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在家里凭借互联网等媒介手段完成购物等活动的一种新兴经济形态,狭义上的“宅经济”,是以“御宅族”为主体的经济活动,主要指围绕游戏与动漫的文化产业;广义上的“宅经济”,实质上是电信与互联网推动下的一种远程服务模式。信息、交易、娱乐等,均属于宅经济的范畴。目前,“宅经济”生活日益丰富,“宅文化”娱乐大行其道,“宅经济”金融蓬勃发展,B2C 成为“宅经济”新宠,“宅经济”向大众消费渗透,渐成新经济主流模式。为引导“宅经济”的健康发展,应满足“宅经济”对物流业的迫切需求,建立“宅经济”发展的信用体系,完善“宅经济”运行的法律法规,优化“宅经济”依托的电商模式,构建“宅经济”的社区服务设施,打造“宅经济”的完整产业链。  相似文献   

2.
赵磊是一个不断与自己赛跑的人 ,在生命的赛场上 ,他凭借着智慧、勇气和果敢创造了一个个骄人的第一 :上海第一个证券金融类专职记者 ,证交所成立后第一批股票买入者 ,第一位证券股票专栏作家 ,第一位资深专业股评家 ,第一位从事“投资银行业务”的企业包装、策划人 ,第一个成立了在二级市场上从事高尔夫会员证买卖交易的咨询服务机构……当记者是他多年的夙愿赵磊从小的理想是当记者 ,进入上海大学社会学系之后 ,他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 ,除了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 ,他更是抓紧一切机会自学了大量新闻专业的教材。好在文史哲本有互通之处 ,…  相似文献   

3.
《东西南北》2009,(7):24-25
偶尔停下脚步,聆听岁月疾去的声息,感受表象以外的真义。 汉高祖刚建国那会儿,全国人民不愁没房住,因为政府手里早就攒够了公房,正要一套一套地分给大家,您只需耐着性子排队就是了。那时候,彻侯能分到150宅,关内侯能分到95宅,大庶长能分到90宅,公士能分到2宅,庶人能分到1宅。庶人是平民,彻侯、关内侯、大庶长、公士都是爵位。这些名词今天念起来很拗口,那时候却像说科长、局长一样自然,  相似文献   

4.
唐代赐宅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唐代赐宅的对象、来源、形式、程序及仪式,分析了唐代赐宅的特征,指出赐宅与皇帝所处时代的国内状况及民族关系密不可分,又与皇帝的升平政术及情趣相关,赐宅是唐朝皇帝激励臣民的一贯手法,通过它的蛛丝马迹可管窥当时社会的状况及皇帝的政术。  相似文献   

5.
张豫 《社科纵横》2011,(8):120-122
先秦儒家以"圣"为理想人格,而墨家思想则以"贤"为理想人格。"圣"的理想人格使得儒家在价值观上将"义"放在最高位置,而相应的墨家确立的"贤"理想人格则使得他们将"利"放在最高位置。这种差异最终导致了儒墨两种思想的冲突。由于两种理想人格内在有可以结合的特性,故在后世的发展中终于以儒家"圣"吸纳墨家的"贤"形象而使得两种思想最终走向合流。  相似文献   

6.
潘海军 《社科纵横》2011,26(7):95-98
张爱玲的美学世界在"解构"情感,一切都打上了"虚无"的色调;而艾米丽.勃朗特却是"美"的建构者,纵然面对苦难与深渊,也要"信"与"望"。论文重在思考两位作家审美旨趣不同的根源所在,并指出文学价值的超越之处在于对确定性价值的肯定与否,其不同的态度折射出了两位作家文学观上巨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戚桂锋 《社科纵横》2009,(7):108-110,133
本文通过对实证主义及其思维方式的考察分析,深刻揭示了其资本主义辩护性的意识形态本质。认为其一贯秉承的个人主义方法论及其立场是反社会主义的;它的"物化思维",似"自然化"的倾向遮蔽着人们对资本主义本质的认识;所谓"价值中立","客观性"的虚假性;"科学"幌子下的非科学性以及形而上学的"正义"、"公平"观念的虚伪性、欺骗性。指出了它对人们正确认识"两个必然"的极大影响。阐述了当下在辩证唯物主义对实证主义的批判中,在运用唯物辩证法剖析资本主义的本质中深化对"两个必然"的认识的思想。  相似文献   

8.
曹爽 《社科纵横》2009,24(3):93-95,98
通过和普通话对比,认为焦作方言中的程度副词"老"有着特殊的句法特征:修饰形容词时,在使用范围、重叠形式、与"的"的搭配、句法功能四个方面和普通话程度副词"老"存在差别;能够修饰动词和动词短语;能够和否定副词"不"连用,构成两种否定形式。语义上,焦作方言中的程度副词"老"含有情态义,加强了说话人的语气。语用上,焦作方言中的程度副词"老"可以用于两种不同的感情色彩。  相似文献   

9.
儿子放假了,天天日上三竿才起床。每天上午10点之前,我俩跑到附近的“德克士”快餐店,要上两个汉堡两杯可乐,早饭就算打发了。“德克士”这段时间搞活动:晚上8点以后、早上10点以前,买一送一。在儿子看来,这就是他的“幸福生活”。  相似文献   

10.
1963年,中国政府和阿富汗王国政府就两国边界问题进行了谈判。在谈判过程中,阿富汗的态度由前期的"热切"转向后期的"冷淡"。本文主要利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新近解密的档案对这种变化进行解读,总体上认为是1962年中印边界冲突直接导致了阿富汗态度的"冷"、"热"变化。这种变化一方面是阿富汗为了继续保持中立地位而在中印两个地区大国之间不得不采取的策略,另一方面,也是阿富汗维护国内稳定和发展需要的表现。  相似文献   

11.
张希仁 《社科纵横》2010,25(8):94-97
中国现实主义伟大诗人杜甫在旅陇期间写了不少纪行诗,绝大部分的当今地址已被确定,而由秦州至同谷的《龙门镇》、《积草岭》二诗的现地尚存歧见。此文专对"龙门镇"诗的现地作了考证。目前,学界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一统志》认为"龙门镇"在成县府城镇。二是《西和县志》提出"龙门镇"在西和坦途关。该文从《水经注》和《水经注.图》对西汉水南总两条支流洛谷水、洛溪水的记载进行考察,理清了洛谷水与洛溪水,洛溪水与今六巷河之间的关系,确定洛溪水、洛汉水、六汉水三名实为一水:又对洛溪水的支流"龙门水"以及它的支流"横水"和"页水"进行考察,理清了三水的区别和地理位置;弄清了龙门戍与龙门镇的关系,也弄清了洛谷、龙门谷、洛汉谷的关系及具体位置;并从龙门水的发源、流向、交汇点及其地理特征考证,判定西和县石峡镇石峡街是杜诗"龙门镇"的现地。剖析了成县府城和西和坦途关不是唐"龙门镇"的基本理由。从史料和地理特征两个方面找出了有力证据。  相似文献   

12.
现代汉语副词"就"的意义本文归纳为"较快衔接"义和"限制"义。从这两个意义出发考察"就"在表时间、数量、条件时在句中与"了"的隐现情况。本文认为,"就"的"达成"义即"完成"义,而"了"的基本语法意义之一是表"完成",如果"就"取"趋近而未达成"义,则一般不与"了"共现;如果"就"表"趋近并达成"义,则一定与"了"共现,有强制性;如果"就"是"限制"义,则亦不能与"了"共现。  相似文献   

13.
刘红 《日本研究》2011,(2):32-39
以金融危机为契机,日韩两国于上世纪90年代末相继进行了"大爆炸"式的金融改革,两国在改革目标、改革模式甚至是改革手段上均极为相似,但是改革绩效却呈现显著差异。与韩国"立竿见影"式的金融改革相比,日本的金融改革则显得成效不彰,直到近年才略见起色。是什么原因导致日韩两国金融改革绩效之差异?这固然与两国金融改革的背景、初始条件、改革措施等影响因素相关,但根本原因则在于两国对"铁三角"束缚打破程度的不同。  相似文献   

14.
"这两年年纪大了,脾气也大了。"前段时间,著名作家莫言做客东莞莞城文化周末大讲坛,开讲"文学照进人生",一向平和的莫言在演讲开始就表达了对"中国的马尔克斯"这样一个尊称的"不高兴",在回答读者提问的时候,又言辞犀利地批判高考作文判卷有"草菅人命"之嫌,这一番话引起了台下观众的热烈反响。  相似文献   

15.
正从正月初二开始,城市按下了暂停键,人们正式进入了抗击疫情时期。不再有新春佳节的热闹,不再有走街串巷的喧哗,甚至道路也变得比通常便捷了许多。人们足不出户,宅家休养,共同防御突如其来的疫情。经历了长达两个多月同仇敌忾的战斗,我们取得了疫情防控战的阶段性胜利。城市逐渐开始  相似文献   

16.
徐存良  孟月阳  宋培杰 《社科纵横》2012,(2):137-137,147
皮尔斯的"关系场"理论为符号学中的"能指"和"所指"两个术语搭建了一座联系的桥梁。网络新词的新颖性和时效性使人们很难及时把握其确切意义。通过"关系场"概念的引入,分析网络新词产生的背景原因,是认识网络新词的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陈露  张玉勤 《阅江学刊》2012,4(4):144-148
汉文化深深影响着邻近诸国,日本文学在汉语文学的学习中继承、发展。两国在文学之道上都有"风雅"观,风雅由中国传入日本后发生了流变,日本沿用了"风雅"二字,但并没有完全接受,而是结合本民族的审美意识,形成了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风雅观,与中国重在发挥社会政治功用的中国风雅观截然不同,这反映了中日两国审美意识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尚之 《东西南北》2011,(16):30-31
米歇尔·巴克曼身高不到1米6,走到哪儿都穿一双至少两英寸的高跟鞋,上台发言时还喜欢踮着脚。可是,千万别小看了这个"小女人",她可是这两年美国政坛迅速蹿红的政治明星。凭借一张"毒嘴",她时常令奥巴马政府下不来台,并因此而斩获"犀利姐"的称号。她的极右思想让她成为美国保守派的"宝贝儿"、奥巴马政府的"眼中钉"。6月13日,她以明尼苏达州第6选区联邦众议员的身份,宣布角逐2012年美国总统大选,成为这届总统选举首位女性竞选人。  相似文献   

19.
刘伟航 《阅江学刊》2011,3(5):99-106
"义"并不是一个具有主体意义的伦理道德范畴,而是一个附着物,是与其他道德、事物、行为相联系的中介,是根据人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对人们行为道德的内在规定。在《三国志》中,与"义"有关的词汇则近70个,超过了"忠"、"孝"、"仁"三者词汇的总和。以"春秋之义"来表达时人的道德态度,指导、评价人们的行为和大量以"义"为名的杂号军职的出现是三国"义"伦理的两大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20.
"五四"后中国自由主义者的宪政观存在着以抽象人权取代人的现实生存权,试图脱离自由主义经济基础而构建宪政上层建筑的倾向。实际上,宪政总是包含"限政"与民主这两个向度,自由主义者强调了宪政的"限政"这一向度,继而强调了一种消极意义上的人权;毛泽东则强调了宪政的"民主"这一向度,从而看到了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的同一性,为发展出一种积极意义上的人权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