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铂尧 《生存》2020,(12):0227-0227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是臧克家纪念鲁迅先生写下的。鲁迅作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中国文学的奠基人,不论是中国还是外国都有很多人给予鲁迅先生很高的评价,那么下面我想说一说我眼中的鲁迅先生。  相似文献   

2.
一、什么是作品的灵魂?近些年,探讨什么是文学经典作品,怎样才能成为经典不朽之作的文章和研究多了起来,这是可喜的现象。但当人们从多方面去探究和总结究竟有些什么重要因素与元件构成,在决定文学作品的价值大小与生死寿限时,千万不要忘记说来说去,一个作品究竟是生是死,是生气勃勃前程远大,还是萎靡不振恹恹欲绝,归根结底还得取决于这个作品有无灵魂,自身是否强健,像人一样,有灵魂人才能活,无灵魂人必然就死,这是个很简单的道理。诗人臧克家说:“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死了。”他说的是人之精神灵魂活着,人就虽死犹生;人若…  相似文献   

3.
如果人没有什么意外,都会有自己的暮年,欢乐的、痛苦的、幸福的、悲伤的,总之五颜六色,令人目不暇接。有的人活着,精心浇灌着生命黄昏重放的爱之花;有的人活着,痛苦地对着自己的风烛残年;有的人活着,执著地追寻天伦之乐的韵味;有的人活着,却在世俗和旧道德的十字架下熬煎、呻吟。  相似文献   

4.
人就是人     
世界上有许多让人难以捉摸的东西,比较起来,其中捉摸难度最大的大概要算是人了。一个人,活着的时候不用说,就是死了,哪怕死了千百年,仍很难对他作个丁是丁、卯是卵的结语。说是盖棺定论,其实是盖棺论未定,论难定!死了的人都这么不好捉摸,活着的人自然更是丈二和尚模不着头脑了。但是生而为人,我们可以回避、拒绝许多东西,却不能不面对人,不能不与人交往,不能不被人管,也不能不去管人。这个世界上,我们最爱的是人,最恨的是人;最亲的是人,最疏远的是人;最想念的是人,最讨厌的是人;最相信的是人,最猜忌的是人;最依恋的…  相似文献   

5.
传奇查韦斯     
《青岛画报》2013,(4):38-43
乌戈·查韦斯,一个被贴上许多标签的人:在支持者眼中他是"反美斗士"、"平民总统",在国内反对者及美国等西方国家看来,他是"独裁者"、"新时代的希特勒",他还被称为"天生表演家"……查韦斯201 3年3月5日逝世,享年58岁。这条消息从委内瑞拉传出,再次令全球聚焦查韦斯传奇的一生。  相似文献   

6.
对此问题的一个流行的回答是:死剥夺了死者生命的美好,如果他活着,他会进一步享受这种美好。我认为,这一回答有部分道理。然而,内格尔则忽视了这一回答。他坚信,我们能够被我们并没有经验过的东西(例如,我们死后人们所散布的关于我们的卑鄙谣言)所伤害。可惜大多数人不为之所动,他们仍然相信,死之所以不好是因为它剥夺了我们生命的美好。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时代的钟声,人们对生命的热爱成为生活的主旋律。在珍惜生命、优化生命的交响曲中,人们又不能不相信一个现实,那就是“死”。如何死?寿终正寝当然是最好的选择。然而,世界上有多少人是长寿而终的呢?当有的人被病魔折磨得无法忍受的时候,当有的人在死亡线上痛苦挣扎的时候,他自己和他的亲人们多么希望能让他微笑而去,于是便郑地选择“安乐死”。自从安乐死耀眼醒目于报端之后,在我们这个深受传统观念影响的国家,便产生了强烈的共振,褒贬针锋相对,各自推出诸方面的依据,纷纷投书报刊,掀起了追踪生命、选择死亡的大辩论。一、死的“权利”之争安乐死辩论的一个主要焦点就是人是否有死的  相似文献   

8.
1882年,荷兰「司白脱勃」号货轮在北海驶向苏格兰途中,突然撞上了暗礁。船长密朗斯比召集全体船员,作出紧急命令,准备弃船逃离。突然轮机长报告说:「船长,船中进水突然停止。船长带着几个同伴,火速来到漏洞的舱里,只见一个长达4米、宽达2.8米的裂缝里,绞塞着许多条长蛇,有的长蛇已经死了,有的还活着。  相似文献   

9.
面孔     
《东西南北》2012,(5):8-8
查韦斯 去年6月做完癌症手术的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只剩几个月寿命的流言甚嚣尘上,但2012年1月13口他的演讲达到创纪录的9个半小时,且中间没有跑过厕所。演讲时完全忘了计时,虽医疗团队建议他不要超过3小时。长时间的演讲,  相似文献   

10.
唐君毅认为,人不但不应该逃避死亡问题,更应将死置于目前,将死置于人生之中,人随着自然生命的消耗,成就其精神生活,因此死并不是人生的消灭,只是人生的暂终。他承认死后鬼神是有的,并从感通的立场谈鬼神之情,认为只要生者以超越个人的诚敬之心与深情厚意,与死者精神直求相接,就可以打通生死之道,以通幽明之际,这是一条由生之世界通到死之世界、由现实世界通到超现实世界,由生的光明通到死之黑暗的大道。  相似文献   

11.
继母的秘密     
生活可能并非是我们期待的舞会,但既然来了,我们就要翩翩起舞。屠阳憎恨继母。他3岁丧母,7岁时父亲又死了。父亲带继母外出,半路上三轮摩托车跌进深沟,父亲当场死亡,继母则瘸了条腿。安葬了父亲,屠阳和继母相依为命。父亲活着时,继母对屠阳不错;可父亲一死,继母马上像变了个人。一有人告屠阳的状,她马上对他一顿臭骂。放学回家,屠阳被继母指挥得像个陀螺,洗衣做饭,什么都得干。  相似文献   

12.
童顺顺简直不相信这是真的——自己的丈夫还活着。自从几天前有人说,在城里见到了她的丈夫,她的思想就在剧烈地翻腾,丈夫死而复活,是喜是悲她说不上,总之她记得: 她与在某部当兵的同乡张忠于1959年结婚,至1970年已有三个孩子,1970年部队来信说,张忠犯下反革命罪行,已被收监,望她与丈夫划清界限。“划啥子界限呦,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生是他的人,死是他的鬼,我等着他”。1971年,部队又给童顺顺所在公社来信,告知  相似文献   

13.
当人顺着他本能的时候,他活着很安定,很快乐。我从小是一个自闭的孩子,不爱和人说话,就一直在和虫玩。觉得很安全。到了一定年龄,虫没法满足我的观察欲望了,我开始观察  相似文献   

14.
热面孔     
《东西南北》2013,(8):8-9
查韦斯:政坛“不死鸟”飞走了 委内瑞拉政府当地时间3月5日宣布,总统查韦斯于当天下午病逝,享年58岁。这位曾被称作“不死鸟”的委内瑞拉领导人一直是位颇有争议的人物,是“英雄”抑或“枭雄”有待评说,但“后查韦斯时代”已然来临。  相似文献   

15.
常言道:“好死不如赖活”。这是中国人对生存的那份渴望。从中也折射了一个民族对人生苦难的巨大心理承受力,这种生存智慧是随遇而安式的——只要活着,一切就有希望;而倘若死了,一切也就归于虚空。 然而,生活是有质量的,生命是有质量的。死可以死得天地泣、鬼神哭,也可以死得不那么轰轰烈烈但平静尊严;活可能活得窝窝囊囊、痛苦不堪,也可能活得风风光光,神采奕奕。这样,假定我们可以把生命的质量分解为生育的质量、生存的质量和死亡的质量这三个方面,那么就有理由提出一个反问:“好死”果真不如“赖活”吗?  相似文献   

16.
年仅15岁的周贲,面对凶狠的持刀歹徒,奋不顾身地冲上去,被罪恶的匕首刺中心脏,在与他母亲告别时喊出了撕心裂肺的强烈呼声:“妈妈,我不想死!”可爱的小贲因抢救不力、失血过多,猝然离开了他的亲人、老师、同学、朋友……他稚嫩的肩头承担了本该由大人承担的社会责任而令人痛心地走了。那么,作为活着的人,当他的呼喊声一遍又一遍地在耳际震响的时候,会想到些什么呢?责任该由谁负?周贵的死去,固然是歹徒罪责难逃。然而,如果,我们的社会治安不至乱到孩子救孩子的地步,周贲或许不会有七。此不幸。请有关方面检查一下,北京街头…  相似文献   

17.
社区休闲     
“骂”死邻居进牢房现年72岁的刘老太,经常喜欢坐在太师椅上在屋外晒太阳、看报纸。近一段时间,邻居正在装修新房,每天机器切割大理石板面的噪音特别剌耳,噪音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刘老太。刘老太实在忍无可忍,就拄着拐杖来到邻居家,对装修房子的东家好言相劝,要他白天干,夜间停,没想到房东出言不逊地对刘老太进行辱骂,“你这个老不死的东西,到死的时候了还不快死,活着干啥?”正在这进,刘老太的外孙女来看望  相似文献   

18.
真活逆耳,很多人不爱听,说真话被杀的就不少,人们只相信他自己愿意相信的。有的企业家想通过说谎来改变世界。有的人说谎确实改变了世界,因为谎言重复了不只1000遍,但有的人说谎只改变他自己一个人——除了他,谁都不信。  相似文献   

19.
稍懂人事的人都知道每个活着的人都免不了死亡,人从出生的那刻起就面临死亡的威胁,随着岁月流逝,死亡的阴影越来越近,从这个意文上说,每个正常人都能预知死亡。死亡给人带来的恐惧和不安就好比一个孤怜怜的孩子置身于漆黑一团的屋子里。为了揭开死亡这层神秘的面纱,于是就产生了诸如尽情领略大自然的美妙及宇宙法则的艺术家、诗人,探索宇宙奥秘和规律的哲学家、科学家。但社会上占人数更分的是民失低于;他门每时每刻都要面临突如真采的死亡的图协,在死〔这个自然养中最神秘莫测天最难以确定的颜脑面就,茫然无措的人渐渐由得理想信…  相似文献   

20.
双面查韦斯     
邱越 《东西南北》2011,(18):8-11
对中国的读者来说,乌戈·查韦斯这个名字不算陌生。这位已经在位十二年的委内瑞拉总统,常常因为语出惊人,出现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媒体上。而他对中国的独特感情,更是让他成为中国媒体的常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