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咳嗽是小儿的常见症状,是清除呼吸道异物的正常防御反应。轻微的咳嗽,一般对身体无害,不必用药。但咳嗽较重,会对患儿身体带来损害,应视情况选用合适的止咳糖浆。需提醒的是,若用药3天以上仍不见好转,应去医院就诊。下面介绍一些小儿用西药和中成药糖浆。  相似文献   

2.
咳嗽是临床常见的症状,选用各种止咳糖浆(露)成药,不仅服用方便,而且疗效尚可;但止咳糖浆品种繁多,如何使其发挥最佳疗效,贵在辨症施用。 伤风止咳糖浆:俗称非那根糖浆,内含氯化铵、非那根等成分。以止咳为主,兼顾化痰,用于感冒及过敏引起的咳嗽,尤适用于夜间咳嗽较甚者,但不宜常服。小儿要注意掌握好剂量,司机及高空作业者在工作时间不应服用。  相似文献   

3.
张乾 《家庭科技》2013,(5):29-30
药物品种繁多,服药方法各异。虽然错误的服药方式一般不会导致极端后果的出现,但肯定会影响疗效或加大药物副作用,长此以往对患者造成的慢性危害不容忽视。本刊以糖浆、阿司匹林、中西药丸等常见药服用为例,介绍几种常见用药误区。如果医嘱与药品说明书发生矛盾,应遵照医嘱服药。对着瓶口喝药易污染药液以最常见的止咳糖浆为例,很多人在喝止咳糖浆时往往喜欢打开瓶盖,仰头猛喝一口,  相似文献   

4.
一般常用的药物剂量,是指成年人的用量。而小儿身体发育尚未成熟,无论在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还是对药物的敏感性方面,均不同于成年人;老年人由于脏器组织等功能衰退,用药后的代谢、排泄也明显变慢,致使药物在体内停留时间延长,常易产生不良反应,乃至中毒。那么,怎样计算用量呢?目前小儿用药剂量计算方法有3种,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5.
生活中,很多看似平常的东西,实际上全身都是宝,比如身边随处可觅的一些植物根叶、果蔬,就是我们养生防病的"利器"。枇杷叶加红糖治感冒咳嗽感冒咳嗽患者往往会服用蛇胆川贝枇杷膏等止咳类糖浆。其实枇杷树是棵宝树。中医认为,枇杷叶有  相似文献   

6.
王燕 《家庭科技》2013,(9):30-30
小儿病后,特别是婴幼儿,不会用语言表达病情,要靠父母的观察和医生的检查诊断。家长在给小儿用药时应注意以下六点。(1)用药剂量不可过大,时间不可过长,以免小儿中毒。(2)对孩子曾用过而发生过敏反应及其他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的药,家长应记住,避免再用。(3)严禁给新生儿服用小儿退热片、APC片,因为这类药可引起新生儿青紫症、贫血,以及肚脐出血、吐血、便血等。(4)不可以给8岁以下的孩子特别是新生儿服用四环素类药,如果服用不但可引起腹痛、恶心、  相似文献   

7.
善用止咳药     
高翔 《家庭科技》2009,(7):17-17
咳嗽是一种常见的症状,由于引起咳嗽的原因很多,尽管适当用药止咳很有必要,但药不对症,反受其害.如咳嗽由炎症或过敏反应引起,那么咳嗽仅仅是一种症状,首先需要消炎或抗过敏以治本;咳嗽有痰时需要化痰止咳,如只止咳不化痰,咳嗽虽被暂时止住,但痰液仍壅滞在呼吸道内,会导致咳嗽迁延不止.因此,要善于选用止咳化痰药.  相似文献   

8.
正阿奇霉素是一种半合成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主要用于由细菌感染所引起的炎症、感染性疾病等,具有患者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少等优势。小儿由于年龄较小、身体发育未完全、抵抗力差等问题,易在应用阿奇霉素时因用药不合理而导致多种不良反应,影响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咳嗽可以把呼吸道内过多的分泌物、吸进的异物和致病菌随痰液一起排出,对呼吸系统有保护作用。不少人认为,咳嗽就应该抓紧用药先止咳。这是不对的,光抑制咳嗽不祛痰,可能造成痰液滞留在呼吸道内,阻塞呼吸道,停药后咳嗽反而会加剧。  相似文献   

10.
陈文贵 《家庭科技》2013,(11):29-29
众所周知,合理用药对提高药物疗效、降低毒副作用至关重要。合理用药不仅包括正确用药,注意药物治疗的适应证、禁忌证、用药方法与剂量、注意事项等方面,而且还要适时停药。停药过早,有可能使疾病复发或疾病反跳;停药过晚,既浪费药品,又会给身体带来不良反应,甚至旧病未愈又添新疾。因此,要掌握停药技巧,适时停药。注意用药时间患者应根据病情和药物作用特点,合理掌握用药时间,做到既不过早,也不过晚。  相似文献   

11.
卫生部最近公布了第三批被淘汰的中成药品种名单。这些中成药有:风湿跌打止痛膏、冠心宁片、婴儿散、小儿止咳散、顺气丸、桔梗丸、健脾肥儿散、止咳冲剂、山楂糖浆、人参健脾膏、参桂鹿茸膏、复方胃痛片、首乌酒、速效伤风冲剂、感冒片、复方鱼腥草素片等。这些产品的生产批准文号已于去年12月被撤销,厂家应同时停止生产。(摘自《大众健康》)  相似文献   

12.
身体美学的一个当代案例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刘成纪 《中州学刊》2005,(3):247-248
20世纪90年代以来,身体美学开始引人关注.这一课题的出现,与以下背景相关,即:在后工业时代,人越来越丧失其精神性,由理性主体蜕变为物质和欲望主体,而身体则成为这种新型主体的直观表现形式.与此相关,当代大众文化基本上是一种围绕身体建构的文化,其主题是欲望,其价值是身体性愉快,其实践是按照美的规律对人体进行技术再造和改装.本文论及的"人造美女"现象,应属于当代审美文化中的身体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13.
发热是儿科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高热可引起机体代谢障碍和各系统功能紊乱,小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够完善,尤其是5岁以下患儿在发热时易发生惊厥,从而造成不良后果.故对小儿发热,尤其是高热应及时予以退热处理,避免机体过度消耗和重要器官的损害.  相似文献   

14.
小儿营养不良是小儿消化吸收功能长期障碍所引起的一种慢性营养缺乏症,中医称为疳证。多发生于3岁以下的婴幼儿,轻者仅体重减轻,身体消瘦,重者会出现各器官的功能减退。用柔术按摩配合中医的捏脊疗法治疗小儿营养不良,效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下半叶以来,西方理论界对“身体”日益重视,“身体”日益取代“意识”而成为哲学讨论的核心话题.西方哲学界的这种“翻身”运动大致呈现为两个路向,一是梅洛-庞蒂为代表的现象学存在主义,一是福柯、德勒兹为代表的结构—解构主义.这两个路向与美国的实用主义思潮结合,集成式地发展为舒斯特曼的“身体美学”.身体美学的兴盛,固然有感性解放的功用,但亦应避免让“身体”成为新的思想宰制.  相似文献   

16.
咳嗽是肺系病最为常见的一个症状,从病性而言,可为寒性、热性与寒热错杂的咳嗽;但更多的是将其分为外感与内伤两类,这些分类是决定选方用药的关键。 外感风寒所致的风寒表实证咳嗽,本证咳嗽的特点是咳声重。咽痒气急,痰稀薄色白,鼻塞流清涕等,  相似文献   

17.
片剂和胶囊瓶装片剂包装开启后,不要将瓶内的干燥剂随意丢弃,应将干燥剂置于原包装瓶内,糖衣片尤应如此。如果是散装药片或胶囊,用棕色玻璃瓶或塑料瓶之类的避光药瓶盛放,最好内放干燥剂,置于室内避光处。不能放在冰箱的冷藏室里,因药片与胶囊容易受潮而失效。液体制剂一般指止咳糖浆、抗过敏糖浆、  相似文献   

18.
正很多人担心生病,但其实生病不一定就是坏事。比如生活中也常有身体特别好的人从来不生病,但是一生病就一病不起;而有些人天天小病不断,但是却很长寿。其实有些时候,生病也可能是好事,能够锻炼身体的免疫能力,就好比军事演习,等到真的大病时,身体就会"从容"很多。生以下5种小毛病,可能是好事呢。咳嗽——排除呼吸道异物咳嗽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呼吸反射动作。当异物、炎症、分泌物或过敏性因素等刺激呼吸道黏膜,会引起咳嗽,使呼吸道内的异物或分泌物被排出体  相似文献   

19.
李延 《家庭科技》2013,(12):26-26
小儿肺脏娇嫩,脾胃常虚,易患感冒、发热、咳嗽、支气管炎、肺炎、哮喘等疾病。冬季是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季节,因为冬季天气寒冷,空气干燥,气温变化大,小儿难以适应,所以易患呼吸系统疾病。  相似文献   

20.
正心脏病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主要发病人群是小儿和中老年人,其中小儿患者心脏疾病主要为先天性心脏病,是因小儿在胎儿发育期间心脏发育异常,导致心脏组织功能缺陷或病变,主要表现为小儿身体发育缓慢,消瘦、多汗,容易出现感冒和呼吸道感染疾病,母乳喂养期间喂养困难,患儿伴随着不同程度的气短、体力差症状,听诊发现患儿心脏杂音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