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的花朵.然而由于社会的发展,许许多多的孩子却因为父母外出打工成了孤单寂寞的留守儿童,这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作为我们教师关爱留守儿童更是责无旁贷.为了让留守儿童感到学校就像家一样温暖,让留守孩子与其他孩子一样健康成长,留守儿童不再留守,我们该怎么去做呢?该做点什么呢?  相似文献   

2.
留守儿童(the "left-behind" children),是指父母双方外出到外地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他们一般与自己的隔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据全国妇联最新调查显示,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占全国儿童总数的21.88%。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成为一项重要工作,需要加强以政府为主导、以学校为重点、以社区(村)为依托、以家庭为核心、以社会参与为支持开展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可见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是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其意义深远,责任重大。  相似文献   

3.
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留守儿童作为一个不断扩大的特殊群体,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目前我国农村的留守儿童成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缺乏完整的家庭教育,导致留守儿童的心态堪忧;临时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学习介入过少,导致学习状况不容乐观;缺乏亲情关爱导致的生活问题等。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成长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充分发挥学校在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中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家庭的监护引导作用,加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4.
1县级政府领导留守儿童工作现状 垫江县委、县政府自2009年以来,始终坚持从建设重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示范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出发,开拓创新、多模式并举,积极探索构建"党政统筹、部门联动、乡镇负责、学校为主、家庭尽责、社会参与、儿童为本"的"七位一体"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体系,着力培养照顾好全县留守儿童,解除外出务工群众后顾之忧.  相似文献   

5.
留守儿童,作为少儿读者中的弱势群体,其阅读权利更应受到更多的关心和保护,关爱留守儿童,为留守儿童提供阅读服务,是图书馆事业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合肥市少年儿童图书馆积极拓展服务渠道,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模式,让留守儿童尽可能地享受到均等的社会文化权利,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6.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成了当前基础教育的一个盲点,由此所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不仅影响了农村人口的素质,也将影响新农村的和谐发展.几年来,我校对留守儿童的管理进行了大胆的探索. 一、深入调研,准确掌握学校留守儿童情况 我校要求各班对留守儿童进行一次系统排摸,并分"单留"和"双留"予以登记造册,做到了家底清、情况明.到目前为止,已为留守儿童建立了档案,为切实开展留守儿童关爱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留守儿童感恩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由于家庭感恩教育的缺失;其次是学校缺乏及时正确的教育引导;此外,还在于我们整个社会的主流媒体将注意力都放在了对留守儿童的关爱行动中,却很少去关注留守儿童被关爱后作出的积极性的表现和改变.学校作为感恩教育的主阵地,就要充分利用好各种契机,适时的对留守儿童进行感恩教育.比如,让留守儿童在责任的承担中学会感恩、在特殊的日子里表达恩情、营造感恩氛围提升个人品质等  相似文献   

8.
留守儿童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一个特殊极弱群体。他们不仅物质贫穷,更重要的是精神贫穷,表现为精神缺"爱"、心理缺"疏"、学习缺"导"等三个方面的特征。在精准扶贫脱贫、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中,要特别重视留守儿童关爱问题。在多中心治理理论的指导下,要解决留守儿童关爱缺失问题必须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合力共同解决,即政府、家庭、学校、社会力量的协同合作,形成良好持续的社会效应。  相似文献   

9.
新农村实践     
《领导决策信息》2010,(37):22-22
重庆“六大计划”关爱农村留守儿童 为切实培养和照顾好全市130万农村留守儿童,重庆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近日联合下发《重庆市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行动计划》,将在全市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计划、农村留守儿童培养模式创新计划等六大行动计划,实现留守儿童“学业有教、监护有人、生活有助、健康有保、安全有护”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教育改革应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创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村留守儿童出现了心理健康问题,班主任应该通过建档立卡,对他们采取多种方式的切实关怀,为留守儿童送去关爱,使其身心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1.
农村留守儿童群体,是我国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过程中所带来的“附属产物”.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等客观因素存在,农村留守儿童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缺乏有效的教育、引导和管理,严重的则会导致心理畸形发展,在行为上表现出程度各异的失范和越轨现象,出现了一系列“留守儿童”综合症.因此,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不能不引起教育工作者的深思和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2.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当前教育的一个热点问题,一个难点问题。针对留守儿童在学业、心理、行为、安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众多专家、学者进行了专项研究。在查阅这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校教师另辟蹊径,提炼了以"情感教育"为核心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引导策略,来丰富留守儿童研究宝库,以期对广大留守儿童教育工作者有所启发。中共中央政治局2010年6月22日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也明确提出了要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和动态监测机制。作为教育工作者,响应党的号召、应对教育热点问题,责无旁贷。为此,我校教师查阅国内外教育教学研究成果,提出了以"情感教育"为核心理念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引导机制,探索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我校是一所新兴的城乡结合部小学,学生来自县城周边农村或者偏远乡村,调查显示:我校学生中留守儿童就有942多名,占全校人数的48%,这些留守儿童中31%住在出租屋里,86%的孩子接受隔代监护,26%系单亲监护,2.3%系寄养监护。学校在通过多种渠道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同时,也通过代理家长等方式加强了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和教育工作,但是,留守孩子中呈现出来的孤僻、自卑等消极情绪,对学习的被动、厌恶,甚至恐惧等心理,以及叛逆、偷窃等不良行为习惯依然存在,给学校教育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经调查,导致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和留守家庭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留守儿童教育是当今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带来的问题,而且将是一个时期内长期存在且无法回避的问题。为了让留守儿童和家长更好地融入学校大家庭,利用信息技术,建立了一个QQ群,群的名字"我们的家",建构"走近亲人"、"解疑答难"、"悄悄话"、"炫动的青春"四大板块关注留守儿童健康发展。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工程。  相似文献   

15.
目前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和心理健康已经成为了社会的关注热点,随着留守儿童群体的不断壮大,他们的健康成长与否也关乎将来中国的社会的稳定,因此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不容忽视。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需要社会的支持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努力,需要政府和学校为他们提供更优质的教育和心理指导。通过对贵州省安顺市开发区及龙宫镇的留守儿童进行调查,结合文献资料,运用实地走访调查和访谈法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和表现,根据留守儿童呈现的心理问题设计体育游戏方案,对参加游戏的留守儿童进行现场采访,了解他们参与游戏之后的真实感受,以指导研究。体育游戏不但易于开展和普及,也对人的心理有一定的调节作用,通过构建体育游戏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关系,改善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6.
一、基本情况 包家学校是一二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占地32.5亩有教职工88人,学生1400余名.学校有留守儿童676名,占全校学生总数的56.3%,已入托管家园628名,占留守儿童总数的92.8%.为了让这些孩子树立自信,克服自卑,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社会的关爱,近三年来,学校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办起了全市首个留守儿童托管家园,为解决农民工子女入学难问题找到了一条好路子,得到家长、社会、上级的一致肯定.  相似文献   

17.
农村留守儿童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益发展,伴随农村“打工潮”产生的一种新的社会现象。由于农村留守儿童在内地农村学校学生中所占比例较大,加之由于缺少父母关爱、有效的教育和管理等因素,相当一部分留守儿童产生了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因此,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日益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本文就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谈几点个人看法,以期引起社会各界对此问题的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18.
农村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心理健康与道德品质、体质健康等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他们的体育教育问题更应得到广泛关注。本文结合我校承担的《农村留守儿童体育教育策略的研究》这一课题所撰写。文章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接受体育教育的现状及对策问题进行了探讨性分析,要解决好留守儿童在接受体育教育方面的相关问题,需要构建体育教师、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一体化网络体系,尤其在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9.
正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经济发展转型期出现的一个特殊的未成年群体,由于长期处于亲子分离状态下,他们的家庭、学校、社会以及心理健康教育严重不足。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的受教育状况,促进其健康成长,既有利于保障农村留守儿童的各项权益,减轻社会上存在的教育不公平程度,又有利于预防青少年犯罪,维护整个社会的稳定。一、昭觉县留守儿童学习教育存在的问题昭觉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总人口29.2万,其中彝族人口占97.6%,是全国彝族人口第一大县。据2010年《昭觉县(以下简称  相似文献   

20.
留守儿童普遍缺乏良好的思想品质.在生活、学习上往往缺乏热情和爱心,逆反心理重,进取心不强,性格孤僻、自私、冷漠,以自我为中心,悲观、厌世,道德品行差等现象.加强对留守儿童教育的研究与探索,积极引导留守儿童在生理,心理上健康成长已成为一个十分现实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党和政府、社会各界要关心农村"留守儿童",尽量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整合学校、家庭、社会的力量,让这个特殊的群体感受到关爱,走出困境,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