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热是儿科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高热可引起机体代谢障碍和各系统功能紊乱,小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够完善,尤其是5岁以下患儿在发热时易发生惊厥, 从而造成不良后果。故对小儿发热,尤其是高热应及时予以退热处理,避免机体过度消耗和重要器官的损害。  相似文献   

2.
高热是儿童临床常见病症.人体体温受体温调节中枢的支配,通过自主神经及其各组织器官的温度感受器调节体内产热和散热的平衡.由于小儿形体未充,脏腑娇嫩,对外防御功能较差,遇气候突变,寒暖失常,易被外邪所侵.再加上小儿体温调节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当受外邪侵袭后,邪正交争,易出现发热,而且多为高热.西药退热往往只能解一时之急,热退几小时后,又重复高热.而中医推拿按摩可缓慢消退小儿外感所致高热,并避免了退热药物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正小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一旦突然高烧上了39℃,就容易出现双眼上翻、紧咬牙关、全身痉挛甚至丧失意识的症状,它的医学名词叫"小儿高热惊厥",其发病率很高,5%~6%的小儿曾有过一次或多次惊厥。惊厥频繁发作或持续发作,可危及生命或使患儿留下严重的后遗症,影响小儿的智力发育和健康。小儿高热惊厥的种类单纯性高热惊厥多见于6个月至4岁小儿。一般在小儿发热早期出现,持续时间短暂,在一次发  相似文献   

4.
肝硬化是肝病中常见的类型,如果不能及时治疗就会恶化为肝癌,因此,了解肝硬化的症状,预防肝硬化尤其重要. 肝硬化的症状 1.发热是肝硬化早期症状之一,约三分之一活动性肝硬化患者常有不规则低热,可能由于肝脏不能灭活致热性激素,例如还原尿睾酮或还原胆烷醇酮所致.此类发热用抗生素治疗无效,只有在肝病好转时才会消失.如果出现持续发热尤其是高热并发呼吸道、泌尿道或腹水感染、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等,可能合并结核病,应及时就医.  相似文献   

5.
杨芳 《家庭科技》2021,(11):49-50
小儿肺炎的辨别 小儿肺炎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许多家长常将小儿肺炎与感冒混淆,导致小儿患病后未得到及时对症治疗,耽误病情,所以有必要了解小儿肺炎的辨别方法. 测量体温 由感冒引起的发热一般不会高于38℃,且高热持续时间比较短.而小儿肺炎不同,由肺炎引起的发热会在38℃以上,且持续时间为2~3天甚至更久,即便使用退热药也只能降温一小段时间.  相似文献   

6.
原则上,小儿体温不超过39℃时一般可不用退热药,选择物理降温即可。但对于以下三种情况则例外:(1)5岁以下有高热惊厥者;(2)发热同时伴有明显不适,如头痛、烦躁不安、倦怠者;(3)伴有严重心肺病的患儿,需要减少耗氧量和心输出量时。这几种情况,应选择适宜的退热方法。 一旦小儿发热,很多家长往往只看重药物退热,上  相似文献   

7.
蒋屏 《家庭科技》2013,(10):31-31
儿童感冒,家长最关心的症状之一就是发热。因此,家长要了解小儿发热的护理知识。家长发现儿童发热时,要先用体温计测量体温,腋下测量时间以5~8分钟为宜,如测量时间超过10分钟,体温会偏高。如腋温超过37.4℃,可判断儿童发热。发热程度一般分为4个等级:低热(37.5~38℃),中度发热(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以上)。  相似文献   

8.
艾依 《家庭科技》2014,(1):32-32
正天气冷了,小宝宝容易感冒,表现为发热、流鼻涕、反复扁桃体发炎。如果不及时治疗,很容易引发急性肾炎。对于小儿急性肾炎,要高度重视,细心护理。冬季是肾病的高发季节,尤其是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急性肾炎),是小儿常见的肾脏疾病。此病起病较急,发病初期以感冒为主,并以血尿为主要表现,同时可有水肿、高血压等症状。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转为慢性肾炎,甚至导致严重水肿、肾衰竭等。因此,积极治疗的同时要掌握好小儿肾炎的护理关键。  相似文献   

9.
初春的天气反复无常,温差较大,孩子容易发烧,要提醒家长的是,一些春季流行病往往以发热为先兆.下面是5种春季常见且有发热症状的传染病. 痄腮 即流行性腮腺炎.2岁以上小儿易患.患病初期,孩子出现怕冷、发热、厌食、萎靡不振、呕吐等消化不良症状,长则两天短则半天,患儿耳朵下边或耳朵前边就肿胀.  相似文献   

10.
幼儿的器官正在发育中,此阶段如利用自然界的日光、空气、水等不同刺激来进行锻炼,可增强幼儿机体的耐受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对刺激小儿机体发育大有益处.  相似文献   

11.
刘新 《家庭科技》2009,(6):24-24
幼儿的器官正在发育中,此阶段如利用自然界的日光、空气、水等不同刺激来进行锻炼,可增强幼儿机体的耐受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对刺激小儿机体发育大有益处.  相似文献   

12.
小儿久咳,吃药打针效果都不明显,常使家长烦恼和操心.俗话说‘三分治,七分养",欲治愈小儿久咳,不可不注意"养". 1.合理饮食.俗话说: "鱼生火,肉生痰,青菜萝卜保平安."在小儿咳嗽时,注意饮食是有道理的.饮食要注重清淡、味道爽口;多食新鲜蔬菜如青菜、大白菜、萝卜、胡萝卜、西红柿等,可以供给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有利于机体代谢功能的修复;黄豆制品含优质蛋白,能补充由于炎症时机体损耗的组织蛋白,且无增痰助湿之弊.  相似文献   

13.
发热是小孩最常见的症状,感冒又是引起发热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中度发热(体温38.5℃~39.5℃)可提高机体的防御功能,促进白细胞和抗体生成增多,有利于消除炎症。然而,大多数患儿父母不明白孩子发热对机体有利的一面,希望尽快给患儿降温。在基层医院和个体诊所,有的医生为满足家长尽快降低孩子体温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肺炎是婴幼儿常见的一种呼吸道疾病,新生儿尤其是先天不足的早产儿、低体重儿及患佝偻病、营养不良的婴幼儿,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很容易得肺炎。患麻疹、百日咳等呼吸道传染病的婴幼儿,也常常合并肺炎。 婴幼儿肺炎多见于冬季,因为冬季气候寒冷,婴幼儿易患上呼吸道感染,炎症常沿气管、支气管蔓延至肺部。患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通常先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如果发热持续不退,咳嗽加剧,就有转  相似文献   

15.
胡洪波 《家庭科技》2011,(11):25-25
发热,是小儿常见的临床症状。不少父母一见到孩子发热就惊慌失措,以为得了什么重病。其实,发热并不一定意味着病重,在多数情况下,发热只是身体和入侵病原体对抗的一种保护性反应,是人体正在发动免疫系统抵抗感染的一个过程。  相似文献   

16.
感冒是引起高热惊厥的主要原因。临床上,典型病例都是先发热后惊厥,抽风往往在病初高热期(体温≥39℃)发生,患儿表现为意识突然丧失,头向后仰,两眼凝视或眼球上翻,呼吸暂停,面色及口唇青紫,手脚抽动,喉咙发出咕咕的痰声,一般抽风持续数秒钟至数分钟即停止,惊厥发生后患儿意识很快恢复正常。 高热惊厥多数发生在家中和就诊路途中,现场急救尤为重要,因为抽风时间长会损伤孩子的大脑,影  相似文献   

17.
夏季气温高,5岁以下的婴幼儿由于体温调节功能差,排汗不畅,散热慢,常突然出现高热,体温持续在38.5~41℃之间,这种无名高热,医学上称为暑热症,民间俗称夏季热。 对于小儿夏季热,一般可采用中草药治疗。下面介绍几种常用验方:  相似文献   

18.
正小儿脏腑娇嫩,卫外不固,更易发生感冒。每当孩子感冒、发烧、咳嗽时,父母既心疼又头痛。在此给大家介绍一种小儿感冒的中成药——小儿柴桂退热颗粒。小儿柴桂退热颗粒在药店都有卖,但是大多数人并不知道该药的具体功用。小儿柴桂退热颗粒有发汗解表、清里退热功效,主治小儿外感发热。主要成分有柴胡、桂枝、葛根、浮萍、黄芩、白芍、蝉蜕。柴胡、桂枝能温热散寒;黄芩、白芍性凉,清里热;葛根、浮萍、蝉蜕透邪。该药适用于发热、头身疼痛、  相似文献   

19.
李延 《家庭科技》2013,(12):26-26
小儿肺脏娇嫩,脾胃常虚,易患感冒、发热、咳嗽、支气管炎、肺炎、哮喘等疾病。冬季是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季节,因为冬季天气寒冷,空气干燥,气温变化大,小儿难以适应,所以易患呼吸系统疾病。  相似文献   

20.
正妇女产后几日,由于生产时耗血伤阴,阴血骤虚;或因乳房充盈,乳汁排出不畅,身体会轻微发热,一般不会超过38℃,这种发热均为正常生理现象,不属变态。随着奶水的排出,体温很快降至正常,但若出现发热38℃以上且持续不退,或者突然高热寒战,而且伴有腹痛拒按、恶露不下,或者恶露量多,气味臭秽、咳嗽咽痛、烦渴便秘等症,则称之为产后发热。中医认为,产后发热多因产后气血亏虚、腠理不密、外邪乘虚而入;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