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两三年来,随着全社会对短信陷阱的曝光和政府部门的打击,一些简单的短信陷阱受到了遏制。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短信陷阱仍然盯着手机用户的荷包,在不断翻新着花样。在短信陷阱不断“升级换代” 相似文献
2.
3.
4.
论手机短信写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蔡鹏飞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
手机短信作为一种新兴的文体形式,在写作上还不完善。从分析手机短信的写作的特点入手,逐步探究手机短信的写作要求,并指出目前手机短信写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许多人有过这样的经历:发送短信时,手机屏幕上有时会显示“发送不成功”。这种状况可能是由于网络堵塞造成的,也有可能是因为对方短信息服务器已满造成的。 从短信息发送过程来看,你所发送的短信息首先被发送到移动公司短信息服务器上,再由服务器发送到对方手机。如果对方手机接收到了这条短信,自己的手机工会显示“发送成功”,这时服务器将自动删除这条已成功发出的短信息。如果对方没有开机或者没有收到,短信息就会被暂时保存在短信息服务器上。如果对方在服务器上的10条短信息存储空间已满,这时你还发送短信息给他,你的手机就会提示“短信未发出”。对于这种情况只有两个解决办法:一是等对方开机或接收一条短信息后,腾出了服务器空间;二是对方所设置的短信息保存时间已到,服务器也会自动删除它,这样你就可以继续发送短信息了。 所以提请朋友们注意,不要向没有开机尤其是短时间内不会开机的朋友发送太多的留言。 相似文献
6.
7.
文章分析了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实质及其特征,认为手机短信的许多特点暗合了后现代主义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内涵,顺应了语言现实、社会规约和心理动机. 相似文献
8.
9.
李少锋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0(4):43-48
伴随着网络传输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短信作为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已得到普遍应用,这也就使侵犯短信作品著作权的行为变得更加普遍。从阐述短信作品的著作权及其侵权类型入手,力求在现有社会环境、技术条件和法律制度下,从技术保护和法律保护两个层面寻求短信作品著作权保护的有效途径,平衡各方利益,以实现短信作品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0.
1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手机已成为现代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作和生活用品.而手机短信凭借其便宜的资费和较强的互动性,被广大消费者所接受和认可.同时手机短信已经以一种新的证据形式进入诉讼程序.在司法实践中,涉及手机短信作为证据的案件不断出现.如何看待手机短信在证据法上的性质、证据能力、证明力以及手机短信作为证据时如何举证、质证、认证,手机短信作为证据时的证据规则如何?是证据理论和实务上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这些问题做了一些探讨,希望能够对丰富我国的民事证据理论和促进民事司法公正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2.
手机短信诈骗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黄良友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0(6):41-46
随着手机短信业务的发展,利用手机短信进行诈骗的现象也频繁发生。短信诈骗行为的泛滥,不仅严重侵犯了人们的财产权益,而且破坏了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为有效预防和遏制手机短信诈骗,应强化监管和打击,建立和完善手机号码实名制和储蓄实名制,加强宣传教育,多管齐下,进行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3.
随着手机普及率的不断提高,手机短信逐渐成为现代人彼此交流的主要方式,其与一般面对面的口头交际和正式媒体上的书面交际不同,是一种在语言上有鲜明特点的应用文体。大量运用修辞以达到发信者所需的交际效果,便是手机短信这一应用文体的特色之一。丰富的修辞手法的运用使短信语言更具文采和生气,文章从修辞这一角度对手机短信进行了浅析。 相似文献
14.
15.
16.
手机短信SMS的社会语言学考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手机短信是一种新的语言现象,也是一种值得重视和研究的社会文化现象。笔者从网上收集了大量的手机短信,在对这类语言现象进行归纳和整理的基础上,分析了手机短信产生的语言、社会文化等多重原因,指出了当前手机短信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语言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18.
评《手机短信中的语言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庆君的《手机短信中的语言学》把笔触伸向人们现在非常熟悉的手机短信,从语言学的视角,给予科学的分析和再创造,把科学知识的普及和人们对精神自由的追求相结合,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体现了一位学者对读者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9.
20.