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着重探讨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和产品品牌形象的建立及推广的意义,分析现代设计创新与区域特色产品品牌的文化个性化设计需求。开发多层次的文化旅游创意产品、树立特色鲜明的文化品牌形象提升旅游创意产品的文化品位。  相似文献   

2.
如果5年前在申城提起创意产业,可以说绝大部分的“阿拉”们皆不知其为何物。而如今创意产业方兴未艾,已成为沪上最风光、最受追捧的产业,成为上海市“十一五”规划的重点产业。在前不久举办的2005上海国际创意产业活动周开幕礼上,上海市经委率先向海内外公布了上海“十一五”创意产业5大领域的发展重点(研发设计创意类、建筑设计创意类、文化传播创意类、咨询策划创意类和时尚  相似文献   

3.
创意旅游是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结晶,对创意旅游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国外早已经提到日程上.尤以英国和美国最为突出.我国对创意旅游的研究以及对其进行开展的实践工作,已经提到日程上来,应该加大力度进行两者的产业融合,完善创意旅游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的融合发展成为业界关注的热点,古镇旅游作为文化旅游的代表,其未来发展的方向必然是实现与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本文通过对文化创意产业与古镇旅游业的产业融合模式进行分析,以遂宁市安居区黄峨古镇为实证研究,对其古镇文化创意旅游的开发提出指导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泛珠江—西江经济带旅游核心区域桂林王城景区文化旅游产品创意开发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王城景区文化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的开发现状,全面剖析了产品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王城景区文化旅游产品创意开发的相关对策。指出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要突出文化主题和创意开发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制造业创意产业是一种以创新、创意带动制造业整体提升能级的新颖发展模式或形态。大力发展制造业创意产业,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瓶颈、提升制造业产业能级、促进"三、二、一"产业融合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上海应把制造业创意产业列入上海中长期发展规划,围绕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以"产业创意化"为目标,编制上海制造业发展的新蓝图。  相似文献   

7.
《安家》2011,(10)
一年一度伦敦设计节(London Dasign Festival)于今年九月举行。伦牧的一百八十多家博物馆画廊设计店都加入到设计节中,共举办了二百五十多个活动。伦敦设计节主席约翰·索雷尔表示,设计是创意产业的动力源泉,因此今年设计节的目的并不只是以个设计文化内容来推广设计还要从经济增长和未来的角度进行推进。  相似文献   

8.
天津市旅游产业与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创新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强  罗永泰 《城市》2009,(11):56-59
自1998年英国政府正式提出“创意经济”概念以来.发达国家和地区先后提出创意立国或以创意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创意产业被提到战略层面。对创意产业的界定.各国有着不同的定义,但都有三项共同的核心构成元素:以创意为产品内容,利用符号意义创造产品价值.知识产权受到保障。创意产业并非单指某一种产业,而是指一群在社会与文化发展的贡献上特性相符、具有相同经济发展与就业机会的潜力,并受到政府格外重视而被划分出来的产业类别。  相似文献   

9.
许正林 《科学发展》2010,(7):96-102
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上海文化产业的发展,使之逐步在上海经济建设中占据着重要角色,但是这个新兴产业的发展仍存在着许多问题。通过分析上海文化产业集聚区的产生与发展现状、发展前景及目前上海文化产业集聚区的发展类型等问题,文化产业集聚区发展存在如创意产业园区创意不足,同质化严重等八大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3个解决要点,即重新整合规划创意产业集聚区、强化孵化意识突出孵化功能、强化人文关怀意识,以促进上海文化产业集聚区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由上海市公共关系协会和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共同主办,上海市电信有限公司特别支持的2005“小灵通杯”上海市第三届优秀公关案例暨优秀公关人士颁奖典礼于9月22日在上海国际新闻中心隆重举行。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会长李道豫、中华慈善总会荣誉会长、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理  相似文献   

11.
, 《中国社会导刊》2012,(33):30-30
对于上海社会工作的发展,我最深刻的感受之一,是社会工作理论工作者与实务工作者紧密结合、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开拓了社会工作的业绩。合作起步,共谋发展。专业社会工作在上海起步和发展可上溯到上世纪80年代初“上海社会福利研究会”的建立,该研究会是上海市社会工作者协会的前身,为社会工作者协会的建立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准备了人才等前期条件。  相似文献   

12.
上海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丹 《科学发展》2013,(2):100-106
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人才问题愈加突出。在对上海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发展基本情况调查的基础上,指出目前人才发展问题主要受认定机制、培养机制、知识产权保护机制、长效生活保障机制等几个方面的影响,上海应重视人才问题,不断创新人才发展策略,加大政策创新突破力度,为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充分发挥其创意成果的转化、形成新的竞争优势、推动城市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中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阐述近来兴起的创意产业的概念及内涵,并描述了上海创意产业园区的现状。简单的地理集聚即产业园区的形成,并不能代表产业集群的形成,想让创意产业成为提升城市乃至国家竞争力的产业需要培育创意产业集群。文章通过对产业集群理论的分析进一步阐释了如何培育创意产业创新型集群,并特别指出要通过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而促进企业间、产业间的相互合作。  相似文献   

14.
赵讷  汪明峰 《城市观察》2016,(3):144-155
伦敦是世界上公认的"创意之都"。从1998年伦敦政府首次提出"创意产业"这一概念至今,很多国家和地区纷纷效仿并发展具有本国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2005年,上海首批创意园区挂牌成立,文化创意产业随之蓬勃发展起来。本文在文化经济和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下,选取伦敦和上海这两个国际化大都市,从文化创意产业的空间布局及其动力机制两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并对上海及其他城市完善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知闻世博校园行”(以下简称“知闻世博”)项目是在上海市世博600天办公室、上海市文明办、团上海市委的倡议下,于2008年11月的第四届青年风尚节之际,由上海青年家园民间组织服务中心联合多家上海知名社团共同启动的。目的在于让更多的青少年走进世博、参与世博、奉献世博、分享世博。  相似文献   

16.
《公关世界》2008,(6):F0002-F0002
董锡健,现任上海市政府经济委员会智囊机构/上海工业发展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专家、上海市注册咨询专家,上海市绿色工业促进会副会长,中国公关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上海公关协会特约理事,复旦大学、交大、华师大客座教授。专业从事咨询策划工作之前,曾担任上海市人民政府经济委员会研究室副主任和办公室副主任,擅长从事中观和微观经济决策研究和政府公关的策划、设计及运作。  相似文献   

17.
创意产业蓬勃发展风靡全球,如今已成为一种主流经济模式,被各国家广为讨论、接受并实施。创意产业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它的出现强调了人的创造力,强调了文化艺术对社会经济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创意产业有两个部分,一是创意,二是产业,其中创意作为核心内容来带动产业的发展。汽车造型设计是工业产品设计最高研究对象之一,已成为制造业的核心推动力。但近年来,随着技术研发的进步,汽车在质量上的差距越来越小,设计创意的好坏对品牌的建立至关重要,从而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职业》2009,(7):39-39
业内专家们认为,不同于其他产业人才类别,创意产业目前急需的创意人才有五条共同的特质: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分析了改革开放后的城市转型以及上海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历程,之后以上海M5040意园的产业空间转化为例,剖析了城市转型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空间规划另类思维。  相似文献   

20.
90年代中叶上海市公共关系协会及上海市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召开“企业界职业公关市场大讨论”,传出在上海公关协会近400家团体会员中,公关部经理为先生的占50%多,15家四星级以上合资宾馆中,公关部经理为先生的亦占半数以上时,“公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