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 毫秒
1.
陈春花  刘祯 《管理学报》2011,8(5):636-639,647
探索了中国管理实践研究评价的2个维度:实践导向与创新导向。实践导向的评价指标包括研究问题在管理实践中的重要性、是否有问题解决方案的简明概括、研究对于实践者的可读性、研究结论在管理实践中的可复制性;创新导向的评价指标包括相对于现有研究的差异、是否找到了中国管理实践的重大问题、是否找到了中国管理实践的独创性、对中国管理实践发展脉络的贡献如何。  相似文献   

2.
2011’"中国·实践·管理"论坛以"直面中国的管理实践"为主题,从实践导向的管理研究的内涵、机制和成果评价进行了丰富而有启发性的探讨。论坛强调"中国实践导向的管理理论研究"的价值,认真探索中国情境理论化的方法和实例,达成了源于中国管理实践的理论研究基本共识,呼吁正确评价实践导向的管理理论研究,强化了"直面中国管理实践"的学术导向的影响,期望学术界与实践界的合作更加紧密。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管理实践研究的深入发展,其研究主体多元化的格局正逐渐清晰起来。除了高校和研究机构中的管理学者是重要的研究主体之外,诸如管理咨询机构、企业研究院等也日益成为不可忽视的研究力量。研究主体与评价主体之间存在多种不同的对应关系,这其中蕴藏着关于客户的深层次问题。金蝶的管理研究实践,不仅对这一问题予以回应,也引发了对由实践客户驱动的评价路径与策略的探索。管理学者可以寻求社会中的多股力量,来共同推动中国管理实践研究的发展及其评价系统的优化。  相似文献   

4.
以实践为导向的管理研究评价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前,我国管理科学研究过于工具化,过于重视科学性和规范性,却忽视了管理科学的另一个重点--解决实践问题,因此,有必要重新构建管理研究评价体系,来提升管理科学的实践性.在系统分析了管理研究及其评价的相关问题之后,首次构建了以实践为导向的评价体系.该体系考虑了整个研究过程--研究来源、研究中间过程和研究成果,并且重点剖析研究成果的实践性评价.研究成果的实践价值需要从企业、政府和公众3个方面来评价.  相似文献   

5.
基于管理学的技术科学属性,回顾了经典管理研究及其理论成果的特征,构建了管理研究成果在实践导向维度上的"问题挖掘-理论构建-效益贡献"QTB评价模型,并进一步探索设置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6.
管理的本质以及管理研究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劲  阳银娟 《管理学报》2012,(2):172-178
我国管理研究评价中,纯粹的理论化和纯粹的实践导向都会阻碍管理研究的发展,因此,有必要构建更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来提升管理研究的质量。在分析管理的本质、管理研究的特点以及管理研究成果表现形式的基础上,提出管理研究应该注重学术知识和经验知识的糅合、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转化乃至智慧的获取。针对管理成果的具体表现形式,将理论与应用、知识与智慧2个维度纳入管理研究评价,构建了管理研究评价的整合模型。  相似文献   

7.
李德昌 《管理学报》2011,8(5):640-647
评价的本质是选择,选择的基础是"势",即信息量或信息势。所以,有效评价的基本机制和原则就是"生产最大的评价信息量、营造最大的评价信息势"。由于构成数学群的对称性结构具有最大的信息量及最大的信息势,因而,直面中国管理实践研究评价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就是根据不同的管理环境和时代,寻找一组多元对称的指标,使这些指标构成具有数学群结构的指标体系,才能使复杂管理实践的理论评价成为有效的和科学的。由于中国管理情景下的"文化纠结"的复杂性超过了西方"线性独立"文化的复杂性,所以直面中国管理实践的评价研究,将具有包容西方管理实践的普适性。  相似文献   

8.
杨妍  陈春花  陈鸿志 《管理学报》2013,10(3):314-321
2012年12月8~9日,2012'“中国·实践·管理”论坛在上海交通大学成功举行.基于前两届论坛围绕“直面中国实践的管理研究内涵、路径、评价和倡议”的研讨成果,以“现象·本质·对策”为主题,探讨实践导向的管理研究相关问题.从实践导向管理研究的重要性、研究规范和路径的认知,研究进展与反思角度对参会学者的观点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本科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在实践教学中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管理,无疑有助于促进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向科学化、规范化、完善化的方向发展。本文在对本科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评价管理进行现状梳理及"5w1h"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本科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评价管理的优化思路和方案。  相似文献   

10.
关于中国管理实践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基发 《管理学报》2011,8(5):633-635
在总结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许国志院士以及物理-事理-人理系统方法论对实践工作的评价方法的基础上,通过所参与的开发管理信息系统项目和我国区域发展战略2个案例,简析了中国管理实践的评价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在线课程打破了教育的时空界限,颠覆了传统课堂,已成为当今社会教学改革的热点。随着对混合式教学探索的不断深入,构建一个适应混合式教学的评价体系,对教学效果进行全面考核,已经成为混合式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文章以管理会计课程教学实践为例,在分析管理会计课程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基于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设计线上、线下考核评价指标,构建管理会计课程混合式教学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2.
以CGS情境系统为视角分析了我国2003~2012年管理实践演进的路径、价值驱动与评价;同时,结合2003~2012年中国"十大管理实践"的评选结果,分析了中国管理实践演进的路径与趋势。然后,从CGS系统下的利益相关者的视角分析管理实践的价值驱动,发现逐渐从股东利益最大化到利益相关者利益最优化的转变是中国管理实践演进的特点。最后,从CGS情境系统下的利益相关者视角对中国管理实践进行评价,以期对中国管理实践的评价和研究呈现一个较为全面的参照系统。  相似文献   

13.
李德昌  张守凤 《管理学报》2012,(8):1126-1134,1195
管理的本质是应对管理过程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的内在机制是信息相互作用。无论是科学技术研究评价还是管理实践研究评价,都可以在不同抽象层次上进行,抽象层次越低,评价自由度越多,评价效果就越难以把握。信息层次上的抽象是人类期待的最高层次上的抽象。势科学理论研究揭示了信息的本质意义,为在高度抽象的信息层次上进行中国管理实践研究及评价提供了科学化路径。由多元化对称性评价要素构成的具有数学群结构的评价模型,具有最大的评价信息量和评价信息势,为中国管理实践研究的有效评价提供了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14.
陈春花  陈鸿志  刘祯 《管理学报》2011,8(6):791-795
价值贡献是评价管理实践研究的关键,包含4个基本要素:①实践性,研究要以实践价值作为首要目的;②理论性,研究要以理论的形式贡献实践;③推广性,反映成果的外部引用及应用;④验证性,反映成果本身的效力。  相似文献   

15.
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本文在对管理类专业立体化实践教学的内涵和构成分析基础上,运用系统分析思想,提出了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和应用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6.
论实践派管理理论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继伟 《管理学报》2011,8(6):805-810
评价实践派管理理论的正确指标可分为鉴别性指标、优劣性指标两类。鉴别性指标包括:是否"外行不觉得深,同行不觉得浅";有无"前置应用"和"分布式研究"。优劣性指标包括:实践客户数量;实践客户质量;应用广度;应用深度。  相似文献   

17.
中国管理实践研究的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志龙  王浩 《管理学报》2011,8(2):159-163,178
研究中国管理实践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重点关注中国管理实践研究的路径:首先,在探讨中国管理实践研究路径时必须遵循2个原则:借鉴国际规范的研究方法和结合中国特殊的情境变量。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管理实践研究的路径进行了界定:从企业面临的实际问题出发提出研究问题;通过文献梳理的方式提出理论视角,并结合特殊的中国情境变量进行研究;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最后,提出中国管理实践研究的3个阶段:零星研究阶段、系统研究阶段以及整合研究阶段。  相似文献   

18.
刘广灵 《管理学报》2011,8(6):811-819
学术活动的组织体系经历了漫长的演变,不同的时代呈现不同的特点。考察学术活动组织体系的演变及其特点,运用组织理论的成果分析学术组织体系的内在机制,得到对于实践导向管理研究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探讨了直面中国实践的管理研究的基本问题,诸如问题的缘由、学术背景、致用的内涵、指导思想、当前差距等,对在我国反思和开展基于中国实践的管理研究极具启发。  相似文献   

20.
沈超红  臧志  李敏 《管理学报》2011,8(5):648-652
通过分析《创业行动逻辑论》的产生过程,阐述了面向实践的管理研究之内涵,以明确立场,建立共识,避免不必要的误解;然后,根据学术传统,提出评价面向实践的管理研究成果,可以采用学术成果评价的共同标准,即:解决问题的重要性、研究方法的严谨性、解释与预见现象的有效性三大评价指标,不必另外为其设置评价指标体系;最后,根据研究成果的评价指标,预示了面向实践的管理研究未来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