀邦在发言中提出“让农民组织起来”,并使用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概念。中央党校教授徐祥临也提出中国农村应当像日本、韩国那样,兴办综合性的合作经济组织,帮助农民分担和对抗各种市场风险,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进入市场经济以来,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集约化的工商业垄断,组织起来成为农民的必然选择,合作社遂成为各国农民最基本、最普遍的组织形式。我国一些地方也出现了不同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越来越显现的大背景…  相似文献   

14.
天津市青年农民受教育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民教育问题是关系到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以及加快农村富裕劳动力转移的进程。我国农村教育问题,特别是青年农民的教育问题比较紧迫,亟待我们解决。本文通过对天津市五区一县1200户农民综合情况的问卷调查,分析了青年农民受教育程度现状及特点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增长越来越快,在农民全部收入中所占份额越来越大,已成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但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增长还受到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就业困难,农民工资性收入水平偏低、增长缓慢等因素制约。要提高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就必须加大改革力度,克服这些制约因素,为农村劳动力顺畅转移就业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6.
赋权、互动与认同:角色视角中的城郊农民市民化问题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用角色概念分析农民市民化特别是城郊农民市民化,是一个很好的提议,但是这个提议不能被主要用来指责农民担当新角色的能力低下。角色视角所能发挥的重要提示是:社会身份完整、角色期待明确、互动环境良好,以及新旧角色间的转换通道顺畅等,都是顺利实现城郊农民市民化的前提或条件;目前城郊农民市民化的主要障碍是农民受到了赋权不足与身份缺损、新老市民互动不良、农民特殊认同策略三方面条件的限制;这些问题表明现行的直接影响城郊农民市民化的政府政策还存有很大疑问。  相似文献   

17.
从《中国农民调查》说起占中国人口60%以上的中国农民过着贫穷的生活,是中国实现全面小康过程中一个难题。去年,《中国农民调查》一书在社会上,甚至在政界,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中国农民调杏》的两位作者断言,“随着城市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就很少再听到有关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消息了”,“特别是对九亿农民生存状态的遗忘,又  相似文献   

18.
在我看来农民是一种职业而非身份,作为专门从事农业生产工作这一特殊职业的农民,那么他也应该有属于自己的职业服装,更具体的来说就是属于农民自己的职业工装!这不仅仅是为了农民的服装穿着而言,更重要的是我们农民这一职业要创造出属于自己职业的职业文化理念,要有自己的职业素养!农民服装的职业化恰恰对农业能起到很重要的标识作用!农民服装的职业化不仅仅能够引领整个农民职业的文化发展,更能够带动农民这一职业的经济发展,从而促进整个农业现代化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广州市高度重视清兑农民征地补偿款工作,一方面认真开展清理拖欠农民征地款专项治理,及时纠正在征地中侵害农民利益的问题;另一方面积极探索长效保障机制,从源头上杜绝侵害被征地农民利益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不同于一代农民"有分化无分层",当前中西部二代农民出现了阶层分化,代际分化与城乡分异构成其基本逻辑。其中,代际分化取代了人口分化成为农民分化的主导机制,城乡分异取代了村内竞争成为农民的阶层表达方式。随着二代农民主导的中间农民大量进城,城乡两套社会系统正在逐渐被一套阶层分化的逻辑统一起来,从二元走向整合;大量中间农民家庭正处于半城半乡的过渡阶段,进退不再是选择,而是成败与身份的标志;新的认同、阶层结构和社会秩序正在诞生。在农民家庭弹性城市化路径和刚性城市化需求并存的情况下,农村和中小城镇共同构成基层社会的缓冲区与稳定区,应一方面确保农村发挥基本保障作用,另一方面加强小城镇建设,让农民有村可回、有城可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