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董秀丽  刘杰辉 《理论界》2008,(12):212-213
高级英语的教材、大纲等对任课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任课教师在认识到自身专业素质重要性的同时还要有意识地加强相关素质培养,并使之充分体现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为培养新世纪合格的英语专业人才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21世纪外语人才能力素质体系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我省大学外语专业学生的知识、能力及素质现状的调查分析发现,我省外语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素质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而21世纪外语人才应该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能力素质。因此,我省高校及各中学教育管理部门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及早转变观念,重视学生外语综合素质的培养,制订出科学的、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跨世纪外语人才的培养措施。  相似文献   

3.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6,6(3):F0003-F0003
浙江树人大学英语专业始建于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2005年英语专业升格为本科并开始招收首届本科学生,目前在校本、专科学生共计490名。英语专业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丰富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旅游等企事业单位从事教学、贸易、翻译、导游、文秘及相关管理工作的英语专业人才为目标。该专业以培养具有较强创新能力、适应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为特色,按“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要求,强化专业基础,强调听、说、读、写、译等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同时学习毕业后将从事相关领域工作的专业基础知识,注重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英语专业共设置三个专业方向(模块):商务英语方向要求系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在国际商务活动中能胜任以英语作为交际工具的各种实务;英语教育方向要求接受英语语言、文学、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论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一定的科研方法的训练,胜任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翻译方向要求具有扎实的英汉两种语言的基础与技能,能够在企事业单位从事翻译工作。英语专业现拥有一支结构合理、老中青结合的专兼职师资队伍。专职教师队伍以树大特聘教授、浙江大学资深教授郭建中为专业负责人,专任教师中近40%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50%的教师具有硕士学位。近年来该专业教师还出版有专著(译著)10部,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国家一级刊物4篇,二级刊物10篇。  相似文献   

4.
一、2 1世纪高等院校人才素质模式。(一 )德育素质。 1.政治品质。 2 .思想品质。 3.道德品质。 4.个性心理品质。 (二 )智育素质。1.知识理论。2 1世纪的人才必须具备更深厚的文化和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知识、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 2 1世纪科技专业知识 ;2 .智力。 2 1世纪人才应具有更高的注意力、观察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想象力 ;3.技能和能力。 2 1世纪的人才必须具备适应新纪元的技能和能力。主要包括 :(1)新技术理论分辨技能。 (2 )计算机操作使用及运算技能。 (3)设计技能。 (4)利用科技情报和信息的技能。 (5 )适应 2 1世纪所需要的多种…  相似文献   

5.
当人类跨入21世纪,世界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全面的要求。国家强盛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作为传播和创新知识,发展高新技术和培养高层次人才重要基地的高校,如何认真扎实抓好德育工作,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显得十分重要。一、德育在高校人才素质培养中起着重要作用高等学校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德育在这个系统工程中担负  相似文献   

6.
人才素质结构和素质教育问题是一个关系到科教兴国战略能否得到贯彻实施 ,关系到我们能否培养出适应 2 1世纪需要、具有知识创新、技术创新能力的人才 ,关系到中华民族能否自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7.
21世纪的人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高校教育要体现出其全方位育人的功能 ,培养的学生不仅专业素质扎实 ,而且综合能力全面 ,适应能力强 ,在未来的人才市场竞争中有较强的竞争力。这就要求高校必须转变传统陈旧的教育观念 ,把培养学生干部工作作为一门课程体系来实施。  相似文献   

8.
郑书丽 《南方论刊》2011,(6):105-106,101
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应该是把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培养成既具有专业知识,又有扎实的双语基础的复合型人才,以符合社会的需求。本文阐释了培养翻译能力的重要性,提出了培养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科技语篇翻译能力的一些策略。  相似文献   

9.
毕育恺 《理论界》2002,(3):73-74
当人类跨入21世纪,世界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全面的要求.国家强盛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作为传播和创新知识,发展高新技术和培养高层次人才重要基地的高校,如何认真扎实抓好德育工作,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0.
刍议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适应 2 1世纪对人才的需求 ,理工科大学应着重培养专业素质和人文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为此 ,应实施专业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相结合的“两条腿”走路的方针 ,本着务实的原则 ,寻找切实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的国际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 ,人才综合素质的竞争。只有认清形势、更新观念 ,注入新内容、采用新方法 ,拓宽渠道、和谐同步 ,才能培养出高素质人才 ,参与 2 1世纪国际竞争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在就业市场上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中、高级复合型人才。宽口径、多方向、重实践、助就业培养模式是实现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最佳选择,是中国高等教育21世纪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3.
在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今天,人们普遍认为21世纪世界各国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各国间的经济竞争,军事竞争将演变为科技和教育的竞争。谁掌握了科技和教育,谁培养了更多的适应新世纪发展的新型人才,谁就能争取对世纪的主动。各国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教育家都认为21世纪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创造型人才,这种人才应具有良好的政治理论素质、道德作风素质、知识能力素质、心理素质。本文仅就21世纪教育管理人才素质及培养对策作初步的探讨。一、21世纪教育管理面临的时代特点第一,高科技的发展。21世纪是高科技的世纪,世…  相似文献   

14.
体育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人才的培养和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体育教师所需具备的素质包括政治思想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心理素质。优化体育教师队伍,才能更好地适应二十一世纪的体育教学。  相似文献   

15.
论当代高等医学素质教育之人文关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代医学学生不仅应有扎实的医学专业知识和牢固的自然科学知识 ,还必须具备广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为此 ,必须转变教学思想 ,更新教育观念 ,重视高等医学教育过程中的人文关怀 ,使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 ,成为基础扎实、知识面广、能力强、素质高的复合型的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16.
郭军时 《理论界》2001,(5):49-50
当今人类社会已经从工业经济时代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在知识经济时代,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作为高等院校就应该承担起培养高素质人才这项艰巨而光荣的任务。为了培养出具有高新科学技术知识和扎实精深专业水准的高科技人才,学校在对学生进行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还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一、知识经济时代对人们素质的要求 人才是知识的载体,不同的时代,对人素质的要求是不同的。具有高深知识和自身修养比较高的人,是社会最宝贵的财富。随着社会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17.
创造性思维是科学思维能力的核心,是21世纪新型人才的重要素质.如何转变教育观念,弃旧汲新,培养出一代有扎实基础、有创新精神、有开拓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当今教师的首要任务.而课堂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主阵地.教师要把创造性思维渗透到课堂教学中,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把学生引入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空间,开发智能,提高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8.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的更新日益加快。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已逐步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化设备和现代化管理水平的文献信息中心。社科专业图书馆要适应这种不断发展的需要,对图书馆专业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可培养跨世纪的社科专业图书文献的学者化复合型人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也是社科专业图书馆如何在21世纪谋求发展的重要课题。面向21世纪,以兴建信息高速公路成为标志的信息技术革命已经兴起,生产知识的产业也将迅速兴起。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对人的培养和争夺更为关注。研究培养适应21世纪发展要求的人才,成为…  相似文献   

19.
蔡岚岚 《中文信息》2022,(3):242-244
英语作为世界流行语言,在世界拥有较为广泛的使用群体,而随着新中国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重大改变,通过对英语专业培养什么人才,以及如何培养英语专业人才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讨论后,针对新文科背景下英语专业进行基础性课程教学,并为英语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方法以及考核提出必要的参考借鉴,是推动新文科背景下英...  相似文献   

20.
崇高的敬业精神、稳固的职业理想、先进的教育理念、广博的文化知识、娴熟的职业技能、较强的科研能力、强烈的竞争意识和健康的心理素质是新世纪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为此 ,高师院校素质教育改革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重视学生道德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培养 ,重视教师素质的提高 ,以适应 2 1世纪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