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呼啸山庄>中,作者的全部心血都凝聚在希斯克利夫形象的刻画上,她在这里寄托了自己的全部愤慨、同情和理想.凯瑟琳的背叛及其婚后悲苦的命运,是全书最重大的转折点.由于人性的变异和扭曲以及人类本应被赋予的正常感情的受压抑,使原本很正常的父子、夫妻、兄妹等关系,在小说中却是变态的、畸形的.这些都是由扭曲而畸形的资本主义社会造成的.就个人因素而言,这种畸形的人际关系是由希斯克利夫的复仇引起的.  相似文献   

2.
夏莹 《学习与探索》2008,4(2):11-15
"诱惑"作为转折期的鲍德里亚的理论术语是对其早期的"象征性交换"的直接替代.诱惑从来都是不确定的,充满了暧昧与模棱两可,女性气质的力量就是诱惑.诱惑促使人偏离真理的轨道,以游戏的方式消解事物的深度.真正的女性解放就在于摆脱生产的逻辑,恢复诱惑的力量.  相似文献   

3.
沉闷的冬天让人心绪低迷,万物复苏的春天给我们带来鲜艳的色彩。清新的绿,柔美的粉,知性的蓝,热情的橙。麦凯乐春季女装全新上市,为新一年的你注入丝丝活力。  相似文献   

4.
莊贤普     
学佛是否必须放弃现有生活的享受?无目的的享受,应该放弃;有理由的享受,必须维持。佛要金装,是装给众生看的;人要衣装,是装给具有一定的社会层次的人看的。享受的本身是代表人的身份、地位和立场。在需要威仪和礼节的场合,在物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享受是一种礼貌、隆重的表示。可是在物质条件贫乏、自己经济能力薄弱、社会环境恶劣的情况下,纵然自己有此能力和物力,也当舍去所有的享受和大众共渡难关。佛法重视因果,今生的福报是由于过去世的布施而来。今生享受越多,福报所剩越少,终有用毕之日。应当一方面继续修福,同时也要惜福,才能达到福德圆满的程度,否则纵然有福,也有所不足。  相似文献   

5.
这是中国一部壮丽的史诗,朴实的镰刀割开封建的专制,收割黎明的曙光;沉重的铁锤砸破旧世界的枷锁,孕育着中华民族奔向新纪元的伟大理想。镰刀和铁锤紧密结合在一起,它改写了中国  相似文献   

6.
高文敏 《学术交流》2008,(1):124-127
农村居民养老保障制度的建立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我国人口老龄化特别是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快,使以家庭养老为主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面临多方面的挑战.解决的思路在于建立个人、家庭、社区和国家"四为一体"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新模式,即以个人积累保障为主体,家庭保障为基础,社区保障为辅助,国家支助为后盾.这个新模式的建立需要制度和体制的保证、经济的发展和个人收入的增加以及观念更新等多方面的条件.  相似文献   

7.
《今日辽宁》2007,(1):1
今年是辽东半岛对外开放20周年。伴随其开放而诞生的本刊,亲历了这一中国老工业基地的沧桑巨变:由当初的局部开放变为全省的全面开放;摆脱了计划经济的桎梏,走上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通衢;实现了产业产品和体制机制的重大转型,老工业基地焕发出勃勃生机。随着“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的建设,辽宁新一轮大开放的格局已经形成,它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的核心地带,在建设国家新型产业基地的进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郑伟 《学术交流》2008,(2):23-26
众所周知,巴门尼德哲学是西方古典哲学和本体论哲学的逻辑开端,它为古典哲学的主流奠定了初步的基础,后来经过苏格拉底-柏拉图在到亚里士多德,以及后来的新柏拉图主义,逐渐形成了蔚为大观的形而上学或本体论传统.后经德国古典哲学集大成者黑格尔达到了本体论、认识论和逻辑三者的统一.德里达沿着海德格尔开辟的"遮蔽-解蔽的本有运作"的路径.受列维纳斯的"他者:踪迹现象"的影响,提出了"延异"的概念.当海德格尔用"此在"来颠覆一切形而上学和本体论的时候,可以说它的希望并没有落空,这场革命是由马克思来开始的,提出了实践唯物主义新的本体论,并显现出的它在理论上和方法上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9.
享有中国的帕格尼尼、无与伦比的小提琴家之称的吕思清,像所有平常人一样,是一个普通的儿子、父亲和丈夫。他的弦上人生清晰笔直,像上天安排好的一样顺理成章;他的家庭幸福温暖,有培养,支持自己的父母,有情同手足的兄弟,有美丽迷人的妻子,还有个虎头虎脑的儿子。他的生活虽然总是被演出填满,但他总能从中找到乐趣和享受。他的故事像音乐一般富有魔力。画报  相似文献   

10.
从民族学的角度探讨唐高宗时期东突厥复兴背后隐藏的民族意识和胡人汉化与民族认同问题,是唐代民族关系史研究中观察问题的一个新角度和新方法.东突厥复国的政治诉求和军事抗争的背后,是其民族意识的重新觉醒和激化的表现.尽管唐朝采取的措施比较宽松和得当,但其固有的国家政权蕴涵的民族自我意识,在外界和内部条件的刺激下,很容易引发、萌生甚至激化出来.这种强烈意识的保存,与他们居处的长城沿线有密切关系,这里民族众多,关系复杂,民族意识在与他族的差别中彰显而突出,突厥人聚族而居的生活方式又为其意识的强化提供了社会保障.相反,散居的胡人则亦受主流(汉)文化的影响而丧失旧有的文化,民族意识转迁的过程比较简单.  相似文献   

11.
宪法之下的天皇制虽然已经从战前的神权天皇制转换为现在的象征天皇制,但象征天皇制之下的天皇所具有的"神格"与"人格"的冲突,以及由此产生的对日本宪政的解释中的民族主义和自由主义的冲突,依然对现今的日本政治与社会及其未来的发展方向产生重大影响.天皇制对日本社会而言是一种仪式性、宗教性要素,由此不断地酝酿、强化历史地形成的民族性的国民意识.  相似文献   

12.
主产国的大豆产业发展及对我国的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增林 《学术交流》2008,(3):121-123
近些年来,世界大豆产量及贸易量最多的国家主要有美国、巴西、阿根延以及中国.美国是世界上大豆产量以及贸易量最多的国家,中国是世界上大豆进口量第一,而产量第四的国家.由于国外优质大豆的大量涌入,致使国内大豆产量明显下降,国内的大豆产业发展受到严重的冲击.全国的豆农,特别是黑龙江省豆农的经济收入受到了严重影响,极大地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影响了新农村的建设和和谐社会的发展.通过对大豆主产国产业发展的借鉴,以推动我国大豆产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3.
边疆政策是一个政权大政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国家民族的生死存亡,因此历代统治者都予以高度重视.一般来讲,国富民强的时候,边疆政策往往具有很强的开拓性,如秦汉、隋唐、元、清朝早期;国力衰弱的时候,则表现出明显的消极保守特征,如东晋、南朝、两宋、晚清.曹魏边疆政策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它既不属于开拓型,也不属于消极保守类型,而是一方面积极经略,另一方面又表现出求静求稳的倾向.这在曹魏统一北方边疆地区的策略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
张宏玉 《学术交流》2008,(3):184-186
高等教育质量观对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发展进程有着重要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其质量问题日益成为学者和公众关注的焦点.然而,传统的、单一的精英教育质量观依然在左右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和教育质量,树立与高等教育大众化相适应的全新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已经迫在眉睫.鉴于此,必须将传统的、单一的精英型、学术型的高等教育质量观,转变为包括精英教育在内的发展的、多样化的、适应性的、整体性的和特色化的高等教育质量观,以推动高等教育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天使 新娘     
据传爱神丘比特的箭尖是用钻石做的。在被射中的一刹那,会发出耀眼夺目的光!一场浪漫精致的婚礼是你的梦想吧!那个空气中飘荡着甜蜜气息的世界里,小小天使为你送来璀璨夺目的珠宝。新娘的妩媚动人不仅仅是婚纱、礼服的衬托,一件与之完美搭配的首饰更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洋溢着幸福的日子里,你就是最美的新娘。与天使相遇,美丽宛若天成!  相似文献   

16.
邹满星 《唐都学刊》2008,24(2):19-22
唐代是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开放的社会风气和文化政策、发达的对外交通给文化的交融带来契机.绘画艺术在此时也与不同地区的画法交融,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以女性为题材的仕女画达到高峰,创造出丰满的艺术形象,生动地展示了"以丰腴为美"时代特征.这一风尚的形成有着生活安定、国力强盛作为社会基础,而更深层的原因则是由于外来文化的影响,是胡化风气浸淫下的审美时尚的一个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17.
王齐 《浙江学刊》2008,2(3):38-44
威廉法官是克尔凯郭尔为代表作Either/Or下卷所塑造的叙述者,他是一个具有多面性的人物,既是伦理生活观的代言人,又是自由的宗教思想者.威廉法官曾讨论过婚姻的神圣性、女人与拯救、劳作与自由等问题,这些问题看似琐碎、渺小,但是在分析过程中威廉法官却流露出了他对<圣经>的自由解读.本文将撷取威廉法官对<圣经>的回应并做出自己的评论,希望以此揭示出克尔凯郭尔作为一名自由的宗教思想家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宋法刚 《唐都学刊》2008,24(1):82-84
将<大明王朝>置于中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视域中加以解读.作为中国历史题材电视剧阶段性的产物,<大明王朝>透射出新的气象.通过一个圆型的帝王形象使我们看到了一个人治独裁而非法治正义的、帝王利益高于人民利益的、派系争斗建构政治格局的真实的王朝形象.而在这种真实中,有着基于"真理分裂"的悲剧力量,这种沉潜的悲剧力量使得我们沉默下来去理解政治、理解历史、理解现实并理解自己.反思与沉默是精英文化的素质,于是这样的叙事动机和叙事期待让<大明王朝>在意识形态的表达上,摆脱了寄生主导意识形态的苦恼而倾向精英意识形态的表达.这是社会文化思潮变化的产物,也是精英群体借助大众传媒和大众艺术发出的声音.所有这些将<大明王朝>推上了历史剧的新高峰.同时,这种创作实践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以后此类电视剧的精神脉络,给电视剧带来勇气和知性,摆脱思想上的贫瘠虚假和寄生懦弱.  相似文献   

19.
段炼 《浙江学刊》2008,(2):72-76
本文从自我认同的角度,以"仁"为中心,描绘了一幅古代中国自我认同的路线图,考察并探讨了两个关键性问题儒家自我的道德内涵以及古代中国的自我(己)与家、国、天下的关系.文章指出,就"古代中国的自我认同"而言,前者揭示的是自我认同的价值来源,而后者则呈现出道德价值和现实世界的复杂关系.简洁地说,作为"仁"的来源,孝悌、"爱人"的观念,与自我认同的确立密切相关;作为"仁"的实施,推己及人与克己复礼开辟了自我认同的实践途径;而作为"仁"的扩展,在"己"与家、国以及天下建立关系的同时,也为自我认同的延伸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0.
周玲 《唐都学刊》2008,24(3):52-56
元杂剧中因剧情和反映生活之需要,保存了大量的行旅风俗,而这些风俗的描写表现为亦蒙亦汉、亦南亦北、亦古亦今的特点,呈现出元人在民俗风情上的包容性、承传性、变异性诸特色.从剧情上的表现和发展的需要上看,元杂剧中的行旅风俗文化的展示是附着在剧情和剧中人之上的,因而这种习俗的展现不是平面的静止的,而是鲜活的有血有肉的,正因为有了这些真实生活习尚的描述和表现,才赋予戏剧深广时尚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