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金融创新与21世纪我国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银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创新浪潮。现阶段我国金融创新相对滞后,制约了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进入21世纪以后,营造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激活金融机构创新的内在动力,形成以业务创新、产品创新、技术创新为核心的金融创新格局,就成为我国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2.
20世纪末 ,世界经济步入了现代发展的增长期 ,国际金融市场出现了一些明显的新趋势 ,如国际资本流动的虚拟化、金融市场的全球一体化、金融创新工具的组合化等。金融市场全球化与金融创新工具组合化对世界经济增长及一体化所带来的作用日益为人们所认识并加以研究 ,而作为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投资银行及其业务 ,则发生了比其他任何领域更为巨大的变化和突破 ,它在金融资源分配机制中所发挥的功能和作用甚至影响着世界现代经济发展的趋势。投资银行是对应于传统商业银行发展起来的金融机构 ,对投资银行这一概念的理解必须建立在区…  相似文献   

3.
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经济的全球一体化,金融发展的趋势将是以金融网络化、货币一体化、金融服务现代化和金融风险扩大化为主要特征的金融全球化,亦即金融国际化。因此,我国加入WTO后,对我国金融业所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其中……  相似文献   

4.
-投资银行的作用及其特征在我国,投资银行是一个相对陌生的概念。但在国外,投资银行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对资源的优化配置发挥了巨大推动作用。投资银行最早产生于欧洲。15世纪英们的商人银行就是最初的投资银行。欧洲的工业革命扩大了商人银行的业务范围。投资银行于19世纪传入美国,在美国取得迅速发展。一战后,投资银行为汽车、电子等新兴行业筹措发展资金。但在30年代大危机中,投资银行的发展步入低谷,并促使美国进行金融体制改革。1933年的《格拉斯·斯帝格尔法案》把投资银行的证券投资业务与商业银行的短期借贷业务分开,真正意…  相似文献   

5.
从动态维度探析中国投资银行的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投资银行的效率可以反映其在促进经济增长中的功能状况。在我国经济社会转型中。投资银行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其效率低而不稳,高度受制于证券市场的运行状况。发达国家投资银行所遭遇的诚信危机启示我们,可持续高效率的获得需要诚信环境的支持。“双信用”体系是推进投资银行有效率履行金融功能的重要条件,因而改进中国投资银行的信用体系结构可能是矫正“扭曲”的一种有效选择。  相似文献   

6.
文章比较了分散处理模式与集中处理模式的利弊和有关不良资产的处理方法,提出应更多地通过金融创新,运用投资银行的手段来解决不良资产问题。近期可考虑以金融机构的一定的“特许价值”,先期吸引一些国外的投资银行进来,通过以市场换资金的办法解决国内部分银行的不良资产问题。  相似文献   

7.
一、我国投资银行的发展现状在我国,投资银行是广义的,包括证券公司、信托公司、财务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目前这些投资银行的业务活动仅停留在承销证券的传统业务上,在企业购并中未发挥应有的作用。即便如申银万国、君安、华夏等较大的几家证券公司亦如此。这与英美...  相似文献   

8.
投资银行是一种金融中介机构,即资本的提供者与资本的使用者之间的重要联系人。最早起源于18世纪的英国,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后,美国金融界将投资银行业务从银行中独立出来,专门经营证券的承销及交易业务。进入80年代,投资银行在美国第四、五次兼并浪潮中担当了策划企业兼并的主角,并逐渐发展成为专门为企业策划兼并、重组的高级金融顾问产业,实现了并购行为的“商品化、市场化、产业化”。现代投资银行的主要业务由三个方面构成:一级市场上的证券发行和二级市场的证券买卖;为企业重组购并提供的金融服务;基金管理、风险…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国有企业改革出发,通过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论述了投资银行在资产重组中承担资产剥离、兼并、收购、上市等角色,说明了投资银行在我国目前国有企业改革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金融工程师”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适应金融市场的国际化与开放化需要 ,我国各商业银行纷纷开展了金融创新活动。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活动 ,一方面为银行增加盈利创造了机会 ,但另一方面创新也加大了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借鉴国外金融创新的成功经验 ,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既要与传统业务相联系 ,不断创造适合我国实际的新型金融工具 ,也要积极开拓新的业务领域 ,以使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活动取得积极成果  相似文献   

11.
目前,海洋开发已成为世界沿海国家发展战略,海洋经济将继续成为全球经济新的增长点。如何引导金融资本支持海洋经济发展,对加快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增强综合国力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深入分析海洋经济战略定位、金融支持海洋经济发展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金融结构,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促进金融创新,加快"海上中国"建设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知识经济与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1世纪世界经济正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知识经济的本质是创新 ,创新是知识经济生命力之所在。为了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 ,保证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必须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不断增强人们的创新能力 ,使我国在新一轮竞争中实现跨越式发展 ,加入到世界知识经济强国的行列。  相似文献   

13.
科技金融是科技创新活动与金融创新活动的有机融合,是围绕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过程进行的一系列金融创新活动。目前我国科技金融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和新兴产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当前我国科技金融发展面临着一系列急需解决的制度障碍和问题,为此政府需要在相关制度安排上进行体制机制创新。  相似文献   

14.
金融创新是 2 0世纪 70年代以来 ,全球金融领域所发生的一场革命。它主要包括技术、工具创新 ,业务、产品创新 ,制度创新。随着我国加入 WTO,国内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的接轨 ,我国银行业的金融创新能否走向一个以制度创新为重点 ,金融业务、金融产品创新全面发展的新阶段 ,将成为我国银行业能否适应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赢得生存与发展的决定因素。一、我国金融制度变迁历史的昭示由市场金融制度替代计划金融制度一直是我国金融改革的目标取向。我国市场取向的金融制度变迁是从打破“大一统”的金融垄断体系、引入竞争机制开始的。基于…  相似文献   

15.
牛鸿斌 《东岳论丛》2002,23(4):31-32
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内掀起金融自由化改革和金融创新的浪潮.尤其是90年代以后,出于规避风险、参与金融竞争的原因,以及通讯科技、网络技术的发展,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加深,金融创新得以更加迅猛的发展,成为金融机构间竞争的主要筹码.新的金融工具、金融手段层出不穷,金融工程的方法逐渐被金融界接受.与之相随,金融创新理论也得以发展,金融创新被人们赋予了越来越丰富的内容.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是人类依靠知识创新的世纪 ,世界将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具有以“知识”为基础 ,以“科技”为核心 ,以“创新”为动力的特征 ,决定了我国高等教育未来的发展趋势 ,同时对我国高等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加快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是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发展社会经济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就在“亚太世纪”的曙光出现在东方地平线上之时,现代金融科学领域中的一门崭新的分支学科——信息金融理论应运而生,本文谨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引,对信息金融理论创新的学术意义及实践应用进行探讨,为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理论创新而抛砖引玉。一、信息金融理论创新的学术意义信息金融理论是一门以信息金融为研究对象,以信息金融生产力的集约开发为核心使命,以探索与研究信息金融时代国际国内金融活动所面临的特殊环境及营运规律为主要宗旨的新兴金融学科。信息金融是信息金融理论得以产生并以此为重点研究对象的实践基础。信息金融是…  相似文献   

18.
如何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是我国21世纪教育改革的核心目标。改革应试教育体制,推行素质教育,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任务重大。  相似文献   

19.
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引发世界各国对国际金融监管模式的进一步思考,这场危机也让人们对现行金融创新监管体制的有效性提出了严肃的质疑.20世纪70年代以来,金融创新的浪潮席卷全球,其范围涉及金融业务的各个领域.在金融自由化为核心的金融监管理论和实践的推动下,监管国际金融创新法律机制还存在严重的问题.世界各国将迎来一个对国际金融创新监管法律机制研究的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由中国共产党人立足中国实践淬炼而成,是马克思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全球发展样态的理论化表征,实践与理论、历史与当代、中国立场与世界格局以及整体与局部的张力构成这一理论话语的内在规定。推动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要处理好实践与理论的张力关系,在“拉近”与“拉开”理论和实践间距的过程中形成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自我主张”;要处理好历史与当代的张力关系,在对马克思主义“原本”“副本”的继承和借鉴中厘定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时代创新边界;要处理好中国立场与世界格局的张力关系,在审慎把握21世纪马克思主义概念“宽泛性”的前提下,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与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有重点的相互促进;要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张力关系,在整体性与学科化的视域融合中推动21世纪马克思主义高质量发展。只有通过对21世纪马克思主义多重张力的辩证把握,才能不断明晰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创新进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