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4 毫秒
1.
每一种数学理论,都是由一些概念和命题所组成的体系来表现。人们对某种数学理论的掌握,实质上就是掌握这种以特有的数学语言表达出来的数学思想。因此,数学课程就担负着双重任务:在传播数学内容的同时传播数学语言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掌握数学语言,不仅是掌握数学知识的必备手段,而且也对掌握各种科学知识,领会科学思想,锻炼科学思维具有重要作用,它是数学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彝语的语言风格是指彝语语言表达上所具有的各种特点的总和。具体表现为由彝语语音、词汇、语法、辞格以及篇章等语言材料、表现方法所组成的表达手段的特点体系。它是属于被表达内容构成对立统一关系的语言形式方面的特点的综合。  相似文献   

3.
人们在使用民族的共同语言进行交际时,由于所要完成的交际任务不同(例如有的是处理行政事务,有的是研讨科学技术,有的是从事文艺创作,有的是进行宣传鼓动),有各自特定的交际目的、内容、对象和场合.因此其所用的语言表达手段也有种种不同,并各自形成体系,由此便造成各种特定的言语风格体系.从另一角度说,各种言语风格体系,正是语言发挥不同社会功能的不同要求,它反过来又直接影响各种语言表达手段的选择及其体系的形成.概言之:为适应一定社会功能而在语言方面产生的上述两种紧相依存、互为因果的体系,人们把它简称为语体.  相似文献   

4.
色彩语言是文学创作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色彩就是思想,就是作家创作的一种工具,作家就是用色彩语言表达思想情感,色彩在文学作品中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它和作家的创作思想、目的是相通连的。  相似文献   

5.
赵树理是“一位具有新颖独创的大众风格的人民艺术家.”他在艺术上继承并发扬了中国古典小说和评书的优秀传统,吸收了“五四”以来新文学作品在形式方面的优点,融汇贯通,使新的思想内容与民族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这种新颖独创的具有民族化、大众化的风格,不仅为广大人民所喜爱,而且在国际文坛上也享有很高的声誉.一个作家的艺术风格固然是由多方面因素构成的,但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从作家的语言运用来看其风格,这是不可缺少的手段.赵树理语言的特色就是成功地运用了活在群众口头上的语言,通俗易懂,新鲜活泼.正如茅盾同志所说的:“赵树理的个人风格  相似文献   

6.
辽宁省文联主席、老作家马加同志根据他的亲身经历,经过长期构思,写出了反映三十年代东北人民斗争生活的长篇小说《北国风云录》。这部作品不仅在思想内容上是进行形象化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而且在语言艺术上也是一部成功之作。本文仅就其语言风格和修辞特色谈一点粗浅的看法。文艺作品的语言风格是作家艺术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作家在运用全民语言描绘形象表达主题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气氛和格调。读完《北国风云录》这部作品,总的  相似文献   

7.
辞书语体是指运用全民语言以诠释词语或提供信息,并按一定方式编排,以适应人们查检、释疑的需要而形成的一种言语特点体系,其风格主要可概括为平实、简洁和谨严。辞书特殊的交际目的、接受对象、表述内容是形成它们的主要制导条件,已适应了诸条件的制约而稳定下来的语言运用体式是体现它们的手段。  相似文献   

8.
一、语用环境也是修辞学的第一要素根据符号学的观点,语言学可分为三个部分:句法学(研究符号之间的形式关系)、语义学(研究符号对所指称的事物的关系)、语用学(研究符号对特定环境中运用符号的人的关系)。修辞学作为研究特定环境中的人们如何利用语言符号所提供的一切语言表达手段最佳地表达思想题旨的规律的科学,作为研究由这些语言表达手段的特定组合而形成的特定的风格的科学,它当然与语用学有紧密的联系。  相似文献   

9.
以气论风格,是我国古代文学风格理论的显著特点,也是与西方风格理论显著的区别。德国著名作家歌德从对自然的模仿出发论风格;晚于歌德一百年的威廉·威克纳克则认为文学风格是:语言的表现形式,一部分被表现者心理特征所决定,一部分则被表现的内容和意图所决定.说明语言是风格的表现形态;作者心理特征是形成作家风格的主观因素,作品所表现的内容是决定风格的客观因素(《文学风格论》王元亿译,上海  相似文献   

10.
研究者普遍认为平和冲淡、闲适自然是周作人散文的风格,然而周作人自己却尤其看重散文的"苦涩"味。"苦"表现在思想内容上,"涩"则体现在语言表达上,"苦涩"结合而成为他20世纪30-40年代散文的一种独特风格,这与他的文学主张、个人气质及时代背景是密不可分的。另外,这种"苦涩"味也成为一种文学传统,对诸多作家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11.
作家的言语风格,是作家在遣词、造句等方面的特点的综合表现,是作家语言运用纯熟的标志。我国当代著名的报告文学家徐迟,在40余年的报告文学创作实践中,已经形成了他独特的言语风格,值得人们认真地进行研究,这无论是从文艺学或语言学的角度来看,都是十分必要的。对于作家个人言语风格的研究,我国已有1400余年的历史。古代的言语风格论,重在言语风格的归类。刘勰《文心雕龙·体性篇》就提出了典雅、远奥、精约、显附、繁缛、壮  相似文献   

12.
语言的模糊性是人类语言的一个重要特征.所谓模糊语言,就是指语言表达式所呈现出来的不精确现象,或指带有模糊性的自然语言.模糊语言是人类有效地进行交际不可或缺的手段,并在语言交际中起着重要作用.恰当运用模糊语言能大大增强语言的表达力和交际效果,使语言表达更自然、得体,能够更有效地传递人们的思想和情感.文章作者对模糊语言在提高语言表达效果方面的修辞功能,即语言表达的含蓄功能、委婉功能、幽默功能和生动性功能进行了叙述.  相似文献   

13.
略谈新文风     
一新文风的形成和发展文风通常指文章的作风、风格。文章的作风、风格、是通过语言来表现的,所以谈文风又往往偏重在文章的语言风格方面。按照马克思主义者的理解,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因此语言风格又联系着人,联系着人的思想。所谓“风格即人”,“文如其人”,正是这个意思。人是属于一定阶级的,人们写文章就离不开自己的立埸观点;文章又是反映时代  相似文献   

14.
《武汉教育学院学报》1991年第2期刊有骆小所先生《语言风格的分类和语言风格的形成》一文,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1991年第12期全文复印。“表现风格”是文章重点论述的一个问题。骆先生视野开阔,基本观点明确,读后颇受教益,但也觉得有一些值得商榷的问题。一、关于语言表现风格的定义骆先生说道:“语言的表现风格是指人们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运用语言的方式和表现的方法不同,以及表达的效果的不同而形成的一种语言风貌和格调。”  相似文献   

15.
关于文学创作方法和流派的修辞特色问题,是文学和语言学之间一个边缘性的修辞理论问题,也是文艺修辞学的一个重要论题。因为创作方法是作家用艺术语言反映生活,塑造形象,表达主题的基本方法,其中包括作家通过艺术形象反映生活时,在处理文学创作和现实关系上所持的态度和遵循的原则。而作家反映生活、塑造形象的方法不同,必然会影响到语言文字表现方法和修辞手段的选择,影响到修辞效果和语言风格,包括流派风  相似文献   

16.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人们的思想是借助于一定的语音形式来表达的。为了使语言表达准确而富有表现力,需要采用各种修辞方法。语音具有音质、音高、音长、音强等四要素。人类的语言,在利用这些要素完成表意功能的同时,也用这些要素作为修辞手段。一、音质的修辞作用。迭音、押韵、颤音、谐音,就是利用相同或相近的音质,有规律地在一定的位置上复现,构成回环的美,或表现某种特殊的情感迭音的修辞职能是通过各类型的音节重迭,凭借“音感”以反映事物的生动性;有  相似文献   

17.
变异修辞是有意偏离语言某方面的规范而获得特殊的艺术效果的修辞活动,其理据就是在修辞活动中激发语言使用者采取偏离常规的修辞手段的动因。修辞是基于逻辑而存在的,而偏离常规的逻辑思维更能突显语言表达信息,这就是变异修辞的逻辑理据。理解变异修辞离不开语境,而变异修辞的存在也满足了人们对言语美的一种追求,这就构成了变异修辞的语用理据和美学理据。  相似文献   

18.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在动态的交际过程中 ,语言转化为极具交际者个性特征的言语。言语交际有口头交际和书面交际两种基本形式。由于交际方式不同 ,语言的运用也会有所差异 ,这就形成了不同的语体。人们穿衣讲究得体 ,实际上说话、写文章也要得体。语体是一种客观现象 ,认识到没认识到 ,它都是存在的 ,并且制约着人们的言语交际。不同的语体 ,有着一系列与之相适应的语言表达手段 ;不同的语言表达手段 ,分别与不同的语体相协调。要想收到好的交际效果 ,就要注意使自己所选用的语言材料 ,表达手段与所运用的语体相适应 ,色彩相协调。…  相似文献   

19.
“风格”——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概念。在古代的希腊和罗马,它专指雄辩的艺术;在古代印度,风格与修辞具有相同的意义;在我国古代,则把风格看成是由作家的才气和性格所决定的文章的“体性”。当各民族语言形成之后,普遍流行的观念是:适应于一定文学体裁的语言手段。从十九世纪初开始,一般都视风格为作家个人的风格特点。 这些观点,都具有被各个时代的语言交际形式所决定的片面性。迄今,风格学还没有形  相似文献   

20.
本文概述了国内外语言学界有关“个人的言语风格和言语修养”问题的研究情况,并在综合各家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明确了“个人的言语风格”和“言语修养”两个概念的含义。最后结合中外作家和专家学者的有关论述,从个人的语言技巧、对语言的加工能力和驾驭能力、选用修辞同义手段的能力、语感的灵敏度以及各种语体的表现能力等五个方面论述了言语修养在形成言语风格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