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跨国公司知识转移:知识特性与转移工具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薛求知  关涛 《管理科学》2006,9(6):64-72
为了揭示知识特性和知识转移工具对跨国公司内部知识转移结果的影响程度,构建了一个包含知识特性、转移工具和知识跨国界转移结果的知识转移过程模型并做出相应假设,然后对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做问卷调查,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样本数据进行分析.实证结果显示,知识的默会性、简单嵌入性、初级转移工具对知识从国外母公司向中国子公司的跨国界转移起到了显著的直接作用,而高级转移工具对默会性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对关系嵌入变量起到了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
跨国公司在较大范围内扩展其竞争优势的前提之一,就是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知识转移,而不同战略角色下的跨国公司子公司,其拥有的知识特点和知识转移的机制也有所不同。本文从知识特性的视角,探究了处于不同角色的子公司,其知识转移的机制问题,进而提出了提升知识转移绩效、促进跨国公司管理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阐述本土代工企业知识转移的基础上,提出本土代工企业自主创新影响因素模型和相关理论假设。结果表明:代工企业员工的学习意愿和吸收能力对其自主创新的实现有正向影响,跨国公司知识转移意愿对代工企业的自主创新活动影响不显著,代工企业与跨国公司之间的知识距离对代工企业自主创新的实现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跨国公司总部向在华子公司转移知识的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笑君 《管理学报》2010,7(6):896-902
分析了跨国公司总部的知识传播能力、传播意愿、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转移渠道的丰富性、子公司知识吸收能力和吸收意愿对知识转移效果的影响,并建立了相应的模型.研究发现,民族文化差异和冲突是影响跨国公司内部知识转移的重要障碍,民族文化差异和冲突对总部知识传播能力、子公司知识吸收能力与知识转移效果之间关系的具有调节作用,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提高跨文化知识转移效果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总结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首先将国内外学者对于知识转移内涵的发展与扩充进行了整理和比较,然后进一步分析了知识转移的前因要素,在文章的最后,本文对于之前的研究状况进行了简要评价,并提出知识转移领域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知识转移过程的层次模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对知识转移的一般过程进行了分层研究,建立了知识转移过程的六层模型.根据该模型,任何知识转移过程都包含物理层、数据层、语言层、知识层、能力层、应用层等六个层次,并且只有实现了全部六个层次转移的知识转移才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7.
人际信任对知识转移的影响机制:一个整合的框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如何促进知识在组织中有效转移,已成为众多企业管理者和理论研究人员关注的热点。本文对相关研究文献的观点进行综合分析,将人际信任对知识转移产生促进作用的途径(提高知识转移的意愿和降低知识转移的难度)和作用的方式(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作为两个不同的维度,构建了一个逻辑框架。该框架揭示了人际信任是通过四种不同类型的作用模式来促进知识转移的。通过对这四种作用类型的成因与产生条件的分析,本文将过去各种孤立存在的观点联系起来,从而为人们理解、研究人际信任如何促进知识转移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8.
宋充  刘冰峰  程磊 《经营管理者》2011,(1X):284-284
本文在研究影响高校知识转移模式的三个因素:高校、企业、政府的基础上,对高校知识转移模式的分类进行分析,提出了平台合作模式和知识转让模式两个高校知识转移的模式,并分析了这两个模式优缺点。  相似文献   

9.
基于软环境视角的跨国公司内部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求软环境视角下跨国公司内部母子公司之间双向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本文构建出包含知识本体因素、子公司自身因素和母子公司之间关系因素三构面的整合模型,提出相应理论假设,并以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为样本进行问卷调研和统计分析。实证结果表明,知识的复杂性,在华子公司中外派人员能力、培训措施和知识存量价值,以及母子公司之间正式整合机制、信任水平和组织距离对跨国公司内部母子公司之间双向知识转移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面向ERP实施的知识转移体系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成功的知识转移是成功实施ERP的有效保障。本文回顾了中外理论界有关ERP实施中知识转移问题的研究成果,指出了目前研究对ERP实施中知识内容、知识转移及其特性的表述的不完整性,并进行了相应的修正。在此基础上,本文重点从四个方面构建了面向ERP实施的知识转移系统的基本框架,并应用该框架,较为深入地探讨了ERP系统实施过程中从选型阶段、安装调试阶段到系统运行阶段的知识转移和控制模式。  相似文献   

11.
组织知识转移与学习能力的系统研究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知识转移可以为组织带来比较竞争优势,而组织学习可以提高其对未来不确定环境的适应能力,因此,两者的共同作用可实现组织的持续成长.在回顾关于组织的重叠知识、知识转移以及学习的相关文献基础上,分析了重叠知识与组织知识转移,以及与组织学习的关系;从组织生态学角度构建了它们之间的关系模型,进一步论证了重叠知识可以充当优化知识转移效率与组织学习能力的调节器;最后给出了一些知识转移的管理寓意分析.  相似文献   

12.
Prior research has not explored fully the effect of headquarters (HQ) attention on subsidiary behavior. We address the gap via a social psychological lens, proposing that subsidiaries with more HQ attention often deal with higher performance expectation in terms of contributing towards the MNC, and thus, they tend to have a greater participation in the activities that can demonstrate such contribution. We test the idea in the context of MNC knowledge flows, hypothesizing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HQ attention and a subsidiary's reverse knowledge, and further the moderation effects of a subsidiary's shared vision and local market performance. Results lend support for the model. The study introduces a novel perspective of how HQ attention may influence subsidiaries, as well as the importance of attention allocation for the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 (MNC).  相似文献   

13.
知识共享研究综述   总被引:50,自引:0,他引:50  
樊治平  孙永洪 《管理学报》2006,3(3):371-378
知识共享是组织知识管理的核心。近几年来,大量文献资料表明,知识共享成为知识管理研究的一个重点。在检索了1996年到2005年的知识共享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对这些文献的筛选、分析与分类,认为这些文献大体是从知识共享的经济性、知识共享的对象、知识共享的主体以及知识共享的手段4个方面展开研究的。为此,对这4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并探讨了今后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One means of innovation is the adoption of new knowledge from external sources.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ory building research to improve the transfer of knowledge between universities and businesses that are collaborating together. Using pilot studies and in-depth interviews based on real-life innovation projects, the research identified and confirmed two hypothetical constructs; that successful knowledge transfer comes from the transfer of tacit knowledge; and that tacit knowledge can best be transferred in this arena using rich media channels.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research and goes on to assess a range of channels for their media richness and their ability to transfer tacit knowledge. This article then positions this in the frame of collaborative or open innovation. It concludes that selection of the appropriate channel can improve the innovation through the transfer of knowledge between organisations and presents a model for successful application.  相似文献   

15.
Abstract

Transferring lean knowledge is crucial for multinational companies; however, it is very difficult. Nevertheless, our knowledge in the area is limited.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a) how lean knowledge is transferred within multinational networks and (b) the type of organizational context that supports it. We use four case studies with 18 interviews in our exploratory study.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companies use a sophisticated knowledge transfer system with a fine web of practices that serve to transfer both explicit and tacit knowledge. The revealed organizational contexts show different patterns of division of labour (and responsibilities) between a central lean office and the particular subsidiary’s lean office. Our findings highlight the importance of transfer coalition, which consists of the cooperation of lean experts and top management during the knowledge transfer process. Top managers play a key role with their weak inter-unit ties, and they provide guidance for lean efforts and allocate sufficient resources to them. Further findings show that the evolution of lean transitions is not linear, and each of our case companies has witnessed turnaround during their journey.  相似文献   

16.
我国企业知识型员工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我国企业428名知识型员工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首先用因素分析的方法,证实了我国企业知识型员工的知识转移动机包括:兴趣动机、个人成就感、个人利益和组织情感四个维度;然后,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影响知识转移的主要因素及其效应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对我国企业促进内部知识转移的制度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技术联盟知识转移特征基础上,运用委托代理理论构建技术联盟知识转移激励模型,并提出相关研究假设,以技术联盟中知识转移方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方法,探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知识转移方特质和外部不确定性对激励的影响以及知识转移方努力水平的影响因素,使用SPSS 16.0对问卷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运用线性回归统计方法验证研究假设。研究结果表明,在知识转移方特质中,努力对产出的影响程度与激励呈正相关关系,知识转移方的风险规避度与激励呈负相关关系,外部不确定性对激励的影响不显著;知识转移方努力水平的影响因素中,知识价值与知识转移方的努力水平正相关,努力对产出的影响程度与知识转移方的努力水平显著正相关,显性激励与知识转移方努力水平的相关关系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李治  孙锐  王伟  袁圆 《中国管理科学》2020,28(9):106-114
目前,一些与激励机制有关的研究开始在供应链内部知识转移中展开,但通常仅考虑对知识供给方的激励而忽略了对知识供给方的监督,致使激励效果受到限制。为解决此问题,采用数学建模与计算机仿真分析方法,通过引入监督信号,在供应链内部成员间知识转移基本激励模型的基础上,分别建立供应链上下级和同级成员间知识转移激励模型。研究发现,采用监督信号后,无论是上下级还是同级成员之间,供应链内部知识转移的收益水平和转移效率均得到了提升,但相比同级成员,供应链上下级成员间知识转移的收益水平和转移效率更高,收益更大。研究成果能为供应链企业有效开展知识转移活动和提升供应链竞争能力提供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9.
疏礼兵 《管理学报》2012,(2):219-224
在有关知识转移过程机制的国内外研究基础上,着重从团队层面揭示了企业研发团队内部技术知识转移的一般过程和内在机理,进而借用NONAKA等的模型思想,设计了研发团队内部技术知识转移的途径框架,解析知识转移的具体途径和方式,从研发团队内部技术知识转移视角为我国企业自主性技术创新绩效提升提供了几点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