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三)王绘,字质夫,元好问说他是"天会二年进士"(《中州集》辛集第八《王太常绘》),但所撰《大圣院记》,自称为皇统九年进士,这已由薛先生指出(参见前引薛瑞兆《金代科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03页).应从其本人之说. 相似文献
3.
以下诸人是不是金朝进士,尚需加以辨析:(一)诸志中记载的天辅间进士。《金史·选举志》说天会元年始行科举,而诸志书记天辅间进士多名,他们是不是金进士?《弘治保定郡志》(卷一一《古今科第》)记天辅元年录进士9人,天辅四年进士15人,其中唐县人谭铎登天辅元年进士,唐县人石宣、 相似文献
4.
货币流通正常与否对于国民经济是否正常运行有重大影响,假钞的泛滥破坏了正常的货币流通秩序,是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快速增长的大敌。迄今为止,我国政府有关部门采取了许多措施打击制贩假钞的犯罪活动,但是制贩假钞的犯罪活动却越来越猖獗,现有措施及其力度没有产生良好的效果。作者从经济学角度提出了防范假钞的对策,供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5.
6.
1926年6月《古史辨》第一册的出版,是现代疑古思潮与古史辨派”的形成标志,但由于此《书的题名使用了一个单字辨”,而辨”字自古代至近代一向与辩字通用,因此古史辨》的辨既《有辩论”的含义,又有辨伪的含义,具有较大的模糊性。以至当时的编著者顾颉刚和后来的诸多研究““者在涉及此书以及古史辨派”的性质时,意见多有分歧。细加分析可知:在陈述自己的学术研究即对内“而言,顾颉刚多侧重于古史辨》的辨伪性质,而在汇编学者的争鸣文章即对外而言,顾颉刚多侧重于古《《史辨》的讨论性质;在1923年5月公开发表与钱玄同论古史书》以前,顾颉刚对古史辨》的阐释多侧《《重于辨伪的性质,而在这篇书信发表之后,顾颉刚对该书的阐释多侧重于讨论的性质。在为古史辨》题《名时,这种辨伪”与讨论”的二重心迹则通过一个单字辨”而隐含了起来。此一字之别非出偶然,而实与现当代学术史的发展背景密切关联。1926年6月《古史辨》第一册的出版,是现代疑古思潮与“古史辨派”的形成标志,但由于此书的题名使用了一个单字“辨”,而“辨”字自古代至近代一向与“辩”字通用,因此《古史辨》的“辨”既有“辩论”的含义,又有“辨伪”的含义,具有较大的模糊性。以至当时的编著者顾颉刚和后来的诸多研究者在涉及此书以及“古史辨派”的性质时,意见多有分歧。细加分析可知:在陈述自己的学术研究即对内而言,顾颉刚多侧重于《古史辨》的辨伪性质,而在汇编学者的争鸣文章即对外而言,顾颉刚多侧重于《古史辨》的讨论性质;在1923年5月公开发表《与钱玄同论古史书》以前,顾颉刚对《古史辨》的阐释多侧重于辨伪的性质,而在这篇书信发表之后,顾颉刚对该书的阐释多侧重于讨论的性质。在为《古史辨》题名时,这种“辨伪”与“讨论”的二重心迹则通过一个单字“辨”而隐含了起来。此一字之别非出偶然,而实与现当代学术史的发展背景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7.
8.
9.
自孔子说“郑声淫”以来,依经引申者有之,释词发微者有之,违义曲解者亦有之。说者不一,读者生疑。郑声究竟是“邪淫之乐”(张载《经学理窟》)、“靡靡之音”(赵仲邑《文心雕龙译注》),还是“音声之至妙”(嵇康《声无哀乐论》)?孔子反对郑声,是否也反对《郑风》?论诗与乐,“崇雅斥郑的原则”到底对不对?这些问题,牵涉到如何理解和评价古代文艺观的问题,确有察辨探讨的必要。一提到郑声,旧说以为“淫声”:“郑国之音,谓淫声也。”(《辞源》)一九七九年新版《辞海》的解释去掉了“淫”字:“原指春秋战国时郑国的民间音乐,因同孔子等提倡的雅乐大相径庭,故受儒家排斥。”虽未直接指出郑声的音乐特征,却离了贬义,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14.
15.
16.
翁显良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3)
推理小说本来不是什么新鲜事物。早在1841年,第一篇现代侦探故事《魔阁街凶杀案》(The Murders in the Rue Morgue)问世,其后四年,继之以《玛丽·罗洁奇案》(The Mystery of Marie Roget)和《偷去的信》(The Purloined Letter),作者埃德加·爱伦·坡(Edgar Allan Poe,1809—1849)当时就称之为推理小说(tales of ratiocination)。然而,过了一百年,美国侦探小说家于1945年创立组织,决定每年给最佳作品颁发埃德加·爱伦·坡奖,师承自无可疑,却并不强调推理,取名为美国奇案作家协会(Mystery Writers of America)。到底这种从西方传到东方而风靡一时的小说是否以推理为特征,乃至像某些人说的有助于读者智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古赤壁的地点,历来众说纷纭,计有汉川、汉阳、黄冈、武昌、蒲圻等说。本文拟就各说的由来、依据和分歧,加以综合、比较、分析,兼对《光明日报》刊登的丁力同志和吴应寿同志关于赤壁在何处的两文,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汉川赤壁说赤壁因赤壁之战而著称于世。关于赤壁之战的地点,其说虽多,归结起来,又可分为两大类:一是认为在长江流域;一是认为在汉水流域,而汉川说即其代表。汉川说最早之所出,已不可考。但据唐人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志》说:“赤壁草市在县西(即今汉川县)八十里,古今地理书多言是曹公败处。”可见此说来源很古,在唐和唐以前是颇为流行的。《元和郡县志》批驳此说时指出:“案《三国志》,曹操自江陵追先主至巴邱,遂至赤壁,败归南郡,赤壁在巴邱之下大江之中,与汉川殊为乖谬”。我们认为该志的说法是正确的,并依据《三国志》对它作下列说明。 相似文献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